建信睿盈灵活配置混合A
(000994.jj )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15-02-03总资产规模4,129.56万 (2025-03-31) 基金净值1.3640 (2025-07-22) 基金经理何珅华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 (2025-06-27) 持仓换手率223.94%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01% (4341 / 879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建信睿盈灵活配置混合A(000994)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许杰2015-02-032020-07-205年5个月任职表现5.48%5.81%33.80%36.16%
何珅华2020-07-17 -- 5年0个月任职表现0.64%-1.94%3.26%-9.3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何珅华本基金的基金经理1410.3何珅华先生: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10年5月加入建信基金管理公司,历任助理研究员、初级研究员、研究员、研究主管、基金经理等职务。2015年4月17日至2017年6月30日任建信稳健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6月23日起任建信互联网+产业升级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7月17日担任建信睿盈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0月20日起担任建信丰裕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20-07-1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1季度,A股总体宽幅震荡。年初市场下跌后于春节前企稳,随着DeepSeek大模型横空出世,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春节后云厂商、数据中心产业链、人形机器人等泛AI领域表现强势。3月中下旬春季躁动逐渐减弱,市场成交量也大幅下降。从3月份开始陆续披露的24年报业绩来看,整体经济运行仍需向上动力,同时海外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限制仍在延续。因此1季度股市行情主要集中在新兴行业与概念板块,同时游资和散户交易活跃,市场情绪较为亢奋,导致股价波动幅度明显变大。而与宏观经济大盘更为相关的传统行业和低波动板块则表现欠佳。  具体来看,2025年1季度上证综指下跌0.45%、深证成指上涨0.86%、沪深300指数下跌1.21%、中小100指数上涨2.95%、中证500指数上涨2.31%,创业板指下跌1.77%、万得全A上涨1.90%。行业方面有色板块与科技板块领涨,其中有色金属上涨11.34%、汽车上涨11.30%、机械上涨8.85%、计算机上涨7.87%。跌幅较大的主要是跟国内外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其中煤炭下跌10.70%、商贸零售下跌7.41%、石油化工下跌5.93%、房地产下跌5.52%。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按照基金合同要求保持在80%左右的仓位水平。行业配置方面,季报期内增加了半导体和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先进制造业的比重。未来本基金将继续重点布局TMT、先进制造、优质消费等中长期前景良好的板块中的优质个股,尽力为持有人创造超额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的A股市场呈现出典型的政策主导特征,全年经历深V反转、震荡下行、史诗级暴涨与新兴产业躁动四轮行情,市场风格在避险与成长之间反复切换,折射出经济修复进程中的复杂博弈。  元旦后A股持续下跌,雪球产品敲入与量化资金抛售加剧市场恐慌,上证指数于2月初下探2635点低位。春节前夕,政策密集发力:央行降准50BP、暂停转融券、严控融券做空,市场在节前两天企稳。节后随着外资回流与情绪修复,指数快速反弹至3月中旬的3200点附近。4月年报季暴露出企业盈利压力,相当一部分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叠加新“国九条”强化退市监管,市场再度回调。5月地产新政虽短暂提振情绪,但经济数据修复放缓、外资单月净流出300亿元,导致指数持续阴跌。资金避险需求达到顶点,红利策略成为主旋律,公用事业、高速公路板块涨幅居前,消费与科技板块则遭遇资金撤离。中小市值公司因财务核查趋严、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整体跑输大盘。  8月经济数据疲软叠加海外制裁升级,市场交投持续萎缩。转机出现在9月24日,金融监管“三箭齐发”:央行降准降息、设立5000亿股市平准基金、放宽并购重组限制,叠加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A股在最后5个交易日上演史诗级暴涨,沪指单周飙升21%,科创50指数涨幅达18%。从10月份披露的中报业绩来看,整体经济运行仍需向上动力,同时海外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制裁仍在延续。游资和散户交易活跃,市场情绪较为亢奋,导致股价波动幅度明显变大。全A平均换手率较三季度上升42%,政策端持续加码新质生产力。  纵观全年,A股呈现“政策定调市场节奏,新旧动能加速切换”的特征。传统行业依靠高分红维持估值,而半导体、AI、高端制造等赛道在政策扶持下逐步形成新增长极。具体来看,上证指数全年上涨12.67%,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9.34%和13.23%。科创50指数以16.07%涨幅领跑,上证50指数上涨15.42%,而北证50指数受中小盘流动性不足拖累下跌4.14%。A股总市值增长9.57万亿元至93.95万亿元,市场日均成交额突破万亿元。行业方面,银行板块以34.39%涨幅登顶,高股息策略成为资金避风港。非银金融(+30.17%)、通信(+28.82%)、家电(+25.44%)紧随其后。而医药生物(-14.33%)、农林牧渔(-11.58%)、美容护理(-10.34%)跌幅靠前,房地产板块虽成交回暖但指数仍跌2%。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按照基金合同要求保持在50-90%的仓位区间。行业配置方面,本基金继续重点布局TMT、先进制造、消费品等中长期前景良好的板块中的优质个股,并相应增加了与国家持续推出的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相关的子版块和子行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3季度,A股在季末最后一周迎来暴涨。从8月份披露的中报业绩来看,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较为低于预期,同时海外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制裁仍在延续,因此整体股市在9月最后一周以前一直处于低迷下跌的态势,成交量也持续萎缩。9月下旬,美联储正式开启降息。9月24日,人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三部委联合发布一系列重磅经济金融新政策,降准降息的同时加大对股市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国内外利好共振,再加上A股经过三年下跌处于历史低位,因此9月最后5个交易日市场迎来史诗级暴涨,一把扭转了之前的颓势,技术上进入牛市。  从A股内部来看,季末市场的风险偏好猛然提高,风格上体现为科创板表现好于大盘蓝筹。板块方面,之前处于高位的大市值避险红利板块涨幅靠后,而之前超跌的科技和成长板块涨幅靠前。  具体来看,2024年3季度上证综指上涨12.44%、深证成指上涨18.99%、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中小100指数上涨14.86%、中证500指数上涨16.19%,创业板指上涨29.21%、万得全A上涨17.68%。行业方面高风险偏好的券商和地产板块领涨,消费和科技也是上涨主力。其中非银行金融上涨43.80%、房地产上涨28.06%、消费者服务上涨24.82%、计算机上涨24.24%。涨幅靠后的主要是之前表现较好的大市值红利板块:其中石油石化上涨2.47%、煤炭上涨4.54%、电力及公用事业上涨5.77%、农林牧渔上涨9.39%。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按照基金合同要求保持在80%左右的仓位水平。行业配置方面本基金将继续重点布局TMT、先进制造、优质消费等中长期前景良好的板块中的优质个股,尽力为持有人创造超额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A股整体在走出深V行情后震荡下行。元旦之后大盘持续下跌,导致雪球产品大规模敲入以及部分量化资金趋势性卖出,市场恐慌情绪弥漫,大幅下跌一直持续到2月初。随着各种稳定股市的政策强力出台,大盘终于在春节前两天止住跌势。春节后市场持续快速反弹到3月中旬。4月份披露的年报和一季报总体来讲较为低于预期,因此市场反弹势头中断并出现持续调整。4月下旬业绩负面预期逐步消化,外资也出现持续流入,共同促使指数逐步反弹。5月上旬市场见顶后缺乏后续催化,同时经济景气恢复不及预期,再加上国际贸易形势严峻,导致市场开始持续调整。海外方面,中东局势持续恶化、俄乌争端继续、美国通胀居高不下,也增加了市场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从A股内部来看,市场的风险偏好仍然较低,风格上体现为大盘蓝筹表现好于中小微。行业方面,上游资源品表现明显优于成长板块。板块方面,大市值的避险红利板块成为资金的避风港,而消费和科技板块则资金流出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内需增速低于预期,另一方面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中小市值公司的合规风险在增加。  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上证综指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7.10%、沪深300指数上涨0.89%、中小100指数下跌5.86%、中证500指数下跌8.96%,创业板指下跌10.99%、万得全A下跌8.01%。上半年风格分化严重,中小创的下跌幅度远大于大盘蓝筹。行业方面,避险红利板块及资源板块表现较好,其中银行上涨17.02%、煤炭上涨12.79%、石油石化上涨11.36%、家电上涨10.77%。跌幅较大的板块则主要集中在TMT科技及内需消费品板块,其中消费者服务下跌23.82%、计算机下跌33.34%、商贸零售下跌24.59%、传媒下跌21.33%。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按照基金合同要求保持在75%左右的仓位水平。行业配置方面本基金继续重点布局TMT、先进制造、消费品等中长期前景良好的板块中的优质个股。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国内经济趋势及社会预期有望进一步改善。一是广义财政持续发力,3月以来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发行提速,财政政策将继续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二是设备更新与消费升级政策深化落地,部委与地方政府已出台新一轮实施细则,叠加资金配套到位,制造业投资与消费动能预计将延续回升态势。三是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协同优化,市场成交稳步回暖,房企现金流与竣工交付持续改善,居民购房信心逐步修复。预计全年GDP增速保持在5%左右,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进一步减弱,出口增速有望从2024年的2.4%提升至3.5%,对经济增长形成稳定支撑。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回升至3.8%,我国出口结构优化下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需要持续关注方面,一是内需修复的可持续性,重点关注消费信心指数、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及煤炭等供需敏感型商品价格波动;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预计2025年美联储将有2-3次降息,这将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并拓宽国内政策空间,但需警惕美国通胀反复对降息节奏的扰动;三是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风险,美国大选后对华政策调整可能引发新一轮贸易博弈,需关注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与内需政策对冲力度。下一阶段,价格信号对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指引作用依然关键。2025年重点关注两大核心指标:一是PPI能否延续回升态势并稳定在1.5%以上,作为企业盈利扩张的验证信号;二是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价企稳回升,作为观察房地产长效机制效果及经济预期修复的重要标志。  海外方面,市场将围绕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展开博弈。历史数据显示,美债与黄金在降息周期前半段仍具配置价值,而美股在降息落地后或面临盈利下修压力。但需注意两大变量:一是美国财政赤字率维持5%以上高位,宽财政与紧货币组合可能限制降息空间;二是全球供应链重塑加速,能源与芯片等战略资源价格波动或加剧通胀反复风险。  监管角度,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新国九条”政策框架下,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投资回报优化仍是重点:一是强化退市新规执行力度;二是引导分红比例向成熟市场看齐;三是推动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通过科创板ETF等工具增配权益资产,市场稳定性与价值发现功能进一步增强。  板块方面,25年A股市场可能将围绕新质生产力驱动创新、高端制造全球突围、高股息资产防御增值三大主线展开结构性分化。新质生产力领域,AI算力产业链(芯片、数据中心)进入爆发期,消费电子智能终端(AI手机、XR设备)需求激增,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临近,低空经济在政策催化下商业化提速(无人机物流、eVTOL)。中国先进制造业出海深化,新能源、高端装备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效率抢占东南亚、中东市场。高股息板块防御价值凸显,银行、能源、公用事业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大概率成为资金压舱石。  预计今年本基金的股票仓位将继续按照基金合同的要求维持在75%左右,运作重点将放在精选个股上。行业配置方面本基金将继续重点布局TMT、先进制造、消费品、出口链等中长期前景良好的板块中的优质个股,尽力为持有人创造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