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医药精选股票C(020459)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周思聪 | 2024-06-18 | -- | 0年10个月任职表现 | 47.30% | -- | 47.30% | -9.11%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周思聪 | -- | 16 | 10.3 | 周思聪: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曾先后担任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23年5月加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平安医疗健康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11-07至今)、平安核心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3-11-15至今)基金经理。 | 2024-06-18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宏观政策延续之前的趋势,在政策的支持之下,国内关于经济方面的情绪有所好转,市场信心提振。Deep Seek引发了全球关于中国科技类资产的高度关注,市场对于成长和科技板块投资情绪出现急剧提升。国际方面,地缘政治冲突依旧,美债利率持续走低,也利好市场对于成长科技板块的信心。 医药政策方面,医药行业利好政策频繁出台,产业指向性明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表示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重大创新;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加速获批上市时间。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产业和市场较为关注的丙类目录进行更新说明,2025年是商保政策元年,也是大批创新药企业收入爆发式增长的起点,这两个因素都是以往的创新药投资所不具备的。网络上《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流出,几篇文件中提出了非常多此前政策未提及的对于创新药的支持政策,文件意义重大,支持举措具体,创新药产业链有望迎来重磅利好。重要内容包括:鼓励创新药投资方面,通过资金引导和长周期考核机制,为创新药提供稳定投资支持;支持创新药价格,建立灵活的价格机制,保障创新药合理收益并动态调整;通过多元支付机制和例外管理,降低创新药使用门槛;为创新药准入目录提供政策辅导。各类文件全文通读下来发现对创新药的鼓励支持力度非常大,且不同于前几次这次非常实际具体,在商保、入院、定价方面都给出了非常好的鼓励政策,行业政策超出预期。 医药行业基本面方面,创新药出海延续了前几年高歌猛进的势头,一季度对外授权的数量、金额及全球的占比均较去年同期继续走高;数据披露方面,今年上半年的学术大会上全球最亮眼的数据70%左右都来自中国企业的贡献,中国创新药药企集体闪耀全球。业绩方面,从一季度披露的2024年报来看,超预期和提前实现盈利的创新药企业较多,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本报告期内,以子行业的景气度为投资的重要策略,在商业模式、竞争力和业绩的多维度比较中寻找具有估值性价比的优秀公司,重点布局了创新药行业这一投资方向。未来仍然看好以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和设备为代表的成长型的医药子行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国内经济整体处于平稳恢复的弱复苏状态中,数据较为平淡,高频数据进入了边际钝化状态,国内需求整体来说较弱。从需求结构看,投资是主要支撑,制造业好于基建好于地产,消费有一定的恢复,出口整体较好。地产新政出台后,看房人数有所增长,但是新房成交改善尚不明显。国内政策方面,下半年宏观政策出现较大转向,在政策的支持之下,国内关于经济方面的情绪有所好转,市场信心大幅度提振。国际方面,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美联储虽然启动降息,但是联储对于2025年降息态度较为鹰派,也影响了市场情绪。 在整体市场风险偏好较低、投资信心较为低迷的同时,受到部分金融产品冲击市场的影响,A股市场在1月及2月初出现大幅度下跌,春季市场开始企稳,随后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之后,A股市场在二季度整体表现较弱;三季度末,宏观政策方面出现较大转向,逆回购降息20bp,存量房贷降息落地,提供便利工具、再贷款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市场信心大幅度提振,A股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上涨,大盘指数由跌转涨。总体来说,高股息红利资产走势相对较强,成长型板块、消费类行业相对较弱。 医药政策层面持续向好,各地生物医药创新支持政策频出。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同时,各地配套《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生物医药创新支持政策频出。四季度,在卫健委、医保局的主导下,关于商保的讨论增加。如果商保能有实质性落地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长期利好,将有助于解决市场普遍担心的医保支付不足、优质的创新药企业无法获得市场化定价的问题。2024年底新一轮医保谈判完成。今年目录调整范围以新药为主,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个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国内企业的有65个,占比超过了70%,并且这几年都呈逐年上升之势,反映出我国医药创新水平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同时,今年成功纳入医保的创新药数量达到38个,创下历年新高,反映出来我国创新药行业正在进入产品密集获批并纳入医保的产品周期,国产创新药有望迎来产品周期大潮。市场关注的A股H股上市公司的重点品种基本全部谈判成功,纳入医保。 我们重点看好的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持续强劲的发展态势。国内市场方面,在纳入医保的背景下,多家创新药企业步入放量周期,收入大增。对外出海方面,2024年创新药全年对外授权126起,总金额526亿美金,数量和金额较2023年都增长30%以上,多家中国创新药企业被外国大药企全资收购。中国创新药出海已经呈现出常态化之势。技术研发方面,各种重磅医药大会上,多家中国企业数据亮眼,国产双抗产品头对头“药王中的药王”默沙东K药取得成功,III期临床获得阳性结果,成为了自K药上市以来,首个挑战K药取得成功的药品,中国创新药实力和潜力再次得到强有力的印证。 医疗设备行业自四季度以来也改善明显,从目前全国设备更新招标数据可以明显看到,从40周开始设备更新的招标项目出现了明显的上扬趋势,并在44周之后出现了招标总金额的暴涨。尽管国家一直鼓励医疗设备的国产替代,但是由于近年来财政吃紧,从2022年医疗设备贴息贷款开始设备行业的招采一直低于预期,因此医疗设备行业招投标是在10月底大幅起量,标志着医疗设备行业拐点的到来。 医药行情方面,全年来看,医药行业由于不处于市场热点上,严重跑输大盘,出现大幅度调整。国产创新药企业在一二月份进入到信息真空期,同时,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而出现大幅度调整,也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对于医药板块的投资情绪,导致医药板块在整体大幅度下杀,医药板块在全市场跌幅较大。2024年春节后,受到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方面的利好的影响,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板块在连续大跌1个月之后迎来大力反弹。但是,医药行情方面,由于市场对于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担忧,同时在红利价值股走强的背景下,医药板块表现整体平淡,创新药在经历了春节前后的大反弹之后也进入震荡阶段,整个上半年医药板块相对大盘处于较为明显的弱势的状态,下跌幅度较大。三季度末,医药板块及创新药子行业跟随大盘上涨;四季度后期,在联储关于明年降息预期鹰派表述的背景下,创新药行业的股价随之出现大幅度波动。 本报告期内,以子行业的景气度为投资的重要策略,在商业模式、竞争力和业绩的多维度比较中寻找具有估值性价比的优秀公司,重点布局了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设备等细分方向。未来仍然看好以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和设备为代表的成长型的医药子行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方面表现平淡,市场对于国内经济的预期进一步下降,国内需求整体来说较弱,9月末之前市场投资信心极度低迷。国际方面,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美联储在9月终于开启降息周期。三季度末,宏观政策方面出现较大转向,逆回购降息20bp,存量房贷降息落地,提供便利工具、再贷款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市场信心大幅度提振,A股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上涨,大盘指数由跌转涨。 医药政策层面持续向好,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关系人民健康福祉。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同时,各地配套《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生物医药创新支持政策频出。 9月,世界肺癌大会、欧洲肿瘤大会召,下半年学术大会周期开启。中国创新药企业优异的临床数据不断读出,国产双抗产品一线肺癌优于K药;国产ADC尿路上皮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适应症数据优异;全新路线的新一代白介素双抗产品数据亮眼。中国创新药企业再次向全球展现出非凡的实力。 医药行情方面,由于市场对于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担忧,同时在红利价值股走强的背景下,三季度前期医药板块表现整体平淡,三季度后期,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创新药相对大盘有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但是,美联储降息前后市场资金博弈激烈,创新药行业的股价随之出现大幅度波动。三季度末,医药板块及创新药子行业跟随大盘上涨。 本报告期内,以子行业的景气度为投资的重要策略,在三季度的前期利用市场和医药行业的下跌逐步建仓,不断提高仓位,在商业模式、竞争力和业绩的多维度比较中寻找具有估值性价比的优秀公司,重点布局了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设备等细分方向。未来仍然看好以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成长型的医药子行业。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我们认为医药创新是明确的产业趋势,看好后续创新线的表现。创新药械行业是未来几年医药行业乃至全市场的明确投资主线,鼓励创新为国家意志,创新药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当下医药行业跌幅足够深,估值足够低,叠加频繁的利好政策出台,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2025年,绝大部分的医药子行业都将进入恢复期,预计将进入业绩同比和环比的改善期,这将有利于提升市场对于医药行业的投资热情。 近期医药行业利好政策频繁出台,产业指向性明确。2025年是商保政策元年也是大批创新药企业收入爆发式增长的起点,这两个因素都是以往的创新药投资所不具备的。商保政策的逐步开放与推进,对行业支付端扩容是极大的利好。政策明确对创新药的支持,尤其丙类目录的出台,对于行业是重磅级利好。经过近年发展,国内医药创新链已经展现出全球竞争力,看好创新药品国内医保市场的大放量以及国产创新药国际市场的持续出海,创新药公司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 随着新版医保谈判目录在1月1日的执行,大部分A股、H股的创新药企业有望在2025年步入产品放量期,在历经多年的艰苦研发之后,中国创新药企业可能将迎来报表端收入爆发式增长,(由于一季度还存在进院的时间差,创新药企业报表端的收入暴增预计在二季报中开始会尤为明显)。在这一前提下,市场无需再纠结于晦涩难懂的临床数据,创新药行业的投资或将不再局限于医药基金及少数专业投资者,市场公认的金标准——高速增长的营业收入将成为创新药行业2025年最简单明了的标签,这将极大地有利于2025年创新药行业的行情演绎。2025年开始中国创新药企业将加速实现商业化发展,2026-2027或将是大量中国创新药企业实现盈利的新阶段。 2025年,我们持续看好创新型的医药产业方向,看好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中长期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