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景益债券C
(021850.jj)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4-07-11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0887基金经理张芊吴迪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72%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广发景益债券C(02185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张芊2024-07-11 -- 0年0个月任职表现0.72%--0.72%2.93%
吴迪2024-07-11 -- 0年0个月任职表现0.72%--0.72%2.93%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张芊--2311.6张芊女士,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双硕士,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从业证书。曾任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投资主管,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广发聚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5年11月23日至2016年12月8日)、广发安宏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5年12月30日至2017年2月6日)、广发安富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5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6日)、广发集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7年1月20日至2018年10月9日)、广发集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5年12月25日至2018年12月20日)、广发集源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7年1月20日至2019年1月8日)、广发集丰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8日)。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兼任固定收益管理总部总经理、广发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2年12月14日至2021年3月12日任职)、广发聚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3年7月12日起任职)、广发鑫裕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3月1日起至2021年4月14日任职)、广发集裕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5月11日至2020年10月27日任职)、广发集丰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9年9月18日起任职)、广发汇优66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9年12月5日起任职)、广发汇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9年12月26日起任职)、广发招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4月22日起任职)。广发聚荣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0年6月30日起任职)基金经理。广发安盈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0月27日至2021年11月19日任职)。2021年1月27日起不在担任广发汇优66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4月8日担任广发安悦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4月8日担任广发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1月19日任广发安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07-11
吴迪--94.2吴迪:女,理学硕士,FRM,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从业证书。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管理总部副总经理、广发集丰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5月7日起任职)、广发理财年年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6月12日起任职)、广发景丰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1月27日起任职)、广发聚源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自2021年4月8日起任职)、广发集富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4月8日起任职)、广发鑫和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4月8日起任职)、广发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2年2月28日起任职)、广发景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2年10月26日起任职)、广发汇元纯债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自2023年6月29日起任职)、广发中债0-2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3年12月19日起任职)、广发汇佳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自2024年2月29日起任职)、广发安泽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4年3月21日起任职)。曾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部研究员、固定收益管理总部研究员、固定收益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2024-07-1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债券市场整体表现仍然强势,利率先震荡后下行,超长端利率表现尤为亮眼。信用债方面,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也持续压缩至较低水平,在供给收缩的背景下,高息资产荒仍在持续,受长端利率影响,长端和超长端信用债交投活跃,收益率也有明显的下行。报告期内,组合密切跟踪市场动向,灵活调整持仓券种结构、组合杠杆和久期分布。组合仓位和久期保持在正偏的状态,较好地捕捉了市场收益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获取机会。展望下季度,央行进行曲线预期管理的态度十分明确,债市波动或将增加,但资产荒情况或仍将延续,还需提防供给冲击和突发一致预期反转对市场带来的扰动。未来组合将继续跟踪经济基本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强操作的灵活性,同时注意做好持仓券种梳理,优化持仓结构,严控风险,争取抓住市场机会,为投资人带来理想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债券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强势,利率先大幅下行、后窄幅震荡,长端和超长端利率表现尤为亮眼,30-10年利差不断突破历史极值,收益率曲线呈现极度平坦的形态。信用债方面,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也压缩至极低水平。1月初,央行释放货币宽松信号,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突破2.5%;春节后至3月初,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25BP释放基准利率超预期下调的可能,伴随着复工进程偏慢、存款利率调降,叠加各类型机构欠配,债市打开下行空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突破2.3%;3月初以来,受特别国债发行、地产“小阳春”、汇率压力等多重因素反复扰动影响,止盈情绪阶段性升温,利率陷入窄幅震荡。报告期内,组合密切跟踪市场动向,灵活调整持仓券种结构、组合杠杆和久期分布,年初组合仓位和久期保持在正偏的状态,较好地抓住了市场下行机会。展望二季度,两会定调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经济基本面对债市仍有支撑,利率上行空间也较为有限,预计债券市场延续震荡格局,但需提防二季度供给冲击和突发一致预期反转对组合可能带来的各种冲击。未来组合将继续跟踪经济基本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强操作的灵活性,同时注意做好持仓券种梳理,优化持仓结构,严控风险,争取抓住市场机会,为投资人带来理想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债券利率整体震荡下行。一季度受社融信贷积极投放和地产政策放开预期等因素影响,融资成本相对较贵,长端利率在高位震荡,债市表现相对疲弱;二季度和三季度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叠加降息落地,债市走出一轮小牛市行情;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加码,政府债供给放量和一万亿国债增发,地产需求端政策再次放松,同时央行打击资金空转行为,短端资金面快速收敛,利率和银行债震荡走弱,但城投债品种受化债政策影响,走出独立行情,赚钱效应明显;12月以来,市场重新博弈降息预期,重新定价债券收益率曲线点位和形态,债券市场快速转牛。报告期内,组合密切跟踪市场动向,灵活调整持仓券种结构、组合杠杆和久期分布:年初降低久期暴露,3月逐步提高组合仓位和久期,较好地抓住了上半年市场下行机会,8月开始左侧止盈,降低组合仓位和杠杆的暴露水平,尽可能降低回撤水平和短端品种利率上行带来的冲击,年末重新抬升久期,较好地捕捉到了年末债市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行情。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三季度,债市先强后弱。基本面方面,7月份国内外形势较为复杂,信贷需求较为疲软,因此债市表现较为强势,债券收益率一路下行。8月央行超预期降息后,债市进行了快速的定价,而后稳增长政策开始加快落地,其中一线城市地产政策较为超预期,直接带动利率中枢上行。9月资金面边际收敛,幅度和时间都超预期,债市各品种都有一定幅度的调整,信用债相对利率债表现较优。报告期内,组合密切跟踪市场动向,灵活调整持仓券种结构、组合杠杆和久期分布,在7月至8月期间提高了组合久期和杠杆的暴露水平,较好地捕捉了债市行情,9月及时降低仓位,尽可能地降低了回撤水平。展望下季度,资金面、财政政策、汇率压力等可能仍然对债市形成扰动。10月份是传统大税期,但央行货币合理充裕的基调短期难以改变,因此短端行情需等待资金面和一级供给形势明朗后开启。长端利率面临的风险较为有限,趋势行情可能要等待财政政策落地后才能更清晰。总体而言,债券市场有望在四季度再度迎来较好的建仓机会,未来组合将继续跟踪经济基本面、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监管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增强操作的灵活性;同时注意做好持仓券种梳理,优化持仓结构,争取抓住市场机会,为投资人带来理想的回报。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美债利率大幅下行后,汇率对于货币政策的掣肘有望缓解,财政政策仍处于发力阶段,地产政策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逐步放开限制,风险偏好在筑底过程中,央行总量政策仍有空间。综合来看,经济基本面对债市仍有支撑,利率水平可能维持低位,延续震荡偏强格局,但需要提防极致的一致预期反转对组合带来的流动性冲击,组合将重视票息价值,未来将继续跟踪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以及监管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增强操作的灵活性,同时注意做好持仓券种梳理,优化持仓结构,严控风险,争取抓住市场机会,为投资人带来理想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