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中证军工ETF
(512660.sh ) 中证军工 (半年)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成立日期2016-07-26总资产规模137.02亿 (2025-05-09) 基金场内规模137.02亿 (2025-05-09) 基金净值1.0965 (2025-05-12) 收盘价格1.0960 (2025-05-12) 收盘价涨跌幅4.68%成交金额21.11亿折价率0.05%基金经理艾小军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 (2025-03-21) 持仓换手率75.84%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05%
备注 (2):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国泰中证军工ETF(51266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中证军工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中证军工总投资收益率
艾小军2016-07-26 -- 8年9个月任职表现1.05%--9.65%5.43%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艾小军国泰黄金ETF联接、国泰上证180金融ETF联接、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国泰中证计算机主题ETF联接、国泰黄金ETF、国泰中证军工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国泰国证航天军工指数(LOF)、国泰中证申万证券行业指数(LOF)、芯片ETF、国泰中证计算机主题ETF、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联接、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国泰纳斯达克100(QDII-ETF)、国泰标普500ETF、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的基金经理、投资总监(量化)、金融工程总监2411.3艾小军,硕士,23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1年5月至2006年9月在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量化分析师;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在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应用分析师;2007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量化分析师;2007年10月加入国泰基金,历任金融工程分析师、高级产品经理和基金经理助理。2014年1月起任国泰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上证180金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国泰上证180金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任国泰深证TMT5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4月至2021年1月任国泰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6年4月起兼任国泰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6年7月起兼任国泰中证军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至2017年5月任国泰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任国泰策略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起兼任国泰国证航天军工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17年4月起兼任国泰中证申万证券行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17年5月至2023年9月任国泰策略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由国泰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变更而来)的基金经理,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任国泰量化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8月起至2019年5月任国泰宁益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任国泰量化成长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任国泰量化价值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任国泰结构转型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任国泰量化策略收益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由国泰策略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变更而来)的基金经理,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任国泰沪深3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由国泰结构转型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变更而来)的基金经理,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任国泰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由国泰宁益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变更注册而来)的基金经理,2019年5月起兼任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由国泰CES半导体行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更名而来)的基金经理,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任上证5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上证10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7月起兼任国泰中证计算机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8月起兼任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9月起兼任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2月起兼任国泰中证计算机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由国泰深证TMT50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转型而来)的基金经理,2021年5月起兼任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3年5月起兼任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国泰标普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2023年7月起兼任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7月起任投资总监(量化)、金融工程总监。2016-07-2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特朗普政策加剧全球不确定性,冲击全球风险偏好;但国内以DeepSeek为首的科技突破,叠加两会期间政策端释放积极信号,产业端及政策端的利好为A股提供一定支撑。产业端,DeepSeek横空出世,打开AI产业趋势的想象空间,也打破美国科技垄断地位,同时以宇树机器人、Manus为代表的科技成果涌现,共同助推中国资产重估。政策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赤字率拟按 4% 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赤字规模 5.66 万亿元,体现出财政政策的“更加积极”。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出台有望拉动后续消费信心。一季度整体来看,上证指数收跌0.48%。大盘蓝筹股的表征指数如上证50指数跌0.71%,沪深300指数下跌1.21%, 成长性中盘股表征指数如中证500上涨2.31%,小盘股表征指数中证1000上涨4.51%。板块上,新能源汽车、医药医疗科技占比较多的创业板指下跌1.77%,硬科技占比较高的科创板50上涨3.42%。行业表现上,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一季度表现靠前的为有色金属、汽车、机械设备、计算机等,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个股表现尤为突出,有色金属主要是受金价大涨拉动;而煤炭、石油石化等上游资源板块表现相对落后,商贸零售也回调较多。风格上,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产业突破带来中国科技板块重估,季度内吸引大量活跃资金入场,小盘、科技、制造风格整体涨幅居前。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一季度,经历了短期流动性风险的释放,上证指数一度跌到2635点低点;之后中央汇金持续大力增持场内宽基ETF,并将增持标的扩大到包括中证1000等中小盘成长性标的ETF,市场流动性危机逐步缓解。国内外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大规模投入和进步,对相关板块带来持续提振。二季度,宏观经济方面呈现出总体需求不足、国内整体经济仍然偏弱的态势,资产荒蔓延,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新“国九条”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落地,高股息的上游资源类行业以及具有龙头垄断属性的公用事业类行业吸引力上升;另外一方面,全球AI浪潮仍然持续扩散,国内外大语言模型的投入持续加大,国内半导体先进制程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经过前期下跌的风险释放,包括半导体设备、存储以及光模块等板块迎来了一波估值修复行情;整体市场呈现高股息和AI科技板块哑铃型结构行情,投资者持股周期偏短,板块轮动加快。三季度, 7月至9月上旬,经济数据阶段性承压,部分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承压,估值回调。9月中旬,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BP,提振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一定程度上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9月底,国内政策端释放重大利好,超出市场预期;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A股放量反弹,日均成交额突破万亿。四季度,A股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性。国内来看,10月起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以上,经济数据出现回暖; M1、M2及社零同比有所改善,显示出一揽子政策作用下金融及消费数据的好转。但12月以来,随着特朗普压倒性胜选、市场开启新一轮“特朗普交易”,美元走高对于全球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压制;特朗普未来对华加征关税等政策主张可能也放大了市场担忧情绪,大盘在四季度整体呈现宽幅震荡态势。2024全年,A股市场历经起伏,年初上证指数在2月初触及2635点的低点,随后陷入低迷。9月底,受一系列政策利好和资金面改善的刺激,市场强势反弹,三大指数创下新高,成交量持续放大。截至12月31日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累计上涨12.67%、9.34%和13.23%,科创50指数年内涨超16%。行业表现方面,31个申万一级行业整体涨多跌少,银行板块以37.08%的涨幅领跑,非银金融、商贸零售和通信行业也表现出色。但医药行业跌幅较大,白酒板块持续承压。作为被动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力求实现与指数表现相匹配的投资回报。在2024年,我们的基金严格按照既定的投资策略,依据标的指数的成分股及其权重构建投资组合,以最小化跟踪误差。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指数的成分股变化保持密切关注,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基金持仓与指数成分的一致性。同时,利用量化分析和风险评估模型,对投资组合进行动态监控,以控制跟踪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尽管面临市场的大幅波动和成分股的调整,基金整体较好地实现了对标的指数的跟踪,在多数时间段内,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跟踪误差均控制在较低水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A股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性。7月至9月上旬,经济数据阶段性承压,制造业PMI、剔除政府债券的社融同比及M1、M2同比不断走低,显示出制造业与建筑业活动偏冷,补库较弱、内需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承压,估值回调。9月中旬,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BP,提振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一定程度上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9月底,国内政策端释放重大利好,超出市场预期。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一系列增量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经济工作,财政方面提出“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地产方面提出促进市场“止跌回稳”,股市方面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端对于经济及资本市场的积极表态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A股放量反弹,日均成交额突破万亿。三季度整体来看,上证指数收涨12.44%,其中9月的最后一周贡献主要涨幅。大盘蓝筹股的表征指数如上证50指数上涨15.05%,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 成长性中盘股表征指数如中证500上涨16.19%,小盘股表征指数中证1000上涨16.6%。板块上,新能源汽车、医药医疗科技占比较多的创业板指上涨29.21%,硬科技占比较高的科创板50上涨22.51%。行业表现上,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三季度表现靠前的为非银金融、房地产、商贸零售、社会服务、计算机等,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煤炭等红利板块表现相对落后。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性。国内经济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后逐步恢复,但复苏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经历了短期流动性风险的释放,上证指数一度跌到2635点低点;之后中央汇金持续大力增持场内宽基ETF,并将增持标的扩大到包括中证1000等中小盘成长性标的ETF,市场流动性危机逐步缓解。国内外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大规模投入和进步,对相关板块带来持续提振。全季度来看,上证指数宽幅震荡、小幅收涨,大盘蓝筹股上涨, 成长性中盘股及小盘股下跌。行业表现上,申万一级行业中表现靠前的为银行、石油石化、煤炭等高分红高股息防御板块,表现落后的为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等成长性板块。二季度,A股市场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性。宏观经济呈现出总体需求不足,国内整体经济仍然偏弱的态势;资金面上,资产荒蔓延,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政策端,“国九条”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落地,高股息的上游资源类行业以及具有龙头垄断属性的公用事业类行业吸引力上升。另一方面,全球AI浪潮仍然持续扩散,国内外对大语言模型的投入持续加大,国内半导体先进制程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经过前期的下跌的风险释放,包括半导体设备、存储以及光模块等板块迎来了一波估值修复行情;整体市场呈现高股息和AI科技板块哑铃型结构行情,投资者持股周期偏短,板块轮动加快。5月下旬以来,由于美联储偏鹰派言论、欧美对部分产品加征关税、汇率贬值等外部因素扰动,加上国内金融数据等反映出内需仍然偏弱,二季度市场整体回调。行业表现上,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二季度表现靠前的为银行、公用事业、煤炭、石油石化等高分红高股息防御板块,表现落后的为计算机、社会服务、医药生物等。风格特征上,二季度市场风格偏向大市值、高分红,成长、消费有所回调。上半年整体来看,上证指数持续震荡、小幅收跌0.25%,大盘蓝筹股的表征指数如上证50指数上涨2.95%,沪深300指数微涨0.89%, 成长性中盘股表征指数如中证500下跌8.96%,小盘股表征指数中证1000下跌16.84%。板块上,新能源汽车、医药医疗科技占比较多的创业板指下跌10.99%,硬科技占比较高的科创板50大幅下挫16.42%。行业表现上,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划分,上半年表现靠前的为银行、煤炭、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石油石化等高分红高股息防御板块,表现落后的为计算机、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医药生物等;风格上,高股息红利风格相对占优。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全球货币政策和外部环境仍存变数,但国内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宽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实体经济发展。这将为A股市场提供支撑,促进市场的长期上行。行业投资机会上,消费行业在政策刺激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下,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除白酒外的其他消费股潜力巨大;科技行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虽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相关产业链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军工行业在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需求下,基本面将持续改善,细分领域值得关注。然而,市场也面临一定风险,如全球货币政策变化、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在2025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被动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确保基金与指数表现的高度一致性。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指数成分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以应对市场变化,力求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