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成长之星股票A
(000418.jj)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3-12-13
总资产规模
10.59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股票型当前净值3.9620基金经理周寒颖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344.44%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3.84%
备注 (2):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景顺长城成长之星股票A(000418)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陈嘉平2013-12-132015-04-031年3个月任职表现52.80%--74.00%--
刘晓明2015-03-282020-05-205年1个月任职表现10.98%--70.82%-29.41%
周寒颖2020-05-21 -- 4年2个月任职表现8.80%--42.26%--
邓敬东2020-05-212022-11-102年5个月任职表现17.17%--47.90%--
杨锐文2014-10-252016-01-271年3个月任职表现4.65%--5.8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周寒颖本基金的基金经理188.1周寒颖:女,工商管理硕士。曾任招商基金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国际业务部高级研究员。2015年7月加入公司,担任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自2016年6月起担任国际投资部基金经理。具有18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2020-05-2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回顾海内外的宏观经济,国内方面,一季度经济实现了较为强劲的开局之后,二季度经济边际有所走弱,多项经济指标放缓。5、6两月PMI重新跌入收缩区间,基建投资逐月下滑,居民消费未能延续向上修复态势,货币增速大幅下滑,反映出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遭遇波折。结构性亮点依然在出口,出口增速在全球制造业周期上行以及基数走低的背景下大幅好转,带动工业生产保持韧性,但是内需在地产持续下行、居民预期偏弱的背景下仍旧疲弱。二季度信贷投放大幅走弱,4、5两月合计同比少增3988亿元,居民端和企业端双双疲弱。除了内生融资需求疲弱外,防止资金“沉淀空转”以及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改革等因素都对信贷投放造成冲击。M1和M2增速也在二季度大幅下行,其中5月M1同比增速-4.2%,跌幅创历史新低。地产销售端和投资端的表现依旧疲弱,销售面积跌幅20%以上,相比一季度跌幅有所加深,“517”地产新政对销售提振作用有限;投资端的跌幅逐月扩大,5月累计同比下跌10.1%,新开工和竣工的跌幅更深,累计同比分别下跌24.2%和20.1%。制造业投资延续了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亮眼表现,4、5两月投资增速保持在9%以上的高增速,并且设备投资表现尤其突出,5月增速上行至18%。消费有所放缓,未能延续今年一季度向上修复的态势,二季度4、5两月社零平均增速3%,相比一季度的4.7%有明显的回落。  海外方面,美联储6月FOMC决议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5.5%,点阵图将2024年降息次数从3次下调至1次。鲍威尔表示,虽然一季度美国GDP增速放缓,但个人实际消费以及私人部门投资显示内生增长动能仍然较强;就业方面,劳工市场的再平衡仍在持续,且一部分劳工指标已接近疫情前水平,工资增速仍然偏高,但已明显放缓,但整体看就业市场仍然较强;通胀方面,近期通胀有所放缓,5月偏弱的CPI数据有助于增强对通胀回到2%的信心。鲍威尔称,一季度通胀持续超预期使得联储推迟降息,虽然5月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但联储需更多数据以增强对通胀回到2%的信心,未来降息路径仍是数据依赖。  2024年二季度,上证指数下跌2.43%,深成指跌5.87%,沪深300跌2.14%,创业板指跌7.41%,科创50跌6.64%。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深度挖掘具备未来增长潜力的产业趋势和受益企业进行投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是成长之星基金的投资目标。二季度基金整体仓位维持稳定,随着申购规模加大,仓位略有下降。从行业成长空间、业绩增速与估值匹配度、预期差三个角度选择,二季度我们对几个行业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加仓交通运输、通信、电力设备、公用事业、美容护理及传媒,维持家电、军工、电子、有色超配,减仓汽车、食品饮料、医药和煤炭。  展望三季度,我们认为国内经济环比二季度能够边际回升。发行进度明显落后的地方政府债有望提速,地方债项目落地有望带动银行配套信贷投放,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也有望在金融端获得更多支持,三季度信贷有望边际改善。 “607”国常会提出“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稳地产政策有望持续出台。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设备更新行动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导和量化目标,叠加预算内资金、5000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以及财政贴息的支持,设备投资有望延续高增速。房价环比的加速下行对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冲击依旧持续抑制居民的消费意愿,但是三季度随着财政力度的边际扩大,有望带动经济边际回暖,从而带动居民就业和收入边际改善,叠加三季度进入暑期出游旺季,有望带动消费向上修复。通胀将会维持偏弱回升的态势。随着专项债的加速发行使用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落地,有望带动基建实物工作量提升,从而对PPI价格形成支撑,但是房地产维持弱势、结构性供需错配依旧对价格形成持续压制,价格偏弱的格局将会延续。  海外方面,从美国职位空缺率、离职率等前瞻性指标来看,劳动力市场边际降温将持续,工资增速也将边际放缓,但劳动力市场总体依旧健康,没有大幅走弱的风险。通胀在工资增速边际放缓以及租金价格滞后传导的带动下有望延续温和降温,但考虑到暑期出行旺季有可能对娱乐和出行分项带来边际提振,且美国进口价格指数以及美国核心商品温和回升,通胀环比走势仍可能有反复,或不足以支持联储在9月份降息,因此,预计FOMC在三季度会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在劳动力市场边际放缓的背景下,居民消费或延续温和降温趋势,但薪资增速仍旧处于高位,6月美国CBO最新预测今年美国财政力度再度扩张,财政再次发力对实体经济有额外支撑,美国国内实体需求仍将保持韧性。  成长之星业绩基准是沪深300指数,该指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缩影,龙头效应明显,过去三年表现承压,反映了市场较低的经济预期,产能过剩和价格通缩仍然制约经济向上动力。我们动态调整组合希望在经济增长与预期的差距中间寻求平衡,缩小行业偏离度有利于保证我们跟上基准,再通过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跑赢基准。  从投资策略上,我们看重性价比,性价比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也是基本面和估值的结合。我们认为性价比可以用预期年回报率/风险来量化。预期年回报率包括业绩增长、估值变化、股息率、回购水平、实际利率等成分构成。而风险方面我们考虑多个层次的风险,公司层面的营运风险和财务风险,行业层面政策风险,宏观层面地缘政治风险,组合层面集中度和相关度等。通过性价比策略可用于行业内比较,也能够进行跨行业比较;可用于成长股比较,也能够价值股比较,也能够对成长和价值股放在同一维度比较。  按照这个策略我们投资三类股票类型:  一是低估值:估值偏低,但竞争力强的行业龙头公司。行业增速5-10%左右,由于跨行业/冷门行业,容易被市场忽视的领域,公司竞争力强,长期成长路径清晰,增速10-15%左右,估值偏低未来可能有提升空间增强回报。  二是高成长:市场大的主流趋势的回调阶段,公司在竞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位置的企业。新兴行业20-30%的高速增长,公司竞争地位极为有利,能够持续三年增速快于行业,由于业绩节奏/市场风格等因素导致回调,给与远期稳态低估值。  三是高分红及回购:供给有瓶颈,需求增长有预期差的行业,龙头公司能够通过分红和回购增强股东回报。随着经济增速下移,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稳定期,资本开支减少,企业价值分配上倾向于增加分红和回购来增强股东回报。  当下市场预期差较大,波动加大,我们通过产业链上下游验证和跟踪调研来夯实我们的投资信心,在此我们举两个例子说明:  市场担忧下半年出口需求放缓,担忧国内房地产竣工拖累家电需求,担心价格成本两头受压。我们跟踪调研看到,海外的订单需求按月度看仍然稳定,龙头企业通过丰富的产品组合,差异化定价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原材料锁定和海运长单能够拉大与二三线品牌的成本差距。市场不好更考验公司的运营质量,贸易摩擦加速中国企业出海,品牌国际化产能全球化是趋势,企业对内提质增效也越来越重要,二季度家电行业业绩分化将加大。  船舶行业我们从几年前开始投资,市场担心景气走高行业扩产能加大周期波动性。我们跟踪产业链,龙头强调提高核心资源的利用率,精益管理和生产流程优化,深化改革,强调价值创造。船舶产能数量的绝对值取决于船台船坞,产能利用率通过精益生产有较大弹性。船舶制造行业供给端经过漫长的熊市,有效供给大量出清,新进入者壁垒高。全球造船工业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中国船厂位于成本曲线最左侧,存在进一步扩张份额的条件。需求端运价上涨带动船东盈利改善,船龄结构和环保驱动船队更新,庞大的更新需求在未来的10年内分船型逐步实现。当前船价已恢复到上一轮高点的90%,今年预计交付完2021年之前的低价订单后盈利能力能够上一个台阶。另外首支船占比减少,绿色船型占比加大,插单和批量化接单出现意味着船舶规模化建造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未来油轮和散货船景气起来,比箱船制造效率更高,考虑到船厂重资产、重人力、重资本的特征,盈利扩张是非线性的,且由于供给的约束,预计持续景气时间比上一轮更长。  三季度内需存在较大的预期差,随着专项债的加速发行使用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落地,有望带动基建实物工作量提升。随着财政力度的边际扩大,有望带动经济边际回暖,从而带动居民就业和收入边际改善。叠加三季度进入暑期出游旺季,有望带动消费向上修复。我们将从性价比出发,择机增持内需相关的投资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1-2月经济数据较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其中生产端表现尤其强劲,需求端消费温和复苏、出口和制造业投资表现较强、基建投资保持韧性、地产拖累仍然较深,但是市场对经济基本面超预期的表现仍存有较大疑虑,一方面1-2月的数据受到春节日期分布和闰年两个短期技术性因素的影响,而且1月和2月的PMI仍处于收缩状态、高频的中微观数据与宏观数据也存在较大背离。  3月的PMI数据再次超市场预期,指向3月的经济数据或仍能延续较强的表现,连续偏强的数据或修复市场对于基本面过于悲观的预期,市场各家机构几乎全都上修对一季度的GDP增速预期至5.0-5.5%的水平。3月的PMI数据总体偏强,指向在全球制造业周期触底回升的背景下,外需是我国经济企稳向上的重要驱动力。美国经济维持韧性但是FOMC维持今年降息三次的指引、欧央行释放较强信号6月首次降息的背景下,外需的持续改善仍可期待。  但是数据中也存在隐忧,虽然多个行业的需求在明显走强,但是这些需求走强的行业价格却在加速下跌,说明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内卷严重、以价换量,总体的价格压力依然较为严峻,而且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依然较高。  联储3月FOMC决议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5.5%区间,尽管上调增长通胀预测,但维持2024年降息3次的指引,联储确认很快会宣布放缓缩表。基本面方面,鲍威尔强调劳动供给改善对增长和劳工市场再平衡的积极影响;1-2月通胀数据不改变整体放缓的趋势。增长方面,近期数据显示增长维持较强韧性,劳动供给明显改善,包括劳动参与率提升以及移民流入,提振增长,并促进劳工市场再平衡。工资增速仍然偏高,但在持续放缓。通胀方面,1-2月较强的通胀数据受到季节效应的影响,去通胀的路径可能存在一定反复,但没有改变通胀回落的整体趋势。鲍威尔称,联储没有对2023年下半年偏弱的通胀过度反应,也不会对1-2月偏强的通胀数据过度反应,需要看到更多数据,对通胀回落更有信心才能够降息。经济预测方面,美联储上调2024-2026年增长预测,小幅下调2024年和2026年的失业率预测,小幅上调2024年核心通胀预测。  往前看,联储后续决策主要取决于数据,特别是通胀数据的走势,若3-4月通胀重新回到偏弱走势,基准情形下,联储仍可能6月启动降息周期。由于联储决策反应函数存在一定不对称,通胀数据的表现后续较为重要。我们认为,1-2月通胀数据的回升部分受到BLS调整权重和1月效应等因素扰动,预计强势难以持续,但如果通胀数据回升超预期,联储降息预期或进一步推迟。  2024年一季度,国内股票市场震荡上行有所分化,上证指数上涨2.23%,深成指下跌1.30%,沪深300上涨3.10%,创业板指下跌3.87%,科创50下跌10.48%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深度挖掘具备未来增长潜力的产业趋势和受益企业进行投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是成长之星基金的投资目标。从行业成长空间、业绩增速与估值匹配度、预期差三个角度选择,一季度我们对几个行业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加仓汽车和有色、维持家电和电子超配,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略有所加仓缩小低配程度,调整减仓医药和军工。整体基金风格上可以用均衡来概括:行业均衡,市值均衡,风格均衡。  成长之星业绩基准是沪深300指数,该指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缩影,龙头效应明显,过去三年表现承压,今年2月份动态市盈率回调到10.5倍附近,位于历史中枢以下2倍标准差附近,是2014年11月以来该指数市盈率第六次触底,反映了市场较低的经济预期。当前经济数据看出口和制造业韧性好于预期,但产能过剩和价格通缩仍然制约经济向上动力。我们动态调整组合希望在经济增长与预期的差距中间寻求平衡,缩小行业偏离度有利于保证我们跟上基准,再通过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跑赢基准。基金整体仓位有所提高。  从投资策略上,我们看重性价比,性价比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也是基本面和估值的结合。我们认为性价比可以用预期年回报率/风险来量化。预期年回报率包括业绩增长、估值变化、股息率、回购水平、实际利率等成分构成。而风险方面我们考虑多个层次的风险,公司层面的营运风险和财务风险,行业层面政策风险,宏观层面地缘政治风险,组合层面集中度和相关度等。通过性价比策略可用于行业内比较,也能够进行跨行业比较;可用于成长股比较,也能够价值股比较,也能够对成长和价值股放在同一维度比较。  按照这个策略我们投资三类股票类型:  一是低估值。估值偏低,但竞争力强的行业龙头公司。行业增速5-10%左右,由于跨行业/冷门行业,容易被市场忽视的领域,公司竞争力强,长期成长路径清晰,增速10-15%左右,估值偏低未来可能有提升空间(10倍PE到12倍PE),股东年综合回报率在25-30%左右。  二是高成长。市场大的主流趋势的回调阶段,公司在竞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位置的企业。新兴行业20-30%的高速增长,公司竞争地位极为有利,能够持续三年增速快于行业,由于业绩节奏/市场风格等因素导致回调,给与远期稳态低估值,测算下来股东年综合回报率还能有30%-40%的股票。  三是高分红及回购。供给有瓶颈,需求增长有预期差的行业,龙头公司能够通过分红和回购增强股东回报。随着经济增速下移,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稳定期,资本开支减少,企业价值分配上倾向于增加分红和回购来增强股东回报。股东年综合回报率在20-25%左右。  后续我们关注经济潜在的上行风险点:第一,近期三十大中城市的一手房销售出现了较大斜率的上升,房屋建筑业PMI也大幅上行6.1个百分点,需关注322国常会对于房地产新提法“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后续政策落地情况。第二,需重点关注表征建筑业实物工作量的相关高频数据,若高频数据进入二季度之后明显改善,宏微观形成共振,市场或彻底修正对于经济基本面的看法。股票方面,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全球制造业投资筑底回升、美国下半年进入降息周期,房地产竣工潮拉抬经济韧性,中国经济底部抬升,延续高质量发展,组合构建围绕供需改善和细分增长领域,坚定全球化战略方向布局,最大化股东长期价值回报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公司作为中长期底仓。看好家电、汽车、船舶、有色、电子。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国内经济阶段性走弱,国内股票市场下跌,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下跌3.70%,沪深 300下跌11.38%,创业板指下跌19.41%。   国内方面,四季度经济较三季度有所走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同比持续下行,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较弱,受制造业投资提速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提升;出口方面,受海外高利率压制,出口动能尚未明显回升。通胀方面,核心CPI 疲软,内需不足是主要矛盾。货币政策方面,流动性较上季度末有所宽松。  海外方面,美国核心PCE价格的6个月环比折年增速回落至1.9%,达到美联储的目标水平。制造业方面,海外制造业PMI保持在收缩区间;服务业方面,就业市场降温,薪资增速回落,服务业通胀压力缓解。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低,通过货币政策软着陆可能性较大。风险更多来自通胀无法达到2%的目标,以及市场对利率下行的预期过高,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影响深远具有不确定性。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深度挖掘具备未来增长潜力的产业趋势和受益企业进行投资,在有 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是成长之星基金的投资目标。从行业成长空间、业绩增速与估值匹配度、预期差三个角度选择,四季度我们对几个行业进行了一定调整:增加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煤炭、交通运输、传媒,减持电子、通信、石油石化。仓位略有提高。从交易拥挤的领域转向持仓低、估值低、预期低的领域。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二季度经济下滑后,三季度的开局经济进一步走弱,7月份的经济数据全面走弱,消费、投资、出口、社融等不及市场预期,经济下滑压力加大。面对宏观经济走弱的压力,724政治局会议给市场注入了较强的信心,会议上有多项重要新提法,涉及房地产、地方化债、资本市场、逆周期调控等。随后,各部委出台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包括降准降息、房地产“认房不认贷” 及降低首付比例、印花税减半征收等等,表明了政策层对推动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决心。三季度上证指数下跌2.86%、沪深 300 指数下跌3.98%,创业板指数下跌 9.53%。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深度挖掘具备未来增长潜力的产业趋势和受益企业进行投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是成长之星基金的投资目标。从行业成长空间、业绩增速与估值匹配度、预期差三个角度选择,三季度我们对几个行业进行了一定调整:三季度加仓煤炭和家电,优化TMT个股配置。三季度煤炭价格风险已充分释放,安监趋严压制国内产量,印尼税率提高供给成本,板块价值有重估空间,组合增加了稳定盈利,低估+高分红为主的标的。家电经销商库存偏低,出货端大白电业绩增速仍将稳定,外销对冲内销压力,组合持仓稳中有升。半导体设备由于基数原因短期面临阶段性增长压力,外部制裁事件股价波动放大,看中长周期仍将受益于逆周期产能扩张及国产替代加速,个股权重有所调整优化。华为手机新机和新车发售,华为产业链有所布局。  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下滑的态势初步得到逆转并回升向上,经济的阶段性底部或许已经得到确认,但是经济反弹向上的动力仍需持续观察,需后续的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发力。  今年市场轮动节奏非常快:年初延续去年底以来的“复苏交易”;2 月份经济修复预期见顶,市场转向主题概念板块,“AI+”主题在产业超预期进展的催化下不断深化,“中特+”新提法也带来了非常持续的主题热度,但两大主题均在一季报披露前后阶段见顶;年中开始,市场缩量调整,避险资产占上风;进入三季度,市场继续磨底,资金一方面继续追逐高分红资产的防御属性,另一方面也开始布局稳增长政策刺激之下的顺周期资产。展望四季度,科技成长方向关注华为产业链和AI产业链,适时增加顺周期机会。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下滑的态势初步得到逆转并回升向上,经济的阶段性底部或许已经得到确认,但是经济反弹向上的动力仍需持续观察。中国的增长和经济挑战来自超额储蓄和投资疲软、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需要更强的政策推动消费和解决经济困难。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变革性技术具有潜力,AI对长期生产力的影响、新技术新应用的全面推广需要时间。展望来看,货币政策或进一步宽松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为经济的企稳复苏提供更多支持。股票方面,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后续我们的持仓依然会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去寻找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出口高增长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龙头企业,顺应人口老龄化需求的医药行业,有确定性成长且具备估值性价比的科技行业。  投资理念方面,不希望被贴“成长”或“价值”风格标签,努力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寻找增长中的价值。购买股票时会考虑安全边际,为投资留下容错空间;在应对系统性风险或不确定性时,会降低仓位。  选股定性标准方面,聚焦个股估值相对自身行业中等偏下,业绩增长确定,周期位置底部向上;尽量回避基金重仓,回避大股东或PE解禁;海外业务增长形成第二曲线,ROE向上阶段;资本开支强度不大,有分红/潜在分红能力提高。  2024年会着重应对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