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新兴成长混合
(001892.jj)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5-11-06
总资产规模
7,207.47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4730基金经理王远鸿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364.86%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49%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长盛新兴成长混合(00189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赵楠2015-11-062022-08-236年9个月任职表现11.98%--115.80%14.21%
王远鸿2022-08-16 -- 2年0个月任职表现-17.82%---32.9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王远鸿本基金基金经理,长盛高端装备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创新先锋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生态环境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盛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143王远鸿先生:中国国籍,研究生,硕士。曾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员、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员、江西铜业(北京)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交易员与研究员、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等。2021年4月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长盛高端装备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生态环境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26日担任长盛创新先锋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27日起担任长盛盛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8月16日担任长盛新兴成长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长盛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08-1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上半年市场震荡偏弱,央国企、偏红利类股票表现相对较好,小市值、成长类压力较大。  本基金操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股调整,对于24年上半年经营压力较大,行业需求低迷的个股进行了减持;第二,行业调整,根据行业边际变化,一季度减持计算机和军工、二季度减持了出口压力增大的锂电板块,二季度重点增持了消费电子板块;第三,适度增加了对市值和流动性的考量,减少了一些流动性偏低,市值偏低的股票配置比例。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4年一季度,市场跌宕起伏,1月大幅下跌,2-3月反弹,其中指数权重股的表现好于非指数权重股,行业分化明显,资源类表现好于制造业,一季度表现较好的行业是有色、石油石化、家电、煤炭、银行、公用事业,医药、计算机、电子、军工等表现较差,电力设备新能源一季度微幅下跌。  这个季度是最近两年相对业绩不让人满意的季度,仔细检视,对业绩拖累明显的是重仓的汽车零部件和半导体设计个股,轻仓的军工、机械、计算机等个股亦有拖累。一季度,在市场的下跌过程中,本基金逐渐降低了股票仓位,并进行了持仓的集中和部分个股调整。事后看有成功的调整,也有不太成功的,仓位调整的贡献有限,减仓计算机、军工整体减少了损失,半导体的减仓时点不佳,新能源板块加仓锂电、液冷温控贡献了正收益。  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个股在一季度表现差异较大,受美国可能对墨西哥汽车及零部件对美出口采取限制措施的担忧以及特斯拉一季度销量不佳的影响,汽零个股普遍表现一般,而整车因塞力斯销量大增、国家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推出及小米汽车发布等消息刺激表现较好。事实上,零部件和整车是行业的一体两面,长期看不会偏离太远。中国的汽车行业目前是充分竞争行业,行业头部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力都非常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当然在投资全球化中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时,需要慎重评估企业面对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总体上我认为本基金投资的公司在这方面的风险可控。长期看,我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全球份额提升是比较确定的趋势,技术壁垒较高、客户粘性强的零部件企业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目前市场给予汽零企业的估值是偏低的状态。  半导体及元器件板块的投资值得反思,在2020~2021年缺货背景下的行业景气使得不少公司加速发展,很多公司包括我自己对需求的判断偏乐观了,而低估了周期高点过后行业的低谷时长。从2022年至今,可以看到由于前期库存较高,汽车、通信的芯片需求持续下滑,库存去化完成可能要到今年年中。相比2年前,我们重点关注的通用CPU、汽车MCU、FPGA、模拟等公司的产品研发不断推进,新的产品料号不断丰富,客户持续开拓,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高,而财务表现上,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停止,甚至有同比下滑,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使得近期利润表现不佳,当市场关注度降低时,估值水平亦承压,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股价表现不佳。站在当前时点往后看,首先,从企业竞争力来看,这批公司的竞争力相较过去明显提升了,而且还在持续向上的通道中。其次,行业库存逐渐见底,下游行业未来景气展望不一,通信基站建设可能仍未见曙光,汽车、工业控制、消费电子需求有望逐渐增加,且国产化比例不断提高。因此,半导体及元器件的投资上,一季度减少了一部分跟通信基站需求关联度较高的持仓,维持了下游是汽车、工控等行业的持仓。  新能源板块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一季度,小幅增加了锂电、光伏设备板块的配置比例,维持了之前的海上风电板块的配置。我认为在新能源板块的投资要格外关注竞争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在供大于求的阶段。目前来看,锂电板块,竞争格局趋于头部集中的是锂电池、电解液、磷酸铁锂正极。从23年财务表现看,除了锂电龙头公司表现较好,其他环节基本都处于盈利低位。我认为随着24年市场需求继续增加,供给释放显著放缓,供给过剩的情况将会有所缓解,这些头部企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仍会继续提高,今年有望突破50%,海外的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仍较低,大概处于中国2019~2020的状态,不同地区略有不同,渗透率上,美国要落后欧洲,其他地区更低。另一方面,估值都处于较低水平,锂电龙头23年的静态市盈率是19倍左右,而材料类企业普遍要更低一些,利润波动较大的企业市净率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若24年到25年供给继续出清,未来的一年可能会有一轮较好的表现,值得关注。光伏板块,目前我比较关注的新技术的进展,诸如0bb,钙钛矿等,其中优质的设备、材料公司是关注重点。海上风电方面,24年行业催化可能会较多。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5%的目标,这是在2021后再次明确量化目标。各地,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绿色发展,能源转型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发展海上风电是沿海省份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且随着各方面审批流程理顺,行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去年以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迭代速度非常快,一方面总的算力需求不断增长,一方面模型持续优化。当前阶段,我更关注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对于受海外算力拉动影响较大的光模块行业趋于谨慎。现阶段重点布局AI算力建设相关的温控,智算中心运营。应用方面,除了已经与AI紧密结合的自动驾驶,我认为机器人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板块,已经能看到不少头部公司对机器人进行重点投入。由于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本基金重点关注那些在自身领域取得成功,且原有行业能力能够拓展到机器人领域的公司。  资源板块我过去较少研究,坦率的说可能也没什么认知优势,对于资源品的估值衡量、投资时点把握可能更加欠缺,当然需要不断学习。在如火如荼的资源品行情面前,仍需要克制冲动,我认为不应该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投资领域。尽管短期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我相信本基金所布局的行业和板块也会有价值体现的时候,目前的低迷情况仍需要坚守和等待。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投资机会,特别是TMT板块,受益于AI产业变化,上半年表现较好,但整体市场仍震荡下行,全年没有获得正收益,比较遗憾。行业分布上,2023年主要聚焦在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及材料、医疗器械、消费电子、军工等领域,在密切跟踪行业变化的基础上,一季度出于对新能源供需形势逆转的担心,对锂电材料、光伏等进行了减持,四季度对锂电、海上风电的优质标的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增持。另外,对于核工业装备、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初步布局。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国内经济弱复苏,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三季度发生较大变化,有望托底经济,制造业投资在下行后有所复苏,其中过去增速较快的新能源相关投资放缓明显,传统制造业有所复苏;消费端,新能源汽车销售保持了较高的同比增速,但整体耐用消费品销售仍较弱,出行、观影等过去受到抑制的需求有明显修复。市场整体震荡下行,一定程度体现了投资者目前对未来经济的弱预期,有关部门针对性地出台了降印花税、降佣金、降管理费,限制减持,调整新股发行及再融资节奏等利好政策。板块上出现了明显分化,上半年受AI行业发展刺激表现较好的TMT板块在三季度回落明显,分红派息稳定的板块表现较好。  在这个过程中,本基金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行业和个股调整。新能源相关板块,景气的行业继续聚焦储能,重点是其中的温控子行业,由于竞争格局变化产品对逆变器板块进行了减持,并在其余的光伏、锂电池、海上风电等子行业寻找左侧布局机会。基于竞争格局和行业周期的考虑,我倾向于认为海上风电和锂电池有机会率先走出谷底,三季度末进行了一定的布局。半导体设计板块,组合继续聚焦CPU、FPGA、接口芯片设计公司,对半年度经营表现不及预期的个股进行了减持,其余逐渐的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增持。军工板块,由于订单预期较为不稳定,进行了一定的减持以回避风险。消费电子板块,半年报已经能够明显的观察到,元器件、模组、代工等环节开始出现微弱复苏的情况,同环比都有转好迹象,除了本身行业周期完成触底之外,我认为在AI需求带动下,PC、手机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明年还有可能迎来新的换机周期,因此适度增加了对消费电子相关的芯片、元器件、代工等环节的布局。高端设备方面,增加了自动化装备、核能装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的投资。AI方面,持续保持关注,保持对光模块、PCB等跟算力相关的投资。机器人板块,更加注重估值,对估值较高、业务相对单薄的中小型公司进行了减持,同时,一些经营稳健的大型公司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三季度增加了这类投资。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上半年最后一个月欧洲央行进行一次降息,美联储按兵不动,美国经济是否能实现软着陆仍不确定。在光伏、锂电、电动汽车等不同领域,国际贸易争端不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出口环境是否稳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存在消费需求不旺,锂电、光伏等高端制造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  股票市场上,红利类和成长类走势分化明显,上半年市场越来越追求确定性,“类债”资产更受青睐,出现成长类股票和稳定分红型股票PE都趋近于15~20倍的情况。在“资产荒”、避险等客观背景下,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类债”资产仍有不错的表现,但随着其估值水平不断上升,需要越来越警惕。  对于成长类资产,目前比较看好的是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出海”,二是AI。  对于出海,看好的是能够融入全球供应链,走向全球市场的国际化公司,而非简单出口产品的公司。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成品直接出口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有能力全球化布局生产,并体现出竞争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在下一个时代继续成长壮大,我国比较领先的自动化、汽车零部件、锂电池、电力设备等行业均有这样的公司。  AI是过去两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最大的科技变化,影响极其广泛,且仍在快速发展迭代中。AI已经成为大国之间竞争角力的焦点,我国可能面临发达国家越来越严格的封锁和限制,核心技术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当前时间,相对看好的是国内算力,伴随其发展,具有核心技术的公司的战略价值有望重估。另外,在应用端,阶段性看好AI手机、AIPC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