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低碳环保量化股票A
(004925.jj)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人户数3.79万
成立日期2017-11-09
总资产规模
3.15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股票型当前净值1.3775基金经理左金保姚奕帆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430.19%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61%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长信低碳环保量化股票A(00492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左金保2017-11-09 -- 7年1个月任职表现4.61%--37.75%3.77%
姚奕帆2022-01-28 -- 2年10个月任职表现-18.37%---44.42%--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左金保长信量化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量化中小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电子信息行业量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低碳环保行业量化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量化多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和长信汇智量化选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量化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量化投资部总监149.8左金保先生:中国,经济学硕士,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2010年7月加入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量化投资研究和风险绩效分析工作。历任公司数量分析研究员和风险与绩效评估研究员、长信中证中央企业1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长信量化多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中证一带一路主题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中证上海改革发展主题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长信量化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长信利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国防军工量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利发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先锐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和长信量化价值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现任量化投资部兼量化研究部总监和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委员、长信医疗保健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长信量化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量化中小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电子信息行业量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先利半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低碳环保行业量化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先机两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量化多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4月19日至2020年4月22日担任长信沪深3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曾任长信量化价值驱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消费精选行业量化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至今担任长信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11-09
姚奕帆长信消费精选行业量化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量化价值驱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低碳环保行业量化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医疗保健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和长信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92.9姚奕帆先生:中国国籍,硕士研究生,华威大学金融学硕士毕业,具有基金从业资格。2015年7月加入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历任量化研究员、量化专户投资经理、基金经理助理,现任量化研究部基金经理。2022年1月28日起任长信量化价值驱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消费精选行业量化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长信低碳环保行业量化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长信医疗保健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22-01-2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和政策面的刺激下,市场反弹,新能源各板块总体趋同,局部有所分化。从三大主要领域的当前状况来看,储能受到海外大储订单的持续超预期增长刺激,率先进入新一轮成长趋势;锂电产业链6-8月去库,9月以来进入旺季节奏,排产再度上行,供给和产能利用率低点已过;光伏主链和核心辅材价格仍处于磨底阶段,逆变器环节则与海外储能高度同步,需求高增。我们认为,受到产业规模扩张的限制政策、需求回暖、价格企稳等多方面影响,各主要领域均已先后处在新一轮成长的前期阶段。从价格上来看,动力电池和锂电中游材料的价格处于低位,使得国产新能源车制造成本远低于、效率远高于欧美企业,各环节出海建厂逐步落地,有望破除贸易壁垒;光伏主链和主要辅材也将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不断优化,出现拐点。从预期上来看,由于国内油电平价、政策不断刺激,新能源车需求将持续旺盛、渗透率持续提升,维持较高行业增速。同时,需求提升也不断推动新技术的快速迭代,智能化车载平台已陆续落地普通款车型,快充、锰铁锂、复合集流体、固态电池等技术均有所突破,预计2024-2025年将陆续放量投产。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新名片,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已经构成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市场的驱动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突破和智能化率的不断提升,新能源车相对传统燃油车的领先优势将会逐渐放大,产业长期景气趋势不变。策略层面,我们仍将坚持以基本面量化为主的系统化投资模式,继续重点关注具备供应链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具备高确定性、高成长空间、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各环节龙头公司以及布局领先技术的企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今年以来,市场经历了震荡。对于新能源板块而言,新能源车产业链和出海占比更高的细分板块相对占优,电力设备受到国家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和出海机遇的拉动,同样有亮眼的表现。从供需上来看,储能电池和逆变器环节受到中美大储的需求旺盛和欧洲、中东、东南亚、南非等地的海外储能拉动而需求快速增长;动力电池产能扩张有所克制,边际开工率有望向上;在电改和新一轮特高压工程下,电力设备需求持续稳定提升。从价格上来看,动力电池价格处于低位使得国产新能源车制造成本远低于、效率远高于欧美企业,各环节出海建厂逐步落地,有望破除贸易壁垒;光伏主链和锂电池中游则受到价格下滑的影响,盈利处于低位。从预期上来看,由于国内油电平价、政策不断刺激、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海外2025-2026年降息预期的需求持续旺盛,新能源车仍将维持20%以上的复合增速。同时,需求提升也不断推动新技术的快速迭代,智能化车载平台已陆续落地普通款车型,快充、锰铁锂、复合集流体、固态电池等技术均有所突破,预计2024-2025年将陆续放量投产。从整体上看,需求的持续高景气和产业链竞争格局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目前新能源板块的主要矛盾,需求端中长期增长趋势不变,高成本的落后产能开始进入出清阶段,竞争格局将持续优化,未来盈利能力将有大幅度边际改善的空间。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今年一季度,市场经历了调整,开启复苏周期,新能源板块同样一波三折,一度引领市场的反转趋势。从供需上来看,一方面各大车企的降价潮仍在延续,叠加新车发布,国内一季度预计新能源车销量超过200万辆,同比增长26%。终端需求的持续旺盛也带动了上游产业链的复苏,3月行业锂电产业链排产环比增长50-80%,已恢复至2023年高点的90%,龙头产能利用率恢复至70-80%,我们预计二季度有望进一步环比增长30%。从产业链利润分配来看,电池仍然是新能源车整车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池、结构件等环节的龙头盈利能力仍十分亮眼,其余环节盈利基本见底,其中上游碳酸锂实际供给低于预期,高于预期,铁锂正极、电解液、负极、隔膜等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已基本见底。从预期上来看,由于国内油电平价、政策不断刺激、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海外2025-2026年降息预期的需求持续旺盛,新能源车仍将维持20%以上的复合增速。同时,需求提升也不断推动新技术的快速迭代,智能化车载平台已陆续落地普通款车型,快充、锰铁锂、复合集流体、固态电池登记书均有所突破,预计2024-2025年将陆续放量投产。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新名片,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已经构成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市场的驱动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突破和智能化率的不断提升,新能源车相对传统燃油车的领先优势将会逐渐放大,产业长期景气趋势不变。策略层面,我们仍将坚持以基本面量化为主的系统化投资模式,继续重点关注具备供应链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具备高确定性、高成长空间的各环节龙头公司以及布局领先技术的企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回顾2023年,新能源行业经历了较为艰难的一年,行业内部出现了一定供需错配状况,导致产业链产品价格整体调整,盈利能力受到压制。供需环节的错配,一方面是过去几年的高景气高增长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环境的预期加剧了产业整体的竞争格局。从数据上来看,新能源车方面,碳酸锂价格从高位回落至10万元/吨附近,锂矿和锂电材料单季度毛利率一度为负;光伏方面,硅料价格降幅约60%,硅片、电池、组件则降幅40%左右;储能出海方面,受到美国持续高利率和IRA政策不清晰的影响,并网流程缓慢。然而,我们认为虽然过去一年基本面有所承压,但是当前整体来看已有所好转。从行业基本面角度看,压制基本面的各项因素已经开始消退,从行业整体上来看,随着产能的加速出清,供给侧的拐点即将到来,同时,价格的触底企稳将进一步刺激需求的高增,无论是新能源车的终端价格还是光储电站的回报率均已展现出较高的经济性,随着供需平衡进程的稳步推进,基本面将重启向上趋势;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好转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新能源车和光储出海的机会已经到来。此外,新能源板块最显著区别于其他行业之处在于,各个细分领域仍然处于新技术新机会的蓬勃发展阶段,光伏领域内,TOPCON渗透率快速提升,年末渗透率接近25%,2024年预期将接近70%,BC和HJT同样有积极进展;新能源车领域内,快充、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逐渐成熟,商业化和产业化路径逐步打通,未来由新兴技术带来的行业增长机会仍然高度值得期待。除基本面量化之外,我们还将绿色投资理念进一步应用于策略的构建,一方面我们将投资标的主要集中于绿色产业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力及公用事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污染治理、环保设备等板块,另一方面我们采取负面剔除措施,将在绿色节能和环保治理领域敷衍造假、收到警示和处罚的上市公司从投资标的名单中进行剔除。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新名片,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已经构成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市场的驱动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突破和智能化率的不断提升,新能源车相对传统燃油车的领先优势将会逐渐放大,产业长期景气趋势不变。策略层面,我们仍将坚持以基本面量化为主的系统化投资模式,继续重点关注具备供应链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具备高确定性、高成长空间、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各环节龙头公司以及布局领先技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