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景兴混合C
(005040.jj)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7-09-27
总资产规模
6,506.61万 (2024-03-31)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0751基金经理焦翠李人望管理费用率0.7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7.3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鹏扬景兴混合C(00504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卢安平2017-09-272019-01-041年3个月任职表现-1.39%---1.77%--
罗成2018-03-162024-01-295年10个月任职表现6.95%--48.35%11.37%
焦翠2018-03-16 -- 6年3个月任职表现6.98%--52.96%11.37%
茹昱2020-11-022021-03-020年4个月任职表现4.96%--4.96%11.37%
李人望2023-12-27 -- 0年6个月任职表现3.72%--3.72%--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焦翠--106.3焦翠:女,现金管理部利率策略总监,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曾任北京鹏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交易管理部债券交易员。鹏扬泓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月4日至2022年1月28日期间)、鹏扬淳享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3月22日至2023年7月28日期间)、鹏扬景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18日至2022年7月18日期间)、鹏扬景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9月3日至2022年6月18日期间)、鹏扬景阳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9月28日至2022年12月7日期间)、鹏扬汇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3月16日起任职)、鹏扬景兴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3月16日起任职)、鹏扬利泽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8月23日起任职)、鹏扬景欣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8月15日起任职)、鹏扬淳熙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18日起任职)、鹏扬裕利三年封闭式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4月13日起任职)、鹏扬淳悦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28日起任职)、鹏扬中债3-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8月17日起任职)、鹏扬淳泰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1月8日起任职)、鹏扬淳旭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1月9日起任职)。2018-03-16
李人望--131李人望: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硕士。曾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北京长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投资经理。现任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2023-12-2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1季度,全球经济动能延续较强的韧性,随着发达国家央行逐渐引导降息的预期,市场对宏观风险的定价延续回落趋势。美国经济“软着陆”仍是主流叙事,通胀回落速度偏慢,但是供给端的进一步正常化降低了市场以及美联储对于二次通胀的担忧。2024年1季度,国内财政政策发力平稳,两会确定了今年以及未来几年均会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政策,中央财政明显发力抵消了地方土地收入下滑的影响,居民与企业信心延续修复。内需方面,在春节假期带动下出行消费旺盛;基建继续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保持高增;制造业投资在产业政策以及出口带动下增速上行;房地产市场整体承压。外需方面,海外需求韧性较强,出口价格拖累有所缓解,出口动能延续回升。通货膨胀方面,1季度国内CPI同比中枢小幅上行、PPI同比保持低位。其中,服务价格在春节假期带动下明显上行;上游资源品价格在原油价格上行、国内地产投资保持低迷的影响下整体震荡;下游商品价格依然承压;总体而言目前通胀压力极小。在制造业供给能力较强、劳动力市场供求不紧张、房租平稳的情况下,核心CPI总体中枢依然会保持较低水平。流动性方面,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偏慢以及降准的影响下,资金面整体宽松,资金利率波动不大。信用扩张方面,在高基数以及高质量扩信用的影响下,社融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企业融资较强,中长期融资同比多增。居民短期贷款回落,中长期贷款跟随地产销售保持低位。此外,M1增速保持低位,当前资金活化程度较低。2024年1季度,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1.35%,受存款利率调降以及政策利率调降预期的影响,债券收益率总体回落,利率曲线整体下移。信用利差方面,1季度信用利差走势分化,中高等级信用利差波动较小,AA-利差大幅收窄。1年内信用债利差小幅上行,1年内AA及以上城投和产业利差上行5-10BP,1年内AA-产业利差下行近50BP。中高等级中长期信用利差普遍压缩5-30BP。AA-产业利差普遍收窄50BP。AA-城投利差收窄50-150BP。1季度,转债市场整体呈V型走势,但抗跌属性明显优于小盘股。在春节前触及低点后,跟随股市反弹约5%。进入3月后窄幅震荡。截至报告期末,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81%,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下跌4.20%,同期正股指数下跌10.12%,转债估值一度降至过去5年的低位水平,至报告期末估值水平仍不高。债券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适度止盈去年底加仓的信用债,并择机灵活参与利率债的波段交易。报告期末,组合债券仓位和杠杆均明显降低。目前组合持仓均为AAA级的信用债,组合流动性较好。2024年1季度,股票市场在2月初的大幅波动之后触底回升。本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上涨3.10%,恒生指数下跌2.97%。2月初出现的小盘股流动性风险带动大盘快速下跌,但是在维稳救市措施以及部分红利股票的价值支撑下,市场反弹得也十分迅速。目前很多股票的估值仍处在历史分位数的偏低位置,有很多风险收益比不错的股票可供选择。股票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减仓了部分上涨很多,对应预期收益率不高的制造业公司和煤炭股,换仓为我们认为更有性价比的公司,包括一些资本回报高、产能有大幅扩张前景的化工公司、快递公司。目前持仓包括高分红、预期稳定低速增长的电信运营商、石油公司;在宏观经济逆风期依然保持稳健增长的白酒、乳业、调味品等食品饮料公司;估值合适、具有不错资本回报的制造业的隐形冠军;优秀且有一定壁垒的出口链公司。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我们对持仓公司进行了定期跟踪,并根据未来的风险收益比动态的调整组合。我们根据财报检验组合持仓公司的经营情况,并且站在目前时点上对未来进行合理的判断。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演,优秀上市公司必然会回到合理的估值水平,为投资者带来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美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尽管年初市场对美国经济在美联储持续货币紧缩压力下有着较强的衰退预期,但从全年看,美国经济由于宽松的财政政策支持整体沿着“软着陆”的方向演绎。期间,3月的硅谷银行破产引发市场对信贷紧缩的担忧,但该事件并未对经济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美国就业和消费保持较强的韧性。2023年,美联储共加息100BP,从9月份的FOMC会议开始暂缓加息。10月以后伴随着通胀水平的逐步回落,美联储的态度出现明显转向,市场对于2024年预防式降息的预期也逐步升温,美债利率在10月短暂冲高到5%以上后逐步回落,美国纳斯达克股票指数大幅回升创出历史新高。2023年,中国经济在疫后修复、政策保持定力、地产延续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波三折。2023年年初,中国经济迎来了近几年最强的“开门红”,1季度GDP环比增长2.2%。进入2季度,地产销售明显走弱,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锐减,经济有所承压。7月政治局定调之下,政策重新发力。3季度政策效果显著,叠加居民出行旺季,经济企稳回升。进入4季度,房地产市场再次下滑,资金利率上行,经济动能有所走弱。通货膨胀方面,2023年物价整体承压。全年来看,CPI同比持续回落,猪肉价格低迷带动了食品价格走弱,油价回落带来能源价格走弱,需求不足带来耐用品价格低迷,服务价格温和上涨,PPI与核心CPI低位震荡。流动性方面,1季度信贷投放强劲,资金面总体偏紧。2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所回落,央行引导资金利率持续下行。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在6月下调了LPR利率,在6月和8月两次下调了OMO、MLF利率。8月中旬之后,海外利率上行带来汇率承压,央行收紧资金面以维护汇率稳定,流动性持续偏紧。12月之后,汇率压力有所缓解,叠加财政资金逐步投放,资金利率逐步回落。信用扩张方面,2023年社融先上后下。1季度信贷数据实现“开门红”,广义社融同比增速回升。但随后企业端融资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叠加房地产销售回落,企业与居民中长期贷款走弱。8月之后,在地方政府债发行加速的背景下,社融增速逐步温和回升。总体来看,私人部门融资需求依然偏弱,需要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3年,债券市场利率在上半年逐步回落,在下半年先上行后回落至年内低点附近。具体来看,1季度金融经济数据较强,债券利率呈现高位震荡状态。4月、5月,经济数据边际走弱,资金面宽松,利率曲线整体下移。6月、8月两次降息,债券利率整体延续下行。8月下旬之后,央行抬升资金利率以稳定汇率,10年期国债利率回升到2.70%附近。9月至10月,稳增长政策重新发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放量,在汇率持续承压的情况下,资金利率保持偏紧状态。进入12月,经济压力加大,汇率压力缓解,资金面有所转松,债券利率重新回落。信用利差方面,2023年信用利差整体呈现L型走势。1月至3月下旬,受供需结构及地方政府化债预期的影响,信用利差大幅回落。4月下旬至6月底,利率债收益率回落,利差被动走扩。6月底至8月中旬,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利差压缩。8月下旬资金面收紧之后,利差有所上行。9月中旬之后利差在震荡中小幅回落。可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全年下跌0.47%。可转债估值自8月后进入下行趋势,整体处于过去两年的较低水平。年内的主要行情集中在1月、6月和7月,但整体赚钱效应不佳。当前位置的转债资产具备一定配置价值,但在净供给放缓、转股预期下降等背景下,择券难度进一步提升。债券操作方面,本基金坚持主要投资于高等级信用债,辅以利率债波段交易的管理思路。本报告期内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货币政策及宏微观流动性变化灵活调整组合久期与杠杆,跟踪各品种利差灵活调整组合持仓结构。具体而言,组合年初把握信用债收益率绝对高位的加仓机会,保持了较高的静态收益;年中则灵活参与波段交易,如8月降息后止盈部分持仓资产;年末则重点加仓信用债提高组合久期。总体看,纯债部分收益率跑赢大部分中长期纯债基金。2023年,股票市场整体表现不佳。沪深300指数连续第三年下跌,跌幅11.38%。中证500指数下跌7.42%。中证红利指数基本收平。市场最显著的特点是公募基金关注较多的板块个股出现大幅下跌,而微盘股和红利股等机构投资者关注较少的板块则表现更好。此种形势的核心原因一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过渡期,上市企业的内生盈利能力不强,特别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经济板块;二是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一些后遗症开始显现,市场资金的质和量方面都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长远而言,高质量发展是内外部环境限制下的必然选择,监管机构也在积极出台利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我们预期当前困难将是短暂的。权益操作方面,本基金坚守核心策略,重点布局高质量、高分红的个股。全年由于市场整体下行操作不多,股票仓位维持在较低水平。个股方面主要采用两种策略规避风险。一是符合选股原则的情况下加大分散度,在市场下行中不必要的集中容易受各种黑天鹅事件的重大打击。二是缩减了成长股的配置比例。当前的宏观形势决定了很多成长预期难以实现,虚假成长股过高的估值也是重大风险。冬天中的避寒不改变对未来的乐观。伴随估值回归合理,资本市场中高质量、高分红的个股将在新的一年真正地大放异彩。本基金将及时调整策略并择时加大仓位捕捉上行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3季度,全球经济动能延续较强的韧性,伴随着通胀的逐步下行,全球宏观风险进一步回落。强劲的数据增强了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叙事,市场也因此重估中性利率,驱动长端美债利率显著提升。在沙特和俄罗斯共同减产的催化下,原油供需缺口开始浮现,油价在3季度出现了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对二次通胀风险的担忧。美联储3季度加息25bp,最新议息会议进一步淡化明年的降息指引。2023年3季度,在7月份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国内货币政策加码、财政政策重新发力、产业政策保持积极,并且围绕着“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化债”以及“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内经济动能企稳。在上述政策与经济背景下,内需方面,消费、投资均有所企稳,基建继续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制造业投资在重大项目推动下保持韧性,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则支撑消费企稳好转,服务消费保持高增长、耐用品消费保持正增长,房地产依然对经济形成拖累;外需方面,海外需求阶段性触底、价格拖累缓解叠加去年低基数,出口同比增速出现触底回升的迹象。通货膨胀方面,3季度国内CPI同比整体有所回升、PPI同比触底回升,服务价格在出行旺季有所上行,上游资源品价格在供给扰动、海外需求上升、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下明显上涨,下游商品价格逐步企稳,总体而言目前通胀压力较小。随着居民收入改善以及资产负债表修复,核心CPI有望低位震荡回升,但耐用品价格低迷将部分对冲服务类价格上行幅度。流动性方面,7月资金面偏松;进入8月,在稳外汇和政府债券发行加速的影响下,资金面转紧,资金利率波动加大。信用扩张方面,政府融资重新发力支撑社融同比增速企稳回升。企业端,整体融资不弱,在政策推动下,中长期贷款持续投放。居民端,与消费相关的短期贷款回升,中长期贷款跟随地产销售低位企稳。不过当前资金活化程度依然较低,随着经济进一步回暖以及库存去化,后续可能会出现改善。2023年3季度,股票市场继续调整,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均明显下跌,低估值的中证红利指数在熊市中小幅上涨。市场下跌主要原因是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市场有内生的调整需求等。本管理人欣赏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既符合民心也契合当前国内外形势,相信短期虽有困难痛苦但长期较为有益。基金管理始终坚信后续股市会有良好表现,特别是估值合理的价值型、红利型股票的绝对收益潜力明显。股票操作方面,本基金年初以来始终维持较高仓位,基金主要增加了分散度,操作不多。市场有周期,如同春夏秋冬,当前形势不适合过于积极,后续将努力捕捉可能的上行机会。基金将择机增配商业模式优质,乐于分红回购的个股。商业模式优质保障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性,在困难阶段最稳健的投资不是估值最低的股票而是合理估值的优质公司。乐于分红回购保障了投资基础的收益来源,只有这一特征才使得长期稳健投资成为可能。本基金将坚守绝对收益定位,在追求权益回报的同时平衡回撤风险。2023年3季度,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0.01%,债券利率先下后上。7-8月份,受碧桂园事件冲击、央行超预期降息、资金面偏紧的影响,利率曲线牛平。9月份,受央行稳汇率诉求以及宽信用政策预期的影响,利率曲线熊平。信用利差方面,3季度信用利差走势分化。1年内信用债利差普遍下行,1年内AA以上城投和产业债利差下行5-10BP,1年内AA-城投利差下行近40BP。中高等级中长期信用利差波动较小,AA-城投利差收窄15-25BP。3季度,转债市场呈倒V型走势,8月初见顶回落。整体上,大盘偏债类转债基本走平,平衡和偏股类转债的跌幅较深。截至本报告期末,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52%,同期正股下跌4.23%,转债表现出一定抗跌性。债券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继续坚持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要投资标的,并灵活参与利率债、商金债、银行资本债等品种波段交易。目前组合持仓仍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流动性较好。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6-30)

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动能呈现超预期的韧性。1季度,在前期金融条件走松的背景下,美国1、2月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制造业PMI见底回升,服务业PMI以及消费数据持续较强;进入3月,美国与欧洲陆续出现银行风波,可能到来的信贷条件紧缩效应使得美联储加息必要性显著下降。2季度,随着4、5月份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前期硅谷银行风波引发的信贷条件收紧的担忧得到缓释。与此同时,美国核心通胀下行仍然缓慢,劳动力市场依旧紧俏,市场重新修正美国政策利率预期。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动能脉冲式修复后回落。1季度,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松以及房地产政策松绑,生产、消费与投资活动全面回暖。进入2季度,国内总量政策主动收缩,产业政策保持积极,经济动能有所放缓,消费、投资均回归正常节奏。而外需压力重新显现,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回落。随着逆周期政策加码以及经济自调节因子回升,经济环比动能企稳。通货膨胀方面,由于中国地产投资承压、美国商品消费回落、海外供应链压力缓解,上半年PPI同比持续下滑。在国内劳动力供给充足、能源供给回升、房价低迷的背景下,上半年核心CPI下滑压力加大。流动性方面,2月份资金面受贷款投放强劲、超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但是进入3月,人民银行意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bp,降准叠加MLF超量续作呵护资金面预期。4月资金面较为均衡,利率中枢在政策利率附近。进入5月后,信贷投放以及经济内生动能偏弱,资金面较为充裕,利率中枢回落到政策利率以下。6月中旬人民银行提前下调政策利率,MLF持续超量续作。信用扩张方面,1季度社融超预期走强,企业端整体融资需求强劲,企业债券融资受前期冲击后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居民端短期融资需求回暖,中长期信贷仍偏弱,政府端财政依然靠前发力。2季度,社融同比增速转弱,有去年同期基数效应的原因,也有1季度超量投放之后,信贷投放节奏强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原因。当前资金活化程度仍较低,随着经济进一步回暖以及库存去化,后续大概率会出现改善。2023年上半年,股票市场整体波动不大。1季度表现较好,2季度表现调整。沪深300指数小跌,中证红利指数、中证500指数上涨,但涨跌幅均不超过正负3%。1季度市场上涨主要受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推动。2季度走势较弱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动能不强、外部关系不稳等。我们相信当前的经济政策短期虽面临痛苦,但对于长期较为有益。股票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维持较高股票仓位,主要增加了两个方向的配置:一是传统优质蓝筹公司,由于前期估值过高的优质公司当前的估值水平已逐渐具备投资价值,基金择优择时加强了配置,降低了商业模式一般的公司的配置比例。二是享受全球创新周期的制造类公司,全球新一轮科技周期展露苗头,中国是制造业强国大国,将在其中发挥产业链优势。基金增加了这方面估值合理的公司配置。减持了机构重仓、竞争力弱化的个股,规避投资风险。2023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利率先上后下,总体回落。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1.22%。1季度,在经济复苏、信贷不弱和资金面等因素影响下,利率中枢总体上移。2季度,在经济内生动能走弱、融资趋于平稳可持续以及资金面宽裕的背景下,利率中枢总体下行,收益率曲线趋于陡峭。信用利差方面,2023年上半年信用利差整体呈现N型走势。1季度信用利差持续收窄,其中中短期品种低等级信用利差明显缩窄,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抬升。2季度信用利差走势分化,2年期以上中高等级产业债利差小幅走扩,2年内信用债受到热捧,低等级城投债利差持续压缩。可转债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37%。其中,1季度转债市场保持平稳上行,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53%。2季度,转债市场呈现震荡走势,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15%,同期正股下跌2.48%,估值再度提升。债券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继续坚持以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要投资标的。1季度操作不多,2季度灵活参与商金债、银行资本债波段交易。目前组合持仓仍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流动性较好。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海外经济动能预计将出现一段时间的回升,但是劳动力市场热度的逐渐降温将驱使美国经济逐步走向浅衰退。我们预计2024年海外经济将先演绎降息预期回摆的逻辑,2024年2季度之后,经济将周期性放缓,美联储转向预防性降息。全球通胀将在2024年延续放缓,但美国通胀相对维持韧性。若美联储选择预防性降息,二次通胀压力将有所回升。总体来看,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将带来全球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的提升。展望2024年,国内经济将在政策逐步积极的背景下波浪式前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高债务负担、高实际利率、交付风险将抑制购房需求。我们预计2024年新房销售同比负增长但环比将反弹,地产施工与投资的下滑压力较大。企业部门实际投资回报率较低,叠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企业逆周期增加国内资本开支的意愿不强。地方政府部门的债务风险在“一揽子化债方案”出台之后得到大幅缓解,但债务存量依然庞大,且城投平台监管力度加强叠加土地收入持续低迷,地方政府总体扩表能力有限。综合上述分析,我们预计居民和企业部门、地方政府、金融部门均面临一定收缩压力,对外部门向上弹性有限,中央政府财政扩张空间较大,央行有能力引导实际利率下行,这将是经济政策加力的主要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一年,需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以求形成更大的政策合力。在当前居民购房行为对需求侧政策响应偏弱以及房企信用风险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房地产的供需政策大概率将继续加码。从货币信贷端来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继续降低,信贷新增供给将更多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同时积极盘活存量信贷。我们预计信贷投放将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在当前的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下,通胀压力较小,我们未看到驱动通胀中枢明显上行的因素。核心原因是在劳动力供给充足、房地产市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外需短期难以明显改善的背景下,整体物价水平难以出现明显上行,通胀中枢大概率将保持偏低位置。展望2024年债券市场,我们认为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当前利率高于基本面隐含的合理水平。利率将由货币政策的变化打开下行空间。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经济基本面利好债券市场。地产销售环比有反弹空间但中期仍有下行压力;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及控制信贷质量将抑制信贷数量的增长;中下游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价格依然面临压力。其次,资金面是限制利率下行的核心掣肘,当前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极度平坦,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的终局方向是保经济,因此资金面将是债市的潜在利好因素。债市面临的基本面风险主要是政府部门加大扩张力度,但地方化债与中央财政需要低利率环境支持,因此债市调整前将给我们提供充足的应对时间。信用利差方面,截至本报告期末,信用利差回到了历史较低水平,我们预计未来信用利差中枢难以上行,但信用债的超额收益将减少,策略上需要兼顾久期与票息策略。展望2024年权益市场,考虑到股票风险溢价较高、市场情绪低迷,我们预计当市场极度超卖时,股票市场将孕育超跌反弹机会甚至是反转的机会。权益市场目前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国内总量政策较为谨慎以及海外美债利率回摆和地缘政治环境带来的外部冲击风险。当前企业盈利面临一定压力,以房地产为主的内需较乏力,出口向上无弹性,企业生产仍较积极,库存销售比处在较高水平,尤其是新兴产业面临一定的产能过剩压力。中期维度来看,随着国内货币、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私人部门预期逐步改善,企业盈利将进入上行趋势。从行业结构和市场风格特征来看,我们认为高股息资产仍然具备较高性价比,这些资产中我们会选择自由现金流较好,资产负债表良好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目前有分红行为,更重要的是还具有持续分红的预期。随着政策效果逐步体现,中国核心资产的估值逐步具备吸引力,我们将积极关注这些核心资产的市场错杀带来的战略性配置机会。另外,有部分制造业的需求来自于国外,这些标的本身的竞争格局良好,我们将在组合中配置这些有增长空间、估值合适的行业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