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创新驱动混合A
(005482.jj)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8-01-26
总资产规模
2,173.84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6358基金经理齐宁管理费用率1.50%管托费用率0.25%持仓换手率960.15%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6.72%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博时创新驱动混合A(00548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韩茂华2018-01-262021-01-293年0个月任职表现12.22%--41.45%--
齐宁2021-01-29 -- 3年6个月任职表现-20.40%---55.05%27.29%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齐宁基金经理133.5齐宁先生:中国国籍,研究生硕士,1999-2003中国移动项目经理,2005-2010中国电信业务主管,2010-2015中投证券研究员,2015-至今博时基金历任高级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资深研究员兼基金经理助理、资深研究员兼投资经理。2021年1月29日起担任博时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4月6日起担任时文体娱乐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01-2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二季度前半段国内宏观经济维持弱复苏势头,但后半段部分宏观数据如社融、PMI出现波动,显示经济复苏的内需基础尚不稳固,出口方向则保持了持续增长趋势。从海外看,美国核心通胀数据已经处在缓慢回落通道,美联储虽未开启降息通道,但其对通胀的强硬态度已经明显转好。随着国内地产政策的持续宽松,以及综合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我们对下半年的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持相对乐观态度。上半年市场表现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是对红利风格淋漓尽致的演绎,另一方面在AI算力、低空经济等高景气方向亦涌现出大量机会。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期经济特点的综合反映。价值型投资者可以在供给侧结构优化、资本开支下行,潜在分红能力提升的传统行业捕获机会;而成长股投资者可以在新质生产力方向,捕捉大量从0~1、从1~N加速成长期的投资机会。我们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在未来仍将延续。但相对而言,随着政策端在稳增长、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持续发力,中期成长股机会有望相对占优。在组合策略上,我们在维持成长股为核心配置的同时,采用“中性股息”策略,寻找表观股息率尚低但潜在分红能力有提升潜能,供给侧格局持续优化的细分领域。目前这些赛道主要集中在环保公用、显示面板、轨交设备等领域,未来在新能源等行业也有望出现机会。在成长赛道,我们依然看好全球AI技术发展驱动下的海外、国内算力行业高景气趋势;以苹果为代表的全球智能终端龙头在AI应用领域的革新,也使得AI应用在C端的落地看到了曙光,我们对未来消费电子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相对乐观。最后,对于低空经济等符合新质生产力从0~1的方向,我们将保持持续跟踪,力争从中寻找到确定性更高,持续性更好的细分赛道。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国内经济呈现持续复苏态势。而海外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以对抗持续超预期的通胀状态下,资源品和贵金属价格整体上行,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基本维持了2023年以来的趋势。A股在一季度经历了先跌后涨的高波动走势,成长股有所反弹,但整体未能跑赢资源股,仅有AI等少数赛道在海外算力需求持续超预期的背景下维持了原有强势。我们根据市场的特点在红利股和科技股之间进行了适当平衡,虽然总体上落后于市场,但随着国内经济复苏趋势的加强,我们对科技股的后来居上抱有较强信心。展望二季度,从微观领域的二手房交易数据、出行消费数据来看,一些重要数据正在持续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走出“疫后”的“疤痕”效应,这是微观主体信心不断增强的重要信号。也许宏观经济还会因季节效应有所波动,但我们认为随着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和微观经济动能的不断增强,未来持续向好的大方向毋庸置疑。从A股政策环境看,我们注意到监管层正在持续引导市场向投资导向回归,对融资端进行合理约束,督促上市公司不断以分红回报形式满足投资者要求,这些都将带来A股市场难得的价值型机遇。从行业配置角度,正如年报所述,在传统的需求景气周期之外,我们将加入供给侧逻辑和潜在分红能力标准作为选股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当前的红利股行情更多体现为对表观高分红的追捧,而一些“潜在”高分红个股尚未被市场充分发掘。这需要深入产业周期、企业竞争力、自由现金流等环节进行深入寻找。而这些自下而上的投资机会则不仅属于供给侧出清的传统行业,也属于经历了竞争洗牌、凭借优秀技术和市场能力胜出的科技企业。这将成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本基金以科技股为主要投资方向,经历了先扬后抑的整个过程。2023年市场的大幅波动来自于海外和国内在宏观预期方面的反差,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市场交易微观结构的剧烈变动。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时代的途中,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会经历坎坷。但从长期看,我们认为中国中长期经济转型的方向是确定的,只要围绕代表我国技术自立自强、产业结构升级、人口趋势演变、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重点方向布局,未来仍有大量潜在投资方向。过去一年市场对日本“失去三十年”的讨论较多,但在中国加速基础科研投入、加速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背景下,加之中国人特有的勤奋和敬业精神,我们不认为中国会重走别人的老路。同时,即使日本90年代面对的情形与我国当前有一定相似性,但通过复盘,我们依然能够发现日本在若干受益老龄化和技术升级方向跑出了不少符合时代特征的牛股,主动权益产品依然有很多可为空间。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在过去的三季度中,国内经济政策发生了较大幅转向,地产需求侧宽松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抓手。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持续超预期的同时,通胀率居高不下,实际利率也开始驱动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A股市场成长风格受挫,顺周期、高股息风格重新引领市场。由于坚守成长风格,我们在三季度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回撤。但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对于四季度成长风格的再度启航继续抱有信心。首先,从宏观角度看,中美经济走势的对比正在出现悄然变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已经为市场构筑了政策底,未来随着刺激政策的逐步见效,市场底也即将探明。而美国经济虽然持续超出预期,但实际利率的抬头已经给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压力。从长期看,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一方面是帮助经济企稳回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A股市场重新树立信心,帮助风险偏好企稳回升。因此,我们认为在市场底出现后,未来市场风格可能呈现出“周期搭台、成长唱戏”的特点。其次,从产业角度看,一些重要变化正在发生:华为5G手机MATE60的回归标志着国产芯片“卡脖子”问题第一次取得了重大突破;海外大模型正在向多模态方向发展,以图像为主的生成式应用正在落地;以智能驾驶为卖点的电动车正在逐步赢得年轻消费者的认可;苹果MR的惊艳效果正在吸引众多开发者聚拢为一个新的生态;而全球半导体的库存水平正在逐步回归正常水平,潜在需求也正在爬坡。我们认为,这些重要现象的背后将隐藏着未来一年重要的产业方向和投资机会,将是我们重点把握的投资机遇。考虑到市场自身的波动性,我们也将运用一些高股息和价值型资产做好对冲。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我们从近期的政策力度、微观经济表现、产业调研反馈等当中已经看到一系列积极的线索:中央加杠杆的财政政策已经箭在弦上,地产需求侧政策不断宽松带来地产成交数据持续走强,各种有利于资本市场恢复信心的政策不断推出,一些企业订单数据正在不断转好。考虑到美联储加息终点已经明确,国内对经济的政策呵护力度不断加强,我们对于2024年宏观经济以及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抱有乐观态度。 一个硬币总是有正反两面。从另一个角度看,2023年小盘风格和主题风格的突出表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对于主流板块业绩可持续性的某种担忧。我们认为2024年这种现象将有所改变,大小盘之间、业绩和主题之间的表现将比2023更为均衡。科技赛道依然是我们最为看好的方面,2023年的AI大模型、MR已经为新一代的消费电子硬件创新埋下了伏笔,2024年有望进入需求爆发期;海外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神速,2024年有望看到一定批量;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日渐成熟,也将带来2024卫星发射产业链、卫星与手机通信融合等一系列新技术领域机会;城市NOA的加速普及以及热点车型的引爆,将带来2024年智能驾驶产业链的繁荣。同时,我们看到在半导体先进制程、高端装备及零部件等赛道的国产化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公司将脱颖而出;对于调整充分的新能源行业,我们更加关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改善的细分赛道所带来的的机会。 相比2023,我们将在投资方向中更加注重三点:一是中国企业出海,特别是供应链整体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二是一些产业经过洗牌期之后,国内在供给侧可能出现的新机;三是考虑到当前的融资环境,我们将更加注重对企业内生现金流能力的分析。总而言之,当我们回望2023,会发现令人兴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种子已经种下;而当我们进入2024,会发现开花结果的时代已经到来。从投资方法论角度,我们将坚持宏微观结合、坚持“成长溢价”方法论,以2-3年维度思考细分赛道的可持续成长性、投资回报的合理性和确定性。尽管2023年基本面分析似乎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们相信产业和技术进步才是决定股价中长期走势的核心,这将在2024年重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