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精选平衡混合A
(009649.jj)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0-06-11
总资产规模
1.46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1450基金经理董福焱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276.37%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34%
备注 (1):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嘉实精选平衡混合A(009649)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董福焱2020-06-11 -- 4年1个月任职表现3.34%--14.50%17.21%
徐珊2020-06-172022-05-161年10个月任职表现6.94%--13.6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董福焱本基金、嘉实策略混合、嘉实多元债券、嘉实致安3个月定期债券基金经理144.9董福焱先生:国籍:中国,硕士,曾任英国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18年7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职于股票投资业务体系上海GARP投资策略组。2019年8月23日至2020年10月12日担任嘉实优势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8月23日至今任嘉实策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5月21日起任嘉实稳福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6月11日担任嘉实精选平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6日起任嘉实致安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嘉实多元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06-1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二季度沪深300下跌-2.14%,中证800下跌-3.27%,创业板指下跌-7.41%。下跌主要因为市场风险偏好的大幅下降。与上述指数下跌相对应的,是避险类资产的大幅上涨:在股票资产内部,是国企红利股、垄断央企、出口链企业等与国内经济相对脱敏的公司涨幅明显;在大类资产配置范围,是国债、黄金、海外市场指数ETF等避险类资产的大幅上涨。  上述风险偏好下行的原因,是资产价格预期的下行:  房地产相关资产作为抵押物占人民币定价资产六成以上的份额,其底层是自指函数,因为不仅关乎一阶的产业链自身的需求和实物工作量,还通过货币创造、财富效应等二阶关系进一步放大趋势——当抵押物价格下跌时,不仅不能产生货币乘数效应,反而可能因追加担保而带来进一步收缩。尤其是面对刚性的负债,在情绪的推助下,资产价格的正反馈循环可以被加速地自我实现。目前看,抵押物价格的下行已经先后扩散到一些其他资产类别,如境内股票、艺术品、知名白酒。  一些增长的领域因为作为抵押物的货币创造功能较弱,底层可能暂时是线性函数,甚至在外部边界约束下成为收敛函数。以出口为例,过去30余年有两个历史时期的经验,一是日本90年代依靠出口应对国内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二是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依靠出口实现内部债务问题的消化。但是上述两个时期均伴随着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阶段,从数据上看,反映为90s-00s全球商品贸易占全球GDP比重的加速提升,但是这一比重在2008年后就不增长了。从当前的地缘政治和海外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看,该数据重回升势面临较大难度。因此上述两个例子中是需求驱动的外需,在全球经济低通胀低利率高增长且全球化快速推进的阶段,需求增长较快,天花板较高,利润与收入增长同步;而当前更多的是供给驱动,反映为收入与利润、实物消耗量与价格之间的背离。此外,上述两个例子中,通过海外利润回流或者强制结汇,是有较直接的货币创造机制的,外需可以较快的转化为内需,而当前的情况中判断外需传导到内需的程度可能需要先观察外储增加的情况。  市场基于上述考量,选择集中配置在避险类资产中。但是另一方面,一致性的行为也愈发拥挤,例如:当前中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已经大幅降低到30B左右P;当前中国境内的黄金价格溢价(Shanghai Premium)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以及海外市场指数ETF高额的溢价率。  二季度期间收益前五大行业为电力设备、银行、机械、军工、石化;损失前五大行业为医药、房地产、钢铁、非银金融、家电。二季度主要的亏损来自5月底至6月底,因为对4月30日和5月17日政策过于乐观,仓位加的较高,尤其是顺周期资产暴露较大,在之后市场因为避险而调整的过程中,下跌较大。另外医药股的持仓不够理想,调整较多。对于净值的波动和二季度表现的不理想深感歉意和自责。后续应避免主观的执念,更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1. 报告期内市场回顾  一季度沪深300上涨3.1%,中证800上涨1.56%,创业板指下跌3.87%。一季度市场先跌后涨,下跌阶段伴随结构化产品和部分拥挤资产的出清。上涨阶段以高股息、超跌、题材为主。到一季度末,市场进入到等待经济基本面情况的阶段,进而选择方向。  一季度出口数据超预期,后续基本面的情况取决于出口景气能否持续,以及房地产下行趋势能否企稳,预计在二季度能有更清晰的呈现。出口景气能否持续一方面取决于海外补库存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上游资源价格上涨是否挤压利润,当然还受潜在的贸易保护影响。而由于房地产的外部性较大(财富效应、产业链带动、货币乘数等),用于对冲的出口导向制造业部门外部性较弱,因此房地产能否企稳是判断基本面方向绕不开的问题。  2. 操作回顾  一季度收益前五大行业包括机械、建筑、石化、家电、纺织服装;损失前五大行业为房地产、非银金融、电子、军工、钢铁。其中房地产是主要拖累项。目前持仓大中小盘结构相对均衡,风格上以价值为主。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2年的年报中,我们提出“2023 年,宏观经济方面,内部最大的预期差在稳增长的政策力度和执行效果,外部最大的分歧在通胀持续性;资金端仍看存量博弈。在此背景下,看好金融、地产等稳增长相关的价值股和高股息央国企资产的估值提升机会”。2023年市场确实因为对稳增长政策力度和执行效果存在分歧而出现大幅波动,高估值个股也确实因海外通胀的持续而继续压缩估值,但是资金端的判断过于乐观,实际上2023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减量博弈。2023年高股息央国企资产在上半年有较好表现,但下半年出现分化,与宏观经济相关度高的顺周期资产出现较明显调整,而具备避险属性的防御型资产有明显的收益。全年整体价值股相对成长股有较明显超额收益印证了上述判断,但是对地产等板块的判断有误,并成为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  2023年,本产品收益贡献前五大行业是公用事业、计算机、化工、建材、有色;亏损前五大行业是房地产、建筑、交运、食品饮料、农林牧渔。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三季度市场缩量调整,期间上证指数下跌2.86%,沪深300下跌3.98%,中证800下跌4.29%,创业板下跌9.53%。  报告期内,宏观经济方面稳增长、化风险政策频出,我们基于政策持续加码的预期和PPI阶段性拐点的判断,重点配置了顺周期类资产。在顺周期类资产的配置权重上,我们更多的配置在了受益于“政策发力修复资产信心“逻辑作用的资产负债表修复类资产上,如保险、地产、建筑;相对偏少配置在“需求若真能恢复供给将卡脖子”逻辑作用的上游资源类。二者对资产久期的态度不同,前者偏长、后者偏短。市场的实际走势表明当前市场在顺周期类资产中更愿意接受后者的短久期思维。  资产负债表修复类资产弱于我们预期的表现是报告期内本产品股票部分没有取得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但我们仍然看好该类资产修复的确定性:因为人民币的吸引力来自人民币计价底层资产的吸引力。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由预期所决定的资产价格变化是非线性的,其与偏线性的资产内在价值之间的背离,可能导致预期的自我实现,从而改变原本或许坚实的资产价值的方向。所以扭转预期是迫切的。而在人民币计价底层资产中,传统产业相关资产在预期决定的真实价格方面出清是较为彻底的,此外其作为占目前人民币计价资产绝大部分份额的资产门类,其价值预期如果不稳,对整体资产价值的影响很难靠其他资产或有的增值对冲,如果这些其他资产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属性的话。  所以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推演:打破现在减量博弈正反馈循环的关键变量来自增量资金;增量资金之所以愿意入场是因为看好人民币计价资产;人民币计价资产被看好的前提是其中占比最高、外部性影响大、预期最悲观的地产相关类资产价值预期稳住。因此与地产价值预期相关的资产中估值出清相对彻底的标的,大概率兼具赔率和胜率的机会。换言之,如果没有增量资金,这类已经price in相当程度悲观预期的标的下行空间相对有限;如果有增量资金,站在增量资金的角度,相较于赛道资产和科技类资产,选择这类标的对手盘力量相对较弱。  报告期内,我们加配的另一个版块是高股息资产,主要是为了应对减量博弈的市场状态。因为参考已经减量博弈数年的港股市场,其中有较明显相对和绝对优势的资产主要集中在高股息版块。  三季度市场陷入减量博弈。我们过多的关注在政策面和经济基本面,没有敏锐、充分地认识到减量博弈的交易面状况,导致报告期内股票资产仓位始终维持在高位,承受了净值的回撤。操作方面,三季度主要加仓了保险、建筑和小盘高股息标的,在券商、煤炭做了波段操作,继续持有地产股。基于对估值的担心,三季度转债维持低仓位运作。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方向:即使面对宏观的不确定、市场的降维、预期的压缩,但人性永不变,无论什么样的市场,当参与者情绪恐慌到极点时、当被迫的卖出大行其道时,就会孕育上涨的动力。  战术:套用《论持久战》的分类,转折性行情可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基于对宏观基本面、增量资金、和信心修复空间的判断,预计2024年的市场大概率在前两个阶段进行。因此运动战和游击战是较为合适的策略。  战场:既然机会来自于情绪的过度悲观,那么上涨的动力主要是超跌反弹,那么配置上的必要条件是超跌。包括:跌幅较大且机构低配的指数权重、拥有垄断壁垒且机构多杀多出清彻底的赛道龙头、隐含过度悲观预期而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又绕不开的地产及产业链、因量化趋同交易调整较充分的小盘价值股。其中,着重讨论一下地产和小盘价值股。  1)地产:周期股区别于成长股的重要一点,是周期股需求不会跌没,而成长股在技术变迁下可能就真的再没有需求了。因此周期股遵循均值回归,当众人都极度悲观的时候,当大多数人认为这个行业不会再存在的时候,反而是买点(如2020年底提出碳达峰目标时的煤炭)。正因为其基本面遵循“大区间震荡”式的运行模式,因此周期股一定做左侧、做反转,避免似是而非、线性外推。而除少数成功找到第二成长曲线的公司外,成长股大多是一波主升,因此最好做右侧、做趋势,否则要么押错宝、要么过早下车。由于经过过去多年的训练,场内资金仍以成长性质的资金为主,因此地产的困境反转交易机会仍属于小众,就像2年前红利策略那样小众,大多谈地产色变,这是看多地产股的赔率上的理由。而胜率主要来自:房价的调整幅度接近到位(租售比与海外对标城市差距下降到20%左右、房价绝对金额除一线城市外回到五年前或更早)、相关地产救市政策陆续出台、以及实现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必须稳住地产销售和投资的判断、和“无恒产者无恒心”下稳住信心的前提是地产信心的企稳。衣食住行之需亘古不变,“富润屋德润身”是2000多年前就写入《大学》里的话,是人性,而存量房屋有其寿命,以解决“有没有”需求为目标的大量存量供给更是如此,因此有底的需求和收缩的供给之间一定能在某个位置发生反转。经济增长目标如果要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有期待,对未来的信心如果能恢复,这个位置就不会过低。    2)小盘价值股:2024年初小盘股的大幅调整我认为主要是量化趋同交易导致,类似的情况在2021年9-11月份经历过。但量化主要影响波动率而非决定方向,方向由“基本面”和“估值偏好”决定。小盘价值和现在如火如荼的高股息策略的底层逻辑是共通的,其本质是反转+公募低配策略,考虑2024年不同性质资金力量此消彼长变化情况,判断该策略在2024年大概率仍然有效,因此预计“估值偏好”方面仍然有利,在其中选择基本面向上或有坚实股息率保障的个股,有望抓到反弹的机会。很多人拿港股小盘股的低流动性现状来类比A股小盘股的未来,但是二者有本质区别,一是两个市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掌握定价权的资金属性不同,二是涨跌停和T+1保护了A股小盘股的流动性。当经济进入存量时代,大盘股的成长空间面临天花板压制,只能转身追求股息率保障,而小盘股在存量环境中仍有内卷做大的机会。    海日生残夜,新春入旧年,2024开年以来的快速下跌,反而跌出了希望。对比2023与2024,在基数效应下,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比2023年要高、政策友好度比2023年要好、外部货币环境比2023年要松,起始点位比2023年要低,我们有理由相信否极而泰来,2024年市场有反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