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优质企业混合C
(011670.jj)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人户数8,642.00
成立日期2021-05-28
总资产规模
3,532.64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6022基金经理叶松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3.27%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长信优质企业混合C(01167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安昀2021-05-282022-02-250年8个月任职表现-18.06%---18.06%--
叶松2022-10-13 -- 2年2个月任职表现-8.70%---18.05%35.47%
王祺2022-02-252023-03-061年0个月任职表现-5.19%---5.32%--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叶松--1713.7叶松先生:经济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07年7月加入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行业研究员,从事行业和上市公司研究工作,曾任基金经理助理、绝对收益部总监、权益投资部总监,先后于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担任长信新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担任长信创新驱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担任长信内需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担任长信双利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担任长信多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1年3月至2019年8月担任长信恒利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担任长信价值蓝筹两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3月至2021年1月担任长信增利动态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现任总经理助理、绝对收益部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委员、2018年7月至今担任长信企业精选两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4月至今担任长信睿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3月至今担任长信企业优选一年持有期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28日担任长信新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长信改革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今担任长信利信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1日任长信利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0月13日起担任长信优质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10-13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从经济层面看,虽然上半年我们就看到了政策的调整,但美国还没有正式进入降息周期的前提下,政策力度仍有所保留。随着美国正式进入降息通道,叠加经济7-8月份增速压力加大。我们看到政策力度也随之加大。并且此轮政策的目标直指一个重要目标,价格要素企稳。我们认为这对经济以及全社会信心的企稳极为重要。而在市场层面,政策也是不遗余力地呵护。央行也直接表达了对于市场的态度。当然,不论是经济还是市场,并不会因为政策力度的加码就变得一马平川。我们仍然会面临相当多的困难以及波折,国际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地方债的化解等这些都是重要问题。今年开启的资本市场改革我们相信只是一个开端,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吸引长线资金,可能需要更加完备、细致、严格的配套制度。这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回到市场,我们预计在第一波快速的反弹过后会进入到冷静期。如果说第一波是中国资产估值的集体修复,那么后续仍然会迎来分化。具备中期逻辑的行业和个股我们认为会更早走出趋势。结构上,除了医药、出海、高股息这几个我们一直看好的方向外,我们认为随着经济的预期改变。一些内需行业,包括汽车、消费等也都值得关注。另外在资本市场改革层面,并购可能会是一条重要的主线。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市场在上半年呈现了较为宽幅的震荡。我们认为这仍是市场筑底的正常形态。短期看,国内经济增速存在不小的压力,价格修复仍然需要过程和时间。而海外处于重要经济体的大选年,国际局势的博弈仍可能贯穿全年。从政策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强安全地发展仍然是未来经济生活的主题词。而对于逆周期的加码,我们预计仍需要全球确认进入降息周期或者我们强势的出口数据受到挑战才会见到。市场以震荡来反映这些因素我们觉得非常正常。我们更加重视的是,中期的因素变化会使市场底部逐步得到确认。市场的投资端改革在国九条的逐步落地下稳步推进,明显在改善市场生态。只要坚持,我们相信长线资金会逐渐进入市场。因此,市场虽然调整,我们并不悲观,目前的调整我们认为是更好的买入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市场出现了探底回升的V型走势。从经济层面看,虽然有很多中期因素的阻力(地产、化债),但2024年大概率是在低预期基础上的企稳状态。一是疫情对于人群健康的影响进一步减弱,从而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减弱,这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情况。二是2024年出口明显修复,地产也渡过下行较为猛烈的阶段。因此,我们认为从边际上,2024年可能是一个经济企稳的年份。其次,从资本市场本身来看,主题词从融资转变为投资端改革,长期的制度建设都在加紧推进,一系列的措施对于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有着重大作用。这对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有着积极影响。   从结构上看,我们认为几个方向值得关注。一是医药,过去几年医疗政策对于上市公司报表的影响逐步进入尾声。但从中期看,医疗需求存在刚性,同时各种政策对行业格局以及个体公司经营的影响也逐渐进入稳定期。在新的格局下,我们认为对于创新的支持会逐步加强,而对行业腐败的清理使得一些优质产品在新格局下会迎来新的成长空间。二是出口,这几年开始,中国品牌开始大规模登上全球舞台我们认为仅仅是个开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明显的效率优势在短期内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三是红利板块,本轮A股对于投资端的改革可能对生态有明显的优化,市场对于分红的关注会显著提升,这也会对整体估值体系的重塑起到优化作用。四是AI、机器人等代表未来的产业趋势仍然值得重点关注。另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被重新提及,我们认为也是一个重要信号,一些节能降耗相关领域以及一些收益于上游供给侧调整的领域也存在许多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回顾2023年,疫后经济复苏的复杂性、经济调结构进入关键区间,也面临着更大的阻力和困难。外部环境不稳定,面对复杂的环境,我们保持了相当的定力,为后续的政策措施留出了空间。  我们认为站在目前时点,不必要过于悲观。一是这一轮经济的周期是在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较为严厉的供给侧管控下进行的。过去两年我们的房地产销量数据已经出现了明显下行,如果从国际比较来看,无论是看人口因素还是城市化率,目前的销量水平也都已经接近均衡水平。我们相信,在一定力度的政策干预下,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渐改变。二是在这一轮经济周期运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司开始跨出国门,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全球开始攻城掠地。在结构上跟之前简单的代工制造不同,自有品牌的占比在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也随之显著提升。从市场本身来看,对于减持和融资的限制从短期可以改善市场的资金供需结构,更重要的是一些投资端的导向我们认为会对市场的生态带来长期的正向作用。比如鼓励分红、提升险资入市比例等。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我们认为会对市场的信心修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从结构上看,上半年的主线是出口和红利。虽然在短期受到了阶段的挑战,但我们认为这仍然是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出桎梏的重要方向。一是出海,我们认为未来会出现分化。这一次中国企业的出海,有海外库存周期的影响,有一直以来中国企业成本的优势。但这两个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都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市场也会出现分歧。但这一次出海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一个更加坚固的逻辑,就是产品力。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的公司出海的产品在海外已经形成了碾压,无关成本,无关服务,就是单纯的好用。迅速抢占市场,我们认为这种市场的扩张是良性且稳固的。经过这么多年的耕耘,我们的制造业也逐渐来到了这个阶段。对于这些产品力出众并且能够持续迭代更新的公司,他们的出海扩张我们认为只是一个开始,他们可能会穿越周期。二是红利,特别是港股的红利。我们认为港股的红利以及类红利的资产无论是从业绩的确定性,股息空间,还有资金来源来看,仍然是非常好的绝对收益选择。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另外,一些内需行业,包括一些传统的科技成长赛道,我们认为也会迎来底部企稳的机会。在外需受到政治以及周期的负面影响时,内需的启动,产业的升级,仍是我们呵护经济的重要手段,而这部分行业无论从估值,还是产业景气位置都到了非常低的底部区域。因此展望下半年,我们并不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