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科技创新混合C
(013533.jj )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21-09-10总资产规模18.24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1.9730 (2025-07-22) 基金经理吴远怡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 (2025-05-09)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87% (6923 / 879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C(01353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吴远怡2021-09-10 -- 3年10个月任职表现-2.87%-4.96%-10.64%-17.8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吴远怡--134.8吴远怡:男,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任申银万国研究所股票研究员,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任惠理基金(香港)权益高级研究员、副基金经理,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票部权益投资经理。2020年8月3日加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1-09-10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全球宏观层面,美联储开启美元降息周期推动流动性持续向好,高股息资产迎来普涨行情,其中以金融和保险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金融板块表现尤为强劲,带动主要市场指数稳健上行。科技创新领域,中国AI产业通过DeepSeek的技术跨越式突破实现核心竞争力跃升,推动国产产业链从机器人终端应用、游戏开发至上游硬件算力全链条爆发性增长;高端制造方面,依托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与下游研发的垂直一体化能力,中国在精密加工、军工及新能源车等重点领域实现从相对落后到全球领先的历史性跨越;智能电动车等尖端产品已达到全球技术领先水平,中国也从产品进口国转变为产品出口国。消费趋势层面,宠物经济与潮玩消费成为主流方向,消费者偏好显著转向高性价比、场景化体验及具备情感连接属性的消费品牌;医药创新领域,中国通过三十五年技术积累及十年自主研发攻坚,凭借顶尖工程与医学人才储备,成功从辅助型研发(CXO/CRO模式)升级为全球领军者,实现原研创新药物的自主突破。本基金聚焦改变时代的成长方向,聚焦具备改变时代基因的优秀企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资本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态势。在此期间,科技领域的发展亮点频出。伴随国产大模型技术迎来质的飞跃,AI产业链日臻完善,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科技力量强势崛起。模型技术的进步,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带来显著革新,人形机器人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有了显著的进步,成为市场中亮眼的新成长投资方向。从产业长远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后,产业底部已然显现。当下,业内企业正积极构建产业联盟,借助各方资源优势,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助力新能源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军工行业在过去三四年的调整中,优化了内部结构,如今订单量显著改善,行业活力进一步被激发。本基金始终聚焦成长股领域,致力于捕捉时代变革中的投资机遇。面对新消费板块诸如“谷子经济”、国潮等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挖掘其中丰富的细分投资机会,精选具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进行投资,与企业共同成长,力求让投资者分享时代变革所孕育的丰厚资本利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回顾2024年A股市场,整体波动剧烈,年初各主要板块普遍调整,后面随着政策刺激等带动出现两波反弹行情,全年市场以震荡为主。地产刺激政策频出,整体基本面略显效果,但仍在漫长的探底过程中;可选及必选消费虽有政策加持,消费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医药板块受集采、研发高风险等因素拖累;金融板块内部分化,银行因避险与高股息特征受青睐,证券则因市场波动和佣金下滑而表现平淡;新能源仍在去产能过程中;全年的亮点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算力、应用领域,相关企业业绩与股价齐升,但随着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板块波动急剧放大,投资风险显著增加。本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配置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消费等方向。本基金聚焦成长股,着力投资于推动时代变革的成长型企业,旨在分享时代变迁孕育的丰厚资本利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得益于政策协同发力,市场预期改善,两市出现了单边上涨的大行情,并以“周期金融搭台成长唱戏”的老模式展开,上涨的幅度和坡度都极大,短期上涨速度甚至超过了2013年。我们认为市场交易的主线有(1)牛市旗手的证券互联网金融;(2)政策刺激的地产等方向;(3)中国资产“茅指数”、港股互联网等;(4)后面逐步延伸到科创板块。行业基本面层面,新能源经过去两年的调整,产业链价格触底,行业逐步进入去产能阶段,部分个股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军工方面,较多股票经历了深度回调,若订单逐步兑现,仍有较大的上涨潜力。AI方面,算力仍然短缺,同时各大pc、手机厂商均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到AI中,全球的科技浪潮有望围绕着AI创新展开。国产算力方面,随着财政的发力,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方向之一,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投资方向。从市场情绪来看,市场的交易行为从极度厌恶风险到积极拥抱成长,从熊市思维往牛市思维上转移。本基金着力于寻找具备改变时代基因的伟大企业,报告期内布局了人工智能、消费电子、军工、新消费等方向。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新能源行业历经超两年调整,当前行业估值大概率处于底部。光伏产业联盟推动控量保价,行业供需优化,边际改善显著,电池行业也同步向好,正走出调整迈向增长。新消费板块活力迸发,“谷子经济”、国潮消费品等新业态涌现,满足多元需求,引领消费创新,深挖市场潜力,推动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国产算力和模型领域在2025年有望迎来重大突破。随着国产AI模型及相关产品的逐步成熟并进入大众市场,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正在形成。预计在未来1-2年内,国产算力领域将吸引大量资本投入,从硬件设施到算法优化,产业链各环节都将迎来发展机遇。2025年,以豆包、deepseek、宇树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的崛起,将对中国科技产业产生深远影响。这些企业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不仅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还为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中国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估值水平有望提升,进而带动中国资产的整体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