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荣研究优选混合A
(015657.jj)富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06.00
成立日期2023-09-19
总资产规模
208.91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9614基金经理郎骋成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547.68%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0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富荣研究优选混合A(01565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郎骋成2023-09-19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3.06%---3.86%-6.6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郎骋成研究部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184.4郎骋成先生:中国,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004年7月至2008年2月就职于锦泰期货有限公司,任宏观和化工研究员;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就职于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察局下属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上市办公室工作;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就职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投资咨询负责人、研究所所长;2013年2月至2020年6月就职于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历任另类投资小组副组长、专户投资经理、专户理财部副总监。2020年6月加入富荣基金,任研究部总监。2020年7月16日担任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曾任富荣福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曾任富荣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8月5日起担任富荣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9-1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报告期内,A股主要宽基指数先跌后涨,特别是9月中下旬以后市场连续的快速拉升,一举收复年初至9月底的失地。其中,上证指数上涨12.44%,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科创50指数上涨22.51%、创业板指上涨29.21%、中证1000指数上涨16.60%。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也全部收涨,非银金融、房地产、综合分别上涨41.67%、33.05%、31.20%,表现较好;红利相关的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分别小幅上涨1.24%、2.00%、2.95%,表现落后。本基金的主要策略是通过产业周期的视角,结合主动的行业研究,发掘并优选细分方向的投资机会。一方面,自上而下地从产业政策、商业模式、竞争结构、增长前景等维度分析行业,把握其所处的周期位置;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地寻找行业内具备成本、管理、治理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并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进行综合研判,寻找出具备相对比价优势的个股。本基金基于以上的研究方法,动态比较行业及个股并及时调整组合持仓,力争实现组合的保值增值。报告期内,我们的组合延续了二季度的行业布局,在泛周期方向配置较多。由于三季度大部分时间的宏观和行业数据表现疲弱,自下而上符合我们策略要求的优质且具备比价优势的公司不多。因此,我们选择了在本报告期内提高了组合的持仓集中度来应对这种变化。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和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4%、0.5%和5.8%,8月全国的PPI同比增速为-1.8%,创下了过去14个月的最大跌幅。在2023年1-8月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仅为-0.3%和-11.7%的极低基数下,今年前8个月也仅仅维持了极低个位数的增长,说明了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正在非常严峻的环境下艰难前行。我们观察到,8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和基建地产关联度很高的水泥、粗钢和生铁的产量分别同比下滑11.9%、10.4%和8.8%。这可能说明财政工具到实物工作量的传导依旧不畅,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发力的效果。从数据来看,我们在二季度观察到的上游利润向中游转移的趋势仍在持续,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食品制造等行业的景气度持续回升,我们将继续保持对中游环节各行业的关注。虽然当期的经济读数差强人意,但A股仍在9月末创造了历史级别的上涨幅度,这和国内外宏观政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密不可分。海外方面,美联储在9月18日宣布降息,货币政策正式转向宽松,而本次50BP的降息幅度也远超市场预期,降息的开启既奠定了股票市场分母端改善的基础,也为我国打开了宏观政策的操作空间;9月24日,“一行一局一会”宣布了一揽子逆周期政策,从宽货币、托地产、稳股市等方面提出措施;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9月政治局会议罕见讨论经济形势,释放更积极的信号。结合近期管理层的会议节奏和指引,我们认为国内宏观政策转向的趋势基本明确,由此带来的情绪提振及空头回补共同造就了国庆前最后一周A股市场的积极表现。当前,“信心牛”的提法已经被市场广为流传,我们认可信心能带来当期估值的提升,但产能相对过剩、资产负债表收缩、国内竞争内卷等问题仍然存在,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去等待政策的落地和数据的确认。进入四季度,中美货币政策仍有继续宽松的空间,分母端弹性较强的大盘成长方向可能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本基金的主要策略是通过产业周期的视角,结合主动的行业研究,发掘并优选细分方向的投资机会。一方面,自上而下地从产业政策、商业模式、竞争结构、增长前景等维度分析行业,把握其所处的周期位置;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地寻找行业内具备成本、管理、治理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并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进行综合研判,寻找出具备相对比价优势的个股。本基金基于以上的研究方法,动态比较行业及个股并及时调整组合持仓,力争实现组合的保值增值。2024年上半年,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国内经济增长的较大困扰,受此影响,企业只能通过以价换量参与国内竞争或是积极出海争取更多市场的方式进行应对。然而,“去全球化”仍是海外主要经济体当前的战略重点,部分企业的出海进程并不顺利,影响了部分行业的盈利表现。A股市场上,随着新“国九条”的发布,市场参与者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关注度大幅提升,经营确定性较差的小市值公司被市场“抛弃”,由此导致主要宽基指数收益率出现了明显分层。报告期内,上证50上涨2.95%,沪深300上涨0.89%,上证指数下跌0.25%,创业板指下跌10.99%,科创50下跌16.42%,中证1000下跌16.84%。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防御板块表现突出,银行、煤炭和公用事业分别上涨17.02%、11.96%和11.76%,而小市值公司较多的行业跌幅较多,综合、计算机和商贸零售分别下跌33.34%、24.88%和24.59%,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跌幅居前。报告期内,本基金稳健运作,仓位基本稳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报告期内,A股主要宽基指数走势分化。其中,上证综指上涨2.23%,上证50指数上涨3.82%,沪深300指数上涨3.1%,而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则分别下跌3.87%和10.48%。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银行、石油石化、煤炭分别上涨10.6%、10.58%、10.46%,表现较好;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分别下跌12.08%、10.51%、10.45%,表现落后。本基金的主要策略是通过产业周期的视角,结合主动的行业研究,发掘并优选细分方向的投资机会。一方面,自上而下地分析行业的产业政策、商业模式、竞争结构、增长前景等分析把握其所处的周期位置,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地寻找行业内具备成本、管理、治理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并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进行综合研判,动态调整组合持仓,力争实现组合的保值增值。报告期内,我们的组合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1月在市场的下行过程中,我们基于估值和成长的匹配度适当增加了小盘价值股的配置比例,2月市场反弹过程中持有的小盘股估值逐步恢复到合理区间后,我们逐步减少了组合中的股票数量,将持仓向中期利润确定性更好的资源、农业等方向上集中。从已经公布的宏观数据来看,国内经济的恢复尚不稳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和10.2%,延续了正增长的趋势。但按两年复合计算,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和-7.8%,表现并不突出。我们认为,前2个月工业企业经营数据中“营收增速向上,利润增速向下”、PMI数据中“生产数据向上,出厂价格向下”、宏观读数中“工业增加值(量)累计同比7%,PPI(价)累计同比-2.6%”相互验证,表明企业正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争取订单。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区间,工业企业利润率恢复较慢,2024年1-2月较2023年同期仅提升了0.1个百分点。不过,以价换量的效果似乎已经有所体现,产成品周转天数在2月底来到22.1天,同比减少0.5天,库销出现改善。我们相信,随着海外补库需求继续释放、国内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落实,工业企业盈利修复的趋势有望延续,待PPI企稳回升,新一轮库存周期或将正式确立。展望二季度,过去半年国内累积的政策效果大概率会逐步在经济数据上得以兑现,配合着财政政策的积极发力,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抬升。我们看好全年的A股的表现,短期内将增加对成长行业的关注程度。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本基金的主要策略是通过产业周期的视角,结合主动的行业研究,发掘并优选细分方向的投资机会。一方面,自上而下地分析行业的产业政策、商业模式、竞争结构、增长前景等分析把握其所处的周期位置,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地寻找行业内具备成本、管理、治理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并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进行综合研判,动态调整组合持仓,力争实现组合的保值增值。回顾2023年,以中美经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走势与2023年初的市场预期大相径庭。经历了快速加息之后,美国经济增速没有减缓,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也呈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市场对于加息结束的讨论贯穿全年。中国经济在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后曾被寄予厚望,然而在消费的疤痕效应和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的影响下经济复苏强度不足,导致市场对于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问题的态度愈发谨慎。全年A股市场表现低迷,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下跌3.7%、11.38%、19.41%和11.24%。回顾全年,2023年顺周期行业跌幅普遍较大,而TMT方向上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本基金将继续关注产业周期的变化,在周期向上的行业中寻找现金流良好和具备内生成长能力的公司,争取在保持组合长期稳定性的基础上获得超额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后,市场对于全年的财政支出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时间来到6月末,我们整理公开数据后发现,2024年上半年累计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仅占全年新增专项债限额的38%,进度明显落后于2023年同期60%的水平,发行节奏远低于预期。这种情况的发生,客观上既有财政收入偏弱约束支出的原因,也有地方化债的影响。我们看到,在实体需求偏弱,居民信心不足的现状下,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机诉求不强,近几个月的社融数据已经反映出通过信贷投放货币的难度在加大,内生货币的派生效果有限。而通过财政手段让外生货币进入实体,既可以显著增加总需求,缩小当前面临的产业供需缺口,也能提升私人部门的净资产,改善收入的预期,改变当前私人部门“安全性优先”的配置偏好。因此,我们认为财政发力的意愿和节奏会对经济前景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财政的支出强度和支出节奏是我们未来半年最重要的关注点。2024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发力不足受到了一部分人的关注,也有一些质疑文章被广泛流传。在我们看来,从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开始,宏观调控决策的多目标制就变得更加复杂,货币政策难免受到任何一个目标接近甚至突破“合意区间”而导致目标权重调整的掣肘。在我们的理解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而宏观审慎政策的唯一目标是金融稳定。进入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加速下行、信贷资金空转套利、长期国债交易拥挤和直接投资跨境收支逆差创新高等问题纷纷涌现,对金融稳定产生了较大的挑战。我们认为,目前为止货币政策在价格方面的相对克制,就是因为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降息对预防金融风险帮助较小(降息无法改善商业银行净息差、更低成本的贷款会鼓励资金空转和跨境人民币流出、利率调整过快会加剧债券市场波动)。而货币政策调整迟缓的代价是国内实际利率过高,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站在当下,国内2季度GDP低于预期的现实可能会带来调控目标权重的变化,再配合美联储降息概率的提升,货币政策调整窗口或将再次打开,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PPI拐点的出现意味着企业利润大概率已经触底,后续如果私人部门的风险偏好能够改善,货币重新活化,宏观经济将再现活力。对于A股而言,“国九条”发布后小市值公司的回调已经挤出了大部分的溢价泡沫,在上证指数低于3000点的当下,我们判断股票价格隐含的中期回报已经足够具备吸引力,看好下一阶段A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