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新材料精选股票发起C
(018195.jj)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日期2023-08-22
总资产规模
397.59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股票型当前净值1.0416基金经理江映德李梦媛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07%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建信新材料精选股票发起C(01819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江映德2023-08-22 -- 1年0个月任职表现4.07%--4.16%13.15%
李梦媛2023-11-13 -- 0年9个月任职表现2.90%--2.90%13.1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江映德--133.6江映德:男,2007年7月至2010年10月任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任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2015年6月加入建信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研究主管、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兼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2023-08-22
李梦媛--60.8李梦媛女士:中国国籍,硕士研究生。2017年7月加入建信基金,担任研究部行业研究员。2023年11月13日担任建信新材料精选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11-13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呈现弱稳特征,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以上,持续性仍需观察;外需定价商品期货与内需定价商品期货走势出现明显背离。一季度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市场在一系列稳增长和资本市场政策支撑下触底反弹。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升温。  2024年二季度,国内经济依然存在压力,4月政治局会议表态积极,提出坚持乘势而上,政策靠前发力,但实际产生效果仍需要时间。在此背景下,股票市场继续偏弱运行,新国九条之后部分小盘股出现资金流出,市场持续抱团高股息资产,成长板块持续回调。  2024年上半年,本基金依然围绕科技创新、国产替代、景气复苏三大重点投资方向进行布局,阶段性对景气复苏方向的配置有所提升。年初以来军工板块相对收益靠后,在后续将逐步提高对超跌板块新材料标的的仓位配置。本基金的配置思路,主要是聚焦在新材料行业内进行投资,通过寻找和筛选各细分领域高景气个股,把握基本面趋势,争取实现组合对行业基准指数的超额收益,同时对回撤和波动性加以控制。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1季度,国内经济呈现弱稳特征,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以上,持续性仍需观察;外需定价商品期货与内需定价商品期货走势出现明显背离。一季度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市场在一系列稳增长和资本市场政策支撑下触底反弹。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升温。  2024年1季度,本基金依然围绕科技创新、国产替代、景气复苏三大重点投资方向进行布局,阶段性对景气复苏方向的配置有所提升。年初以来电子、军工板块相对收益靠后,在后续将逐步提高对超跌板块新材料标的的仓位配置。本基金的配置思路,主要是聚焦在新材料行业内进行投资,通过寻找和筛选各细分领域高景气个股,把握基本面趋势,争取实现组合对行业基准指数的超额收益,同时对回撤和波动性加以控制。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回顾2023年,中国经济经历了疫后复苏脉冲修复、地产等拖累复苏预期不断下修、政策密集出台推动经济逐步缓慢筑底等几个阶段,在地产和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实现了5.2%的GDP增长,反应国内经济的韧性较强。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端盈利压力较大,需求不足、竞争加剧叠加对未来的悲观预期,盈利预测及展望整体谨慎。  下半年,国内经济逐渐筑底小幅复苏,制造业PMI连续4个季度回升,但复苏力度相对较弱;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且后续政策密集出台,但效果一般,叠加海外紧缩反复,对市场信心形成较大压力。在此背景下,股票市场走出冲高回落走势,上游资源品和金融地产在政策刺激下阶段性有所表现,成长类板块持续回调。  本基金组合管理方面,组合操作聚焦景气度确定性改善细分行业,挖掘下游新兴产业变化对应的上游新材料类个股投资机会,保留对中期有成长确定性的龙头个股的基本仓位。  本基金的配置思路,主要是自下而上选股,结合对宏观周期阶段和行业景气度的判断,通过寻找和筛选高景气行业内的优质个股,把握基本面趋势,争取实现组合超额收益,同时对回撤和波动性加以控制。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托底政策陆续出台,经济阶段性承压但对前景不悲观,对于长线资金而言市场处于战略配置区间。  整体看逆全球化背景下:  1.关注海外(再)工业化过程中对上游资源品的需求拉动;  2.关注在全球产业链分工占有不可替代地位企业的持续成长;  3.关注科技创新迭代下的国产替代机会;  4.地缘风险频发,重视国土安全背景下军工产业链的困境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