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誉民稳健一年持有混合C
(018704.jj)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4-02-08
总资产规模
5,475.96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0004基金经理吴剑毅管理费用率0.8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0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南方誉民稳健一年持有混合C(018704)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吴剑毅2024-02-06 -- 0年5个月任职表现0.04%--0.04%-1.30%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吴剑毅--1410吴剑毅先生: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2009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任南方基金研究部金融行业研究员;2012年3月15日至2014年7月18日,担任南方避险、南方保本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11月26日至2017年12月2日,任南方顺康保本基金经理;2014年7月18日至2018年1月16日,任南方恒元基金经理;2015年9月11日至2018年11月28日,任南方消费活力基金经理;2015年10月28日至2018年11月3日,任南方顺达保本基金经理;2017年8月3日至2019年1月25日,任南方金融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12月2日至2020年5月15日,任南方顺康混合基金经理;2018年2月6日至2020年5月15日,任南方安养混合基金经理;2019年1月25日至2022年1月5日,任南方新蓝筹混合基金经理;2015年5月21日至今,任南方利众基金经理;2015年7月8日至今,任南方利达基金经理;2015年11月19日至今,任南方利安基金经理;2016年12月14日至今,任南方安颐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11月2日至今,任南方安福混合基金经理;2018年11月3日至今,任南方中小盘成长股票基金经理;2020年4月29日至今,任南方誉慧一年混合基金经理;2020年11月18日至今,任南方誉鼎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2022年8月2日至今,任南方宝祥混合基金经理。2024-02-0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在经历了4月份的惯性上涨后,2季度股票市场呈现震荡下跌的走势。全季度上证指数下跌2.43%,但结构分化依旧显著:代表稳定股息回报的红利指数逆势上涨1.06%,而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1000则大幅下跌10.06%,创业板指跌幅也达到了7.41%。分行业看,公用事业、银行、煤炭等高股息板块表现较好;电子板块受益海外科技创新周期也有不俗表现。在消费数据偏弱的大环境下,传媒、商贸、社服等板块跌幅相对较大。债券市场整体延续了上涨趋势,10年国债收益率季末达到2.21%,相比季初继续大幅下行10bp;30年国债收益率季末则达到2.43%,相比季初下行5bp。全季度中证全债指数继续大幅上涨1.92%。本基金于今年2月成立,建仓期预计于8月初结束。在此过程中,本基金坚持投资于中长期基本面优异的龙头公司,并结合预期收益率的高低确定个股权重占比,根据市场及基本面变动情况持续进行动态再平衡。持仓结构上,我们偏好长期商业模式稳定、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优质公司,同时立足于现金流和估值水平等标准进行筛选。在具体配置上,我们主要围绕一条主线和两个方向进行布局。所谓一条主线,就是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即公司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对应当前价格的潜在投资回报率,而确保现金流创造能力的前提则是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两个方向,首先是绝对高股息的公司,我们希望他们未来的股息率水平能保持在4%以上,当前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金融、家电、汽车、交运、资源品等行业。另一个方向则是具备一定股息率(2%左右),同时兼具经济复苏弹性的优质公司,主要分布在食品、新能源、医药、社服、轻工等行业。如果后续经济复苏趋势确立,那么第二个方向的公司会具备更好的进攻性。债券方面,我们保持了相对偏防守的久期,力争获取相对确定性的票息收益,重点防范快速上涨后的回撤风险。随着短期市场的回调,股票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展望后市,我们对股票资产的表现依旧保持乐观态度。一方面,经历了3年的下跌,当前市场上能够挑选出一批现金流稳定、即使只考虑股息率也在4-5%以上的优质公司,而此收益率明显好于债券的回报率。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润都与通胀挂钩,因此股票资产相比固收类资产在长周期维度上也具备更好的抗通胀、抵御货币贬值的属性。对于宏观经济,我们认为当前仍处于周期底部的复苏趋势中。随着地产拖累的减弱、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消费力的自然复苏,我们相信经济最差的时点已经过去。从中长期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仍具备较强的韧性,其中的优质公司也依旧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一方面,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人均GDP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来自人口质量提升的红利在未来较长时间仍有望持续释放。另一方面,中国优质产能的持续出海,也将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