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C
(020256.jj ) 机器人 (半年)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成立日期2024-01-18总资产规模17.15亿 (2025-03-31) 基金净值1.3388 (2025-05-09) 基金经理宋巍巍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3.83%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C(02025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机器人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机器人总投资收益率
宋巍巍2024-01-17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23.83%--32.27%-24.4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宋巍巍--81.3宋巍巍,中国国籍,研究生、硕士,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现任基金经理。2024-01-1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突破与产业共振中加速向商业化纵深推进。  国际层面,1月7日,海外芯片巨头在CES大会上推出的Cosmos世界模型为机器人行业提供了集成AI训练框架,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和时间,加速了国产机器人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随后,海外电动车巨头在1月9日透露,Optimus机器人将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预计2025年实现数千台产能,2026年提升至5-10万台,并计划在2027年进一步扩大至50-100万台,这一表态极大提振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信心,推动全球产业链从技术验证迈向实质爬坡阶段。硅谷机器人企业Figure在2月5日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转而专注于自主研发,声称在端到端机器人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计划在30天内推出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创新成果。此外,海外智能手机巨头也于2月13日被曝正在探索人形和非人形机器人技术,拟将其纳入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国内产业则实现技术与认知的“双破壁”:DeepSeek以多模态大模型突破技术边界,1月28日,人形机器人企业借春晚舞台完成国民级技术展示,本土主机厂首次主导全球产业叙事。2月12日,国产科技巨头云计算部门在深圳宝安区召开具身智能中心推进会,标志着其机器人业务将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政策端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技术迭代呈现井喷态势,Figure AI发布全球首个视觉语言动作融合模型,智元推出通用化开发平台等等,技术迭代速度远超市场预期。  具体来看,行情演进呈现清晰的三个阶段特征:1月由国际巨头产业链主导;春节后市场主线切换至本土技术突破,带动关键器件细分赛道估值重构;3月进入多因素共振期,政策定调叠加新入局企业动作。值得关注的是,市场情绪在3月中旬后出现分化,海外电动车巨头宣布产能规划下调与交易集中度短期过热引发板块回调。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自2022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已历经多轮行情,从海外电动车巨头引领到海内外科技巨头共振,产业趋势不断强化。人形机器人作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颠覆性产品,有望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海内外龙头企业正在加速入局,产业合力正在形成,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机器人行业在AI大模型技术革命、国产厂商加速布局与政策红利的共振下高速发展。全年机器人指数震荡上行,指数则呈现“W”型走势,具体来看:    一季度人工智能多模态模型、算力芯片、英伟达模拟仿真平台的进步点燃资本市场热情,也使得机器人指数在春节后大幅上涨。1月9日,CES展会上,英伟达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NVIDIA GROOT和模拟仿真平台Isaac,旨在推动公司在机器人技术和具身智能方面的突破。2月16日,OpenAI发布文本生成视频模型Sora。多模态大模型受到资本市场热捧。3月18日GTC大会展示了基于Blackwell GPU架构和超级芯片GB200,进一步增强了GPU算力芯片的性能。大会中9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宣布英伟达在人形机器人的布局。同时,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发布,旨在进一步推动其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方面的突破。此外,英伟达还发布了一款基于NVIDIA Thor系统级芯片的新型人形机器人计算机Jetson Thor,并对NVIDIA Isaac机器人平台进行了重大升级。全球算力领军企业对于机器人行业的重点布局,表明他们对未来人类AI应用发展方向的判断。    4月份以后,受宏观经济承压影响,A股市场开始回调。机器人指数震荡回落至9月中旬。5-8月制造业PMI持续下行且位于荣枯线以下,8月PMI回落至49.1,达到年内最低点。产业方面,5月5日,特斯拉发布了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展现了其分拣电池、行走、执行工厂任务的能力。国内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24年5月发布了一款名为Unitree G1的新型人形机器人,定价9.9万元起,率先将人形机器人的价格降低到2万美金以内。7月6日,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首次设立了机器人专区,人形机器人成为本次大会的焦点。    9月成为全年市场的重要转折点,924货币政策“组合拳”,市场开启大幅反弹。从9月24日行情启动到12月10日,机器人行情上涨57%,尤其在11月成为市场的焦点。尤其11月之后机器人的行情是一次市场定价主体的切换——从看海外到看国内。10月11日特斯拉召开WeRobot发布会,公开发布Robotaxi和Robovan,展示了最新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当天A股机器人板块高开低走,整个发布会低于预期。随后十月的成长股行情中,机器人板块不温不火。9月24日至11月1日,在主要的成长板块中,机器人指数上涨25%,芯片指数上涨52%,软件开发指数上涨46%。机器人指数跑输主流成长板块。    进入11月,市场消息称与华为深度合作国内企业进军机器人行业,在11月4日,机器人板块启动。11月19日,多家公司宣布与华为合作,进一步催化了机器人的第二波行情。机器人板块的驱动,从之前只看海外,到现在国内人形机器人的消息催化就可以引领板块行情,这是一次定价权的转换,也侧面印证了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进步。11月28日晚,特斯拉机器人官方账号发布新动态:准备了新的灵巧手来迎接黑色星期五。视频中,Optimus稳稳地接住迎面抛来的网球并放下,手指可相对灵活地弯曲。11月29日机器人再一次爆发,形成了中美产业共振的趋势。进入12月,首先启动的是四足机器人、军用机器狗的生产公司,12月9日机器人PEEK材料板块的爆发,进一步推动机器人板块上行。12月10日情绪达到极致,机器人板块之后随着大盘的回落下行。12月24日,前一天晚间国内机器人公司发布轮式机器人视频,市场又进一步催化相关产业链公司。    在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的场外指数产品,基金管理人运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基准,在严格控制基金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化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力争获取与业绩基准相似的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季度末超预期政策刺激使得资本市场快速上行。  前8个月国内工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带动性强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1.3%、26.6%;服务业增势平稳,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9%和7.7%。在7,8,9月全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在枯荣线50以下,9月有所升高,达到49.8。  从投资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有筑底迹象,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回落。7月和8月,制造业投资增速为8.3%和8.0%;基建投资增速为10.8%和6.2%;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0.8%和-10.2%。  消费方面,7月和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综合保持较低的增长,分别为2.7%和2.1%,9月社零数据可能因为以旧换新的政策会有所抬升。  今年以来国内出口数据亮眼,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动力最强的方向。2024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28.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其中,出口16.45万亿元,增长6.9%;进口12.13万亿元,增长4.7%;贸易顺差4.32万亿元,扩大13.6%。  今年三季度,随着美联储加息结束,本轮美元潮汐进入降息周期。9月18日,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50BP。美联储加息以来流入美国的资本将重新从美国流出,在全球寻找价值洼地。  在此背景下,9月24日,我国央行果断出台”组合拳政策”:降准0.5%释放1万亿,降息0.2%,降低房贷利率0.5%并降低首付比例刺激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央行特别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首批额度8000亿,用于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和金融机构买入股票。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双向呵护政策,推动A股市场预期反转。  本轮A股的上涨叠加外资流入,内资加仓,股民入场,所以形成了成交量和行情的快速上行。流动性充沛的市场环境利好科技成长股。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国内的制造业资产尤其是科技资产,是本轮行情的高弹性板块。2024年以来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回升,2024年1-8月累计产量达36.06万台,同比上涨9.90%,2024年8月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达4.79万台,同比提高20%,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连续9个月回升。人形机器人方面,行业整体处于“0到1”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扩大主要依赖供给方产品成熟度提升及降本情况,三季度处于迭代送样转向定点阶段,各家整机厂的机器人最新技术的展示对市场形成进一步催化。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全球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从16年6.5万台快速增长到23年37.7万台,其中30%左右的需求来自电气电子行业,26%来自汽车制造行业。工业机器人是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高端发展的重要基石。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6.8%,根据MIR睿工业预测,202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望达39.2万台。  工业机器人是顺周期行业,历史中其产量与制造业PMI相关性较高。今年以来工业机器人行业先于制造业开始复苏,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得益于国内高端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国内6月和7月PMI数据处于枯荣线以下,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连续7个月同比回升,2024年1-6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创历史新高,我们预计下半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有望持续回升。  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国产替代的又一重要领域。2023年工业机器人内外资市场份额发生较大变化,根据GGI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份额首次突破50%,达到52.45%,从销量口径上首次实现反超。预计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未来最大的下游应用,行业处于0-1的阶段,政策支持、新产品和新创新是行业的三个驱动因子。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建设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凝聚产学研力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截至2024年6月,国内已成立9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各个地方也发布了针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规划,今年6月分别有《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发布,支持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本基金于2024年1月成立,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进行了建仓操作。在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的场外指数产品,基金管理人运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基准,在严格控制基金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化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力争获取与业绩基准相似的投资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应用。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国家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2024年四季度,机器人行业定价权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行业由单纯的美国主导,转变为中美共振,未来的产业机会更为明确。具体来看,人形机器人行业中的全球标杆企业代表已经临近量产,2025年将生产数千个Optimus机器人,2026年可能将生产5万到10万个机器人,并在2027年再次扩大10倍。同时,我国人形机器人企业遍地开花,这些企业在机器人不同技术环节和产品形态上各有优势,并逐步开始批量生产和交付,客户主要是高校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企业和智能制造企业。一部分人形机器人产品已经在工业制造场景及商用服务场景实现落地。政策端,2024年1月工信部联合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智能制造、家庭服务和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有望首先应用人形机器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