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511090)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施红俊 | 2023-05-19 | -- | 2年2个月任职表现 | 12.32% | 2.35% | 28.83% | 5.18% |
王凯 | 2024-04-16 | --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 | 10.27% | 14.03% | 13.23% | 18.17%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施红俊 | 本基金基金经理,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兼指数投资总监 | 20 | 5.9 | 施红俊:男,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兼指数投资总监,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小企业评级部部门经理,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员、固定收益主管、研究开发部副总监。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8月29日至2022年11月8日期间)、鹏扬元合量化大盘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6月9日至2024年4月23日期间)、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7月16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鹏扬中债3-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4月27日至2023年8月17日期间)、鹏扬国证财富管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29日至2024年8月10日期间)、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8月17日至2024年8月28日期间)、鹏扬国证财富管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1月30日至2024年7月14日期间)、鹏扬国证财富管理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7月15日至2024年9月14日期间)、鹏扬沪深300质量成长低波动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5月25日起任职)、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4日起任职)、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22日起任职)、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9月26日起任职)、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0月26日起任职)、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1月9日起任职)、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1日起任职)、鹏扬北证50成份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4月25日起任职)、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5月19日起任职)、鹏扬中证国有企业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8月25日起任职)、鹏扬消费量化选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2月19日起任职)、鹏扬中证国有企业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3月19日起任职)。 | 2023-05-19 |
王凯 | 本基金基金经理 | 11 | 1.3 | 王凯:男,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天弘创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业务经理,深圳市前海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银华长安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交易员。现任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数量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 | 2024-04-16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回顾2025年1季度,30年期国债呈现了震荡上涨-大幅回调-重新上涨的走势。年初至2月中上旬,30年期国债延续了2024年4季度的上涨趋势。一方面,自2024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市场形成了一致性的货币宽松预期,降息预期推动超长债快速上涨。另一方面,股票市场阶段性震荡回调,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部分资金回流债市。在当下债市资金充裕、未来流动性或将进一步宽松的双重驱动下,广义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快速入场抢跑降息行情,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1.80%附近。2月中旬至3月中旬,30年国债转入回调行情。首先,超长债经过前期大涨,收益率创历史新低,静态收益已低于部分机构的资金成本,投资性价比下降。其次,1-2月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市场对高质量发展逐渐恢复信心,风险偏好提升。恰逢春节后Deepseek横空出现,催动了科技股上涨行情,股债跷跷板逻辑下资金流出债市。再次,央行收紧资金面,降息降准推迟,前期抢跑降息的投资逻辑受阻。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债市大幅回调,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至2.1%以上。3月下旬以来,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逐渐发酵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央行适度释放流动性导致资金面有所放松,上市公司进入年报披露期导致部分避险资金重回债市,超长债经历大幅回调后重新具备性价比。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30年期国债企稳后重新上涨。展望2季度,美国关税冲击下,全球经济基本面呈下行趋势,各国后续政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超长久期国债作为与国内经济基本面高度相关的资产,短期涨跌将受中美政策博弈的影响。如关税对抗升级,国内为对冲美国关税的影响提前推出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则利率下行空间打开,超长债有望受益。反之,若中美通过谈判促成关税下调,经济基本面下行预期反转,则超长债上涨空间受限,可能面临高位回调。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采用抽样复制的方法抽取指数成份券构建投资组合,以体现基金的工具化属性。本基金在抽样复制时向高流动性成份券倾斜,并兼顾组合整体的收益性,既确保组合具有与标的指数一致的风险收益特征,又确保组合流动性充裕,以防范可能出现的极端市场情形。此外,本基金作为债券ETF基金,也积极做好PCF管理、申赎应对、补券等操作,确保基金日常高效运作。为便利投资者申赎,本基金优化了申购赎回清单,使ETF的溢折价水平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本产品所跟踪的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上涨21.18%,本基金上涨22.42%,年度超额收益达1.24%。2024年,债券市场延续了债牛行情。30年期国债呈现趋势性上涨行情,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月至2月为快速上涨阶段。该阶段延续了2023年12月以来的行情,股市景气度不足,市场对利率下行、货币宽松预期强烈,叠加信用资产性价比下降引发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久期策略,30年期国债受到市场追捧,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水平快速下行突破了2.5%。3月至10月为震荡上涨阶段。该阶段市场出现了多空博弈。一方面,风险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下降,在“资产荒”逻辑的驱动下,投资者对超长债的增配需求旺盛,资金入场继续驱动超长债上涨;另一方面,央行持续进行预期管理防范超长端利率下行过快,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以来股市升温呈现的股债跷跷板效应,也对超长债利率的快速下行形成了阻力。11月至12月再次进入快速上涨阶段。该阶段货币政策从保守转为积极,市场形成了一致性货币宽松预期,在当下债市资金充裕、未来流动性或将进一步宽松的双重驱动下,以广义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快速抢跑降息行情。此外,股市自11月下旬起进入短期调整,股债跷跷板效应反转,资金回流债市也助推了债市快速上涨。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采用抽样复制的方法抽取指数成份券构建投资组合,以体现基金的工具化属性。在进行抽样复制时,本基金综合考量成份券的流动性和收益率,进行动态调整。报告期内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活跃券的流动性溢价呈现出规律性波动,本基金针对当下市场特点,灵活调整各成份券的持仓权重,使组合在保证组合流动性的同时取得更好的回报。此外,本基金作为债券ETF基金,也积极做好PCF管理、申赎应对、补券等操作,确保基金日常高效运作。为便利投资者申赎,本基金优化了申购赎回清单,使ETF的溢折价水平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3季度,30年期国债呈现了连续上涨-快速回调-重新上涨的走势。9月23日之前,30年期国债呈现出连续的上涨趋势。首先,国内经济动能延续放缓,实际利率高,投资、消费均略微不及预期,市场对经济刺激政策的期待强烈,形成了一致的降息预期,经济基本面对债市形成利好。其次,权益资产表现不佳,“资产荒”逻辑充分演绎,投资者对超长债的增配需求旺盛,资金入场持续驱动超长债上涨。再次,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所缓解,央行对长端利率下行的管理力度适当减弱。在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下,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水平从6月底的2.42%快速下行至2.14%。9月24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央行、金管局、证监会三部门联合推出一揽子强力金融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聚焦经济发展,刺激经济、提振股市的信号明确,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叠加超长债前期累计涨幅较高,超长债出现大幅回调。9月30日,债市企稳,30年期国债重新上涨。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采用抽样复制的方法抽取指数成份券构建投资组合,以体现基金的工具化属性。本基金在抽样复制时向高流动性成份券倾斜,并兼顾组合整体的收益性,既确保组合具有与标的指数一致的风险收益特征,又确保组合流动性充裕,以防范可能出现的极端市场情形。本基金作为债券ETF基金,也积极做好PCF管理、申赎应对、补券等操作,确保基金日常高效运作。为便利投资者申赎,本基金优化了申购赎回清单,使ETF的溢折价水平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展望未来,货币、财政与房地产政策从保守转为积极,但政策范式改变仍需时间酝酿。在经济复苏期,30年期国债的投资性价比或面临权益类资产的挑战,但其投资价值仍在。首先,经济刺激基调决定了货币政策仍处于降息周期,在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利率进一步下行概率较高,30年期国债依然是受益品种。其次,经历了9月底的大幅回调,30年期国债连续上涨累积的压力得以释放,市场“恐高”情绪得到缓解,为资金进一步流入奠定了基础。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30年期国债整体呈现了快速上涨-震荡-再次上涨的走势。1季度,股市景气度不足,市场对利率下行、经济刺激预期强烈,叠加信用资产性价比下降引发机构投资者加注久期策略,30年期国债受到市场追捧,收益率大幅下行,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水平快速下行突破了2.5%。2季度市场出现了多空博弈。一方面,风险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下降,在“资产荒”逻辑的驱动下,投资者对超长债的增配需求旺盛,资金入场继续驱动超长债上涨;另一方面,央行持续进行预期管理防范超长端利率下行过快,叠加特别国债的发行增加了超长债供给,均对超长债利率的快速下行形成了阻力。在多空力量的驱动下,30年期国债在4月先涨后跌,5月低位震荡,6月恢复趋势性上涨行情并突破前高,收益率震荡下行至2.42%。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采用抽样复制的方法抽取指数成份券构建投资组合,以体现基金的工具化属性。本基金在抽样复制时向高流动性成份券倾斜,并兼顾组合整体的收益性,既确保组合具有与标的指数一致的风险收益特征,又力争通过抽样策略赚取超额收益。本报告期内,本基金在保持工具化属性的同时,取得了相对业绩比较基准0.52%的正超额,实现了较好的投资回报。此外,本基金注重组合流动性合理充裕,以防范可能出现的极端市场情形。本基金作为债券ETF基金,也积极做好PCF管理、申赎应对、补券等操作,确保基金日常高效运作。为便利投资者申赎,本基金优化了申购赎回清单,使ETF的溢折价水平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30年期国债仍有震荡上涨的可能,但波动风险也将明显加大。一方面,国内资产价格尚未得到修复,经济复苏进度仍有待观察,在流动性适度宽松的背景下,超长债综合收益仍具有相对优势,大行、保险及农商行具有进一步提升仓位的空间。另一方面,利率下行空间减小,随着利率逐步降低以及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利率的波动性将逐步加大。中期来看,若经济宏观范式转变,债市将面临较大风险。我们将继续坚守产品的工具化属性,综合考量成份券的流动性和收益率来进行抽样复制,提升产品的交易价值,力求使本基金成为交易便利、溢折价低、风险收益特征与30年期国债现券一致的投资工具。同时,我们也会进一步发挥指数工具的功能,丰富产品应用场景,推动产品创新,为各种策略的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