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ETF
(159839.sz)生物医药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1-02-01
场内资产规模
4.40亿 (2024-07-30)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最新价格0.3260当前净值0.3100基金经理过蓓蓓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持仓换手率82.44%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8.4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ETF(159839)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生物医药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生物医药总投资收益率
过蓓蓓2021-02-01 -- 3年6个月任职表现-28.48%---69.00%212.99%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过蓓蓓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139过蓓蓓,国籍:中国。学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工程博士。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从业经历:曾任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工程部助理分析师、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6月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2015年8月3日至今任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8月3日至2023年4月13日任中证金融地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8月3日至2023年4月6日任中证能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8月3日至今任中证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8月3日至今任中证主要消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8月18日至2023年8月29日任汇添富深证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年8月18日至2023年5月22日任深证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6年12月22日至今任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16年12月29日至2022年12月1日任汇添富中证中药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18年5月23日至今任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18年10月23日至2023年5月22日任中证银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3月26日至今任汇添富中证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4月15日至2022年6月13日任中证银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10月8日至今任中证8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2月1日至今任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6月3日至今任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9月29日至2023年5月18日任汇添富中证8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2月28日至2022年10月31日任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15日至今任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2022年9月26日至今任汇添富中证中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0月20日至2024年4月8日任汇添富中证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12月2日至今任汇添富中证中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23年3月14日至今任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2023年3月30日至今任汇添富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2023年8月2日至今任汇添富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2023年8月23日至今任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21-02-0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二季度,上证指数小幅震荡下行,债券利率快速下行引发市场热议。中证800下跌2.11%,中证2000下跌13.75%,大盘风格明显回归,宽基指数中大盘核心资产为代表的MSCI中国A50指数二季度逆势涨2.51%,远高于沪深300指数1.01%的跌幅,小盘股在ST及低价股退市的担忧下,始终表现欠佳。大盘风格的修复和经济基本面的修复有很大的相关性,宏观经济总体仍处于弱复苏通道。制造业PMI和BCI近期稳中有降,年初以来总体仍处于回升通道,考虑到政策落地见效仍需要一定时间,“PMI新订单-生产”指标的绝对水平显示需求弱于生产的格局仍在,但边际上出现积极变化,5月PMI的产成品库存与原材料库存均环比下降,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均环比回升,生产分项回落幅度也大于新订单,因此产能过剩情况边际上有所缓解。年初至今广义财政的发力偏慢,尽管二季度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政府债发行节奏加速,但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可能仍将面临长期结构性下行压力,后续财政政策有进一步落地加快的可能性,预计PPI会比较温和的修复。货币政策方面,短期内宽松空间有限,但中长期来看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在稳定汇率的约束条件下,国内降息空间比较有限。长期来看,受全社会投资回报率下行以及稳定银行净息差要求的驱动,政策利率及存款利率都有下行空间。国际方面,美国经济数据矛盾,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反复,美股高位震荡,日元兑美元出现大幅贬值,致使日本政府花费巨大进行干预。但欧洲央行降息开启全球主要经济体降息周期,市场预期美国在四季度到明年初也将进入降息。外需改善的趋势延续,也使得我国出口情况向好的大趋势不变。出口“以价换量”的特征已经有所改善,出口数量在海外经济可能开启新一轮库存周期和消费电子周期上行情况下预计延续改善,但贸易摩擦因素也将使之面临下行风险。国证生物医药指数二季度下跌13.85%,明显弱于医药大盘,估值下行至24.8倍PE。生物医药的下跌对医药整体行情拖累严重,造成板块下跌的原因主要是,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风波的外部压力以及行业内部整顿带来的短时压力。但是,经过近六年的集采、近一年的反腐整顿、近半年的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风波,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产业升级、行业整合已经进入了加速阶段。国产创新药NDA数量创历史新高,海外授权交易金额显著增长,显示出国际化新周期的开启。作为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本基金在投资运作上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控制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跟踪误差,实现投资目标。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市场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资本市场政策的支撑下触底反弹,但截止一季度人民币资产表现在全球大类资产中仍然靠后。宽基指数中,核心资产为代表的MSCI中国A50指数涨幅居前达到5.73%,高于沪深300指数3.1%的涨幅,更是高于小微盘中证1000达7.58%的跌幅。2021年以来大盘风格的弱势在今年一季度有明显修复。大盘风格的修复和经济基本面的修复有很大的相关性。2024年以来,财政发力和外需改善成为本轮复苏的引擎。今年有望结束广义赤字率连续3年的收缩而转向扩张;1月全球制造业PMI时隔16个月重回荣枯线上方。体现出来的复苏的结构性:以出海制造业为代表的外需,和以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内需,在年初出现较明显的分化。虽然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逐步放开,但地产开工节奏依然慢于往年,而制造业PMI(尤其是出口订单)则出现较明显的改善。风格层面,一季度仍然是红利风格更强,和红利风格相关的能源、有色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虽然“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有轮番表现,带动行业轮动速度、主题投资热情回升,但医药、计算机等行业在一季度依然跌幅居前。国证生物医药指数一季度下跌17.97%,最低点位达到2014年9月位置。医药工业各子行业在去年的营收及利润变化显示,仅中药饮片、中成药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正增长,生物制品、卫生材料利润负增长较为明显,其中疫苗对生物制品板块是显著拖累,而血制品盈利情况较好。2024年一季度属于业绩真空期,市场对于医药基本面的整体回暖并没有特别积极的预期,部分和创新、出海相关的公司预期较为正面,也有阶段性的反弹,但持续性及风险依然需要关注。生物医药在2024年主要演绎的是“改善”逻辑,根据景气度变化把握投资节奏。CXO板块前期调整较为充分,全球投融资恢复有望推动全球客户需求逐步回暖;疫苗行业短期内受基数影响,下半年增速有望改善;血制品一季度预计稳健增长。作为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本基金在投资运作上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控制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跟踪误差,实现投资目标。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我国经济平稳收官,GDP实际增长完成5.2%,但宏观和微观感受出现差异,量增价弱出现在经济的不少环节,企业增产积极,但需求端不振造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PPI较弱,出口价格同比降幅更明显,价格因素对经济的拖累明显。企业端利润承压会使得居民收入增长偏慢,前些年支撑GDP的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减弱,三驾马车主要靠政府基建投资挑起重担。政策层面,10月末召开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以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作为发展导向目标,提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风险。12月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2024年政策主基调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呵护资本市场的政策和行动也颇多,但全年A股整体下跌,仅以红利价值为主的风格投资获得收益。虽然年中偶有成长风格修复,但也是阶段性行情。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全年下跌21.14%,连续三年下跌。从已经发布的医药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或快报来看,全年利润增速较高的板块主要集中在生物药、血制品、中成药板块,主要受益于疫后院内诊疗复苏。此外,部分创新药企业在主要产品上市、纳入医保后加速放量,业绩表现也较为突出。而CXO行业同样受美联储加息周期下药企融资条件收紧的负面影响,叠加国内创新研发景气度下行,整体增速较此前有所放缓。作为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本基金在投资运作上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控制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跟踪误差,实现投资目标。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三季度A股回调,小盘和红利风格因子继续占优。行业方面,电力设备连续三个季度下跌,而二季度涨幅显著的通信、计算机、传媒在三季度回吐大部分涨幅,和价值红利因子相关度极高的金融、能源行业涨幅居前。股市投资脉络依然是弱复苏、防御性特征,行业轮动速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行业收益分歧度减弱,也显示出市场投资倾向性不明确、未来结构性方向难以判断的特征。从经济走向来看,三季度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生产端贡献较大,生产类指标均也有所改善,就业压力稍有缓解。外需修复快于内需,也反映出海外经济软着陆的高概率特征,一方面对国内出口有所支撑,新出口订单回升接近近年平均值水平(48%),上游需求修复更强,高频数据也有所印证,全球工业金属、大宗商品均处于上行状态;但另一方面,较强的外需也意味着海外高利率水平或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给内外利差和汇率造成压力,股票市场基于经济预期和企业盈利预期,做整体性及风格性选择而非行业选择。国证生物医药指数三季度上涨3.36%,在医药子板块中表现居前,其中,CXO板块的修复带动指数整体上涨,生物医药PE估值从6月末的29倍小幅上升至31倍。基本面上,血制品、CXO是生物医药板块中率先修复的子板块,这两个板块都是对国内医药政策影响相对免疫的子板块,主要看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血制品国企化进程推进,二季度伴随院内复苏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在下半年或将体现出供给和需求双重景气度的提升。CXO板块主要受到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投融资的影响,海外创新研发需求逐渐恢复对国内CXO企业订单增长及产能利用率有正向作用。从情绪的角度,各类政策冲击在九月份基本消化结束,生物医药指数反弹修复,因此,情绪性因素不应该是当下着力关注因素。医药内部的分化延续着“中”、“西”两条主线。西医药就是生物药、化学药及医疗器械,从今年以来全球研发热点及国内企业的研发成果来看,国内生物创新药竞争力系统性提升的大趋势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作为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本基金在投资运作上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控制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跟踪误差,实现投资目标。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对经济弹性不宜高估。2024年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尚未完成,就业及收入改善的预期和信心仍需推动。另一方面,国内产能存在过剩问题,实际利率处于高位,需求提振有限。在如此复杂的环境,政策基调总体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有望尽快形成实物总量、稳定信心。我国库存相对低位,截止2023年11月,工业企业实际库存水平处于2016年以来53.4%的分位。随着经济动能转弱,生产端开始调整,2024年供需平衡有望加快重建。“三驾马车”仍面临分化态势,收入改善的缓慢制约消费恢复斜率,但消费倾向回升,消费有望稳定运行;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有望整体平稳,房地产销售端跌幅或有所收敛、投资端不确定性较大,制造业投资水平取决于制造企业盈利能力及政策支持,延续韧性和分化态势。而对外出口方面,需要警惕海外国家经济下行造成外需回落,但目前看失速下行风险较低。过去三年,是近二十年A股历史上唯一一次连续三年医药板块三连跌。但2023年也是中国创新药国际化开拓里程碑的一年,单抗出海、ADC管线授权,是2023年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进阶的新基石。因此,从估值、调整深度、时间长度、产业进展来看,我们都应对医药行业保持乐观,2024年医药板块有望出现内外双重增量。外部,全球新一轮创新周期引领中国创新药跟随发展,海外众多百亿美金市场的慢病从2023年开始持续突破,如阿尔兹海默、长效降脂等,引领全球和中国的创新药快速跟随,全球的创新周期从肿瘤领域、传染病正在往慢病领域突破。内部,国内的疾病谱逐步变化,老龄病、慢病消费级大单品将迎来渗透率快速提升期。生物药的投资机会将主要来自于重新启动的创新周期,带来基本面和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