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银转债优选C
(000068.jj)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3-04-18
总资产规模
1.13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0.7260基金经理关键管理费用率0.7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01%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民生加银转债优选C(000068)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杨林耘2015-06-012018-05-032年11个月任职表现-28.22%---62.05%--
乐瑞祺2013-04-182015-06-012年1个月任职表现47.27%--127.27%--
彭云峰2016-10-142018-03-261年5个月任职表现-5.99%---8.56%--
邱世磊2018-03-282021-06-013年2个月任职表现11.35%--40.70%-27.70%
关键2021-02-22 -- 3年5个月任职表现-5.43%---17.41%--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关键--153.4关键先生:中央财经大学硕士。曾在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担任高级投资经理、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中心担任固定收益投资经理、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户投资部担任固定收益投资经理。2016年9月加入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基金经理助理,现任投资经理兼基金经理。2021年2月22日担任民生加银信用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2月22日起担任民生加银转债优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4月14日起担任民生加银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4月14日至2022年6月1日担任民生加银鹏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7月13日至2023年7月27日担任民生加银家盈6个月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曾担任民生加银鑫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担任民生加银信用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02-22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国际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全球化受到持续逆风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正在逐步重构,由此带来的贸易摩擦和效率放缓,都导致欧美通胀下降速度不及预期。但随着就业和需求数据逐步走弱,美联储降息预期开始升温。国内经济在二季度重新面临一定的压力,主要表现在金融和投资数据方面,此外内需的持续低迷也为价格指标带来了一定压力。受到基本面偏弱和流动性相对宽松的影响,汇率在二季度末再度体现出一定的贬值压力。  权益市场在经历一季度的反弹之后,二季度前期进入了横向盘整的阶段,整体缺乏主线,呈现出持续的板块轮动,涨幅相对靠前的主要是红利类或出口链相关方向,而成长类相对承压,背后原因仍然是资金对于确定性的追逐以及风险偏好的持续偏低所致。二季度后期受到经济再度走弱的影响,市场情绪进一步降温,成交量萎缩,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能否有提振预期的措施出台,同时数据上能否有所企稳。  债券市场在二季度波动有所加大,但受到供给相对有限,信用派生不足,流动性宽松等影响,“资产荒”有所加剧,整体利率下行趋势未改,各期限品种基本都下行至历史较低水平。整体曲线继续维持平坦化。久期成为影响债券短期收益的核心因素,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长久期信用债表现优异。  本基金主要以可转债作为主要持仓方向,目前来看,尽管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可转债性价比仍然不高,且债性品种更多受到信用风险等考验,不确定性显著增大。可转债市场缺乏明确的投资主线,且相对于正股而言,呈现出更多的炒作迹象,择券难度依然较大。  回顾二季度操作,本基金更多将权益仓位进行了偏向防御方向的倾斜配置,同时将可转债进行更进一步分散化,提高了防守型大盘品种的持有比例,整体仓位基本维持不变。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全球央行继续维持相对高利率水平,美国经济和通胀仍保持较强韧性,延后了市场预期的美联储降息落地时间。而日本央行标志性地推出了长期的零利率政策,同时也看到了日本通胀可能具备的趋势性回升态势。逆全球化仍在继续中,由此可能导致全球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通胀中枢上移,而利率水平尽管会有所回落,但长期可能维持在一个较过去10年明显抬升的水平。国内经济仍处于冷热不均的环境下,一方面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继续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凸显。房地产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仍在多方面影响着国内的多个部门。通胀难有持续回升的动力,从一季度的社融和信贷数据来看,实体融资需求不足仍是制约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回升的重要原因。  一季度权益市场波动仍然较大,1月份整体情绪较弱的情况下,市场持续下探,2月份则出现了一轮快速的修复行情,但从结构上来看,风格轮动较快,高股息、科技成长和周期等均有一定表现,但也都缺乏持续性。背后核心原因仍在于市场缺乏增量资金,也导致了板块之间的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二季度可以密切关注过度悲观导致的估值错杀板块,例如消费、社服等,同时红利股息方向,仍将是贯穿全年的可提供相对稳定收益的板块。  债券在一季度迎来了一轮快速的收益率下行,中长端表现尤其突出。主要是年初以来供给相对偏少,且机构普遍存在较大的资产配置压力。此外流动性持续保持稳定,央行在2月初的降准都对债市形成了较好的支撑。尽管信用债年初以来收益率也出现了大幅下行,但票息仍有一定优势,长端利率在快速下行后进入平台期,后期需要关注经济和金融数据的表现,以及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节奏。同时我们也认为收益率的快速下行阶段已经基本结束,虽然债牛行情可能并未终结,但后期对于利率的下行空间,不可有过高期待。  可转债整体性价比仍然较低,估值水平始终处于历史高位,背后仍是很多固收+资金的支撑,但如果赚钱效应始终较差,权益市场没有明显起色,那么资金的溃散可能不可避免,届时估值的压缩可能会较为惨烈。  回顾一季度操作,本基金根据市场情况,权益部分以防守策略为主,核心配置具备长期价值的红利股息类资产,包括煤炭、原油、公用事业等。转债方面由于缺乏明确主线,同样以防守思路为主,配置低估值、流动性较好的大盘低价转债。本基金杠杆基本维持前期水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是全球全面走出疫情的第一年,但各主要经济体所呈现的特征却差异较大。以欧美为代表,在疫情期间进行大力度刺激,尤其是消费端进行持续补贴,扩大财政赤字的背景下,尽管在疫情中维持了较好的需求增长,但随着疫情逐步结束,刺激效果也同样开始边际走弱,再加之通胀绝对水平和利率仍处于高位,对经济本身的影响逐步显现,因此反而呈现边际走弱的迹象。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则在疫情影响基本消退的情况下,逐步开启了内外部需求的修复过程,尽管这种修复仍有波折,但短期内仍有向自然增长中枢回归的动力。  国内经济在疫情后呈现了更加复杂的环境。首先从出口端来看,出口虽较疫情时期有所回落,但整体仍保持相对较好的趋势,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有效消化了国内部分行业的产能。其次,国内消费保持相对平稳增长,以国内出行为代表的产业链呈现出较好的恢复态势,中国居民境外消费的快速下降,有理由相信部分已经转化为境内旅游出行的新需求,且这种转化仍将持续。再次,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以房地产等为代表的行业投资增速持续走弱,成为需求较大的拖累项。而随着城投债为代表的地方融资受到严格约束,地方新增项目和实际基建需求也面临一定压力。最后,通胀受到终端需求相对不足的影响,PPI持续处于负增长区间,而CPI也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GDP平减指数为负,实际利率仍处于相对偏高水平,在上游能源、矿产和原材料等价格较为坚挺的情况下,中游行业无疑面临较大的上下游挤压环境。  国内资本市场出现了较为罕见的两年连续下跌,背后有多重复杂原因,包括疫情后经济修复进度低于市场预期,外资持续净流出,对国内债务风险的担忧加剧,地产市场持续走弱等,最后呈现的结果是参与机构在2023下半年开始,预期持续走弱,导致市场震荡下跌,而经济、金融等高频数据也未能出现明显提振,从而出现了预期和现实循环加强的困局。  受益于持续宽松的流动性水平和基本面表现始终较弱,债券市场尽管在三季度出现一定程度调整,但全年利率呈现震荡下行走势,信用债更是走出了多年少有的牛市行情,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均有大幅压缩,高收益、长久期信用债成为全年最大赢家。  我们在一季度高估了国内经济修复的力度和强度,因此保持相对积极的转债配置和相对防守的债券策略,但4月份随着数据的出台和市场情绪的快速走弱,我们陆续调整了整体策略,加大了债券部分的久期,同时权益部分逐步转入防守。全年来看,本基金在债券方面主要以可转债为主,少量配置了长久期利率债,由于对权益市场相对谨慎,转债仓位保持较低,杠杆因此也维持在较低水平。对于可转债基金而言,受到基金本身约定的最低仓位要求,我们无法在权益市场持续下行的环境下,在可转债中做到独善其身,因此更多只能做好防守策略,尽量在低迷环境下降低下跌幅度。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美联储加息逐步放缓,海外通胀水平开始逐步回落,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维持强韧,经济数据同样呈现出较强的特征,由于成本推动的刚性特征,市场对于通胀中枢上移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担忧,同时美联储对于何时结束加息迟迟未有表态,叠加短期美国政策再度面临财政悬崖,三季度末美国长债利率再度飙升。人民币汇率在三季度呈现一定的贬值压力,出口数据也出现了一定下滑,央行在此环境下,更多以国内基本面出发,进行了降准降息操作,国内流动性维持相对平稳宽松。  权益市场在三季度出现持续调整,尽管期间穿插有政策预期下的偶尔反弹,但由于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弱化、同时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以及出于对地产和城投债务等风险的担忧,市场风险偏好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企业盈利仍在磨底阶段,难以看到短期明显好转的迹象,导致市场始终缺乏逻辑主线,没有增量资金入市的情况仍在持续,风格更多以主题性的短期轮动为主。  债券市场在三季度前期继续受益于宽松的流动性水平和再度走弱的基本面预期,利率再度下行,尽管幅度不大。自8月份中旬以来,随着政策出台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部分数据的边际改善,债券出现了一轮感受较为明显,但实际幅度有限的调整。调整的原因更多源自基本面极度悲观预期下的自然修复以及对于政策效果的忌惮。  展望四季度,尽管A股已经处于估值较低的区间,但影响市场信心的核心逻辑并没有明显好转,短期可以博弈外部环境改善,国内补库存等边际改善的因素,但难以对整体市场有明显作用,且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更多的博弈色彩必将带来更大的博弈难度。  可转债尽管在三季度仍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但同时以进一步抬升估值为代价,由此带来了股市低迷情况下,转债自身依靠更多流动性的堆积而苦苦支撑。无论从估值或是基本面角度而言,可转债相对于股票都不具备优势,相对于债券也缺乏整体性价比,整体风格以跟随股市,同时又不完全趋同的快速轮动炒作为主。后续可转债能够出现机会仍然取决于股市在四季度的表现,此外如果快速轮动的风格没有变化,正如股票投资同样的道理,我们没有盲目自信到可以预期和把握每一个快速轮动的主体机会,更何况转债的很多短期波动完全已脱离了基本面和可分析范畴,因此对于主动管理类产品,择券操作难度仍然较大。转债最大的风险仍然是估值系统性压缩风险,我们没有理由看到虚高的估值能够始终持续,如果背后的流动性支撑一旦松动,可能的结果是估值的大面积收缩。  债券市场短期继续处于震荡行情之中,基本面和政策预期的分歧仍有待时间进行弥合,利率调整后已经逐步具备再配置价值,可以积极关注左侧布局机会。  回顾三季度操作,本基金降低了股票和转债操作频率,更多以防守型仓位和防守型品种为主,主要以基本面较为优质,所处行业估值较低或具备高股息的品种为主。转债降低了整体仓位,更多以债性品种为主,股性品种里选择基本面较好,且转债估值具备保护的品种。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从外部环境来看,逆全球化的趋势仍在进一步加剧,中国与欧美经济体在多方面都表现出相行渐远的趋势,产业链的脱钩和核心制造业的转移并未停止,由此可能带来国内一系列包括制造业投资、欧美出口需求、产业链就业等负面影响,同时考虑到中国较大的制造业产能,在需求向好时的充分供给可能变为需求不足时的持续过剩,需要对此加以警惕。从内部来看,国内需求不足可能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背后是长短期因素交替叠加后的效果。短期包括投资下滑,企业风险偏好下降,投融资环境补偿,居民部门持续控制负债等多重影响。长期则是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人口老龄化,生育率持续走低等因素。虽有其中部分因素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但短期内长变量的加速变化,可能正是体现在最近几年中,由此带来的影响也会更加深刻。  我们曾在去年初考虑到疫情放开后的影响,当下内需收缩的速度是超出个人预期的,尤其考虑到一系列政策已经出台后的实际效果,终端需求的低迷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且上文提到的中游环节产能可能逐步过剩,难以有效出清情况下,PPI预计仍将持续低迷。CPI更多受到居民部分降低支出,预期转为保守的影响,同时地产产业链的下滑本身对居民消费也有直接影响。  权益资产方面,核心矛盾在于能否扭转市场普遍较为悲观的预期,同时需要叠加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具有持续性的边际好转,否则整体风险偏好低迷将会对估值有持续压制。市场对于政策和效果的预期都在降低,只有超预期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越来越一致的市场判断。  权益的核心关注点在于压制风险偏好的因素能否有效缓解,自上而下更值得关注,至于中观层面的风格判断和微观的个股选择,都已经是相对次要的细节了。如果整体市场情绪难以有效提振,继续维持相对低迷的环境,那么优先看好低波动高股息的品种,其类固收的属性在市场中大概率会有相对收益的体现。  可转债方面,我们继续延续之前的看法,即相对于股票而言,转债远没有跌透,跌出价值,去比较过短区间内的估值分位数更没有意义。大量转债仍维持较高的溢价率,靠近债底,能够体现出安全属性的品种更是占比很低。转债的估值持续虚高有其内在原因,更多体现在固收+类产品流动性的淤积,但如果转债持续缺乏赚钱效应,那么这种淤积早晚会有溃散的一刻,那时将会出现更为惨烈的估值压缩。  债券方面,在经济维持相对平稳,流动性稳定,国内信用进一步收缩的大背景下,缺资产的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尤其是房地产和权益市场低迷导致居民可配置资产进一步稀缺,除了进一步加剧存款增长之外,更多会向确定性较高的固收类资产倾斜,最终推动整体收益率曲线进一步下行。从绝对收益角度,信用债仍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此外考虑到久期因素,中长端利率债仍然具备中长期价值。  感谢持有人对我们的信任,本基金将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力争获取可转债+股票+利率债相结合的更好收益,为您的财富增值做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