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产业活力股票
(000955.jj)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5-01-27
总资产规模
3.14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股票型当前净值1.2766基金经理蒋秋洁袁立管理费用率1.50%管托费用率0.25%持仓换手率191.00%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5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南方产业活力股票(00095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张旭2015-01-272019-03-154年1个月任职表现-0.64%---2.60%--
蒋秋洁2019-03-15 -- 5年5个月任职表现5.08%--31.07%7.63%
袁立2024-01-12 -- 0年7个月任职表现8.09%--8.09%--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蒋秋洁本基金基金经理159.7蒋秋洁女士: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2008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历任产品开发部研发员、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负责通信及传媒行业研究;2014年3月31日至2014年12月18日,任南方隆元基金经理助理;2014年6月10日至2014年12月18日,任南方中国梦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7月31日至2018年11月28日,任南方消费活力基金经理;2014年12月18日至2019年1月18日,任南方消费基金经理;2018年7月5日至2019年12月20日,任南方配售基金经理;2017年5月19日至2020年1月15日,任南方文旅混合基金经理;2015年6月16日至今,任南方天元基金经理;2015年7月24日至今,任南方隆元基金经理;2019年3月15日至今,任南方产业活力基金经理。2020年4月17日担任南方瑞盛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8月14日担任南方产业优势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03-15
袁立本基金基金经理83.1袁立:男,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理学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2016年1月加入南方基金,曾任权益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员,负责通信、汽车、食品饮料等行业研究;2021年4月调入权益投资部;2021年8月6日至今,任南方优享分红混合基金经理;2022年11月18日至今,任南方品质混合基金经理;2024年1月12日至今,任南方产业活力基金经理。2024-01-12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沪深300下跌约2.1%,中证500下跌约6.5%,本基金单位净值上涨约4.7%。以下是对本基金投资偏好的说明和对基金估值的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持有人更好的理解本基金的运作方法,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一、资产偏好我们选择公司的两个原则分别是“低估”和“恰当的公司治理”,“低估”的含义是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而恰当的公司治理保证了企业会向外部股东分配合理利润。这里的“合理”不代表股东绝对优先,因为今天的企业使命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股东回报最大化。我们买入的所有公司均具备以上两个特征(如果没有判断错的话)。值得一提的是,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要“可评估”并不容易,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比如我们使用DCF模型作为内在价值的估算手段,前提是企业未来的现金流落在模型附近的置信度不能太低。有时长期发展难以预判,此时我们力求关照好下限,即假设很多条件都不尽人意,这笔投资亏损的概率也尽量低,亏损的比例尽量小。鉴于这种标准,我们在家电行业的敞口暴露偏高一些。在此我们想向持有人说明,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判断家电行业会系统性上涨,而是在这些行业中恰好能够选出好几家符合以上标准的公司。这自然和行业的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紧密相关。所以“选行业”和“选公司”在我们的实践中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体的。就像学历史的时候要看人物传记,而理解人物要又要回归时代背景。相应的,上半年部分公司阶段性涨幅较高,不再符合我们对低估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减仓;对一些我们认为“可评估性”下降的公司,我们也选择了减仓。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低估,或者前景更确定的公司。二、净值和穿透估值在信息时代,我们很容易把投资的过程架设在一条曲线之上,这条曲线对股票而言是K线图,对基金而言是单位净值。多数时候,市场会给予资产合理的估值。但这不总是如此,而此时如何应对则是投资成败的关键。穿透净值曲线去看背后持有的这一批资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评估基金价值。在此我们提供以下两种观察基金估值的方法,作为净值之外的补充,供持有人参考。 1. 整体法:如果我们把本基金看做是一家控股公司,从整体去看待这一批权益资产(上市公司的财报更新至24年一季度),24年二季度末本基金的PB估值约1.6倍,PE TTM(过去12个月)估值约10倍,净资产回报率ROE约16%。 2. 市值加权平均法:24年二季度末本基金持有权益资产的加权平均PB估值约2.4倍,PE TTM估值约12倍,净资产回报率ROE约20%。两者的差别在于,整体法以持仓的盈利或资产规模为权重,而加权平均法以其市值为权重。估值低的资产在前一种算法中占比会较大,而估值高(从而市值较高)的资产在后一种算法中权重更大。本基金希望滚动地持有一批资产,其平均的经营稳定性和成长潜力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估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在长期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沪深300上涨3.10%,中证500下跌2.64%。本基金上涨4.35%,表现略优于基准。本基金近期的权益资产调整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思路:其一是对低估的严格考量。由此出发,我们减持了部分前期表现较优,但当下隐含收益率已经不足的公司,涉及特种钢材和纺织服装等领域,让位给更加低估的资产。再者是基于对公司的再评估。去年四季报中我们提到“重新思考”的启示,当保持初心,反复动态评估时,我们得以正视在前期忽略掉的一些的缺陷,包括公司的员工流动率,客户预算变化等。由此我们对组合标的的长期竞争力做重新评估,减持了部分经营不够稳健的公司,让位给更加确定的资产。“永不卖出的资产”总是投资者追逐的圣杯,而伯克希尔的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也常有这类案例。但如果仔细分析,巴菲特卖出极少大致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他已经大比例持股甚至私有化了他的投资标的,纳入伯克希尔大家庭,将其业务,管理层,员工,甚至对社区的责任扛在肩上,如其最初的纺织业务就运营到了关门解散的那一天(到想卖时也没人买了)。事实上,伯克希尔是一家超大型实业控股集团,而非财务投资基金。其二是他持有的很多企业在进入稳定期后具备强劲的现金流和分红能力,企业本身虽无法高效再投资,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输送至总部,给了巴菲特另谋一隅的资本。其三是伯克希尔的庞大规模导致他找不到好的替代物。而当上述条件或约束不存在,我们也无须作茧自缚,为自己贴上某行业或某公司的标签。面对可以甄别收益率高低的机会,果断弃劣取优。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A股、港股总体处于调整状态,上证跌3.7%,深成指跌13.54%,创业板指跌19.41%,恒指跌13.82%。从A股行业指数看,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上涨,通信、传媒、计算机、电子、石油石化等涨幅靠前;美容护理、商贸零售、房地产、电力设备、建筑材料、社会服务跌幅靠前。国内经济处于温和复苏状态,结构性亮点主要在汽车、人工智能、能源转型、部分契合时代需求的消费环节等。2023年在国内经济逐步复苏,海外主要经济体高通胀高库存的背景下,我们仍然看到优秀企业不断磨练内功,朝着更好的产品,更高效的运营,更有质量的增长方向发展。国内,虽然经济周期有波动,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方向是不变的;阶段性需求结构会调整,但需求不是单调的追求价格便宜。能够匹配高质低价需求的供给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出海,不是单纯报表上海外收入占比的多寡,实际需要企业跨越几个门槛才能有长久发展:首先,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产品力及性价比,这是门槛值;第二,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经受的起各国知识产权挑战;第三,全球化的人才布局和高效运营网络;第四,能从整体资源配置上,处理不同区域需求、法规等特殊情况。这几点有了平衡的发展,才算是有根基的出海,才是我们期待的高质量发展。本基金根据市场情况,保持较低仓位,结合板块估值和基金配置情况积极调整结构,从企业长期价值出发,通过产业、企业、管理层、竞争对手、技术趋势、财务表现等多个维度筛选优质成长股,努力兼顾企业成长性、财务稳健性和估值合理性,并对不同产业阶段的公司在三个方面赋予不同的权重。投资决策基于公司基本面判断,尽量避免市场情绪的负面干扰,在尽量冷静客观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操作。股票实时价格是一种边际定价,波动性是市场的固有的特点,不畏惧波动,认真分析每一次市场调整中的机会,以期获得长期超额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三季度,全球大类资产分化:全球市场利率整体上行;全球股指分化,多数市场震荡调整;原油大涨,黄金震荡;美元指数反弹,其余货币普遍贬值。国内大类资产:宏观预期分化。股指、利率、汇率都没有明显的方向;工业品指数反弹,但是螺纹呈现底部震荡。AH股指整体呈现震荡调整的态势:A股小幅下跌,中小创跌幅较明显。港股跌幅略大于A股,但恒生科技小幅反弹。A股行业表现呈现涨跌互现的分化:低估值类板块上涨。成长类行业(电力设备、TMT、军工等)跌幅居前。本基金根据市场情况,保持较低仓位,结合板块估值和基金配置情况积极调整结构,从企业长期价值出发,通过产业、企业、管理层、竞争对手、技术趋势、财务表现等多个维度筛选优质成长股,努力兼顾企业成长性、财务稳健性和估值合理性,并对不同产业阶段的公司在三个方面赋予不同的权重。投资决策基于公司基本面判断,尽量避免市场情绪的负面干扰,在尽量冷静客观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操作。股票实时价格是一种边际定价,波动性是市场的固有的特点,不畏惧波动,认真分析每一次市场调整中的机会,以期获得长期超额收益。展望后市,对国内经济保持积极乐观:经济短周期有压力,但二季度的下行已稳住;经济存在结构性潜力,长周期视角不必悲观。6月以来,国内景气扭转了二季度的快速回落,跟随季节性回暖。信贷和地产销售是当前的关注重点。目前,企业资产负债表健康:产能压力、库存压力显著小于2014年,损益表对景气度的弹性很高(商品价格向上的弹性更敏感)。当前是储蓄增长压低金融负债率。市场已经包含了对于诸多利空因素的预期,经济基本面也在稳步改善。从已经披露的三季报预告看,龙头企业维持自身经营韧性,应对宏观波动更加从容,有新增长曲线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业绩弹性。在当前位置值得对市场更乐观。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的整体特征是生产强、消费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6.0%,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5.1%,社会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7%。股债的走势似乎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深度忧虑。资产负债表衰退是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对经济萧条的解释。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企业部门深度参与商业地产交易。当资产泡沫破灭时,债务并不会同步收缩,巨大的债务压力导致企业行为集体转向负债最小化。据此,日本此后十余年的经济特征是企业部门集体偿债且收缩投资,而居民消费并不是增长的拖累项。我国的地产泡沫集中在住宅领域,目前住宅价格下跌和工程总量的收缩共同作用,较大程度拖累了消费。地产业在任何国家都是支柱产业,从高速增长迈入存量时代,这是几乎所有经济体都难以避免的阵痛。但我们也注意到,金融系统尤其是金融监管已经今非昔比。上世纪90年代,巴塞尔协议Ⅱ尚未修订成型,日本的银行普遍不披露地产贷款或者不良贷款信息。而我国目前的金融系统监管严格,地产风险更是被提前纳入监管核心考量。总体来说,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远胜于它的历史参照物。回到投资决策上,我们构建的组合不以短期宏观判断为基础,力求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组合收益是高一些和低一些的区别,而不是大赚和大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