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民营新动力股票
(001541.jj)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5-08-07
总资产规模
3.69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股票型当前净值1.2180基金经理卞正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75.21%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22%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汇添富民营新动力股票(001541)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谭志强2015-08-072022-02-226年6个月任职表现7.97%--65.10%14.60%
卞正2022-02-21 -- 2年5个月任职表现-12.14%---26.9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卞正本基金的基金经理82.4卞正先生:中国国籍,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016年7月至今任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职位。2016年7月至今任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职位。2022年2月21日至今任汇添富民营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年09月02日至今任汇添富全球汽车产业升级混合(QDII)的基金经理。现任汇添富均衡配置个股精选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02-2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报告期内,A股三大股指表现一般,上证指数下跌2.43%、深证成指下跌5.87%、创业板指下跌7.41%。板块表现上,公用事业、银行、煤炭等红利类资产涨幅居前,二季度板块涨幅为正。报告期内,本基金重点持仓的几个板块表现不一。电子板块由于AI终端等行业进展,市场预期行业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表现相对较好,二季度在板块表现中排名前列,其中消费电子板块在二季度表现亮眼。军工板块在二季度企稳回升,行业反腐逐步落地后,企业开始见到订单的逐步下发。电力设备、汽车等板块仍然呈现较大的回撤,主要由于市场对行业竞争格局及出口压力的不确定性。报告期内,本基金继续优化组合结构,精选个股,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对个股的质量因子要求进一步提高,减持了部分当期估值较高、远期成长较为不确定的个股。站在当前,我们再一次审视组合中的个股持仓后,仍然坚持部分优质的中小市值个股的头寸,我们相信这部分公司公司治理优秀,成长潜力仍然巨大。二季度,本基金加仓了医药和汽车板块,一方面我们看到相关板块的估值进一步具备吸引力,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行业成长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时我们保持了电子、军工、电力设备等行业的持仓。当前基金仓位结构相对上一个报告期没有大的调整,从长期出发优选两类资产,一是急需进行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方向,二是具备向全球扩张的中国品牌。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发生在宏观经济环境有不确定的背景下,企业仍然有积极的成长空间和机会。三个方向尤其值得重视:第一是新能源后平价时代的机遇。经过头部企业长年的技术创新,叠加上游资源价格恢复理性,当前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的成本都有明显下降,与传统能源达到平价后,下游需求有望进一步爆发。第二是AI泛化后的硬件市场,我们认为AIGC将带来很多硬件创新,如AI耳机、MR眼镜、AI手机、AI PC、AI音箱等行业升级方向,将带来消费电子及上游半导体产业链新一轮的增长驱动。第三是高质量出海市场,去年国内新三样出口破万亿,今年我们将持续看到一些中国企业更加高质量地出海,包括医疗设备、创新药BD、新消费、商业航空、低空飞行等多个领域,我们有机会看到从零到一的机会。组合将继续以中国优秀制造业企业为基,重视组合结构的相对均衡,预期收益的确定性,同时严格控制换手率,避免操作的随意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报告期内,A股三大股指表现不一,上证综指上涨2.23%、深证成指下跌1.30%、创业板指下跌3.87%。板块表现上,银行、石油、煤炭、家电等红利类资产涨幅居前,一季度板块涨幅都突破10%。报告期内,本基金出现了较大的回撤,反思原因,主要源于持有的部分中小市值个股在一季度的股价表现对组合净值拖累较大。今年以来,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个股指数跌幅较大,一季度中证1000指数下跌7.58%,显著跑输全市场指数。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大部分中小市值企业的盈利确定性较弱,公司治理一般,虽然部分个股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但市场对其短期的业绩增长预期并没有信心,同时随着过去几年的市场关注度提高,大部分中小市值个股的估值并不具备显著的吸引力。一季度,我们不断精选和审视组合中的中小市值个股质地,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对个股的质量因子要求进一步提高,减持了部分当期估值较高、远期成长较为不确定的个股。站在当前,我们再一次审视组合中的中小市值个股持仓后,仍然坚持部分优质中小市值个股的头寸,我们相信这部分公司公司治理优秀,成长潜力仍然巨大。当前基金仓位结构相对上一个报告期没有大的调整,从长期出发优选两类资产,一是急需进行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方向;二是具备向全球扩张的中国品牌。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发现在宏观经济环境有不确定的背景下,企业仍然有积极的成长空间和机会。三个方向尤其值得重视:第一是新能源后平价时代的机遇。经过头部企业长年的技术创新,叠加上游资源价格恢复理性,当前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的成本都有明显下降,与传统能源达到平价后,下游需求有望进一步爆发。第二是AI泛化后的硬件市场,我们认为AIGC将带来很多硬件创新,如MR眼镜、AI PC、AI手机、AI音箱等行业升级方向,将带来消费电子及上游半导体产业链新一轮的增长驱动。第三是高质量出海市场,去年国内新三样出口破万亿,今年我们将持续看到一些中国企业更加高质量地出海,包括医疗设备、创新药BD、新消费、商业航空、低空飞行等多个领域,我们有望看到从零到一的机会出现。一季度,本基金加仓了电力设备和汽车板块,缘于我们观察到新能源后平价时代,下游需求有望进一步爆发的确定性。同时我们保持了电子、军工、家电等行业的持仓。从长期来看,本基金将继续优选两类资产,一是亟需进行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方向;二是具备向全球扩张的中国品牌。组合将继续以中国优秀制造业企业为基,重视组合结构的相对均衡,预期收益的确定性,同时严格控制换手率,避免操作的随意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报告期内,A股三大股指表现一般,上证综指下跌3.70%、深证成指下跌13.54%、创业板指下跌19.41%。报告期内,本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坚持成长股头寸。2023年,以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系列模型为代表的大语言处理模型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带动通信、传媒、计算机等TMT板块全年录得较好的收益。另一方面,价值类资产表现较好,尤其在下半年,煤炭板块表现强势。当前基金仓位结构相对上一个报告期没有大的调整,以制造业为基,优选两类资产,一是急需进行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方向;二是具备向全球扩张的中国品牌。2023年全年来看,本基金维持了机械、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等板块的仓位,我们认为高端制造的自主可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关板块的成长确定性非常强,优质个股依靠自身竞争优势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成长底色不变,仍然是本基金未来非常看好的主线。下半年,本基金加仓了消费电子板块,缘于我们观察到AI相关硬件在未来12-18个月将有很大变化,展望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中国企业在各个环节都展现出了很强的竞争优势,我们观察到部分优质个股的估值吸引力已经非常高,预期收益率空间不断提升。本基金在2023年下半年减仓了汽车板块。汽车行业伴随行业智能化升级加速和头部车企的销量持续超预期,板块全年在波动中持续有赚钱效应。考虑到2024年行业潜在的价格战风险,以及个股的预期收益率降低,本基金在下半年减仓了部分汽车板块头寸。当前我们对于汽车个股的选择由泛到精。从长期来看,本基金认为汽车仍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全球汽车电动智能化过程中,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等环节布局领先,未来仍有持续的赚钱机会。长期来看,本基金将继续优选两类资产,一是亟需进行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方向;二是具备向全球扩张的中国品牌。目前板块配置比较偏重在电子、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组合将继续以中国优秀制造业企业为基,重视组合结构的相对均衡,预期收益的确定性,同时严格控制换手率,避免操作的随意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报告期内,A股三大股指表现一般,上证指数下跌2.86%,深证成指下跌8.32%,创业板指数下跌9.53%。报告期内,本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坚持成长股头寸。当前基金仓位结构没有大的调整,以制造业为基础,优选两类资产,一是急需进行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方向;二是具备向全球扩张的中国制造品牌。三季度,价值类资产表现较好,资源类、总量类资产表现强势。通信、传媒等上半年活跃的板块调整较大,本基金对部分优质资产进行了开仓或加仓;国防军工、半导体制造等自主可控领域下跌较多。我们认为自主可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关板块的成长确定性非常强,优质个股依靠自身竞争优势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成长底色不变,仍然是本基金未来非常看好的主线,本基金在三季度增加了部分仓位。三季度汽车板块波动较大,汽车板块在一季度受到汽车终端“价格战”影响,板块出现超跌;二季度由于行业个股业绩普遍超预期,智能驾驶行业进展超预期等因素,板块表现亮眼;三季度汽车板块以振荡为主。汽车板块当前整体估值较为合理。本基金认为汽车仍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全球汽车电动智能化过程中,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等环节布局领先,产品力获得大幅提升。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接近300万辆,实现了近50%的增长,中国汽车的产品力获得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充分认可。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产与销将进一步分化,生产大于内销将成为常态,由此来看,中国汽车出口将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投资主线。长期来看,本基金将继续优选两类资产,一是亟需进行国产替代的自主可控方向;二是具备向全球扩张的中国制造品牌。目前板块配置比较偏重在国防军工、电子、汽车等板块。组合将继续以中国优秀制造业企业为基,重视结构的相对均衡,同时严格控制换手率,避免操作的随意性。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2023年,我们走访调研了两百余家上市公司及相关产业链单位,收获颇多。虽然股市表现不佳,我们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经过长期的调研,我们仍然充满信心,我们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A股上市企业的综合质量相比过去正愈发出彩。我们看到,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打破海外的技术封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很多优秀企业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已经不是自身竞争力不足导致的成长乏力,而恰恰是自身竞争力过强而导致在全球拓张过程中面临的海外反制。2023年开春,我们在一家高空作业平台企业的制造车间,技术人员给大家展示公司全新一代电动式作业平台装备时说,“这个产品,放在全球,我们没有对手。”8月,我们在一场行业展会上,一家民营石油设备企业的销售说,海外一家竞争对手把公司的全套产品拆了十几遍,仍然做不出与公司质量相当的产品;年底,我们在上海外高桥港区码头,1500辆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齐刷刷驶入巨大的外贸滚装轮准备出口欧洲,装船的工作人员突然回头问我“这场景,放在十年前,你敢想吗?”在2023年惨淡的二级市场表现下,各种负面担忧不绝于耳,以至于我们去观察上市企业时,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中国优秀企业的竞争力,你若没有看到,确实很难想到。另外一个调研中的发现是,A股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结构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大批70后、80后甚至90后正在走上A股企业一把手的舞台,这批人大多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乏中外名校毕业;这批人一边在工厂抓良率抓成本,一边关注着海外最新的技术前沿研究;这批人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中国国力的增长几乎同步;这批人的创业故事少了些许草莽色彩和江湖义气,却不乏激烈的文化思辨与制度交融。这批年轻的企业家,给人一种非常饱满的感觉,悉心观察,他们的共性底色是一种很强的民族自信,这在上一辈企业家身上鲜有见到。我们并非因为盲目相信,所以看到;而是因为看到,所以相信。2023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提升价值链,出口高质量、价格有竞争力的资本商品和其他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来实现高质量增长的目标。展望2024年,随着内需刺激政策的陆续释放,消费、投资和出口仍将继续回暖,国内经济有望延续修复,稳增长政策预期持续发力。2024年广义赤字率有望提升,房地产结构性机会来自三大工程,强度取决于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特大型城市城中村改造有望提速,我们预计每年可拉动投资约5000亿元左右。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30%,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制造业出海将愈发强势。凭借庞大的工程师红利以及中国人的奋斗精神,中国很多行业出海将对当地竞争企业造成降维打击。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例不断提升,而且制造业出口的比例也在逐步提升,说明出海已经成为制造业广泛普遍共识,向出海要增长,向出海要收益。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步伐仍然坚定,同时,国内相关政策坚定支持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调也没有变,虽然部分制造业产能出现过剩压力,但国内外需求不断出现的背景下,产业周期正逐步触底反弹,一些新的产业趋势可能出现较好的机会。消费方面,板块内部预计持续分化,结合社零数据来看,过去两年国内居民消费意愿或消费能力整体承压。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化加剧,以及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缩减的情况下,过去1-2年我们观察到了明显的追求理性消费和性价比消费的现象。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汽车消费、出行消费和部分服务性消费快速修复。2024年,我们将继续关注国内消费的新趋势与走向全球的中国品牌。六百年前,奥斯曼人企图通过控制地中海切断全球贸易,然而这反而加速了全球其它多个港口的发展,驱动了全球贸易的急剧增长。在当前,逆全球化似乎已经成为一致预期,但从全球贸易额的不断增长来看,世界正在经历一种全新的全球化浪潮,中国与许多国家的贸易额正不断增长。中国的优秀企业家,正在不断寻找新消费品类、新消费场景、新市场需求、新模式创新,以获取更大的商业蛋糕。未来总是不确定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基于价值判断,坚信长期的力量是投资的本源。中国股市估值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上证指数、沪深300、香港恒生指数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37%、14%、7%的历史较低水平。对比全球来看,当前国内市场具备较高的估值性价比。2023年,我们用了非常大的努力,却仍取得了不太令人满意的结果;2024年开年以来,成长股的快速下跌更是让我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展望2024年,我们将加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长期价值的思考,竞争优势的把握,长期发展的跟踪,不断加强挖掘优秀商业模式、稳固竞争优势和充分成长潜力的个股,通过企业的持续增长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我们一直认为寻找中国真正的优质资产是投资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正道,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具有给优质资产再定价的能力和使命;诚然,股价的下跌给我们的组合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但股价被低估的优质资产无疑也是我们为投资者获得丰厚收益的真正来源。机会总是在险境中出现,光明总是在黑暗中凸显,我们上下求索,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