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利达灵活配置混合C
(001567.jj )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3,563.00
总资产规模
2,676.24万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15-07-08当前净值1.3496 (2025-04-02) 基金经理吴剑毅管理费用率0.8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7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南方利达灵活配置混合C(00156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吴剑毅2015-07-08 -- 9年8个月任职表现4.78%--57.48%-5.70%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吴剑毅--1510.7吴剑毅:男,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2009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任南方基金研究部金融行业研究员;2012年3月15日至2014年7月18日,担任南方避险、南方保本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11月26日至2017年12月2日,任南方顺康保本基金经理;2014年7月18日至2018年1月16日,任南方恒元基金经理;2015年9月11日至2018年11月28日,任南方消费活力基金经理;2015年10月28日至2018年11月3日,任南方顺达保本基金经理;2017年8月3日至2019年1月25日,任南方金融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12月2日至2020年5月15日,任南方顺康混合基金经理;2018年2月6日至2020年5月15日,任南方安养混合基金经理;2019年1月25日至2022年1月5日,任南方新蓝筹混合基金经理;2015年5月21日至今,任南方利众基金经理;2015年7月8日至今,任南方利达基金经理;2015年11月19日至今,任南方利安基金经理;2016年12月14日至今,任南方安颐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11月2日至今,任南方安福混合基金经理;2018年11月3日至今,任南方中小盘成长股票基金经理;2020年4月29日至今,任南方誉慧一年混合基金经理;2020年11月18日至今,任南方誉鼎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2022年8月2日至今,任南方宝祥混合基金经理;2024年2月6日至今,任南方誉民稳健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2015-07-0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4年的股票市场波动剧烈:开年就开启了快速下跌模式,上证指数最低触及2635点。尽管2月份有过短暂的触底反弹,但随后又缓慢回吐涨幅,至9月中旬几乎回到了年初的低点。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对股市的积极表态,以及随后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对经济和政策的超预期论述,在较低的点位上重新点燃了海内外各路资金对A股的热情。上证指数在短短数个交易日内猛烈反弹,最高一度触及3674点,随后开启了震荡回调整理,全年最终收于3352点。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上涨12.7%,结构上分化较大。其中,代表稳定股东回报的红利指数表现最好,上涨14.5%。受流动性驱动的中小市值股票,尽管在阶段性反弹的过程中有过亮眼的表现,但全年涨幅依旧落后,中证1000小幅上涨1.2%,而中证2000则下跌2.1%。债券市场延续了前期的牛市表现,除了在9月股市上涨时出现了阶段性的回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2.56%下行至年底1.68%,降幅高达88bp。本基金定位为固收+产品,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股票仓位中枢将保持在25%左右。回顾24年的股票市场,非常戏剧性的是,9月底短短几个交易日,将全年的市场走势由大幅下跌逆转为大幅上涨,可见市场波动之大。庆幸的是,在波动的市场中,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住优质公司的内在价值,立足于预期回报率,并未迷失于短期的股价趋势中。在9月份市场跌至最低点时,我们仍在持续增加被错杀的优质公司的配置,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过来,如果我们因为一项资产的上涨而买入,下跌而卖出,恰恰说明这项资产并不在我们的能力圈之内,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操作。因此,运作过程中我们将淡化短期股价趋势,立足于当前股价隐含的预期收益率空间进行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组合潜在的风险收益性价比。通常来说,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我们的仓位将趋于提升,反之则趋于下降。回顾过去3年,尽管在地产和经济的压力之下,股市表现整体承压,但代表稳定股东回报的红利指数依然实现了较为可观的收益回报。在这背后,是一批能够产生持续稳定现金流的优质公司,以及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它们通常具备良好的商业模式以及较深的护城河,这是未来现金流稳定可持续的基础。而合理的估值水平则使得它们具备较好的股东回报条件,从而在监管的引导和市场的鼓励下,可以通过提高分红比例给股东们带来可观的收益回报。在后续的投资中,我们仍将专注于未来能产生持续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并结合当前股价隐含的预期回报率,构建具备有性价比的标的组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组合中的优质公司都当作长久期债券一样看待和操作。我们的潜在收益来源不仅有建立在现金流基础上的股息回报,同样也来自于因股价上涨股息率下行所带来的资本利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3季度股票市场先抑后扬,上证指数在9月中旬一度跌破2700点,随后迎来了猛烈的上涨,一举突破3300点。市场转折点出现的背景来自于海内外政策环境的共振: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拉开了降息周期的序幕;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对股市的积极表态,以及随后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对经济和政策的超预期论述,在较低的点位上重新点燃了海内外各路资金对A股的热情。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上涨12.44%,反弹中的结构分化显著:前期跌幅较深的创业板指大幅上涨29.21%,中证1000上涨16.6%,而前期相对抗跌、超额收益显著的红利指数仅上涨4.1%。分行业看,非银金融、房地产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1.67%、33.05%,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涨幅较少,分别上涨1.24%、2%、2.95%。债券方面呈现出与股市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期初的2.24%一路下行至逼近2%,但9月末在股市大幅反弹的过程中也一度反弹至2.2%的水平。报告期内中证全债指数上涨1.24%,但在最后几个交易日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撤。在此过程中,本基金坚持投资于中长期基本面优异的龙头公司,并结合预期收益率的高低确定个股权重占比,根据市场及基本面变动情况持续进行动态再平衡。持仓结构上,我们偏好长期商业模式稳定、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优质公司,同时立足于现金流和估值水平等标准进行筛选。在9月中旬之前市场持续下行的过程中,我们保持了中枢偏高的仓位水平,逆势增持了预期收益率持续提升的优质公司,因其即使只考虑股息率也具备显著吸引力。而在市场反弹的过程中,我们对涨幅较大、预期收益率显著下降的标的进行了减持,仓位水平逐步往中枢回归。债券方面,我们保持了相对偏防守的久期,以获取相对确定性的票息收益,重点防范快速上涨后的回撤风险。展望后市,在经历了短期的快速普涨后,市场潜在波动风险有所增加,结构分化将进一步加大,在波动中风险与机会并存。我们将淡化短期股价趋势,立足于当前股价隐含的预期收益率空间进行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组合潜在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上半年的股市表现可谓跌宕起伏:开年就经历了恐慌性杀跌,上证指数一度下探至2635点;随后开始了快速反弹,并逐步企稳,指数于5月最高上探至3174点后开始持续回落。报告期内,上证指数小幅下跌0.25%,但振幅高达18.12%。结构上分化非常明显:代表稳定股息回报的红利指数逆势上涨11.29%,而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1000则大幅下跌16.84%,创业板指跌幅也达到了10.99%。分行业看,石油、煤炭、公用事业、银行等高股息板块表现较好;计算机、商贸、社服等板块跌幅则相对较大。债券市场几乎是保持了持续上涨的趋势,但涨幅最大的阶段发生在1季度,进入2季度之后基本保持震荡,等待宽松政策的进一步确认。报告期末10 年国债收益率达到2.21%,相比期初大幅下行35bp;30年国债收益率期末则达到2.43%,相比期初下行41bp。报告期内中证全债指数大幅上涨 4.31%。报告期内,我们在坚持投资商业模式稳定、竞争力突出的优质公司的同时,也结合自由现金流创造效率等指标进行组合持仓的优化。对于部分现金流创造效率较低的公司,我们进行了减仓操作,把仓位进一步集中到现金流创造效率较高的优质公司身上。现金流创造效率是股息率的前提,也是投资的第一性原理,而确保持续现金流的前提依旧是稳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那些愿意以分红或者回购的形式积极回馈股东的公司,就是我们重点投资的对象。债券方面,我们保持了相对偏防守的久期,以获取相对确定性的票息收益,重点防范快速上涨后的回撤风险。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1季度股票市场呈现出止跌回升的走势:在经历了1月份的恐慌性下跌后,市场快速企稳反弹,逐步修复前期跌幅。全季度上证指数收涨2.23%,但结构分化明显:代表稳定股息回报的红利指数大幅上涨10.12%,而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1000则下跌7.58%。分行业看,石油、煤炭、银行、家电等高股息板块表现较好;有色板块受益商品价格上涨也有不俗表现。医药、计算机、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则相对较大。债券市场延续了上涨趋势,10年国债收益率季末达到2.29%,相比季初大幅下行27bp;30年国债收益率季末则达到2.46%,相比季初下行38bp。全季度中证全债指数大幅上涨2.34%,涨幅也创出了近几个季度新高。拉长时间看,我们从上市公司获得的回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股息,二是业绩的成长。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表现,不难发现,随着宏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对于未来不确定的高成长变得更加苛刻,而更在意当下所能获得的股息回报。从另一个角度看,当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那些现金流充沛的公司,将更有能力通过分红或者回购的方式促进股价回归内在价值。与此同时,那些公司治理较好、愿意通过分红等方式与投资者分享价值创造的公司,也将日益得到青睐。在此背景下,我们在坚持深耕优质公司的同时,将更加严格的审视公司当前的现金流水平和股息率情况。在以股息率进行防守的前提下,如果未来经济逐步复苏,优质公司在收益获得上依然具备较强的进攻性。债券方面,我们保持了相对偏防守的久期,力争获取相对稳健的票息收益,重点防范快速上涨后的回撤风险。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依然具备较强韧性,deepseek引领的科技领域追赶令人振奋,也给长期经济增长带来了更多的信心。随着地产对经济的拖累逐步减弱,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经济潜在的周期性复苏动能有望出现。24年债券收益率出现的大幅下行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因为这隐含了对宏观经济较为悲观的预期,也给汇率带来了一定压力。基于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我们对债券市场继续保持谨慎。好的地方在于,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大幅下行,优质股票资产的吸引力无疑是凸显的。因此,对于优质股票资产,我们依旧保持乐观态度。即使不考虑长期的成长性,单看当下的股息率水平,它们也具备充足的吸引力。在市场由熊转牛的过程中,部分题材股可能会体现出阶段性更强的超额收益,这是市场情绪逐步恢复的正常体现,也是对前期大幅跑输的修复。在此过程中,我们仍将立足于能力圈,坚持投资于我们能看得懂、同时估值便宜的生意,以避免本金的永久性损失。正如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所说:“投资于梦想很容易,真正的挑战是如何确定资产的价值”。我们当前的持仓主要集中于消费、医药、金融、资源品、制造业等板块。这是自下而上挑选长期商业模式稳定、具备一定护城河的优质公司,同时立足于当下估值水平进行筛选的结果。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进行审视,我们对当前组合也是相对有信心的。一方面组合具备一定顺周期的属性,另一方面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未来内需消费也将成为政策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