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新蓝筹股票A
(001651.jj)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92万
成立日期2015-08-06
总资产规模
4.38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股票型当前净值2.4630基金经理盛震山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97.37%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0.1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工银新蓝筹股票A(001651)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王筱苓2015-08-062023-11-238年3个月任职表现9.86%--118.10%-2.44%
盛震山2023-10-13 -- 1年2个月任职表现8.05%--9.61%--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盛震山专户投资部投资副总监、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兼任投资经理145.3盛震山先生:中国,硕士研究生,曾先后在中国电信集团北京市电信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在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担任项目经理,在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助理,在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经理;2019年3月5日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专户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兼任投资经理。2023年1月13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聚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13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领航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9月26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精选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0月13日起担任工银瑞信新蓝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10-13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海外方面,三季度海外经济增长动能延续走弱,但韧性仍然较强,通胀压力缓解以及增长动能放缓背景下,海外流动性边际宽松。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首次降息。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概率较大,不过考虑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的滞后性,预计接下来3-6个月海外市场仍将在增长放缓与货币宽松交易之间波动切换。  国内方面,三季度经济增长动能仍然偏弱,中采PMI指数处于荣枯线以下。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此次会议召开时间、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后续政策部署均超出市场预期。整体上看,政治局会议表态对市场信心修复有积极意义。伴随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经济有望逐渐企稳。  市场方面,三季度A股先抑后扬,9月政治局会议后宽基指数快速反弹并创出年内新高。其中,创业板指和科创50在三季度领涨,沪深300涨幅也达到16.1%。行业层面,中信一级行业中非银金融、综合金融、房地产行业领涨,石油石化、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表现落后。风格层面,随着三季度末重要会议的召开,投资者的信心显著增强,进而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此前相对强势的上游资源、公用事业等板块在本季度后期明显走弱,顺周期和成长板块则在市场情绪出现反转后实现了大幅反弹。  股票投资运作方面,一方面结合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主要考虑产业层面供需关系的边际变化,对持仓的重点行业进行了调整。具体包括:增加了有色金属、交通运输、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占比,降低了公用事业和传统能源资源行业的占比。总体上,组合的配置重心从产业链偏上游的资源端,逐步向下游消费端进行转移。  在过去的四年中,各国曾经普遍采取了扩张性政策、需求被很大程度的激发,导致商品资源的消耗一度很旺盛、供给侧存在的瓶颈也导致产业链利润向上游转移。当前,随着主要发达国家开启降息之门,或意味着经济活力正重回温和。国内方面,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有望由重资产投资、重资源消耗的模式,逐步向增加社会保障、鼓励普遍就业和促进居民消费的方向进行切换。此外,我国的能源转型正在加速,新能源汽车、绿色电力在机动车销售和电力生产中的占比迅速提升,这些新的变化将对国内乃至全球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供需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未来资源、能源的供需平衡有望进入新的阶段,不同产业环节的附加值也很可能出现新的趋势性变化,因此也会是我们重新筛选行业和公司、调整组合配置结构的重要依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形态,先触底反弹、后冲高回落。一方面,开年以来全球PMI指数普遍回升、外需相对较强,带动了商品价格和市场信心的回升,因此市场指数在2月初触底后一度反弹幅度较大。另一方面,从内需来看,房地产政策陆续放松的效果有限,仅少数核心城市和区域出现销售阶段性回暖的情况。当前中游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和资本投入产出比均较低,进而造成信贷扩张意愿较弱;资产价格和居民的收入预期均走弱,对消费意愿和市场风险偏好有不利影响。此外,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内需的推动力尚很有限。因此,二季度中后期以来市场延续回调,上证、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普遍已接近开年的位置,而创业板、中小盘和微盘指数的位置低于年初。从市场结构来看,走势继续呈现明显分化:银行、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等行业表现明显较强,而多数顺周期的产业环节比如地产、建材和消费等跌幅明显。此外,光模块等AI底层硬件领域受益于海外热点的拉动,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由于市场成交量逐步趋于收缩,因此小市值股票、特别是微盘股,受到资金抽离风险资产的负面影响相对更明显。  组合于二季度中前期,明显增加了以水电为首的公用事业的配置比例。这一方面是考虑到今年以来上游来水恢复较好、短期基本面向上的确定性非常高;另一方面,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水电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韧性和稳定性远高于其他公用事业领域,在成长性相对稀缺的环境下这类潜在资产回报更稳定的行业应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此外,组合自二季度中期以来增加了贵金属资源股的配置比例。眼下,随着无风险收益率的西升东降,持有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长期来看,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地缘摩擦不断、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前进的趋势暂未有止步,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仍在,以及商品的短期价格走势难于预测、波动在所难免,我们倾向于认为贵金属资源股的配置价值好于对应的大宗商品。最后,从二季度末开始,我们对部分重资产、运营类行业的持仓和相关个股做了调整,这主要是其中一些上市公司的估值已显著提升,而基本面的潜在风险正在累积,因此组合的配置结构有再平衡的必要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第1季度,市场整体先抑后扬。宏观来看,尽管新房销售、传统基建的增速相对不强,但公用事业、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强度仍保持较高;从全球来看,海外头部发达国家的需求韧性得以维持,发展中国家新建供应链的投资热情高涨,因此外需超预期的强劲,对经济总量也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相对于制造端过剩环节较多的情况,资源端总体上继续保持紧平衡的供需格局,因此我们延续了对资源品的更多关注。于1季度,原油、铜和黄金等重要商品的价格均有上升,而与其对应的权益资产则普遍实现了更高的股价涨幅。显然,仅用商品现货端的价格上涨来解释权益资产的估值弹性,在逻辑上是不充分的。以原油为例,其作为传统能源资源品,已处于持续多年投资相对不足的状态,因此产油国在当前需求存在波动的阶段仍具备将油价维持在相对高位的能力。如果原油价格在更长时间范围内维持高位震荡,意味着油气资产的潜在回报水平有望长期相对稳定、其业绩的周期波动或将受到抑制。市场中的多数投资者对此逐步建立认知、形成一致预期的过程,也就对应了原油股的估值持续提升的过程,而这显然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也可以较好的解释在此前的2023年2季度,原油股的股价在原油商品价格一路回落的过程中维持升势背后的原因。投资者终将意识到,在权益资产估值保持相对较低水平的阶段,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意味着潜在投资价值。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无论是商品价格还是权益资产的估值,短期内较快上涨,往往意味着其从风险收益比衡量的吸引力正在回落、潜在波动将增加。因此,从权益投资角度,我们在发现长期结构性矛盾、尽可能保持组合持仓稳定性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短期波动对投资者体验的潜在影响。  在此期间,组合基本维持了对公用事业,以及特定上游资源和局部消费环节的重点配置。其中,我们明显增加了对油气资源股的配置权重,适度调降了煤炭股持仓。同时,出于组合结构适度多元化的考虑,新增了涉及消费和制造环节一些细分领域的个股。展望未来,在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中,选股和组合管理仍将面临挑战。我们期望通过努力的主动选择,为客户争取长期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回顾2023年,在开年之际,随着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恢复,各个产业环节的景气度普遍提升。进入二季度后,地产销售的回暖未能持续,出口方面在此前累积的订单集中交付之后也出现走弱的迹象,实体层面的总需求未能出现如期的强劲回升,进而也影响了消费的信心。尽管此后一直到年底阶段,地产限制性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放松,但购房者的信心依然不足,体现在新房销售端的数据依然较弱,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地产风险是否有可能进一步蔓延的担心。同时,我们注意到地方政府正面临债务去化的压力,而此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因此在地方政府层面,继续进行信贷扩张、支持总需求增长的动力有所不足。时至年底,我们注意到中央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支援地方政府债务去化、明确三大工程等扩张性政策,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更加积极的金融支持措施,这些都是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的有利信号。  市场方面,2023年上证指数出现了-3.7%的调整,中证800指数的变动幅度为-10.09%,创业板的调整幅度达到-19.49%。尽管主板指数调整相对较小,但市场的结构分化非常明显。低估值、高股息的个股明显跑赢市场整体,地产及其产业链、新能源、消费等产业环节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大;TMT、汽车等行业虽然机会时有闪现,但这些行业领域的投资机会往往题材性较强、相应的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且从价值判断的角度往往难于评估个体资产的安全边际,因此投资获利的难度不小。  在2023年的投资过程中,为应对宏观层面的挑战,组合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减持了地产及其产业链、金融行业、出行等高端和可选消费环节,新布局了存在供给侧约束的上游资源、潜在资产回报相对稳定的公用事业。从全年来看,组合持仓保持了低估值特征,且在配置结构优化调整后,净值的波动幅度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截至2023年底,组合配置的行业领域主要包括公用事业、以传统能源和有色金属为主的上游资源,以及医药、零售、轻工和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一些下游环节。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从宏观需求角度,2024年下半年有两个环节存在走弱的可能:首先,出口增速可能走弱。从短期来看,上半年以来由于存在预期贸易摩擦加剧,红海危机迫使船舶绕行、运期拉长,以及国际赛事密集等因素影响,全年的出口订单可能存在较正常季节性有所前置的情况,再叠加去年下半年的同比基数渐高,不排除下半年的出口情况可能弱于季节性。此外,从中期来看,2024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计的出口同比增长6.9%,未来增速向合理均值回归的可能性亦较高。其次,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可能走弱。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的同比增速明显高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作用。但与历史同期相比,当前产能利用率较低、上市公司的资产回报水平已连续数个季度呈现下行态势,加之二季度以来的信贷数据已先行走弱,制造业投资增速即将下行的可能性不可低估。如果上述情况出现,意味着当前名义利率向下的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截至目前,货币和财政政策均保持了相对克制的状态、未有出台大幅刺激需求的扩张性政策。假设不大水漫灌的原则始终得以贯彻,则从当前为数不少的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状态,过渡到冗余产能大部出清、产出缺口明显收窄的前景,可能依然需要更多耐心等待。  对于一些市场热点,我们的见解和市场的普遍认同可能存在一些差异。首先,“高股息”资产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高分红”事实上已成为最近两年较为有效的选股方向和权益投资策略,我们的组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相关资产的良好表现。然而,由于众多具备“高股息”特征的上市公司股价已经持续、大幅上行,其可预期的股息收益率已经显著压缩、股价的潜在波动也势必加大。特别的,我们已经注意到其中的一些产业环节,未来行业层面的供需关系可能会出现不利的潜在变化,相关个股的收益质量和现金流创造能力有被侵蚀的可能。简而言之,这些资产从风险收益比衡量的投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利用“高股息”特征选股不能泛化和简单化,相关资产背后的商业模式、行业供需平衡、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及其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因素更重要。  其次,降息周期的演绎过程可能远比投资者预期的更加曲折和漫长。在美国的通胀和就业数据开始持续走弱后,市场开始热烈的讨论和交易美联储降息。但在过去一年多当中,宏观经济的高频数据出现波动和反复并不少见。市场抢跑的结果往往会削弱降息的效果,甚至还会造成降息推迟并压缩降息的空间。  第三,进入7月份之后,也即在本报告编写之际,大洋彼岸总统选举期间的意外事件给全球带来扰动,也触发了金融市场一系列的交易行为。历史经验证明,候选人的演说和施政倾向,和实际出台的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之间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面对情绪热烈的交易时,我们更需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能轻易被市场所裹挟。  最后从投资业绩的角度,尽管上半年以来组合实现了一定的投资收益,但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组合的年化收益率水平向合理均值回归将是我们和基金持有人共同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当然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从组合管理的角度,组合当前持仓有再平衡的必要性,我们也预计将在行业和个股的选择上进一步拓宽视野,努力使组合的配置结构更加多元化,以期有效应对市场的潜在波动。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为投资者贡献长期可持续的、富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