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景荣债券A
(002644.jj)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548.00
成立日期2016-05-25
总资产规模
16.69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1559基金经理朱浩然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1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大成景荣债券A(002644)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李富强2020-12-022021-12-071年0个月任职表现8.87%--9.00%--
陈会荣2018-11-122019-10-310年11个月任职表现1.75%--1.75%--
孙丹2017-05-082019-10-312年5个月任职表现-0.77%---1.89%--
朱浩然2024-01-12 -- 0年11个月任职表现4.93%--4.93%--
方孝成2021-11-032024-01-172年2个月任职表现3.73%--8.42%--
黄万青2016-05-252020-12-044年6个月任职表现1.21%--5.60%-18.9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朱浩然本基金基金经理126.8朱浩然先生: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学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现任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历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机构债券投资部信用研究员、交易管理部交易员、机构债券投资部基金研究员、上海毕朴斯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投资经理。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就职于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机构债券投资部任研究员,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就职于上海毕朴斯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任投资经理。2017年2月加入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固定收益部专户投资经理,融通通颐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8日至2018年9月28日)、融通通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9日至2018年11月20日)、融通通润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9日至2018年11月20日),融通通福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17年9月8日起至2022年5月17日)、融通月月添利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8日起至2020年6月1日)、融通通颐定期开放债券、融通通源短融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8日至2022年5月17日)、融通通和债券、融通通润债券、2017年9月9日至2022年5月17日任融通通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融通通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9日起至2022年5月17日)、融通通瑞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3月24日起至今)、2018年9月14日至2022年5月17日任融通增悦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7月19日至2022年5月17日任融通增辉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融通通捷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1月15日起至今)、融通通启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6月2日起至今)。2020年11月30日至2022年5月17日任融通稳健添盈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固定收益总部基金经理。2022年12月6日任大成惠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01-12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海外方面,美国经济数据和就业数据有所分化、反复,降息预期变动剧烈,整体而言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有所降温,但依然稳健。9月18日美联储完成四年以来第一次降息,超预期降息50BP,且最新预期年内还有50BP左右降息空间,打开了国内货币政策空间的外部制约因素。  国内方面,从三季度来看,生产、投资、消费、融资等方面的数据,均有所走弱,外需贡献尚可。通胀维持低位,PPI通缩状态延续。9月制造业PMI49.8,在荣枯线以下但有所回升,且超预期,在旺季供给和内需都有小幅度改善,季节性、预期好转和前期以旧换新等政策的落地可能是主要拉动因素。  政策方面,9月底政策密集推出。9月24日“一行一局一会”提出三方面措施,宽货币方面,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大招”尽出,宽松力度超出市场此前预期。托地产方面,增强对房地产销售、物业、收储、土地等各个环节的信贷支持。稳股市方面,推动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活跃产业资本,同时创设货币政策工具,为A股市场提供增量资金。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来,四大一线城市积极响应。9月29日至30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相继发布楼市新政在限购政策、首付比例、税收政策方面做出优化。广州在一线城市中率先全面取消限购;深圳取消外围区域限购,政策力度相对较大;上海和北京也有所优化,未来仍有空间。  受到政策密集推出的冲击影响,季度末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收益整体明显上行。三季度来看,3年以内国债受央行净买入投放资金影响,整体下行20BP左右,长端下行幅度较小,国开债整体下行5-10BP左右。信用债方面,中高等级信用债普遍上行15-20BP,低等级收益率曲线上行25-30BP左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海外方面,从经济超预期指数来看,美国经济4月中旬开始下行,欧元区和新兴市场6月也趋于下降,油价自4月中旬开始回落,表明欧美经济边际走弱。与此同时,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次数的预期较年初下降,欧元区经济更显疲态,美元指数处于较强区间。  2024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延续波折式修复、结构分化的格局。一季度经济表现稳健,外需回暖、服务业消费、制造业投资是经济的主要支撑,但微观主体预期偏弱、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根本矛盾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基建投资及房地产链条偏弱,m1增速、物价水平等指标仍然承压。二季度经济的斜率则有所放缓,PMI再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手工补息”监管背景下社融增速和M2增速接连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明显回落。  上半年央行保持稳中偏松的政策取向,为经济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于1月下旬宣布降准0.5%并下调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2月中旬5Y LPR利率超预期下调25BP,同时小行补降存款利率,并在4月叫停“手工补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融资成本。在央行的呵护下,上半年流动性环境总体合理充裕,广义基金发展迅猛,货币基金融出占市场比重上升,资金分层几近消失。  债券市场方面,在基本面和供需格局的支撑之下,债市整体延续牛市格局。年初至4月下旬,10年国债收益率呈现单边下行格局;随后在央行频频喊话关注长端利率风险的背景下,10年国债收益率转为震荡格局。上半年10年国债收益率运行于2.21%-2.56%,较年初下行35BP。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海外方面,美国PMI、就业数据等数据接连超预期,市场降息预期下降,降息节奏预计也会推后。  国内方面,国内1-2月经济数据和3月PMI明显改善,总量经济层面预计有所改善,二季度基数偏低,同比数据预计还会有所改善。但是当前整体经济弹性依然偏弱,传统经济动能下降,新经济贡献上升但占比还不高。权益市场在1月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随着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维稳政策密集推出,权益走势在2月之后明显企稳。  央行在1月宣布降准0.5%并下调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2月中旬5Y LPR利率超预期下调25BP,同时小行补降存款利率,市场的宽松预期持续发酵,债券市场走牛明显,体现的还是经济下滑带来的融资需求下行和流动性宽松驱动下的资产荒逻辑。  在宽货币预期和较强的配置力量之下,1-2月10年国债收益率单边下行,3月以来转为震荡格局。全季度来看,10年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为2.27%-2.56%,季末较季初下行27BP。  展望二季度,阶段性的供给压力、广义财政开支加速及经济数据反弹可能会对债市造成短暂冲击,但经济动能仍会偏弱,债务化解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偏宽松的取向,债市反转风险有限,若有供给冲击则是配置良机。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年初,随着疫情防控转段、房地产放松加大力度,各类经济数据呈现出复苏态势,PMI呈现回升趋势,股市偏强、债市收益率亦有所走高。3月中旬以后,经济开始逐步走弱,房地产、消费等均偏弱,PMI一直持续弱到年中,债券一直下行到8月底。随着8月底开始央行对资金空转的关注度提高、稳增长政策密集推出PMI小幅回升、政府债发行量增加,债券收益率呈现熊平态势。9月中-12月初,经济增速环比走弱,长端利率债及中端信用债呈现窄幅震荡态势,但30年国债、城投债、城农商行二永债呈现结构性行情。12月初之后,随着重要会议落地、存款利率下调,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  海外方面,美国经济强劲程度远超预期,主要原因是居民和企业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后疫情时代的财政刺激和就业市场紧缺是主要原因。一方面,疫情后的政策刺激下居民积攒大量超额储蓄、而2023年个税减免进一步支撑居民收入,另一方面疫情后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因此职位空缺数回落却未造成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企业方面,疫情后低利率时期用固定利率大量融资、政府转移支付积累现金和较高的货币基金及理财收入,使得美国企业在过去一年的利息支出不增反降,加息的影响较往次周期更为滞后。  本基金在2023年维持了整体偏多的信用仓位,期间进行了灵活的久期操作和杠杆调整。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下半年,虽然债券供给边际上升,且央行对长端利率保持密切关注或对债市形成影响,但中期来看,经济波折式修复的本质未变,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偏宽松的取向,各类机构资产荒格局难以缓解,债市反转风险有限,仍具较好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