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恒泽混合C
(002691.jj)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764.00
成立日期2016-07-15
总资产规模
3.69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1150基金经理吴彦叶嘉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9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前海开源恒泽混合C(002691)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刘静2016-07-152021-02-234年7个月任职表现2.84%--13.78%-16.59%
丁骏2016-07-152020-05-113年9个月任职表现2.87%--11.43%--
吴彦2021-06-17 -- 3年6个月任职表现3.41%--12.47%--
陆琦2021-02-232022-07-011年4个月任职表现2.53%--3.45%--
刘诣博2021-02-232021-06-170年3个月任职表现-0.07%---0.07%--
叶嘉2021-08-12 -- 3年4个月任职表现3.73%--13.0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吴彦--125.4吴彦:女,北京大学硕士。2012年至2014年任财达证券债券研究员;2014年4月加盟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基金经理。2019年7月15日至2020年10月22日,任前海开源顺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0月18日至2021年12月28日,任前海开源裕瑞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6月17日至2023年12月29日,任前海开源沪港深隆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6月17日至今,任前海开源恒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10月11日至今,任前海开源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吴彦女士具备基金从业资格。2021-06-17
叶嘉--123.4叶嘉先生:中国国籍,硕士研究生。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任中国中投证券运营管理部主管;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任小牛资本集团产品研发中心基金产品经理;2016年3月加盟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事业部基金经理。2021年8月12日起担任前海开源恒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前海开源盈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9月6日起担任前海开源多元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9月28日任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2月15日担任前海开源泽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08-12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固定收益方面,本报告期内,经济基本面、流动性、风险偏好及机构行为是主导债券走势的关键因素,9月底,风险偏好对债市的影响显著上升。具体来看:7月上、中旬,债市风格基本延续二季度,长端表现偏弱,中短端及信用债则受益于资金偏松和资产荒延续强势。7月下旬后,因政策利率下调,债市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长端利率债补涨明显。8月上旬,随着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1%以下,债市止盈情绪升温,长债率先调整,随后由于持续下跌引发债基赎回,信用债补跌,信用利差显著扩大。8月底后,因基本面数据进一步走弱,债券收益率重回下行,但由于资金偏紧,不同品种间分化明显,长久期品种表现明显强于中短久期品种,由于季末理财回表,信用债表现弱于同期限利率债。9月下旬,由于稳增长政策力度大超预期,风险偏好迅速提升,债市情绪受到明显压制,国债30年-10年的利差迅速走阔,信用债调整幅度较大,信用利差较8月下旬高点进一步扩大。整个季度来看,利率债表现明显好于信用债。操作上,组合以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为主,久期维持在市场中性水平以上,8月中旬以来持续调低信用债仓位,增加利率债仓位。报告期内,组合运作较为平稳。 权益方面,三季度直到九月中旬A股市场仍然是调整为主,直到9月中下旬多项重磅金融政策密集出台,包括:1、首次创设专门针对股票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下调政策利率20个基点;3、降准0.5个百分点;4、降低存量房贷利率;5、全国层面的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统一至15%,等等一系列金融政策,释放了稳预期强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至此A股以及港股开始呈现较大幅度上涨,上证指数拉升至3336.50点,深证成指拉升至10529.76点。我们的组合持仓依旧没有太大变化,持有具备产业优势的消费类龙头、制造业龙头等具备产业优势的上市公司,我们观察到大部分公司的中报呈现出了一定的韧性,虽部分公司业绩略有一定放缓,但估值已经过分反应了较为悲观的预期,所以我们认为坚定持有具备产业龙头优势或是一定资源、牌照垄断优势的上市公司,是现下较优选择,另外我们也继续通过新股申购来增厚组合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固定收益方面,本报告期内经济增长预期、流动性、央行行为、机构行为、风险偏好是影响债市走势的关键因素。具体来看: 1-2月,由于融资增速延续下行,且风险资产弱势,债市整体较为强势,而由于机构缺资产,30年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高票息资产更为强势。进入3月,随着经济数据回暖,债市由单边下行转为震荡,波动明显加大。由于跨季资金较为宽松,前期强势的长久期利率债表现明显不及中短久期利率债,信用债表现亦不及同期限利率债。进入2季度,在经济基本面仍是主导债市的关键因素的同时,机构行为、央行态度、流动性对债券类资产的趋势和结构的影响明显上升。4月初,央行在货币政策例会中首次提示长端利率债风险,市场对长久期利率债趋于谨慎,而由于跨季后资金较为宽松,中短久期利率债表现明显强势。此外,配置需求对债券类资产走势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非银配置需求强劲,各类利差压缩至低位。4月24日后,由于央行进一步提示长债风险,且基本面阶段性好转,债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由于担心赎回引发负反馈,信用债调整幅度明显大于利率债。之后随着市场修复,负反馈担忧解除,加上配置需求仍然强劲,信用债重新走强。5月后,尽管央行持续提示长债风险,地产政策持续出台,但在基本面数据偏弱、流动性宽松、机构配置需求较强的共同作用下,债市延续强势,信用利差收窄至历史低位。期限上,由于央行持续提示长久期利率债的风险,而保险、理财等非银机构配置需求较强,利率债期限利差显著走阔、长期限信用债的信用利差压缩至极低水平。整个上半年来看,因2季度后央行持续提示长端利率债风险,利率债期限利差明显走阔;尽管长端利率债走弱带动5年以上信用债与5年以内信用债期限利差走阔,但因配置需求强劲,信用债等级利差、5年以内信用债期限利差压缩明显,信用债表现明显强于利率债。 操作上,组合以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为主,组合久期维持在市场中性水平以上,在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中精选性价比高的品种不断优化组合结构。组合在3月市场大跌的过程中逐步拉长久期,在4月下旬前陆续将明显高估的信用债换成利率债,在4月下跌过程中通过卖出利率债进行了一定的降久期的操作,在4月底市场企稳后逐步加久期,又将部分利率债换成超跌的信用债。 权益投资方面,证券市场在上半年走势较为震荡,上证指数最低下探到2635.09点,而最高至3174.27点。截至6月30日,上证指数收盘点位为2967.4点,上半年累计小幅下跌0.25%。市场走势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年初至2月初市场预期呈现悲观,市场逐渐走弱;其次从2月初至5月底,资金面好转,各种利好政策频出,市场震荡上行;最后5月底至年中,预期经济在政策呵护下的复苏路径或呈现一定曲折,资金观望情绪较重,市场走势较为震荡。行业端分化明显,以能源、资源、银行等产业为代表高股息板块为上半年主线。我们观察到部分消费公司、制造业公司基本面虽受到一定压力,但估值水平也已降到较低水平,所以我们的组合仍分散持有包括消费、制造、金融等优势产业中的头部公司,等待经济全面复苏的到来,同时力争通过固定收益以及新股申购取得收益增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固定收益方面,本报告期内,经济基本面、风险偏好、流动性及机构行为是主导债券走势的关键因素。具体来看:1~2月,由于融资增速延续下行,且风险资产弱势,债市整体较为强势,而由于机构缺资产,30年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高票息资产更为强势。进入3月,随着经济数据回暖,债市由单边下行转为震荡,波动明显加大。由于跨季资金较为宽松,前期强势的长久期利率债表现明显不及中短久期利率债,信用债表现亦不及同期限利率债。整个季度来看,长久期利率债表现好于短久期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表现好于同期限利率债。 操作上,组合以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为主。组合久期维持在市场中性水平以上,在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中精选性价比高的品种不断优化组合结构。 权益方面,一季度A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其中沪指一季度上涨2.23%,沪深300上涨3.1%,而创业板一季度则下跌了3.87%,科创50跌超10%。市场在二月初见底后走出了一波温和反弹的行情,而大盘蓝筹股明显强于中小盘股,特别是供给收缩而需求较为刚性的部分资源品表现较好。市场无论从估值以及情绪方面看,低位特征仍然较为明显。从各项数据参考,经济温和复苏的趋势在持续,在此前提下组合仍然持有具备产业优势的部分消费龙头、制造业龙头等公司,另外结合新股申购以及部分固定收益资产增厚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本报告期内,固定收益方面,经济增长预期、流动性、监管政策、机构行为是主导债市的核心因素,而经济增长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预期。具体来看: 年初,由于经济增长预期较强,债市未能延续去年底的配置行情,转而陷入调整。春节后,尽管权益市场强势,但因此前对经济增长的强预期已反映得较为充分,债市止跌企稳。3月初,因经济增长目标低于此前预期,债市开启了一轮较为强势的上涨行情,此前调整幅度较大的高等级信用债显著跑赢利率债。进入4月底后,由于此前上涨较多,高等级信用债与利率债的利差已处于相对低位,加上5月后存款利率下调更利好银行表内资产,利率债一度显著跑赢高等级信用债。6月中旬,MLF利率下调,债市加速上涨,但之后因担心地产刺激政策加码,债市回调显著,后因LPR未下调,政策刺激预期降温,债市开启一轮较强的修复行情。7月24日,因政治局会议未提“房住不炒”,债市显著调整。8月初后,因资金偏松且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债市开启了新的一轮上涨,在8月LPR不下调时行情达到阶段性顶峰。这轮行情中,高等级信用债表现强于利率债。8月下旬后,因货币进一步宽松的预期降温,而地产政策和财政政策密集出台,债市开启了一轮长达2个月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利率债相对抗跌。11月后,因刺激政策暂告一段落,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债市开启一轮较强的修复行情,但因银行大量配置增发国债,资金面预期较为悲观,曲线一度非常平坦,债券市场结构分化非常明显。进入12月,机构抢跑明显,债市延续强势。随着增发国债逐步发完,资金面开始缓解,短久期资产开启修复行情。临近年底,由于资金超预期宽松,短端进一步修复,最后几个交易日超额收益非常明显,到年底,曲线已基本正常化。全年来看,1季度信用债表现最佳,2季度后,长久期高等级信用债、超长久期利率债表现最佳,中短久期利率债表现较弱。在恒定久期的前提下,组合结构对收益的影响很大。 操作上,固定收益方面,组合以高等级信用品种为主,1月份久期维持在中性水平附近,2月后逐步拉长久期,到4月后将组合久期拉至中性水平以上。8月下旬后,组合逐步降低久期至略高于中性水平,11月后,组合逐步拉久期,11月底后,组合久期持续显著高于中性水平。品种上,组合在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间选取性价比较高的品种进行配置,并且根据资产间性价比的变化动态调整组合。全年来看,组合取得了较好的超额收益。 权益方面,2023年宏观经济总体呈现国内弱复苏叠加海外高通胀。年初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向好,同时部分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同期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下行,人民币也呈现升值趋势,此阶段A股整体上行。此后,国内部分经济数据较为一般,通胀、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不及预期,而美国在通胀压力下持续加息,使得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不断走高,人民币转为贬值,为2023年A股走势带来较大压力。7月底政治局会议召开以及后续出台的一系列维护市场稳定、促进投资者的信心和参与度、为投资环境带来公平和公正的相关政策、制度,标志着政策底的出现。通过观察大部分公司的估值水平以及市场情绪,当前A股位置已在低点。 在经济复苏趋势较为确定的前提下,组合仍然持有具备产业优势的部分消费龙头、制造业龙头等公司,另外结合新股申购以及部分固定收益资产增厚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面对国际能源价格和汇率波动、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等影响,中国经济主动而为,积极应对国内外诸多风险和挑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其中,市场需求回暖和转型升级表现突出,为经济平稳回升贡献了不竭动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大韧性,仍不可忽视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上升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一些有利因素,稳中有升的态势将有望获得支撑。首先,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受益于各国央行推出的量化宽松刺激政策,以及货币贬值等因素,今年上半年,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下行风险有所缓解,出现部分复苏迹象。预计下半年,随着货币政策效力的进一步释放,社会信心的逐步恢复,实体经济将继续得到温和改善。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温和复苏的趋势将对中国的出口需求构成正面支撑因素;其次,消费需求拉动经济作用可能会趋于提升,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居民消费将从衣食住行等刚性需求向文娱、健康等消费升级方向转型,随着各方面改革进程的深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消费驱动经济向上发展的趋势可能会强化,上半年持续调整的消费等相关板块可能存在一定的机会;最后我们观察到资源包括能源等持续受到供给侧的约束,而需求端则相对较为刚性,产业未来大概率将呈现市场份额、资源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对于这些产业的头部企业,我们看好其长期发展空间。 固定收益方面,因经济在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对融资的依赖逐步下降,债券收益率有望继续下行。但因目前绝对点位已较低,且央行一直在提示长债风险,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速度大概率放缓,且随着绝对点位降低,债市波动可能加大。加上央行对收益曲线的调控力增强,组合结构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尽管长期来看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中期内社融增速仍是影响债市走势的关键因素。考虑到金融挤水分仍在继续,但随着时间推移,金融挤水分对社融增速的影响可能会趋于弱化,社融增速可能会在3季度见底。另外,因6月份社融增速已较低,即使3季度金融挤水分导致社融增速进一步下行,空间预计也比较有限。因此,如果政策面不发生大的变化,相对于4季度,3季度可能机会更好。4季度,由于社融增速可能企稳甚至小幅回升,经济增长预期、流动性、风险偏好、央行行为、机构行为的变化对债市的影响可能上升,可能会导致债券类资产出现较大的波动。基于此,组合将继续采取高等级信用策略,如果政策面没有强刺激,组合在社融增速见底前将继续维持中性偏长久期,社融增速见底后,组合可能会择机适当降低久期。结构上,组合加大安全边际较高的利率品种和高等级信用品种的配置。在此基础上,组合将进行一定的波段操作及高等级品种间的利差交易,争取能增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