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驱动混合
(003993.jj)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2,392.00
成立日期2016-12-13
总资产规模
6,312.41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2656基金经理吴国清叶嘉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20.74%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7.2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驱动混合(00399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丁骏2016-12-132020-05-113年4个月任职表现6.89%--25.53%--
吴国清2020-05-11 -- 4年7个月任职表现7.54%--39.79%-13.31%
史程2017-12-132020-05-112年4个月任职表现1.44%--3.52%--
叶嘉2021-09-28 -- 3年2个月任职表现1.81%--5.9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吴国清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公司执行投资总监179.2吴国清先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博士,国籍:中国。2007年至2015年任职于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担任南方基金专户投资管理部投资经理助理,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担任南方基金专户投资管理部投资经理。现任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前海开源鼎瑞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吴国清先生具备基金从业资格。2020年5月11日起任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7月20日起任前海开源沪港深隆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7月20日起担任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主题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曾任前海开源优势蓝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9月25日-2020年7月23日担任前海开源大海洋战略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6月1日起任前海开源金银珠宝主题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5月12日至2021年9月28日担任前海开源沪港深乐享生活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05-11
叶嘉本基金的基金经理123.4叶嘉先生:中国国籍,硕士研究生。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任中国中投证券运营管理部主管;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任小牛资本集团产品研发中心基金产品经理;2016年3月加盟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事业部基金经理。2021年8月12日起担任前海开源恒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前海开源盈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9月6日起担任前海开源多元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9月28日任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2月15日担任前海开源泽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09-2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直到九月中旬港股市场仍然是震荡为主,直到9月中下旬多项重磅金融政策密集出台,包括:1、首次创设专门针对股票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下调政策利率20个基点;3、降准0.5个百分点;4、降低存量房贷利率;5、全国层面的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统一至15%,等等一系列金融政策,释放了稳预期强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至此港股于9月中下旬开始了一波较大幅度的拉升。 组合持有的互联网、消费电子以及软件类等产业从中报来看,大部分延续一季度的趋势继续呈现了温和复苏迹象,另外我们逢低布局的一些低估值的基建、券商类公司受到政策利好的影响也呈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总体而言,美国降息将一定程度促成了资金回流港股资产,其中的科技类资产由于调整幅度深、周期长,在复苏周期的起点我们认为可能会提供较好的弹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截至6月30日,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分别上涨3.94%和9.77%。港股上半年主线主要在于资金面的改善后对于低估值板块的青睐。南向资金从2月份开始持续流入,由低估值的红利板块逐步扩散,4月份外资也开始大幅买入港股,内外资共振推动市场上涨,其中以油气、运营商、电力、银行为代表的基本面确定较好的国央企资产走出了较为独立的向上行情。组合持有的互联网、消费电子以及软件类等产业一部分仍在筑底过程中,一部分已经展开向上复苏的步伐。另外我们观察到港股市场部分基建、券商等资产普遍估值较低同时属于国央企,经营较为稳健,股息率水平较为理想,我们也择机进行了部分布局。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A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其中沪指一季度上涨2.23%,沪深300上涨3.1%,而创业板一季度则下跌了3.87%,科创50跌超10%。市场在二月初见底后走出了一波温和反弹的行情,而大盘蓝筹股明显强于中小盘股,特别是供给收缩而需求较为刚性的部分资源品表现较好。恒生指数则在1月底见底后震荡向上反弹,其中一季度恒生指数下跌2.9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62%。港股市场上同样是能源板块、有色金属、贵金属等板块表现较为强势。组合持有的互联网、消费电子以及软件类等产业一部分仍在筑底过程中,一部分已经展开向上复苏的步伐。在压制港股的海外流动性因素开始逐步减弱的前提下,资金风险偏好或回升,也将大概率进一步提振投资者对于港股的信心。伴随国内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我们仍将继续持有这些互联网、消费电子等产业的龙头公司。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宏观经济总体呈现国内弱复苏叠加海外高通胀。年初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向好,同时部分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同期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下行,人民币也呈现升值趋势,此阶段A股整体上行,H股则在1月份完成了2022年11月探底后大概55%左右的升幅,至22700.85点。此后,国内部分经济数据较为一般,通胀、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不及预期,而美国在通胀压力下持续加息,使得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不断走高,人民币转为贬值,为2023年A股走势带来较大压力,港股也一再下行。7月底政治局会议召开以及后续出台的一系列维护市场稳定、促进投资者的信心和参与度、为投资环境带来公平和公正的相关政策、制度,标志着政策底的出现。通过观察大部分公司的估值水平以及市场情绪,当前A股以及港股位置都已在低点。 组合持有的互联网、消费电子以及软件类等产业已经部分开始展露复苏迹象,一些公司披露的三季报业绩较好,四季度部分消费类电子公司股价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我们仍将继续持有这些互联网、消费电子等产业的龙头公司以等待产业全面复苏的到来。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面对国际能源价格和汇率波动、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等影响,中国经济主动而为,积极应对国内外诸多风险和挑战,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其中,市场需求回暖和转型升级表现突出,为经济平稳回升贡献了不竭动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大韧性,仍不可忽视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上升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一些有利因素,稳中有升的态势将有望获得支撑。首先,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受益于各国央行推出的量化宽松刺激政策,以及货币贬值等因素,今年上半年,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下行风险有所缓解,出现部分复苏迹象。预计下半年,随着货币政策效力的进一步释放,社会信心的逐步恢复,实体经济将继续得到温和改善。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温和复苏的趋势将对中国的出口需求构成正面支撑因素;其次,消费需求拉动经济作用可能会趋于提升,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居民消费将从衣食住行等刚性需求向文娱、健康等消费升级方向转型,随着各方面改革进程的深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消费驱动经济向上发展的趋势可能会强化,上半年持续调整的消费等相关板块可能存在一定的机会;最后我们观察到资源包括能源等持续受到供给侧的约束,而需求端则相对较为刚性,产业未来大概率将呈现市场份额、资源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对于这些产业的头部企业,我们看好其长期发展空间。 固定收益方面,因经济在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对融资的依赖逐步下降,债券收益率有望继续下行。但因目前绝对点位已较低,且央行一直在提示长债风险,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速度大概率放缓,且随着绝对点位降低,债市波动可能加大。加上央行对收益曲线的调控力增强,组合结构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尽管长期来看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中期内社融增速仍是影响债市走势的关键因素。考虑到金融挤水分仍在继续,但随着时间推移,金融挤水分对社融增速的影响可能会趋于弱化,社融增速可能会在3季度见底。另外,因6月份社融增速已较低,即使3季度金融挤水分导致社融增速进一步下行,空间也比较有限。因此,如果政策面不发生大的变化,相对于4季度,3季度可能机会更好。4季度,由于社融增速可能企稳甚至小幅回升,经济增长预期、流动性、风险偏好、央行行为、机构行为的变化对债市的影响可能上升,可能会导致债券类资产出现较大的波动。基于此,组合将继续采取高等级信用策略,如果政策面没有强刺激,组合在社融增速见底前将继续维持中性偏长久期,社融增速见底后,组合可能会择机适当降低久期。结构上,组合加大安全边际较高的利率品种和高等级信用品种的配置。在此基础上,组合将进行一定的波段操作及高等级品种间的利差交易,争取能增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