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优益债券C
(005145.jj)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7-11-28
总资产规模
6,082.09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0604基金经理周健杜澄楷管理费用率0.4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62%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东吴优益债券C(00514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周健2022-12-30 -- 1年6个月任职表现0.57%--0.89%--
曹松涛2017-11-282018-01-270年1个月任职表现0.88%--0.88%--
邵笛2022-05-092024-04-101年11个月任职表现0.67%--1.29%--
陈晨2017-11-282018-12-071年0个月任职表现-1.71%---1.75%--
陈晨2020-07-092022-05-091年10个月任职表现2.26%--4.19%18.96%
黄婧丽2018-01-292021-01-222年11个月任职表现3.22%--9.90%--
杜澄楷2024-04-10 -- 0年3个月任职表现0.18%--0.1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周健--1711.8周健:男,中国国籍,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具备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曾任职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金融工程分析师。2011年5月加入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基金经理。2022-12-30
杜澄楷--150.8杜澄楷:男,中国国籍,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具备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曾任职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金融工程师、投资经理、投资主管;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投资部。2023年8月加入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2024-04-10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债市震荡下行,其中4-5月债市偏震荡,后于6月出现下行。债市走势主要由基本面主导,同时受禁止“手工补息”导致“存款搬家”影响,非银流动性改善,或成为行情的主要推动者。具体看,4月-5月基本面回升,风险资产普遍反弹,同时央行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相应地利率进入震荡期;6月以来基本面再度拐头向下,风险资产再度转弱,利率则重新下行。权益及转债市场,二季度由于国内基本面尚未企稳,叠加美联储推迟降息和国际地缘政治的扰动,权益市场整体偏震荡。转债市场4-5月份理财、保险等增量资金抬升转债估值,从而阶段性回暖,但随着6月评级下调等原因,市场对转债的信用风险担忧情绪上升,出现下跌。本报告期内,本产品以长期收益为首要目标,通过投资范围内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比,努力借助资产品种风格的轮动灵活调整组合,致力优化风险收益结构。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宏观经济曲折回升,出口超预期,投资和消费继续承压。政策方面,货币上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重心放在降低实体融资成本,财政上通过PSL和特别国债等工具给经济托底。市场方面,小微股出现流动性风险,A股整体估值水平下降,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贬值,显示投资者对经济回升的预期有所下调。结构上,红利股和外需受益板块相对强势,低信用和低久期债券相对弱势。展望下一阶段,外围紧缩政策可能边际放松,在低预期下经济数据可能边际好转,并有望对市场形成正面推动,需要关注企业盈利变化,尤其是产品价格处于上升趋势、供给受到约束且具有成本优势的公司和板块。本报告期内,本产品以努力控制波动率和回撤为首要目标,战术上借助风格和行业的轮动灵活调整组合,致力优化风险收益结构。股票投资方面,以低估值风格为主,积极寻找估值和业绩可能双击的方向,综合考虑个股的盈利能力、分红比例和流动性。在控制好净值回撤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组合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国内经济增速呈现波动回升的态势,但是复苏力度弱于预期。需求方面,投资和消费仍然不振。房地产投资下滑,地方政府因高负债无法扩大投资,私人部门处于去杠杆阶段,基建投资进度也低于预期。因失业率上升和资产价格缩水,消费短期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欧美经济处在回落阶段,需求低迷导致出口受压。供给方面,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失业率上升,PPI仍为负值,传统制造业经过供给侧改革后供需较为平衡,但新兴产业的新增产能上升很快,压力较大。股票投资运作上,我们在一季度布局较多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板块,比如基建、消费、非银等,但是二季度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且基建投资增速出现下行。年中阶段,我们判断经济在政策的拉动下能够触底回升,增加了交运、地产的配置。三季度,投资者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全面收缩到低估值红利资产和定价更为独立的小微盘股,机构重仓股面临流动性风险,我们将部分仓位转移到已经回调较多的股份制银行、资源股等传统红利板块上。债券投资运作上,我们以利率债和高资质低估值转债为主,久期较短,尽量降低组合的波动和回撤。报告期内,本基金侧重控制回撤和风险,报告期内重点配置利率债、高资质低估值的转债和低估值低波动类股票,综合考虑个股基本面确定性及行业景气度变化,对行业和个股的配置权重进行动态调整,以优化组合的风险收益结构。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经济数据见底回升,消费和房地产投资仍然疲软。政策方面,央行降息并保持流动性宽松,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也在推进之中,实体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但是,需求仍然不足,政府和企业投资低于预期,居民部门持续降杠杆,撬动需求的支点仍不明确。随着基本面相对底部显现,利率债市场先扬后抑,九月份出现明显调整,化债推动信用利差继续收窄。 股票市场方面,以主题投资为主,大的板块性机会相对较少,资金较为关注红利类策略,但是空间相对较为有限。本报告期内,本产品以控制波动率和回撤为首要目标,战术上借助风格和行业的轮动灵活调 整组合,致力优化风险收益结构。债券投资方面,本产品以利率债和 1-3 年优秀资质信用债为主要投资标的,并参与可转债的交易性机会,以期增强绝对收益。股票投资方面,以低波动、低估值类股票为主,积极寻找估值和业绩可能双击的方向。在控制好净值回撤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组合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宏观经济层面,2023全年GDP增长5.2%,超额完成年初5.0%左右的目标。展望2024年,我们判断,国内经济预计可能延续温和复苏,政策可能持续发力。具体而言,2024年GDP目标预计在5%左右。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或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消费可能延续温和、自然修复。核心逻辑有:一、居民收入仍趋回升,历史上看,居民收入增速跟名义GDP增速走势接近,2024年名义GDP增速可能有所回升,意味着居民收入有望趋于上行。二、随着时间推移,疫情的“疤痕效应”逐渐弱化,居民消费意愿有望边际修复。(2)房地产投资降幅可能收窄。2023年房地产投资同比-9.6%,是经济重要的拖累。如果参考当前的地产开工面积、房企拿地等领先指标,预计2024年地产投资可能延续偏弱。但是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可能提供额外增量,预期“三大工程”年均规模可能约为8000-12000万亿,对应可能额外拉动地产投资约7.3-10.9个百分点。(4)出口增速有望转正。2023年我国商品和货物出口同比-4.6%,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拖累。我们判断,2023年拖累出口的各项因素在2024年预计都有望有所好转,包括海外从去库转为补库、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上行,都可能带来出口额外的增量。随着国内PPI中枢回升,出口价格拖累也可能弱化,叠加2023年基数偏低,预计2024年出口增速可能小幅转正。此外,2024年财政支出节奏、实物工作量形成大概率“双重前置”,以及出口改善等,基建、制造业投资可能仍会保持偏高增速。政策层面,鉴于2024年国内经济仍可能有下行压力,我们判断宏观政策大概率继续偏宽松,国内有望“中央加杠杆”,中美货币政策可能从分化逐步走向一致。具体而言,货币政策方面,宽松仍有望是方向,2024全年有望降准、降息。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持续发力、精准发力,PSL可能保持偏高规模,央行也可能会继续“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财政政策方面,全年赤字率大概率高于3%。可能发行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规模有望达到3.8万亿,甚至更高,准财政工具可能继续发力,加上2023年增发的1万亿国债中有5000亿结转2024年使用,2024年广义赤字规模预计可能高于2023年,“中央加杠杆”特征明显。海外方面,2020年3月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2020年3月的0.25%加至2023年7月的5.5%,加息幅度达到525bp。2023年继续加息,幅度达到100bp,对国内货币政策和资本流动有一定掣肘。整体看,2024年美国通胀中枢可能趋于回落,美联储大概率从加息转为降息,中美货币政策可能从过去3年的分化逐步走向一致,国内货币政策面临的制约也可能有所弱化。展望2024年,我们对A股市场不悲观。沪深300指数从2021年2月18日见顶回落至今最大调整幅度在46%左右,调整时间接近3年,估值基本到了历史相对低分位数,并且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利润增速有望进入上行周期。我们认为,当前A股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可能相对比较明显,或值得投资者关注。我们从两个维度相对看好A股的投资机会。一是低波红利股票。在经济下台阶的过程中,根据日本的经验,低波红利股票不仅有明显的相对收益,甚至也可能有不错的绝对收益。二是有产业景气的成长行业。科技成长是比较值得关注的方向。全球AI浪潮下,随着未来终端爆款的推出,消费电子有望是比较受益的行业。随着智能驾驶的逐步渗透,受益于汽车智能化的整车和零部件也有望是未来的景气方向。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目前一致预期今年美国降息幅度可能在150个BP左右,基准利率的大幅下行有望有利于创新药的融资。因此,国内的创新药也是未来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