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
(007355.jj)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9-05-06
总资产规模
15.83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6005基金经理马翔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426.28%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9.42%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00735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刘江2019-05-062023-04-133年11个月任职表现22.18%--120.00%8.08%
马翔2019-05-06 -- 5年2个月任职表现9.42%--60.05%8.0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马翔本基金的基金经理138.4马翔先生:国籍:中国。学历:清华大学工学硕士。2011年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历任行业分析师。2016年3月11日至今任汇添富民营活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年5月6日至今任汇添富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9月22日任汇添富盈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6月22日至今任汇添富创新增长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7月24日至今任汇添富策略增长两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7月28日至今任汇添富科创板2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2月9日至今任汇添富成长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11月23日至今任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9-05-0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第二季度,A股市场震荡,大盘股、红利类资产表现相对占优,成长风格相对偏弱,沪深300指数下跌2.14%,中证科技指数下跌5.84%。报告期内,本基金继续积极调仓:减少股票数量,突出重点科技主线;控制小盘股的比例,降低波动风险;行业配置层面,大幅减仓了软件传媒板块,增持了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硬件制造业。本基金继续重点布局三个科技方向:受益中国经济筑底企稳的港股互联网,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中国高端制造业,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浪潮的AI产业链。报告期内,前两条主线无显著变化,只是对个股进行微调。第三条AI主线风起云涌,全球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持仓亦跟随行业变动,匹配当前的产业发展阶段。过去一段时间,智能手机制造商积极拥抱AI产业变革,一方面在软件层面与生成式AI高度适配融合,另一方面也在硬件层面全栈式创新适配新的消费者需求。手机是当前人们数字生活的主要入口,以后很可能是使用生成式AI技术的重要场景,智能手机在AI时代的软硬件升级,不仅缩短换机周期,令手机制造商受益,而且可以让数十亿的个人用户更便捷的链接AI应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整个科技行业带来巨大商机。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AI相关持仓进行调整:减仓了企业级AI应用相关的软件板块,增持了直接受益于智能手机升级的消费电子行业。企业级应用的升级较为保守,需要更高的产品成熟度和更强的企业IT支出意愿,当前阶段仍然不确定,我们长期看好人工智能浪潮给软件行业带来的积极变化,保持关注,等待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市场震荡,中证科技指数先抑后扬,整体微跌;大小盘分化显著,小盘股偏弱,经历了年初的极限施压之后,虽有所反弹,但多数小盘成长股未能收复失地。报告期内,本基金换手率显著提高,对持仓结构做了较大调整,减少股票数量,突出投资重点。在二月的快速反弹过程中,我们减少了小盘科技股的配置比例。调整到同样低位的科技大盘股上,以港股互联网为主。本基金重点布局三个科技方向:1)互联网科技大盘股,随着国内经济筑底企稳,我们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稳步向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港股互联网能够在基本面和资金面双重受益,配置的性价比很高;2)代表全球科技浪潮的AI产业链,如基金年报中所述,相比于以往的历次科技革命,中国从未如现在这般与世界同轨,也从未享今天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亦未曾有这么多全球前列的互联网巨头可以紧跟国际前沿,这些产业机遇都是潜在的投资脉络;3)代表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的中国高端制造业,这个方向涵盖的行业很多,我们把重点放在半导体先进制程相关的装备、材料、零部件行业,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估值以及当前经营趋势,择优布局。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新能源、油气装备、矿产资源等方向有部分持仓。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资本市场跌宕起伏,震荡调整,红利指数和小微盘指数占优。科技成长板块在上半年表现较好,下半年回调较多,全年仍然跑赢市场。报告期内,本基金继续围绕科技创新方向投资布局,2022年底开始,我们将投资重心从制造业成长股转向IT行业股票。我们看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引领全球科技浪潮,将对IT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产业变化之中孕育机会。我们对信息技术的全产业链都进行了重点投资:软件应用层着力较多,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最终落到实处,应以各行业应用软件的形式向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硬件算力板块亦有布局,但因为拘泥于制造业的长期格局问题,持仓比例反而相对较低。全年来看,这种配置的结果差强人意:软件企业的盈利不可避免受到了宏观经济的影响,国内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速度也不及预期;而以光模块为代表的硬件板块,因为享受全球算力投资的爆发,全年表现更优。2023年年中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很多股票在连续三年的估值消化后,仍然继续下行。这样的走势,反映了投资者对长期经济前景的悲观。而影响投资者信心的主要因素,又是短期经济预期。现阶段,短期经济形势的最大分量,仍是房地产。2023年二季度以来,主要城市地产销量持续下台阶,不仅对短期数据有直接影响,更动摇了投资者心中对经济长期成长的锚。成长股对宏观增速更敏感,只有总量变大了,企业才容易获取新份额。另一方面,成长股往往估值也较高,业绩增速对股价有戴维斯双击的乘数效应。过去一段时间的情况是,短期经济压力影响股票的EPS增速,长期信心不足又压制成长股的PE倍数。科技企业的成长,往往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和产业技术发展的双重影响。报告期内,我们持仓的一些上市公司,不可避免的受周期因素影响,股价调整令人非常痛心。此刻,我们投资的要务,就是在周期要素黯淡的时候,把握更长维度的产业发展脉络,寻找能够穿越周期,重回成长通道的企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第三季度,市场震荡,大盘股表现相对占优,以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有一定回调。报告期内,国内经济继续低位复苏,投资者在反复磨底的过程损耗了耐心,亦对中长期经济增速有所疑虑,从而对证券市场缺乏信心。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结构:一方面以红利指数为代表的的价值股表现优异,另一方面各类主题带动的微盘股也非常活跃;而过去在A股占主导的成长股则表现不佳,无论是医药消费类的稳定成长股,还是以TMT和新能源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股,都相对跑输。这反映了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增速下台阶的担忧:在总量快速增长的时代,企业成长相对轻松,成长股的估值体系也比较稳定;而如果经济步入成熟期,企业难寻增长点,那么成长股就会面临系统性的估值重构。由于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投资者对中长期增长中枢产生了分歧,因而成长股估值受到了市场的压力测试。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很有信心,虽然增速中枢很难回到呼啸如风的地产基建大时代,但仍然可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镇化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消费升级的潜力还可以继续挖掘,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也会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前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速的预期,明显低于长期增长中枢。随着年底的政策发力和消费的自然复苏,国内经济大概率走强,资本市场的结构偏好也会有所转向。报告期内,沿着上述分析思路,我们加仓了底部盘整的成长股,尤其和长期经济增长相关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板块。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创新方向之一,我们继续保持相当的持仓比例,适度增持了与AI应用相关的的软件版块,减持了代表模型训练二阶导的算力板块。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股票市场永远在动态反映投资者对更远未来的预期,当前时点看2024年,面对国内地产经济的寻底和海外选举政治的多变,投资者无论如何都很难乐观。但如果我们眼光稍远一些,放在2024年底展望2025年,无论国内经济还是国际环境,都会更加明朗,触底向上的态势会更加清晰。2024年,市场的路径可能会很曲折,但从年头的极悲观到年底的较清晰,起终点的位置抬升,是相对确定的。虽然2024年地产销量大概率继续下滑,但市场已有预期;并且,下行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往后看降幅是逐渐收窄的,对经济增速和投资者信心的负面影响也将减弱。只要地产这一经济分量稳住,我们就可以寻找一些积极的方向。实际上,近期对上市公司的广泛调研,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乐观的方向:(1)新一轮企业出海正逐步成为时代浪潮,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的因素,所有企业家都在加速海外布局,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品牌出海、资本出海、技术出海,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拓展自己的海外业务,这些努力短期未必直接拉动GDP,但仍会以GNP的形式创造股东回报,最终是可以反映到股票投资收益上的。这种大范围的产业趋势,一定会在证券市场有所表现,我们将耐心寻找。(2)中国经济虽未必有过往的高速增长,但已经发展成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韧性很强,潜力也很大。而且细心观察,也不是平静如水:消费升级、产业演变、技术进步,都会带来内需市场的变化,能够顺应需求变化的公司,仍然可以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发展壮大,这类股票也一定有投资机会。(3)新一代人工智能带动的全球科技浪潮,仍然如火如荼。虽然眼前有种种因素在掣肘国内的AI产业发展,但如果我们拉长视角看,相比于以往的历次科技革命,中国从未如现在这般与世界同轨,也从未享有今天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亦未曾有这么多全球前列的互联网巨头可以紧跟国际前沿。新兴产业的短期作用可能被夸大,但长期影响力往往被低估,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投资机会一定层出不穷。2024年初,投资者情绪在冰点,雪球期权、量化私募、融资融券、股权质押等杠杆因素,短期主导了交易情绪,市场遇到了极限挑战,表现得非常狂躁。身处其中,投资者未敢轻言见底,但冷静分析,很多股票的价值已然凸显,大概率是长期低点。在当前的估值水平下,我们不需要假设很高的宏观经济增速,只要正常的经济周期回归配合投资者情绪的修复,市场整体就有很大吸引力。更进一步,在经济转型期,我们沿着上述讨论的几个产业方向选股,寻找顺应产业发展脉络的股票,力争能有所收获。长期以来,本基金都秉承着行业均衡、长期持股、静待成长的操作思路。我们将对此方法进行优化:在进攻方面,根据宏观背景和产业脉络,证券市场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风格特征,在符合该风格的成长主线内,选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防守方面,股票短期定价是投资者交易的结果,随着证券市场的交易结构越来越复杂,需加强对各类极端市场环境的应对策略,将长线选股与逆向交易的防御思路相结合。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长期是由一个个的短期延续构成,想在证券市场获得长期回报,必须在每一个阶段性的短期中,都努力控制回撤,守住本金和收益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