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泓泰三个月定开债A
(007710.jj)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9-09-26
总资产规模
5.38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0247基金经理索隽石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5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格林泓泰三个月定开债A(00771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索隽石2024-04-24 -- 0年3个月任职表现0.39%--0.39%--
宋东旭2019-09-262020-06-120年8个月任职表现5.49%--5.49%--
张晓圆2020-06-022021-07-161年1个月任职表现3.53%--3.94%--
杜钧天2020-07-012024-04-243年9个月任职表现4.28%--17.31%11.59%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索隽石本基金基金经理142.7索隽石:男,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曾先后在信达证券、中信建投基金、平安信托、天风证券和天风(上海)证券资管任职,分别担任投资经理、基金经理、投资主办等职务,2023年11月加入格林基金,任特定客户资产管理部绝对收益策略部总监,现任固定收益二部基金经理。2024-04-2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回顾二季度基本面数据,PMI呈小幅回落、发电量等中观指标平稳,水泥价格同比自4月后出现回升、与国债收益率的下行呈现背离。自4月起,央行通过一系列明确的表态,对长期国债的风险发出了警示,并曾明确指出2.5%至3%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但受监管层叫停“手工补息”政策冲击、权益市场情绪低迷等因素影响,市场资金仍偏好固定收益类资产。10年国债收益率自3月末的2.3%左右下行至2.22%后于4月底回调至2.35%,在围绕2.3%一线震荡后继续下行,并于6月底降至2.20%的年内新低。本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配置3年内中短期限利率债、以5-7年利率债品种博取交易机会。考虑到资金成本及市场研判,维持基金组合杠杆在1-1.2倍区间动态调整。进入三季度,重点关注地产数据边际变化、中美利差能否触底回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资金配置偏好的影响。政策方面,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议题,以及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调控思路的转变。资产排序方面,由于未来几个月降准、降息(LPR)的概率仍然存在,广义基金的配置需求仍在,中短端标的收益确定性较高。信用债利差大概率维持低位,但信用下沉的风险收益比较差。长端和超长端继续受到供求、地产政策和基本面等多重因素的扰动,方向略偏不利,可关注调整至关键位置的交易性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债市仍然表现强势,但经济数据出现一定的改善,其中制造业PMI在3月重回荣枯线之上,2月CPI亦同比上涨0.7%、核心CPI同比上涨1.2%。政策方面,一季度货币政策仍然呈宽松态势,期间下调存款准备金0.5%,进一步为债市在一季度的牛市保驾护航。操作上,一季度组合维持了偏大久期和适当的杠杆。展望后续虽然地产政策在持续放松,但地产行业颓势难改,传统经济向上的弹性。与此同时,偏强的出口链支撑3月PMI超预期,改善一部分是由于节后复工较好的季节性因素,仍需关注后期经济复苏势头能否持续。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债市完美收官,债市整体呈现小牛市格局,中低等级信用债表现优异,本基金仍坚持利率债策略并积极捕捉了本年三次久期博弈机会。国内基本面来看,疫情后经济修复情况不及预期,经济转型期弹性不强,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但传导不畅,反应在资产价格上则是利率中枢下移,权益资产回报率下降。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国外经济方面,第三季度全球发达国家通胀有所反复,货币政策收紧节奏趋缓,经济表现不一。美国经济基本面有所修复,通胀水平抬升。国内经济基本面整体偏弱,但环比数据有所回暖,8月中旬降息落地后债市走出利好出尽行情,第三季度末受政府债券发行提速、银行信贷再度发力等因素影响,银行间资金面趋于紧平衡。本基金在8月中下旬逐渐切换成防御性久期,在政府债发行高峰过后,融资需求将进入较长一段时间的下行期,如果经济基本面复苏斜率不及预期,将择机调整组合的久期水平,力争获取超额收益。并根据基金规模的变动,动态调整杠杆水平,力争为投资者创造较好的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全年来看,核心问题是国内在持续面临总需求不振的压力下,总量型、结构性政策持续释放,对外开放的顶层文件不断出台。但我们认为在国内物价指标未出现稳定向好的迹象前。宏观经济很难有系统性企稳迹象。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M2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匹配,相较于之前M2的偏离已经显著缩窄,但当前M2增速仍高于目标,“盘活存量、提升效能”的表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仍被保留,因此防空转的任务可能还未实现,所以在上半年除非有风险事件,很难在宏观政策上有大开大合的展现。因此在宏观环境上没有大波动、基本面自然调整、通胀温和复苏的前提下,债市更适宜构建中性久期子弹型组合。年初对行情的透支可能导致后续波动率的收敛,趋势性交易机会没有2023年明确,通过子弹型组合在静态收益上取得收益优势,同时积极捕捉骑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