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核心成长混合A
(010186.jj)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0-10-28
总资产规模
40.36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5204基金经理归凯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84.52%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6.01%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嘉实核心成长混合A(01018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归凯2020-10-28 -- 3年9个月任职表现-16.01%---47.96%38.9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归凯本基金、嘉实增长混合、嘉实领先成长混合、嘉实泰和混合、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嘉实成长增强混合、嘉实瑞和两年持有期混合、嘉实远见精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178.4归凯先生:硕士研究生。曾任国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投资经理。2014年5月加入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任机构投资部投资经理、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嘉实成长投资策略组投资总监。2018年7月18日至2019年8月1日任嘉实稳健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3月10日至今任嘉实泰和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2月4日至今任嘉实增长证券投资基金和嘉实新兴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4月9日至今任嘉实瑞和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6月3日至今任嘉实领先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嘉实成长增强灵活配置混合型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7月23日起担任嘉实远见精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10-2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预计上半年国内经济在GDP增速层面表现尚可,出口增速同比有所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位数企稳,消费疲软,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但就国内市场而言,中观行业和微观实体整体面临较大压力,内需不足、产能过剩,房地产持续低迷、投资意愿不足仍是较为普遍现象,企业盈利承压。虽然国内信贷利率已降到多年低位,但企业和居民端加杠杆意愿很弱,信贷数据偏弱、CPI/PPI低迷,最新的6月PMI也再次降到荣枯线之下。政策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也持续松绑,效果尚需观察。  二季度国内市场在波动中下行,全A指数一二季度分别下跌2.85%和5.32%,整个上半年跌幅超过8%。市场风格呈现价值明显优于成长,大盘明显优于小盘的分化局面;行业层面看同样有巨大的分化,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白色家电等红利类资产,以及部分受益于出口景气的行业表现突出,AI、低空经济等主题投资活跃,内需类资产如医药生物、计算机、商贸零售、房地产等行业现较差。  国内股票市场经历几年下跌后,当前市场情绪反而更加悲观,市场似乎已经不愿给以未来任何权重,更多表现为趋势风格的极致演绎,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我们认为一批优质成长股已经被显著低估。  二季度本基金持仓变化不大,整个上半年主要增持了受政策影响小的中药和国产化率较低的医疗器械类个股,以及低估值、稳增长且具有持续分红潜力的白电和银行板块个股。减持的板块主要包括估值偏高且下游需求承压的软件股。截至到报告期末,本基金的行业配置依次为医药、制造、消费、科技和金融。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宏观数据延续弱复苏态势,前两月社会零售总额和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都有所改善,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较疲弱,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上年同期继续下降,反应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这点在企业信贷和社融数据上也有所体现。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较为突出,短期看在政策未有明显强有力的措施从而扭转局面之前,上述态势仍将持续。  一季度市场层面也经历了极大的波动,1月经历了恐慌性的下跌之后迎来政策层面的托底,并在2月和3月迎来反弹,截止到一季度末,全A录得-2.85%的跌幅,同时呈现出价值明显优于成长,以及大盘明显优于小盘的分化局面;行业层面看同样有巨大的分化,以银行、石油石化、煤炭、有色、白色家电等为代表的高股息或抗通缩行业有明显绝对收益,AI、低空经济等主题投资活跃,而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房地产等行业受到极端的外围政策环境或自身业绩压力影响表现较差。  基于当前的宏观环境,本基金将持续围绕产业自身发展趋势和企业经营周期的角度去发掘机会,而并不寄希望于宏观经济的显著改善。一季度本基金继续减持中期维度业绩压力持续加大的科技行业个股,增加中长期需求更加确定的医药,以及稳增长确定性更高且具有持续分红能力的消费和金融板块个股,截至到报告期末,本基金的行业配置依次为医药、制造、消费、科技和金融。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国内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是显著低于年初人们的乐观预期的。疫后伤痕效应带来的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下行的压力、一些战略新兴行业产能过剩、地方债务问题等,与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些中长期结构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主基调。从市场表现看,国内股票市场年初经历短暂走强后即开始持续走弱,市场总体处于信心脆弱,资金存量博弈的局面,全年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分板块看,通信、传媒、石油石化、电子、计算机、煤炭等行业表现较好,和地产消费相关的房地产链、美容护理、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行业跌幅居前。  从宏观环境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的两大引擎房地产和出口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负增长,社会零售总额在个位数增长水平上企稳,但经济增长动能总体偏弱。今年以来政策端对稳增长持续加码,年初以来央行先后降准、降息,保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特别是三季度开始大幅松绑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但房企资金链和居民的房价预期改善尚不明显,反映到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数据也暂未好转。中国制造业PMI自9月一度回到荣枯线以上,四季度再度下行,工业品库存增速继续低位徘徊,新的库存周期何时启动有待观察。从海外来看,美国通胀数据改善,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在新的一年开启降息周期。  基于宏观基本面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报告期内本基金持仓的调整主要是增持医药,减持科技,同时在个股选择上对安全边际赋予了更大的权重。增持医药主要是基于偏弱经济环境下医疗卫生下游需求相对稳定,部分医药股连续下跌三年后估值性价比显著提升,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期需求前景明确,未来有望迎来政策端利空出尽后的估值修复机会。减持科技主要是部分行业受疲软经济影响仍存在业绩下修的可能,且科技股高企的估值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面临收缩的压力。总体上看本基金仍然聚焦于符合长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方向上的优质成长企业,截止报告期末,本基金的行业配置依次为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以来国内股票市场继续维持弱势,市场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动能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担忧进一步加大,市场总体处于信心脆弱,主题轮动、资金存量博弈的局面,为数不多的机会持续性也较差,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分板块来看,除煤炭、石油石化、金融、地产等板块表现较好外,多数呈下跌走势,其中电力设备、传媒、军工、公用事业、计算机等板块跌幅居前。  从宏观环境来看,三季度中国经济的两大引擎房地产和出口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居民消费在低个位数增长水平上有所企稳,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弱,特别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以上因素导致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总体仍偏弱。从积极的因素来看,政策端对稳增长持续加码,年初以来央行先后降准、降息,保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特别是三季度开始大幅松绑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9月制造业PMI自4月以来也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工业品库存见底回升,国内经济出现阶段性见底企稳迹象。从海外来看,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势能,通胀数据有所改善,美联储加息进入末期,但降息周期开启仍有待时日。  三季度本基金在操作上主要是增持了医药股,减持了科技板块中的软件股。增持医药主要是考虑到板块连续下跌三年后估值性价比显著提升,未来有望迎来政策端利空出尽后的估值修复机会,减持软件主要是部分公司业绩受疲软经济影响仍存在下修的压力。总体上看本基金仍然聚焦符合长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方向上的优质成长企业,截止到三季度末,本基金的行业配置依次为医药、科技、制造和消费。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市场纵深都远非其他国家可比,增长潜力无需质疑。当务之急是尽快从通缩螺旋中走出来,政府应有效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升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这需要政策端的发力更有针对性。  历经三年泥沙俱下的调整,当前A股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和市场情绪已近乎冰点,各种“信仰”崩塌,多数行业的估值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这恰恰为未来资本市场的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投资者更加从容的寻找潜在投资标的。  在新环境下,基金经理将继续以高质量成长做为核心投资策略,与时俱进,不断挖掘能代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备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的优秀企业,力争为投资者实现长期可持续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