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7天理财债券C
(010512.jj)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0-12-01
总资产规模
3,759.58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0995持有人户数7,845.00基金经理姚璐伟杨哲管理费用率0.27%管托费用率0.08%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0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工银7天理财债券C(01051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魏欣2020-11-092021-07-270年8个月任职表现0.95%--0.95%--
姚璐伟2021-07-27 -- 3年2个月任职表现2.11%--6.86%26.11%
杨哲2023-08-09 -- 1年1个月任职表现1.62%--1.8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姚璐伟--103.2姚璐伟:男,10年证券从业经验;2013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固定收益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2016年9月19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财富快线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9月19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添益快线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9月19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现金快线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4月14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安盈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7月27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7天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8月12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稳健丰瑞90天持有期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1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稳健丰润90天持有期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9月26日至今,担任工银瑞信瑞宁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07-27
杨哲--101.2杨哲:男,2014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2023-08-0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但结构存在一定分化。从外需来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高利率环境下需求仍保持了一定的韧性,有较大概率让国内出口链条保持高景气度,进而对经济形成一定支撑。从内需来看,在稳增长政策不断落地的情况下,基本面开始逐渐改善。消费方面,假日旅游等出行链条持续修复,成为稳消费的重要力量。基建投资增速受上半年政府债发行节奏偏慢的影响有一定回落。房地产方面,上半年政策利好不断,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高能级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政策出台,因此新房和二手房成交均有一定程度的回暖。货币政策方面,上半年央行综合运用MLF、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调降LPR利率等方式为市场提供中长期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上半年,货币市场流动性整体相对宽松,短端收益率呈现下行态势。截至半年末,银行间7天资金加权利率R007收于2.45%,较去年年末上行20bps;3个月AAA存单收于1.79%,较去年年末下行35bps;一年期政策性金融债收于1.69%,较去年年底下行51bps;一年期AAA信用债收于2.02%,较去年年末下行50bps。通过对宏观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和机构行为等因素的判断,组合保持了中性略偏低的久期;在套息利差性价比降低的情况下,组合适当降低了杠杆;在资金面偏紧的时候适当提高了逆回购的配置比例,增加了税期、月末和季末等时点的流动性储备,保持组合良好的流动性以应对资金面波动。后续组合将继续控制利率风险敞口,加大关键时点的资金预留,同时维持组合资产较高信用等级,严控资产信用资质。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经济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总量修复稳中向好,但结构上仍然存在一定分化。1-2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出口与消费方面均呈现出一些积极因素:一方面,海外经济表现出一定韧性,对国内出口构成支撑,拉动3月PMI出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国内消费、旅行数据整体偏积极,且CPI同比数据在2月由负转正,价格温和修复也释放出经济基本面修复信号。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到地产领域一二手房在成交量与价格层面均存在一定分化,一手房成交偏弱仍然影响建筑建材等产业链,内需的修复仍有较大空间。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先后通过超量续作中期借贷便利、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等措施,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流动性,维护银行间资金面合理充裕,稳固增强经济基本面回升向好态势。  一季度,货币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跨年后资金分层现象逐步缓解,短端资产收益率总体呈现下行态势。截至一季度末,7天资金R007加权收于2.81%,较上年末上行56bps;一年期政策性金融债收于1.84%,较上年末下行36bps;一年期AAA信用债收于2.33%,较上年末下行20bps。组合在一季度维持了一定的剩余期限与杠杆水平,在市场流动性边际趋紧的情况下提升了短期回购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关键时点的流动性储备,保持组合良好的流动性以应对资金面波动。同时,一季度收益率重新回落至历史较低分位数,交易拥挤程度较高,因此组合在收益率低点适度调整了剩余期限,增强了对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后续组合将继续控制利率波动风险敞口,加大关键时点的现金流预留,同时维持组合资产较高信用等级,严控资产信用资质。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地缘政治冲突、主要经济体持续快速加息等诸多挑战,国内经济正式进入到疫后正常化的阶段,但全年来看修复过程仍较为温和,地产高库存、部分中下游产能过剩等结构性供需不平衡问题是制约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政策端财政与货币政策均偏积极,央行年内两次降准、两次降息,对稳信贷与稳投资构成了有力支撑。截至12月末,7天银行间回购利率20日均值上行14bps至2.52%,一年期AAA短融收益率下行19bps至2.52%,一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3bps至2.20%。  回顾2023年,本基金通过对流动性需求以及对于宏观经济和货币市场的判断,在充分考虑到月末和季末的流动性要求后,整体维持了组合久期的灵活性,以在利率波动周期中为组合获取更多的超额收益。我们在三季度收益率降至历史较低分位数后缩短了组合剩余期限,加大了短期回购资产的配置,在四季度短端资产收益率显著上行后重新拉长了组合剩余期限,以期提升组合收益率水平。此外我们通过对存款和债券配置的时点安排增厚组合收益率,并在大部分时候维持了一定杠杆水平。另外,我们尤其注重组合资产信用资质的变化,持续监测持仓行业与主体信用环境,严格控制新增资产信用等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三季度,宏观基本面仍面临需求不足的矛盾,但在政策推动下经济持续修复,且动力有所增强。季度初,经济延续偏弱态势,但7月底政治局会议对后续政策定调较为积极,对“房地产政策”、“一揽子化债方案”均有所提及;8月初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政策预期逐步加强。其后票据利率不断回升也体现出随着政策的出台与落地,经济内生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房地产优化政策连续密集出台,推动地产销售数据跌幅收窄,地产市场情绪有所回暖;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8月15日降低MLF利率15bps至2.50%、降低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0bps至1.80%,在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5bps,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货币政策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配合稳增长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的作用下,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同时债券市场对于基本面信息进行了相对充分的定价,收益率由历史较低分位数区间开始逐步回升。  2023年三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经济基本面预期有所增强,同时在资金面波动有所加大的作用下,短端资产收益率先下后上。截至三季度末,7天资金R007加权收于2.57%,较上季末下行56bps;14天资金R014加权收于4.04%,较上季末上行159bps;一年期政策性金融债收于2.26%,较上季末上行16bps;一年期AAA信用债收于2.55%,较上季末上行8bps。组合在2023年三季度适度加仓跨年底期限资产,维持中性剩余期限,同时在季末留存了较多现金流配置短期回购资产,提高组合流动性和静态水平。随着经济见底慢慢回升,年底流动性状况仍有较大不确定性,组合将继续控制利率波动风险敞口,加大关键时点的现金流预留,同时维持组合资产较高信用等级,严控资产信用资质。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2024年下半年,预计经济基本面将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目前经济基本面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地产周期持续探底引发的社会融资需求不断下移以及结构性供给过剩带来的价格下行压力,在下半年政策支持下都将得到改善,同时带动宏观经济预期出现修复,以及社会各部门的自发性资产负债表收缩节奏的放缓。从宏观利率水平来看,现阶段社会广谱利率大幅度下行和货币市场流动性宽裕程度已经较大程度反映了实体部门需求偏弱,在下半年经济企稳、社会预期改善的情况下,淤积的流动性将转化成实体融资需求,利率中枢水平向上摆动的概率预计有所提升。  从货币市场各类资产利率来看,当前短端资产收益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期限利差与套息利差也处于偏低位置,资产估值已经偏贵,进一步上涨存在不确定性;同时交易拥挤程度已经较高,负债扩张推动的资产价格上涨行情加剧了后续调整风险。另一方面,上半年存款利率下降造成的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体系宽松局面在二季末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银行体系的存款流失情况有所改善。组合将保持中性的久期水平,资产结构层面控制利率风险敞口,灵活调整组合杠杆水平,保持良好的内生流动性,加大各关键时点的流动性预留力度,同时进一步提升组合资产的信用等级,严控信用债配置的信用资质,以求保持组合资产端较好的流动性以应对投资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