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中证光伏A
(011102.jj ) 光伏产业 (半年)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成立日期2021-01-28总资产规模17.09亿 (2025-03-31) 基金净值0.5685 (2025-05-09) 基金经理祁世超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 (2025-03-11) 持仓换手率43.93%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2.36%
备注 (1):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天弘中证光伏A(01110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光伏产业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光伏产业总投资收益率
杨超2021-01-282022-05-191年3个月任职表现10.80%--14.36%--
刘笑明2021-01-282025-03-074年1个月任职表现-10.33%---36.08%99.09%
祁世超2025-01-22 -- 0年3个月任职表现-7.95%---7.9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祁世超本基金基金经理100.3祁世超:男,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嘉实远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原嘉实博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2015年9月加盟天弘基金公司,历任智能投资部研究员、指数与数量投资部高级研究员,现任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2025-01-22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报告期内,投资者情绪在国产AI突破带动下有所修复,市场流动性及活跃度明显提升。本报告期内,万得数据显示,本基金投资策略所跟踪的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5.55%。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合同约定,以坚持被动指数化投资为原则进行基金的投资运作,并通过自研的指数基金投资管理系统对基金的投资流程进行持续监控及优化,将基金的跟踪误差及跟踪偏离度控制在了合理水平。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一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被动指数产品,基金管理人将运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基准,在严格控制基金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化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力争获取与业绩基准相似的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报告期内,市场整体企稳回升,全年来看,多数宽基指数取得了正收益,但市场在风格及结构上体现出了一定的分化。具体来说,根据万得数据统计:中证全指上涨7.43%,沪深300上涨14.68%,中证500上涨5.46%,创业板指上涨13.23%,中证1000上涨1.20%。本基金投资策略所跟踪的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15.93%。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合同约定,以坚持被动指数化投资为原则进行基金的投资运作,并通过公司自研的指数基金投资管理系统对基金的投资流程进行持续监控及优化,将基金的跟踪误差及跟踪偏离度控制在了合理水平。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一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被动指数产品,基金管理人将运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基准,在严格控制基金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化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力争获取与业绩基准相似的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报告期内,市场在经历了前期震荡下行的调整阶段后,于九月底迎来大幅上涨,在普涨的同时,结构上亦有所分化。具体来说:中证全指上涨16.51%,沪深300上涨16.07%,中证500上涨16.19%,创业板指上涨29.21%,中证1000上涨16.60%。本基金投资策略所跟踪的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21.63%。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合同约定,以坚持被动指数化投资为原则进行基金的投资运作,并通过自研的指数基金投资管理系统对基金的投资流程进行持续监控及优化,将基金的跟踪误差及跟踪偏离度控制在了合理水平。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一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被动指数产品,基金管理人将运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基准,在严格控制基金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化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力争获取与业绩基准相似的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报告期内,市场整体震荡下行,结构有所分化。具体来说:中证全指下跌6.28%,沪深300下跌2.14%,中证500下跌6.50%,创业板指下跌7.41%,中证1000下跌10.02%。本基金投资策略所跟踪的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19.77%。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合同约定,以坚持被动指数化投资为原则进行基金的投资运作,并通过部门自研的指数基金投资管理系统对基金的投资流程进行持续监控及优化,将基金的跟踪误差及跟踪偏离度控制在了合理水平。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一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被动指数产品,基金管理人将运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基准,在严格控制基金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化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力争获取与业绩基准相似的投资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尽管宏观经济仍然面临居民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经营压力增大等挑战,但在政策持续发力与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有望迎来拐点并呈现积极变化。政策层面:财政政策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的提升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将为经济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货币政策有望保持宽松,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空间,各类创新工具的运用也将为金融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保障,并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经济结构调整层面:传统行业在市场出清的过程中进一步磨底,而高端制造业凭借规模效应的积累和技术迭代的加速,有望持续扩大全球竞争优势。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取得“从零到一”的突破后,产业应用进程将加快,算力的普及和算法的优化将不断降低大模型的使用门槛,持续催生可落地的应用场景。科技赋能的深化不仅将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还可能孕育出若干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重要投资机会。证券市场方面,我们对2025年的A股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并认为市场的积极因素仍在逐步积累:一方面,价值板块从估值、股息率等角度衡量,在大类资产中已具备较好的配置优势,特别是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过程中有望吸引增量配置资金;另一方面,成长板块将持续受益于高端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突破,在风险偏好修复的过程中可能实现系统性的估值提升。此外,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及创新型流动性工具的应用,也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当前权益市场的收益风险比占优,具备中长期持有价值。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无论是宽基指数还是细分行业指数,准确预测其变化的幅度、速率以及时间窗口始终存在较大挑战,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一套以概率思维为指导的投资框架和应对方法,往往比依赖单一结果的押注式预测更加有效,也更有可能带来良好的投资体验。因此,我们鼓励投资者一方面以更长期的视角进行基金配置,更多考虑业绩与估值的匹配程度以及收益风险比,同时另一方面在投资时机以及投资品种上进行适度分散化,以更好的对冲风险,力争实现收益的长期积累,并更充分的发挥复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