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A
(013248.jj)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1-11-24
总资产规模
1.08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9789基金经理陈舒薇于海颖陈俊华管理费用率0.8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127.23%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77%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交银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A(013248)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陈舒薇2024-01-18 -- 0年7个月任职表现3.27%--3.27%--
于海颖2021-11-24 -- 2年9个月任职表现-0.77%---2.11%48.03%
陈俊华2021-11-24 -- 2年9个月任职表现-0.77%---2.11%48.03%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陈舒薇交银环球精选混合(QDII)、交银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经理154.6陈舒薇:女,宾夕法尼亚大学MBA、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历任东方证券分析师、中金公司分析师、光大证券分析师、香港瑞士信贷分析师。2019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跨境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2024-01-18
于海颖交银纯债债券发起、交银丰晟收益债券、交银裕坤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交银鸿光一年混合、交银鸿福六个月混合、交银鸿信一年持有期混合、交银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交银裕盈纯债债券、交银裕如纯债债券、交银裕道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发起的基金经理,公司固定收益(公募)投资总监1812.8于海颖:女,天津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学士。2004年至2006年任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员,2006年至2010年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10年至2014年任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14年至2016年任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固定收益事业部投资管理部总经理。2016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固定收益(公募)投资总监、基金经理。2021-11-24
陈俊华交银环球精选混合(QDII)、交银沪港深价值精选混合、交银核心资产混合、交银鸿光一年混合、交银鸿福六个月混合、交银鸿信一年持有期混合、交银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经理,公司跨境投资副总监198.8陈俊华:女,基金经理。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19年证券投资行业从业经验。2005年至2006年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部研究员,2007年至2015年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公用事业组负责人。2015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跨境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曾任交银施罗德全球自然资源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11月21日至2019年09月19日)的基金经理。现任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价值证券投资基金(2015年11月21日至今)、交银施罗德沪港深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16年11月07日至今)、交银施罗德核心资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19年01月18日至今)、交银施罗德鸿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03月08日至今)、交银施罗德鸿福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03月30日至今)、交银施罗德鸿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08月06日至今)、交银施罗德鸿泰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11月24日至今)的基金经理。2021-11-2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股票方面:2024年上半年,国内方面,生产端受益于海外补库需求相对具有韧性;需求端因为产品价格的下降部分抵消了量的稳健增长,整体消费仍有进一步修复的空间;投资端,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以支撑销售改善,制造业投资则维持高景气。海外市场在AI科技创新浪潮带动下,整体呈现上行趋势,但二季度开始受到通胀预期反复的影响,市场波动加大。市场表现方面,分板块来看,A股市场:石油石化、煤炭、公用事业等表现较好,计算机、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则回调较多;港股市场:能源、原材料、公用事业领涨,而必选消费、医疗表现相对乏力。  操作方面,本基金一季度增加了权益配置,主要增加了港股仓位;二季度权益仓位稳定,主要优化结构:增加了石油、家电、体育服饰等板块配置,降低了传媒、快递等个股仓位。  债券方面:回顾2024年上半年的市场行情,债市收益率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其中,一月、二月期间,受宽松政策预期发酵和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双重影响,利率迅速走低;三月,利率在触及历史低点后,市场转为震荡格局;四月,在资金面保持宽松、配置需求增强以及对国债供给的担忧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利率先下后上;五月,则呈现窄幅波动;六月,受机构配置力量偏强影响,利率再次下行。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债下行,信用利差压缩。  报告期内,组合根据策略配置建议减持了部分静态收益较低且外部评级相对偏低的品种,对部分利差较低的品种进行了获利了结操作,并结合震荡行情适度进行波段操作,增持了部分流动性良好的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品种,适度提升了组合久期水平,保持组合的均衡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本基金是通过体系化的运维方式,不断优化股债配置,以实现有效控制回撤、追求长期稳健收益为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坚守这一目标和运作方式,在明确整体配置方案后,严格执行操作纪律,局部优化持仓。下面,我们分别从股、债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和展望。  股票方面:2024年一季度,国内方面,一月至二月经济数据全面强于预期,对应一季度GDP增速市场预期也可能需要上修,其中生产端整体增速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可能与出口超预期、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偏强等因素有关,消费方面处于季节性的偏弱位置,也基本符合预期;海外市场在美联储停止加息以及AI科技创新浪潮带动下,继续呈现上行趋势。分板块来看,国内市场表现,上游能源、金属表现强势,而地产、医疗等板块表现相对乏力。  操作方面,本基金在一季度股票仓位提升至25%以上,主要增加了港股配置,同时优化了结构:增加了红利、新质生产力、消费及顺周期制造等板块配置,降低了消费电子等个股仓位。  债券方面:回顾2024年一季度的市场行情,债市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其中,一月至二月利率快速走低,三月突破历史低点后,行情转为震荡,整体期限利差略有走阔。具体来看,年初在宏观经济预期和市场资金面的双重影响下,长端收益率震荡下行。一月中旬,MLF操作利率不变,市场降息预期落空后收益率小幅回调,后续在央行宣布降准50BP后,跨年流动性预期转松,十年国债利率降至2.43%。二月初,股市反弹带动债市短暂回调,春节期间居民出行和消费数据热度较高,节后资金面较为宽松,债券短端收益率显著下行,曲线形态陡峭化。在央行公布五年期LPR下调25BP后,市场做多情绪得到提振,收益率快速下行。进入三月,十年和三十年国债利率分别下行至2.27%和2.43%,创历史新低。随后市场担忧债券供给压力加大,叠加止盈情绪升温等多重因素影响,现券收益率明显回调。此后,叠加跨季资金面维持平稳均衡,机构配置力量较强,债市情绪有所好转。截至三月末,一年国债较季初下行36BP至1.72%,十年国债下行27BP至2.29%。  报告期内,组合根据策略配置建议动态进行了债券仓位的调整,适度提升了高等级信用品种和利率品种的仓位,在提升组合静态收益的同时适度提升了组合久期。  股票方面:展望2024年二季度的投资机会,我们保持谨慎乐观。开年,经济数据略超市场此前疲弱的预期,市场信心有所修复,但内需的持续回暖依然需要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短期来看,海外金融市场波动的增大可能会引发美元阶段性走强,但随着瑞士央行开启降息及海外经济的边际走弱,全球央行或将在年内开启宽松周期。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政策逐步落地,内需修复逐步得到确认。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望得到缓和,A股、港股资金面环境也将得到明显回暖。但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仍然至关重要,未来几个月公布的高频数据和财政支出将成为评估财政政策进展的关键性因素。在财政支出步伐加快以及数据改善前,“哑铃”策略的三条主线(高分红、科技成长、部分出海与上游)或依然有效。投资策略方面,将保持顺周期+成长均衡配置,结构优化,同时关注高分红个股机会;中期继续重点关注科技互联、低碳环保、品质/健康消费等方向。  综上,2024年二季度,我们仍将维持股票部分中高仓位运行,并进行动态优化。我们将继续勤勉研究个股,积极把握机会,动态和债券组合进行调整优化,努力为投资人赚取收益。  债券方面:展望2024年二季度,国内基本面复苏斜率和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将成为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考虑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传统基建投资和“三大工程”逐步推进,经济同比增速或在二季度有所抬升,预计国内通胀压力整体可控。政策方面,年初地方债发行节奏较慢,两会公布今年新增一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预计后续政府债发行提速,供给对债市扰动或相对可控。综上所述,二季度债券市场或呈现震荡偏强的态势,在实体需求逐步回暖的过程中,宽信用仍需要宽货币支持,组合将在短期调整中把握债券配置机会,同时需要关注政府债发行高峰、缴税和月末时点资金面的波动。组合将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杠杆,并继续动态进行组合结构调整。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本基金是通过体系化的运维方式,不断优化股债配置,以实现有效控制回撤、追求长期稳健收益为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坚守这一目标和运作方式,在明确整体配置方案后,严格执行操作纪律,局部优化持仓。2023年,我们整体维持股票仓位中枢在20%上下,阶段性进行仓位调整。全年来看,资产配置有效降低了组合的波动率,组合正收益主要来自于债券部分,股票持仓录得部分亏损。下面,我们分别从股、债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和展望。  股票市场方面:资产配置方面,我们在一、三季度阶段性提升股票仓位,二、四季度降低持仓;全年减少港股持仓。从实际操作看,仓位调整给组合带来了正向作用,降低回撤和波动率,但股票回撤仍影响组合表现。股票组合中,正收益的主要集中于:企业软件、能源、运营商等持仓,我们参与的通信、消费电子等板块给组合带来亏损。能源板块的持仓总体收益率为正,但阶段性回撤仍超出我们的预期。  回顾股票的投资思路和操作选择,有得有失。1)从能源角度考量,我们认为经济恢复期,各行业对于能源的需求边际提升,能源股受益。能源相关板块持仓给组合带来了正收益。2)我们对于经济复苏的判断正确,但是标的表现差异大。科技,运营商领域的投资获取正收益,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投资影响组合表现。3)在港股市场方面,我们总体判断2023年整体是流动性边际收紧的一年,全年对港股配置呈低配。回顾来看,趋势判断正确,但仍有港股相关持仓,给组合带来回撤。  债券市场方面:回顾2023年,中国经济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但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经济阶段性受到内生动能、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预期下滑的扰动,年内经济仍有待进一步修复。债市整体表现较好,利率中枢震荡下行,全年行情变化主要受到资金价格、基本面预期、政策发力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看,年初信贷实现开门红,经济复苏预期下,10年国债利率最高上行至2.93%。随后经济修复斜率放缓,跨季资金面压力缓解,债市情绪转为积极,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信用债方面,随着配置需求逐步恢复,行情从短久期高等级向中长久期中低等级传导,部分品种信用利差压缩明显。二季度,债市收益率震荡下行。四月初,部分中小银行跟进存款利率下调,10年国债利率震荡下行至2.72%。随后市场担忧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受限,长端收益率窄幅震荡。进入六月,央行下调OMO和MLF利率10BP,LPR跟随下调10BP,降息带动债市做多情绪进一步升温,10年国债利率下行至2.6%左右。随后市场担忧稳增长政策发力,收益率明显上行。进入三季度,七月政治局会议后政策持续发力,收益率横盘震荡。八月,央行超预期降息带动收益率快速下行,但是随后地产政策密集出台,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导致流动性收紧,收益率小幅调整。四季度,债市收益率呈现先上后下的走势。十月底,中央财政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宽信用预期升温,叠加汇率贬值压力上升,债券收益率持续调整,特别是短端利率上行幅度更大,曲线趋于平坦化。进入十二月中下旬,多家国有大行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宽松预期升温推动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临近年底,机构配置意愿较强,市场延续强势。全年来看,1年国债较年初下行2BP至2.08%,10年国债则下行28BP至2.56%,曲线形态平坦化。  报告期内,本组合在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考虑到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优化了债券仓位的配置,增持了部分静态收益良好的高等级信用个券品种和利率品种,同时加大了对高评级银行债发行主体的配置,并减持了部分期限较短且静态收益较低的品种,适度提升了组合久期水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本基金是通过体系化的运维方式,不断优化股债配置,以实现有效控制回撤、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坚守这一目标和运作方式,在明确整体配置方案后,严格执行操作纪律,局部优化持仓。三季度,我们小幅降低股票仓位至20%-25%,主要进行结构调整。下面,我们分别从股、债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和展望。  股票市场方面:2023年三季度,全球主要证券市场震荡下行。海外方面,通胀居高不下,加息预期仍在;国内方面,中期报告整体表现一般,缺少亮点。面对不确定性,投资人选择谨慎应对,风险偏好下降。  回顾我们的操作,我们小幅降低了股票仓位,但仍坚持自下而上寻找投资标的。我们的考量与股票配置思路如下:1)我们预计经济将逐步复苏,但复苏需要时间。短期宏观数据的波动,会降低投资者偏好。公司成长的确定性和估值安全边际变得更为严苛和重要。2)我们认为消费者行为会发生变化。在流动性宽裕,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那些率先满足客户的必要性需求,或拥有品牌力产品的公司,才有望实现成长,获取超额收益。3)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同一行业内公司表现会加速分化,需要从治理结构、财务弹性空间和估值水平三方面去筛选更稳妥的标的。  为落实上述思路,我们进行了组合的调整,重点关注并增持了两类标的:1)满足企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资源品”,不仅包括实物资源,还包括通讯资源、媒介资源等;2)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建立自有渠道网络、发展品牌的企业。减少了中游制造业标的和宏观经济数据相关度高的标的。  债券市场方面:回顾2023年三季度,债券市场在央行超预期降息、宽信用政策密集落地、跨季流动性收敛等因素影响下,收益率先下后上,期限利差有所收窄。七月初,资金面明显转松,叠加季初理财规模回暖,带动配置力量上升,债市呈现震荡偏强,月底优化房地产等政策出台带动债市出现下跌,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7bp至2.66%。进入八月,资金面整体偏宽松带动短端利率小幅下行,长端窄幅震荡。8月15日,央行超预期宣布降息,分别降低七天逆回购和MLF利率10bp和15bp,收益率快速下行,当日长端收益率下行4-5bp,短端小幅下行2bp。但降息后,受到缴税和政府债缴款的影响,资金面持续收敛,带动短端利率明显上行。八月底至九月初,一线城市先后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同时,央行发文提出降低首付比例和下调存量按揭利率,地产政策密集落地冲击债市情绪,随后央行宣布降准0.25%,次日小幅增量续作MLF,但价格维持不变,市场降息预期落空。月底广州放松部分区域限购,跨季资金面延续紧平衡,叠加止盈盘压力下,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0%高点,随后情绪略有修复,带动利率小幅下行。截止9月27日,一年国债较季初上行34BP至2.21%,十年国债则上行5BP至2.69%。  报告期内,组合配置了部分流动性良好的银行债品种,并适度提升了组合久期水平。后续会继续根据市场曲线变动情况和规模变动情况,动态进行组合的结构优化和调整。  股票市场方面:展望2023年四季度,我们更为从容和乐观,有机会筛选出更多具备阿尔法的标的,为组合带来贡献。源自:1)在全球经济增速缓慢复苏的情况下,各行业内公司的差异都进一步扩大。深入的产业、公司分析,将更有助于获取投资收益。2)市场整体的流动性仍将宽裕,各种不同的投资策略:主动、被动、宏观对冲、行业基金、量化都在市场上交易,增加了股价活跃度和发生偏离的可能性,这也为主动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机会。3)自七月底以来,一系列的宏观、财政和市场支持政策密集推出,伴随时间的推移,政策效果将逐步体现。而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持续回落,目前很多公司估值已经回到多年较低水平。4)在港股市场,部分创新药、新兴消费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背离进一步扩大,我们亦将密切关注潜在投资机会。  债券市场方面:展望2023年四季度,国内稳增长政策效果和经济回升斜率将成为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速在二季度放缓后,当前已基本确认底部。八月底以来,政策密集落地,后续传导到实体需求改善有待进一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预计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宽松。通胀数据在三季度确认见底后,有望小幅回升,考虑猪肉供给压力较大,预计将继续拖累食品价格,国内通胀压力整体可控。在经济动能回暖、政策温和发力、流动性保持平稳下,四季度债券收益率或呈现震荡的态势。站在目前时点来看,债市受到宽信用政策冲击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跨季后资金需求下降,流动性边际转松或带动行情修复。展望中期,将继续根据基本面情况和政策情况进行组合配置,并根据预期差力求把握交易性机会。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股票方面:展望2024年下半年的投资机会,我们保持谨慎乐观,市场在底部反弹之后等待业绩落地,提升投资者信心。自二月以来,在国内政策出台叠加相对全球其他权益市场日益低估,中国权益资产迎来一波超跌反弹,接下来反弹能否持续是当前A股/港股投资最关心的问题,需要明确看到低估值和超预期业绩的不匹配,或是打开市场更大空间的钥匙。我们对于下半年中国权益资产的信心,主要来自于国内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成长韧性不断加强。短期市场进入中报业绩期,走势会逐步明朗;在财政支出步伐加快以及数据进一步改善前,品牌/服务出海、高股息、科技成长这三条主线或依然有效。  我们会继续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努力为持有人赚取收益。  债券方面:展望2024年下半年,鉴于出口保持韧性,政府债发行提速以拉动基建投资,经济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同比增速预计在下半年保持平稳。在国内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经济仍面临供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后的实际效果以及对应消费的反弹力度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可能带来潜在预期差。受基数效应影响,PPI跌幅将持续收窄,年底或小幅转正,当前猪肉价格企稳上涨,但其他商品价格回落形成对冲效应,预计CPI将维持低位震荡,下半年国内通胀压力整体可控。政策方面,鉴于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较慢,后续供给有望提速,特别国债均衡发行将助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下半年财政或将继续加力提效以托底基建投资。货币政策或将更加注重精准有效和盘活存量资金,预计资金面将保持平稳。综上所述,在内需温和复苏、通胀水平相对低位以及机构配置力量支撑的背景下,债市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组合将在短期调整中把握债券配置机会,同时需要关注政府债发行高峰、缴税和月末时点资金面的波动,组合将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杠杆,并继续动态进行组合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