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资管稳兴丰益六个月持有期混合A
(014625.jj)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225.00
成立日期2022-06-10
总资产规模
2.33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9965基金经理宫志芳李晶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32.39%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1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财通资管稳兴丰益六个月持有期混合A(01462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魏越锋2022-06-102023-09-121年3个月任职表现-2.66%---3.33%--
宫志芳2022-07-14 -- 2年5个月任职表现-0.26%---0.64%7.92%
李晶2023-09-01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2.30%--3.00%7.92%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宫志芳本基金基金经理、财通资管丰乾39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财通资管鸿利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财通资管积极收益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财通资管双鑫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财通资管稳兴增益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财通资管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财通资管睿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和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147.3宫志芳: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曾在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工作。2016年3月加入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固收公募投资部基金经理。2017年8月18日起任财通资管积极收益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8月18日至2021年1月19日任财通资管鑫管家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8月30日起任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12月6日至2020年10月23日任财通资管鑫锐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月24日至2019年1月3日任财通资管鑫达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月3日至2022年3月4日任财通资管鸿达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7月3日至2022年3月4日任财通资管鸿运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6月5日至2022年12月20日任财通资管鸿盛12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0月23日至2022年3月4日任财通资管鑫盛6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0月19日至2022年11月25日任财通资管双盈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1日起任财通资管鸿利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15日至2023年2月24日任财通资管鸿越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3月21日起任财通资管稳兴增益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4月27日至2024年7月3日任财通资管双福9个月持有期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7月14日起任财通资管稳兴丰益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20日起任财通资管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1月10日起任财通资管丰乾39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1月28日起任财通资管双鑫一年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7月3日起任财通资管睿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07-14
李晶本基金基金经理、财通资管产业优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和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163.1李晶女士:中国国籍,本科学历,硕士学位。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硕士,历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助理研究员;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6年7月加入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资深研究员,现任权益研究部副总监(主持工作)。2021年11月2日担任财通资管鑫逸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09月01日担任财通资管稳兴丰益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9-0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从基本面来看,三季度经济延续修复态势。从结构上看,供给端修复较快,但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制约性因素依然存在。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1%,低于预期,而制造业景气度略回升。8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降至51.6%,显示服务业继续扩张但速度放缓。8月CPI同比增长0.6%,PPI同比下降1.8%,均低于预期。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2%。受政府信贷支撑,中国8月新增社融3.0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9000亿元,均有所回升,金融“挤水分”效应持续,M1货币供应继续回落,同比降幅扩大至7.3%,M1-M2增速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9月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0%,比上月降低0.3个百分点。9月制造业PMI季节性改善,景气度回升,但仍连续落入荣枯线以下,指向制造业景气度有待继续提高。服务业指数边际下降,落入荣枯线以下,指向服务业景气度回落。政策方面,9月末的国新办发布会和政治局会议“双管齐下”,政策发力重心聚焦在货币政策、地产政策和消费政策三大领域。货币政策方面:一是通过降准降息释放广义流动性。一方面,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央行降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0.2个百分点,从1.7%降为1.5%。二是通过两大结构性工具面向A股市场定向释放流动性。地产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止跌回稳”的表态向市场注入信心。一是需求侧放宽贷款和购房条件,一方面将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从25%下调至15%;另一方面,强调“调整住房限购政策”,一线城市限购可能持续放松。二是供给侧加码助力收储有助于价格企稳,对于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央行支持从60%提高至100%。消费政策方面,存量房贷利率降息约50BP,平均每年降低居民付息压力约1500亿元来让利消费。海外方面,9月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但鲍威尔声称美联储并不急于放松政策。9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数据大幅回升至25.4万,显著超过超预期,美元走强,降息预期再度下调。展望年内后续汇率走势,对于美国,今年较高的赤字率意味着强财政对经济有托底,美国大选后,其货币政策在二次通胀风险下也可能有边际变化,高通胀和强美元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外部压力。对于国内,后续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持续性或主要受财政政策力度影响。9月底政治局会议表态极为积极,一方面将“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另一方面“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后续需重点关注10月重要会议的议程。综合国内、国外形势,预计年内人民币汇率或仍将呈现双向波动的震荡走势。7月降息后,债市收益继续下行,斜率较6月陡,长信用表现最好。8月初央行再次提示长债利率风险并开启国债买短卖长,利率信用大幅上行,长利率于8月中旬企稳后下行,长信用因赎回抛压一直调整到8月底。9月因为降准降息预期,收益率掉头向下,长利率破前期低点,信用未回到年底低点;9月底央行政策多管齐下,债市演绎利好出尽,利率和信用调整幅度均超过今年4月。固收部分主要以中高等级债券配置为主,辅以高等级中票、公司债、金融债波段增厚收益,7-8月逐步止盈长久期信用债,略降久期和杠杆,目前保持中性久期和中性杠杆运作。权益部分:三季度本产品的主要仓位仍然聚焦在科技成长和先进制造。AI产业链供给端的扰动陆续被解决,海外机构对发货进度的展望趋于乐观,我们大致判断新产品可以在今年四季度正常出货,部分可能需要修改推迟到明年,因此我们觉得供给风险相对可控。需求角度依然看到CSP资本开支延续,且下游应用开始出现货币化转化,我们更倾向于AI应用率先在B端普及,已经出现很好的投资回报率。因此一方面市场在等待美国科技股企稳,另一方面A股相关公司的估值已经在一个合理偏低位置,可以继续布局。此外,半导体作为成长股里面与经济大盘最相关的行业,在设计、设备和材料方面也有很大机会。制造业方面,我们认为出口的机会大于风险,美国降息已经落地,大选之前可能存在一定扰动,但三季度汇率影响已经被逐步反应到业绩里面,市场逐步消化了汇率的影响,很多公司收入增长依旧超预期;我们需要甄别不同公司海外产能的占比以及出口地域的占比。9月最大变化是经济政策转向,我们认为政策出台是全方位而且建立了信心,因此这个位置继续保持乐观。目前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出台的时间点、力度及方向,对后续主线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在加大消费及顺周期的配置。综上,我们继续配置科技成长和先进制造方向,仓位聚焦在通信、半导体、电子、机械、化工、新能源等行业,适当增配顺周期板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内经济增长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特征。一方面,外需好于内需,对应出口较快增长,而社零、地产和基建投资相对疲弱;另一方面,供给好于需求,年初以来制造业投资与工业生产相对偏强,但二季度以来,需求偏弱也带动工业生产边际放缓。具体来看,社会消费方面,年初以来消费增长偏缓,1-5月社零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水平,整体不及市场预期。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出口整体向好,海外经济韧性好于预期、美国补库周期开启初见苗头,均对我国外需形成支撑。制造业投资方面,2024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维持强劲,增速均维持在9.0%以上,较2023年增速中枢抬升,政策扶持及出口韧性为主要支撑。从货币政策来看,上半年货币政策基调维持宽松,在央行“防空转”指引下,资金利率中枢围绕政策利率上方波动。1-2月央行先后下调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LPR利率,其中0.5个点的降准和25BP的5年期LPR调降幅度均超过市场预期。回顾上半年债券市场,整体债市表现强势,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由年初的2.56%持续下行,最低行至2.21%附近。固收:一季度降准50BP;LPR非对称调降,1年期维持,5年期下调25BP,两会制定的目标基本符合预期,一季度宏观环境对债市友好,收益率特别是中长端收益继续下行,10年国债一度下行至2.27%,与1年大行存单利差仅余几个BP。3月初,债市小幅回调,市场慢慢消化这波收益率下行,后随跨季资金宽松,收益率复又下行。4月理财规模大幅增长,中短端收益率开启一波补下行情,4月底央行再一次“预期引导”,中长端波动资产经历一波快速回调于五一节后继续下行;五月中上旬收益率震荡,下旬由长端信用债率先下行,6月季末资金宽松,收益率继续下行,除超长端利率外均创今年新低。固收部分主要以中高等级债券配置为主,辅以高等级中票、利率债波段增厚收益,目前仓位保持中性久期和中性杠杆运作权益部分:我们始终坚持配置科技成长和先进制造相关板块,聚焦“新质生产力”,并保持行业的分散,兼顾成长性与控制风险。行业方面,AI产业链震荡上行,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头部公司指引了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重塑了产业链公司的价值量分配,部分解决了下游应用场景的问题,包括AI数字工厂,数字孪生,机器人,医药生物等,率先在B端形成了算力与应用的正向循环,我们继续保持通信、电子、半导体等行业主要仓位;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看好制造业的持续景气上行,近期出口方向出现调整,包括运费、海运周期、汇率、美国经济衰退预期等,但从长期来看,海外需求依然是比较确定的方向,出口方向配置集中在机械设备、新能源、交运等行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随着宏观组合政策靠前发力,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国民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升。具体分项如下:国内方面: 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2023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6%。中国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40.6亿元,同比增长10.2%,利润由上年全年下降2.3%转为正增长。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8,前值49.1,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回升。中国3月官方非制造业PMI值为53.0,前值51.4。中国2月M2同比增长8.7%,预期8.8%,前值8.7%,M2增速与1月持平;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今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万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82万亿元,同比少增9324亿元。中国2月CPI同比上涨0.7%,环比上涨1.0%。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2月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2%。1-2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6%。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一季度逆回购到期117,640亿元,投放97,750亿元;MLF到期17,590亿元,投放18,820亿元。合计一季度央行净回笼18,660亿元。政策方面,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45%,与上月报价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3.95%,较上月报价下调2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行幅度为LPR改革以来最大降幅,将有效带动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一季度,债券市场方面,债市走势呈现出稳步走强态势。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同月,国务院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持续推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央行表示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7%,后续仍有降准空间。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国外: 3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活动时称,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鲍威尔说,早些时候发布的最新核心PCE通胀数据“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但鲍威尔重申,直到官员们对通胀正朝着他们2%的目标前进有信心之前,降低利率是不合适的。欧洲方面,3月,欧洲央行表示预计2024年经济增长将加速,主要受到购买力增加的推动;预计欧元区通胀下降将持续。一季度降准50bp;lpr非对称调降,1年期维持,5年期下调25bp,两会制定的目标基本符合预期,一季度宏观环境对债市友好,收益率特别是中长端收益继续下行,10年国债一度下行至2.27%,与1年大行存单利差仅余几个bp。3月初,债市小幅回调,市场慢慢消化这波收益率下行,后随跨季资金宽松,收益率复又下行。债券方面坚持以中高等级信用债配置打底,本季度继续维持中性杠杆和中短久期,考虑到利差水平和绝对价格,适当获利了结了性价比偏低的资产,并增配中高等级信用债和优质城农商行二级资本债,同时辅以利率波段操作来增厚收益。权益部分:2024年以来市场波动较大,但我们始终坚持配置科技成长和先进制造,聚焦“新质生产力”,并保持行业的分散,兼顾成长性与控制风险。行业方面,我们聚焦AI产业链的算力方向,仓位主要体现在通信、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看好制造业的持续景气上行,配置集中在机械设备、新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在整体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和国产替代仍是主要抓手,以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能实现全球产业共振,相关公司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国内也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先进制造方向坚持国产替代和科技自立的思路,将国产化领域从半导体拓展到先进封装、机械设备、新材料、基础软件等方面,积极挖掘相关领域机会。从24年上半年来看,海外AI可能又进入技术的密集发布期,下游应用可能更多样化,除了文本图片等延展到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另外硬件也呈现不断创新的趋势,包括AI 手机、AI PC、AI PIN等,因此对国内相应产业链或将会继续拉动。在经济层面,我们看到制造业在持续复苏,设备更新及海外需求旺盛可能带动新一轮资本开支,因此我们会继续沿着先进制造方向挖掘设备、新材料、消费等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全年GDP同比增长5.2%,实现预期目标,分季度来看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生产端稳步回升,出口也实现正增长,但有效需求不足,通胀水平仍在低位徘徊。体现在数据上,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4.6%,其中制造业增长5%,高于平均水平,制造业投资增长6.5%,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设备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出口较上年增长0.6%,但疫情对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退,2023年全年CPI上涨0.2%,核心CPI上涨0.7%,PPI全年下降3.0%,经济主体面临的实际利率有所上升。房地产的调整在2023年仍未结束,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5%,新开工面积累计减少20.4%。面对预期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逆周期调控有所加码。货币政策方面,2023年央行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累计0.5个百分点,两次下调逆回购操作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利率,降幅分别为20个bp和25个bp。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国债,将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地方也发行近1.4万亿元的特殊再融资债。地产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和放宽普通住宅认定标准等政策。2023年全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超25bp,在“资产荒”和一揽子化债政策逐步落地的大背景下,信用利差也有所压缩。债券:产品一二季度主要以中高等级金融债和利率债配置为主,获利了结了部分性价比较低的资产,并适当增配了部分国股大行金融债和券商金融债,同时辅以利率和金融债波段操作来增厚收益。三四度调整了持仓结构,增配中高等级信用债,以高等级为主,并降低了金融债和利率仓位,适当维持了一定比例的杠杆和久期,同时辅以利率和国股大行二级资本债波段操作来增厚收益。2023年本基金始终坚持配置的方向是科技和先进制造,并保持行业的分散,兼顾成长性与控制风险,仓位主要体现在电子、半导体、机械设备、通信、电力设备、医药消费等板块,四季度以来相对比较有进攻性的是消费电子和机器人领域。我们依然认为,在整体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对科技创新和国产替代给予较高权重是合适的布局方向。科技方向坚持AI是本轮科技创新的主要抓手,并能实现全球产业共振,相关公司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国内也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先进制造方向坚持国产替代和科技自立的思路,将国产化领域从半导体拓展到先进封装、机械设备、新材料、基础软件等方面,积极挖掘相关领域机会。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下半年,外需支撑或边际减弱,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或仍将延续,需求偏弱下通胀或维持弱修复,基本面下行压力或将继续对债市形成支撑。从政策面来看,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政策有望在三季度发力。而进入四季度后,美联储开启降息的概率或较大,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总体来看,预计下半年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后续重点关注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的边际变化。展望下半年,我们对国内经济的重视程度持续上升,需要积极挖掘国内经济顺周期相关领域机会,机械、化工等。此外,我们还是持续聚焦在通信、半导体、机械、化工、新能源等成长及制造方向,继续深挖AI产业链的其他细分机会,另外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前提下,更加重视科技自立和安全可控带来的国产替代机会,其中特别重视平台型科技企业估值重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