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嘉百盛混合
(015056.jj)百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2-06-16
总资产规模
5,760.31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6868基金经理黄艺明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24.01倍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6.31%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百嘉百盛混合(01505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黄艺明2022-06-16 -- 2年1个月任职表现-16.31%---31.32%24.6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黄艺明本基金的基金经理、百嘉百瑞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总经理助理、研究部负责人、权益投资部负责人。155.2黄艺明先生:经济学硕士。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任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任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总监助理;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任七匹狼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投资经理助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任广东富业盛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部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任广东富业盛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部投资经理;2018年1月加入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投资经理,现任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2021年8月26日起不在担任中科沃土沃瑞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06-1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1)报告期内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二季度A股主要指数整体呈现震荡偏弱态势,结构分化显著,“以大为美”,银行、石油、水电等高股息大市值股领涨,而中小市值公司受制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影响,股价承压。我们认为制约权益市场向上的因素,可能一方面在于国内房地产市场新房销售仍然呈现同比下降,南涝北旱、恶劣天气边际上影响旅游出行和商务聚会等消费场景复苏,导致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多年新低;另一方面,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海运成本大幅上行,欧美部分国家对我国电动汽车、医疗、化工用品等领域加征关税等负面影响,相关出海板块股价大幅波动。本基金前期投资的受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驱动的算力、存力等公司股价表现较佳,我们仍将保持核心配置,并增加配置了手机和电脑等终端软、硬件创新推动换机需求提升的消费电子行业代表性公司。本基金持有的国内多肽类原料厂商龙头,参与全球降糖减重创新药产业链分工,业绩靓丽,股价上行。考虑估值承压、盈利可能有所下调,本基金降低了食品饮料、出海产业链等公司配置,消费行业选股更加注重那些能把握当前渠道创新、产品质量价格比突出的公司。与2023年相比,本基金围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投资主线,组合构建更加聚焦,持股集中度有所上升。下一阶段,本基金将根据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各行业盈利趋势变动,动态优化投资组合,聚焦产业,专注成长。(2)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我国2024年上半年度GDP实现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形有波动、势仍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企稳回升,制造业与基础设施投资高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尽管部分行业面临贸易冲突、产能阶段性过剩压力,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品以旧换新、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扶持下,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引领下,新旧经济动能转化,我国经济有望保持中长期稳健增长。 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有望推动A股公司治理改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价值发现。伴随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投资者信心改善,政策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稳定市场,存款利率中枢长期趋于下行,当前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3%,已具备中长期较大投资吸引力,我们对权益市场保持偏积极展望,高股息类债大市值股票资产的相对低波动性仍然是不少投资者主要投资方向之一。国务院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等,顶层设计,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星火燎原,价值重估,正当其时。科技金融政策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催化,我们也看到国内三大云厂商2024年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2%,带动产业链景气上行。当前,以科创50指数为例,净利润合计由2020年的26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528亿元,而PB、PE(TTM加权)估值处上市以来最低5%以内分位。下一阶段,市场整体风格可能较上半年的大小市值严重分化表现有所收敛,趋于均衡,红利及科技成长双轮驱动,带动市场指数中枢震荡上行。投资不应当只是一个“押大押小”的选择题,更不应当只是遵从一个简化版的“赛道投资”,价值投资更不仅仅是“市值投资”。合理评估行业政策导向、成长空间、竞争趋势,并落地至具体标的业绩增速、增长质量上才是题中应有之意。7月初央行公告定于近期开展国债借入操作,这将有助于为市场提供一种长久期、稳定的流动性补充,有利于提升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推动新质生产力成长性公司估值合理回归。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报告期内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一季度A股主要指数呈现先抑后扬态势。1月份,量化基金的中小微盘股交易拥挤触发市场发生大幅波动,之后伴随中央汇金公司大幅增持ETF、决策层优化管理量化交易等举措稳定了市场信心,北向资金转为大幅净流入,市场呈现上行。本基金净值在1月发生较大回撤,2月后持仓结构整体契合市场投资主线,平稳反弹。投资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GDP增长预期、产业规划等会议精神,动态优化投资组合。二、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一系列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宏观政策相继落地,以进促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长期流动性、下调5年期LPR以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发展优质生产力等。一季度以来,尽管房地产销售数据仍相对低迷,但消费、出口、发电量、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显示经济整体运行态势良好。3月制造业PMI结束了连续五个月在50%以下的情况,重回扩张区间,大幅反弹至50.8%,显示制造业景气改善。名义GDP增速上行,企业盈利增速向上,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股指中枢有望上移。当前股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投资者信心逐步提升,我们股票仓位保持偏积极态势,季末持仓主要分布在数字经济、消费、医疗服务及医药等方向。坚持科技作为投资主方向,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专注成长,投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引领下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把握消费、医疗估值修复机会。“国货潮品”备受青睐,哈尔滨冰雪游、天水麻辣烫等火热“出圈”,消费潜力大。人口结构老龄化催生医疗保健需求提升,我们中长期看好相关医疗服务及医药投资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报告期本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市场和港股通,2023年年初,本基金主要投资标的配置标的在消费、港股互联网、医疗等疫情后常态化场景恢复板块,相关公司股价上行。3月以来由于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尽管在二季度对权益市场趋势评估已趋保守,但对三季度以来活跃资本市场、降印花税、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等变化过度乐观、抱有期待、心存侥幸,严重低估了市场系统性风险。报告期,本基金以偏大市值公司的消费医疗等作为基础仓位,相关行业估值承压,持仓标的股价持续下行。2023年A股市场特别是中小盘股票持续走低,本基金净值回撤较大。2023年年末本基金持仓结构主要分布在数字经济、医疗服务及医药、消费、汽车智能化、“机器人+”、半导体设备。2023年国内GDP增长5.2%,完成年度政府工作目标。由于PPI、CPI等价格因子整体偏低迷,GDP平减指数为负值,通缩预期抬升,全年名义GDP增长为4.1%(名义GDP增速更能反映企业盈利增速),低于GDP实际增长值1.1个百分点。货币政策方面,尽管持续降低存款准备率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释放流动性,但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持续回落至1-2%之间低位徘徊,显示企业活期存款并未改善,对未来投资风险偏好处于低位。“M1定买卖”,股票市场持续承压。同时,人口负增长、房地产长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及房价下行预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及外资撤出担忧、中美关系及外部地缘政治冲突等原因造成的过度悲观情绪蔓延,是制约股票市场向上的主要因素。尽管有权益市场对偏好成长股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相对不友好的少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公司投资对宏观经济趋势、通缩预期及外部地缘政治冲突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对不及时、持仓结构不合理、投资研究及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低估疫情后“疤痕效应”,高估了消费复苏及新房销售良好高频数据持续性,且对三季度以来活跃资本市场、降低印花税、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等变化抱有较大期待,低估了市场系统性风险,未能做好“持久战”的全面准备。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一、市场及投资回顾本季度,权益市场整体相对疲软,沪深300、深成指、创业板等A股主要指数创年内新低。制约权益市场向上的因素可能在于市场对宏观经济运行长期趋势担忧、房地产新房销售同比仍然呈现较大幅度下滑(尽管环比趋于改善)、全部A股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增速同比下降4.3%(非金融企业整体下滑9.5%)等负面影响;另外,美国债收益率及美元指数上行,北向资金在8月份净流出近900亿元(创港股通开通以来月度净流出额新高),9月延续流出约375亿元,边际上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较大负面冲击;叠加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将影响海外出口预期,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链承压。本季度权益投资,我们根据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及下半年经营预期,动态优化投资组合。持仓结构主要分布在消费(消费建材、食品饮料、家居家电)、数字经济、医疗服务、“机器人+”、汽车智能化等。二、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上行。(一)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持续改善,构筑经济底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从环比来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6%。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5%,增速较7月份小幅回升。(二)金融数据好转、融资信贷需求上升,流动性整体充裕8月信贷、社融等数据超预期,信贷增速结束连续下滑趋势;社融同比增速录得9.0%,较7月份提升0.1%。央行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总量层面流动性,意在推动宽信用、改善企业资金可得性、维稳经济及就业形势,将对后续的经济金融数据形成一定正面支撑。(三)物价指数触底上行,需求端缓慢复苏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出台,疫后疤痕效应有望边际减弱,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消费复苏具备一定韧性。8月社零增速同比增长4.6%(环比+0.31%),物价指数触底上行,CPI同比开始转正(+0.1%),预计后续将开启回升通道。PPI由于基数压力缓解及大宗价格中枢上行,同比降幅缩窄至-3%,后续由于低基数叠加需求端逐渐恢复,PPI降幅有望继续收窄。(四)PMI连续4个月回升,重返扩张区间9制造业PMI指数继续回升,录得50.2%,连续4个月出现回升,预计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扩内需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市场发展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业信心将有所增强。(五)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阶段性关系缓和、有助于提升市场投资风险偏好 中美成立“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有利于中美双方立足共同利益,扩大交流合作,阶段性缓解中美在供应链、科技等领域的摩擦。 综上各条均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中长期信心,我们对于市场的看法中性偏积极。 主要配置方向(一)保持消费、医疗服务基础配置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高端白酒及部分区域酒、消费建材、家居家电、医疗服务等龙头公司仍然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及韧性,扩大了各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降本增效等方面也亮点颇多。(二)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引领创新对于“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数据三大细分中,我们主要关注AI算力需求扩张的光通信、“AI+”赋能的办公软件及跨境电商公司、受益“AI+”降本增效的游戏公司等,落地投资上,我们优先配置收入、净利润率先呈现同环比加速、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三)政策扶持 + 技术进步AI赋能我们对“机器人+”、汽车智能化相关受益公司保持跟踪。三、风险因素(一) 国内经济复苏、房地产销售改善、稳增长政策实施效果等不及预期。(二) 海外核心技术对我国进一步封锁超预期。(三)国际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一、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些”,党中央指出要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作为14亿人口、GDP总量超126万亿元的大国,国家发展的韧性强、内需增长空间仍然广阔。伴随活跃资本市场、房地产优化调整(因城施策、放松限购限贷、降低首付及利率)、降准降息等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宏观经济运行高质量提升、企业盈利增速企稳上行,投资者信心有望提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与时俱进,公司投研团队一方面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增长背景下有定价能力、现金流良好、盈利质量高、股息分红率较高且兼具一定成长性的成熟行业公司;另一方面聚焦产业、专注成长,投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引领下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相关公司估值定价能力。公司将积极加强投资研究能力提升,动态优化投资组合,适应宏观经济新变化。(一)稳中求进、以进求稳、先立后破,2024年名义GDP增速有望上行参照主要券商研究所估计,预计我国2024年GDP名义增速5.8%-6.3%区间内,高于2022-2023年两年复合增速5.3%。(二)宏观经济数据逐渐边际改善,构筑市场盈利底A股2023年三季度进入盈利增速上行拐点,2024年有望保持增速上行。上市公司非金融非石油石化盈利增速出现拐点后,A股大概率出现拐点并震荡上行。(三)流动性改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显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企稳,面临的外部流动性环境逐步改善;2023年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LPR以释放流动性,2024年仍具有降准和降息的可能;IPO发行减速、规范大股东减持;2024年北上资金流出压力在中美利差拐点后或将边际改善。(四)2023年末A股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对后市保持中性偏积极展望2023年末各指数以及众多行业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过去12个月滚动沪深300指数PB、创业板指数PE已达历史最低5%分位左右),2024年经济活力扩张、M1增速有望触底上升,利于权益市场估值修复。伴随流动性的逐步改善及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投资者信心有望恢复,结构性机会仍然可期。二、主要配置方向(一)坚持科技主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公司将围绕数字经济(算力、算法、数据等)、新型工业化(人型机器人、智能驾驶、半导体装备等)、人工智能等产业链方向,根据产业发展视受益的确定性、时间顺序及业绩弹性,优中选优。(二)把握消费、医疗估值修复机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新型消费。对内公司关注平价消费、数字消费,消费下沉、追求性价比,国货潮品。对外重点聚焦跨境电商的投资机会。智能家居受益技术提升以及政策鼓励有望实现景气度上行;人口结构老龄化催生医疗保健需求提升,公司中长期看好相关医疗服务及医药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