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菱信稳鑫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债券A
(015923.jj )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债券型成立日期2022-09-22总资产规模80.93万 (2025-03-31) 基金净值1.0509 (2025-04-29) 基金经理沈夏管理费用率0.20%管托费用率0.05%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93%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申万菱信稳鑫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债券A(01592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沈夏2023-06-15 -- 1年10个月任职表现1.78%--3.36%2.50%
沈科2022-09-222023-11-071年1个月任职表现1.63%--1.8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沈夏本基金基金经理94.2沈夏:女,2015年起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曾任职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新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加入申万菱信基金,曾任产品经理,现任基金经理。2023-06-15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基本面方面,经济在政策的支持下偏稳,但向上动力有待增强。整体来看,经济在消费的支撑下出现开门红,政策效果显现,后市持续性与结构成色也值得观察。1月PMI再度回落至50以下,在春节错月因素影响下,2月和3月PMI虽有回升但幅度有限。“两新”政策叠加春节效应,消费与生产是经济的主要支撑。出口与地产数据表现一般,1-2月出口同比降至2.3%,地产投资与销售改善不大。社融数据有所改善,政府部门加杠杆是主要因素。从高频数据来看,节后开工进度偏慢,政策效果的持续性与斜率都值得观察。总体而言,债券市场对经济基本面有所钝化。偏稳的基本面或对债券利率下行产生一定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利率债市场调整。1月初利率债市场继续延续2024年走势,10Y国债收益率出现新低至1.58%,此后行情开启调整态势。债市对基本面反应日趋钝化,央行态度边际转变,多次提到降准降息,需关注后续落地进程。而其对市场的掌控力也逐步增强,市场流动性难言充裕,且波动性明显加大。此前的降准降息预期逐步修正,现券收益率接连大幅调整,10Y国债最终触及1.9%,重返2024年12月点位,1Y国债一度升至1.6%上方,债市曲线走平。当前外部市场、基本面、后续货币政策仍充满不确定性,债市进入震荡期,新一轮趋势性行情仍待新的逻辑主线形成。本基金在报告期内规模较小,为维持基金的流动性,逐步降低了信用债持仓,替换为交易所国债和证金债。未来本基金将更多通过交易所利率债的波段交易,在维持基金流动性前提下争取获得更好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从基本面来看,经济偏弱的格局继续延续,上半年PMI处于荣枯线以下,商品、餐饮消费延续走弱。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改善,社会融资需求依然不足。三季度,经济量价下行压力有所增加。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及出口相对较好;四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一定好转,制造业PMI反弹至荣枯线以上,制造业维持韧性,广义基建大幅改善,投资、消费等领域出现一些亮点,出口短期韧性仍在。全年地产依然偏弱,房地产投资明显下滑,70个大中城市中绝大部分城市价格同比下跌。信贷增长仍然有待增强。此外,CPI、PPI等价格指数偏弱运行,总体来看,内需不足仍对经济增长构成一定制约。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对债券市场仍然构成利好。上半年债市表现较好。利率曲线总体下行,各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均创下新低。一季度,10年国债和10年国开债1季度分别下行27BP和26BP。进入二季度后,在央行提示长债风险后,债市收益率出现明显调整,后续央行通过预期引导的方式阶段性延缓了收益率下行的斜率。央行预期引导后,政策透明度和可理解性明显提升,随着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意图的理解更加充分,债券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下半年,债市收益率总体震荡下行,长端利率下行主要受益于经济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降息预期、优质资产相对稀缺、权益市场表现平淡等原因。在央行公开市场净买入国债的带动下,收益率曲线整体走陡,5年以内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12月末,市场消化扰动因素,叠加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机构配置压力等因素,机构行为较为一致,债市加速下行。截至2024年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录得1.68%,较2024年三季度末下行约47BP。综合考虑经济基本面变化、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市场供需情况等因素,我们判断当前利率债仍然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本基金在报告期内负债端变动相对较大,为保证基金的流动性,逐步降低了信用债持仓,替换为交易所国债和证金债。未来本基金将更多通过交易所利率债的波段交易,在保证基金流动性前提下的争取获得更好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国内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下行压力有所加大,7月、8月及9月制造业PMI分别为49.4,49.1和49.8?,连续5月低于50的荣枯线。结构上看,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及出口相对较好;消费表现相对一般;房地产投资继续明显下滑。物价水平总体平稳,通胀水平偏低,房价继续下行。货币政策总体上以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为主,三季度,人民银行开展两次降息操作,7天逆回购利率共计下调30BP,MLF共计下调50BP,开展一次降准操作,降准50BP。财政方面,三季度国债地方债发行节奏有所加快,支持本年经济恢复。2024年3季度,信贷投放仍相对乏力,叠加存款降息、整顿手工补息等举措,导致债券需求较大,债市仍呈现优质资产相对稀缺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债券收益率在2季度下行的情形下,3季度延续下行。截至2024年9月30日,10年国债收益率为2.15%,10年国开收益率为2.25%,较2024年2季末均下行5BP,30年国债收益率为2.36%,较2024年2季末下行7BP。长端利率下行主要受降息预期、优质资产相对稀缺、权益市场表现一般等原因影响。在央行公开市场净买入国债的带动下,收益率曲线整体走陡,5年以内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但是由于9月下旬刺激政策集中出台,债市受到扰动导致债基赎回规模增加,信用债收益率呈现上行。本基金在报告期内规模较小,为维持基金的流动性,逐步降低了信用债持仓,替换为交易所国债和证金债。未来本基金将更多通过交易所利率债的波段交易,在维持基金流动性前提下的争取获得更好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从基本面来看,经济偏弱的格局继续延续,PMI处于荣枯线以下弱于市场预期。工业生产持续偏强,制造业景气度相对较高,商品、餐饮消费走弱。制造业投资韧性较强,地产销售、投资等数据依然偏弱,社会融资需求依然不足。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内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经济仍然面临供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对债券市场仍然构成利多。上半年债市走强,利率曲线总体下行,各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创下新低。一季度,10年国债和10年国开债1季度分别下行27BP和26BP。进入二季度后,在央行提示长债风险后,债市收益率出现明显调整,后续央行通过预期引导的方式阶段性延缓了收益率下行的斜率。长债下行速度较一季度明显放缓。此外,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衡量市场风险的重要指标,央行已多次对长期利率风险表达关注,并明确态度。后续央行还宣布开展国债借入操作是为了维护债券市场的稳健运行,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央行预期引导后,政策透明度和可理解性明显提升,随着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的理解更加充分,债券市场或将出现一定的波动。本基金在报告期内负债端变动相对较大,为维持基金的流动性,逐步降低了信用债持仓,替换为交易所国债和证金债。未来本基金将更多通过交易所利率债的波段交易,在维持基金流动性前提下的争取获得更好的回报。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有待增强,经济或仍是弱复苏状态。政策层面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货币政策方面,2024年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别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降准降息”确定了货币政策的总基调,预计2025年央行会择机开展降准降息操作,配合财政、产业政策发力,货币政策宽松,我们对后市资金面持中性偏乐观态度。经济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有待观察,以及由此衍生的货币宽松预期一定的程度限制了收益率的上行空间。此外,多方面因素促使 2025 年优质资产相对稀缺的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对债券市场总体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