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汇金平稳增长一年混合
(016961.jj)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2-11-22
总资产规模
1.09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9560持有人户数430.00基金经理周文超管理费用率1.50%管托费用率0.15%持仓换手率564.99%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72%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浙商汇金平稳增长一年混合(016961)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周涛2022-11-212024-01-121年1个月任职表现-5.13%---5.83%-6.18%
周文超2022-11-29 -- 1年10个月任职表现0.52%--0.95%-6.1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周文超本基金基金经理;浙商汇金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浙商汇金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联接基金、浙商汇金转型升级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143.4周文超,硕士,14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曾任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量化研究员、套利交易员,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融衍生品交易员,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理。2019年8月加入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2021年4月26日起任浙商汇金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浙商汇金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自2022年11月29日起任浙商汇金平稳增长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3年6月28日起任浙商汇金转型升级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4年9月19日起任浙商汇金红利精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具备基金从业资格及证券从业资格。2022-11-2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我们在一季报中解读过,高股息(红利)资产正在成为市场配置的共识性底仓,其作用可以类比过去的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我们在基金操作上也逐渐将红利作为配置底仓,并配置出海和科技作为对冲和收益增强手段。具体投资运作回顾详见今年一二季度报告。本报告将在4.5节对二季报公布以来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谈下我们的看法。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元旦后,市场再次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开局,去年底涨幅靠前的成长板块,尤其电子和半导体行业,开年后跌幅靠前,而去年底相对落后的红利风格,1月份反而遥遥领先,市场风格可以说在新年后经历了180度反转。操作上,如我们在四季报中解释过的,基金持仓曾在12月份适当地向成长风格再平衡,现在看来,却要庆幸持仓里仍然有相当成色的红利风格,才使得基金净值回撤幅度相对没有那么大。1月份的市场下跌可以归结于多个因素,流动性是主要的问题。外资的持续流出首先触发了雪球等场外衍生品的被动敲入和平仓,然后又陆续触发了很多私募产品(包括量化私募)的止损线,市场形成了“资金流出-股价下跌-信心衰弱-资金进一步流出”的负面循环。所以,1月的下跌非常急,而且小盘股波动非常大,这是典型的流动性缺失特征。2月以后,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长期资金持续入市,流动性负面循环得以终止,市场情绪逐步恢复。并且,随着上证指数收复并站稳3000点,市场信心得到进一步修复,交易也回到正常轨道。纵观整个一季度的市场演变,我们关注到有一类资产正在成为市场配置的共识性底仓,那就是高股息(红利)资产。如果说红利风格在1月份是因为防御需求上涨,2月份因为长线资金增持,那么3月份以来市场对红利风格的长期逻辑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市场对红利资产的解读,大致可以总结为这么几方面:首先,在经济缓慢复苏且低利率的环境下,股息回报成为投资者更加重视的绝对收益手段。其次,证监会提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并出台配套政策,引导上市公司更加积极回报股东、投资机构更加重视现金回报。再有,不少卖方研究机构复盘了海外市场历史,尤其是日本股市90年代以来的表现,大家注意到,虽然红利板块在日本泡沫经济消化阶段被视为避险资产,因而呈现超额收益,但是在2003年日本经济企稳并重回低速增长以后,红利资产仍然有较为持续的超额收益。除上述原因外,我们认为A股资金面的变化,也是推动高股息资产持续具备配置价值的关键所在。随着国内资金结构的转变 -- 外资持续流出,内资长期资金成为主力 -- 市场对于“稳定价值类”资产的需求日益强烈,而且,长期资金的交易习惯正在引导A股投资者从交易边际变化转向认知内在价值。基于上述认知,我们认为之前在红利风格上的配置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应该长期坚持,并作为较长周期内的组合底仓。一季度,我们在操作上也是拿稳红利,并且在其他风格上倾向于获利了结。展望二季度,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依然在企稳回升的轨道当中,最近召开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的会议纪要也证实了这一点。经济结构可以参考3月份PMI数据所给出的指引 -- 出口和生产服务恢复良好。具体而言:(1)中游装备制造和下游消费品景气改善,这两个领域中不少细分行业都是做出口的;(2)有色景气度连续3个月上行,主要受全球大宗商品定价驱动;(3)生产性服务业(批发、租赁及商务服务)和线上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软件信息技术)在春节后景气度明显改善。建筑建材依然偏弱,主要受房地产和基建拖累,但是结合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坚定转型的目标来看,上述经济结构是符合预期的。海外的情况比预期更好,主要是美国经济似乎实现了软着陆,现在大家反倒更担心再通胀。美国经济超预期也带动中国对美出口保持良好态势,这点对我们也不是坏事,出口的强劲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房地产的拖累,为我们转型高质量发展腾出了政策空间。此外,如果美国经济确实完成软着陆,那么全球供给受制约的大宗商品似乎就有了很强涨价冲动,这点在3月底和4月初已经有所反映。综上所述,总量层面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不存在大问题,对应A股也不存在大风险。结构层面而言,我们认为确定性比较高的是高股息资产和出口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的还包括资源板块。此外,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涵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这也是很多成长资金会持续关注的方向。二季度,我们会沿着上述线索继续布局。具体操作上,首先是拿稳高股息底仓,我们相信这类资产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具有较高的绝对收益概率;其次,我们会在出口和资源等方向挖掘个股投资机会,当然前提依然是估值和安全边际;最后,我们也会持续优化组合权重、行业配比,适当通过些交易手段,控制组合整体波动,力争实现基金净值的平稳向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本基金以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为投资目标,关注估值和安全边际,关注逆向交易机会,通过积极主动的投资管理,力争降低净值波动,实现净值平稳增长。2023年市场跌宕起伏,上证指数最高触及3400点,年末收在接近3000点的位置,本基金也跟随市场经历起伏,上半年有超过4%的绝对收益,但年底终究遗憾没能实现当年正收益目标,这说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去改进和解决。具体的投资策略和操作回顾在各季度报告中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在此不做赘述。本报告将在4.5节对四季报公布以来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谈下我们的看法。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A股市场似乎复制了二季度的剧本,第一个月先冲一波,然后是连续两个月缩量磨底。结合基本面,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到“活跃资本市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等,推动顺周期板块走出一波凌厉的上涨,然而8月份市场信心走弱叠加北向资金流出,市场再度拐头向下。从8月初开始,北向资金持续流出中国市场,截至9月末北向资金累计流出超过1000亿元,这和今年年初的1000亿元流入形成鲜明对比。外资流出的背后有很多原因,包括美联储加息、国际政治因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下半年以来,国内地产销售和价格数据再下一个台阶,这是外资看空中国的关键理由之一。由于外资是目前市场资金面的重要边际变量,我们有必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也许地产已经不再是过去所认为的顺周期行情源,而是会不会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8月份以来的各种总量政策、城中村改造政策、各地房地产新政进行了密集调研,我们的结论是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过于悲观。事实上,中国政府有办法在关键时候兜住底线风险,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有能力企稳,不确定的只是政策力度和节奏,从而影响地产周期的演化节奏。回到市场本身,三季度上证指数涨跌 -2.86%,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涨跌 +4.25%,市场整体在三季度走弱,但是具有防御属性的红利板块,叠加国内利率中枢下行的大环境,具备一定的超额收益。操作上,我们延续“PEG选股思维”,兼顾公司质量、成长性和估值,同时我们也在选股模型中增加红利因子的权重。虽然如此,基金净值终究没能抵抗住市场整体下行,三季度基金资产净值涨跌 -1.94%。面对市场的波动,我们依然有很多地方要改进。但无论如何,我们对于未来依然抱有信心,如前所述,我们认为不存在海外投资者所担心的系统性风险,换句话说,下跌依然是机会。展望未来市场风格,我们认为大概率会延续之前“主题投资为主、同时不断有板块杀出价值底”的状态。具体到细分板块上,算力、光模块、机器人、工业母机、半导体、华为产业链等泛科技板块,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智能汽车等泛消费板块,依然会滚动地出现交易机会。此外,在国内增速和利率中枢下移的大背景下,高股息资产持续具备配置价值。展望四季度,我们会在既定的策略框架内,继续提高红利因子的配置权重。考虑到市场整体依然偏弱,以及本基金绝对收益目标,除了关注估值和安全边际,战术上也会关注逆向交易机会,控制下行风险。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全文逾2万字篇幅、分15个部分、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决定》在科技创新、国企改革、民营经济、产业发展、财税体制、土地制度、金融体制等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改革部署。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措施》还明确了资金渠道,部分项目涉及的支持资金按照总体9:1的原则实行央地共担。我们认为《措施》的发布意义重大,仅以资金渠道而言,就能够看到三中全会精神正在被贯彻落实。换句话说,本次三中全会为未来的改革指明了道路,也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制度基础。随着权责更加清晰、财力更加协调、区域更加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的建立,未来财政发力的空间和方向也将更加明确。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7月25日,工行、农行、中行等六大行同时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仅1.8%,正式进入“1”字时代。调整优化存款利率,有利于促进企业、居民投资和消费。当日,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刊文称,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居民储蓄倾向,推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促进优化资产配置,增强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的动力,助力股市企稳回升,增加金融市场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7月份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都聚焦到三中全会公报提到的:“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们认为,中央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实际情况是有把握的,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国家会在合适的时机推行合适的政策,中国经济筑底企稳向上的进程不会改变。然而,资本市场比经济实情更加悲观,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面的“错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在看不到经济新动能和产业新趋势的大背景下,以景气度投资为主要策略的机构资金由于找不到习惯的定价模式,赚钱效应持续下降,投资者信心循环降低。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资本流动也呈现不可预测性。针对资金面问题,为防止资本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家政策也在安排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入市,效果正逐渐显现。展望下半年,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日渐接近,国内政策刺激空间以及资本市场资金面都有望积极改善。从大周期来看,证券市场仍处在底部偏左侧,结构上我们继续看好两个大方向:首先,新“国九条”为资本市场明确发展方向,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促进长期资金入市,红利资产持续具备底仓配置价值。其次,中国经济未来新动能在于科技创新带来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一带一路开拓全球市场空间,密切关注新质生产力和出海板块的重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