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QDII)A
(000274.jj)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6,632.00
成立日期2013-11-28
总资产规模
7,538.88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QDII当前净值1.1796基金经理沈博文李耀柱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0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QDII)A(000274)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邱炜2013-11-282016-08-232年8个月任职表现8.67%--25.56%--
孙敏2017-11-092020-08-052年8个月任职表现4.57%--13.02%-38.17%
沈博文2023-04-10 -- 1年8个月任职表现2.90%--4.96%--
李耀柱2016-08-232017-11-091年2个月任职表现3.41%--4.15%--
李耀柱2022-11-24 -- 2年0个月任职表现1.95%--4.07%--
李晓博2020-08-052021-08-191年0个月任职表现-7.16%---7.42%--
梁仲平2021-04-302022-12-141年7个月任职表现-9.87%---15.52%--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沈博文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广发全球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CIO)135.8沈博文:女,材料科学工程和金融工程双硕士,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从业证书。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CIO)、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3年4月10日起任职)。曾任国泰君安(香港)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中投国际(香港)有限责任公司债券投资部副经理,先后任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资经理、固定收益基金经理、跨境投资部总经理。2023-04-10
李耀柱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广发全球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广发科技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广发全球科技三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QDII)的基金经理;广发沪港深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149李耀柱:男,理学硕士,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从业证书。现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11月9日起任职)、广发科技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5月31日起任职)、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9月10日起任职)、广发全球科技三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QDII)基金经理(自2021年3月3日起任职)、广发全球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4月7日起任职)、广发沪港深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6月22日起任职)、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2年11月24日起任职)。曾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央交易部股票交易员、国际业务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广发亚太中高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8月23日至2017年11月9日)、广发标普全球农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8月23日至2018年9月20日)、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8月23日至2018年9月20日)、广发全球医疗保健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8月23日至2018年9月20日)、广发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8月23日至2018年9月20日)、广发港股通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自2017年9月21日至2018年10月16日)、广发纳斯达克1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8月23日至2019年4月12日)、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开发与生产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LOF)基金经理(自2017年3月10日至2019年4月12日)、广发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5年12月17日至2020年2月14日)、广发消费升级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9年5月27日至2020年7月31日)、广发恒生中国企业精明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QDII)基金经理(自2019年3月7日至2020年8月10日)、广发港股通优质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9年5月6日至2020年8月10日)、广发海外多元配置证券投资基金(QDII)基金经理(自2018年2月8日至2020年11月27日)、广发高股息优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2月1日)、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2月14日至2022年9月26日)、广发瑞福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0年11月10日至2022年9月26日)。2022-11-2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降息交易盛行,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美国通胀数据相对顺利的回落,投资者的交易重心逐渐转向劳动力市场。在经济软着陆、降息周期即将开启的背景下,美股连续创新高,美元指数下跌,季末收于100上方,黄金上涨。日本央行则开启加息周期,日元从160大幅走强到142附近。具体来看,通胀方面,6月、7月CPI符合预期,8月核心CPI环比超预期,但没有改变通胀放缓的趋势。劳动力市场方面,8月新增非农就业略低于市场预期,劳动力市场降温趋势明显。经济活动方面,美国二季度GDP增速由2.8%上修至3.0%,显示美国经济依然具有韧性。在上述背景下,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超预期降息50bp,点阵图显示年内还有2次降息。随后鲍威尔讲话整体偏鹰,认为本次降息50bp主要是由于就业与通胀之间的风险已经基本实现了平衡,并非是因为就业或经济的走弱。单个季度来看,2年期收益率下行111bp至3.64%,5年期下行82bp至3.56%,10年期下行62bp至3.78%。2y10y曲线季度末结束倒挂,比上季度末变陡50bp。三季度,美国经济相对欧洲、中国等大经济体继续维持强势,标普指数再创历史新高,美元固收类资产也表现较好。美国投资级债券一级市场供给较二季度有所增加,二级市场也表现稳健。降息周期中投资者加大对债券资产的投资力度,彭博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券指数利差在三季度收窄5bp,加上美债收益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整个季度录得较大幅度上涨,贡献了今年前9个月的全部涨幅。彭博美国高收益债券指数在三季度追随美股上涨,BB评级利差向BBB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随着美元指数回落到100上方,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持续净流出势头放缓。但过低的绝对利差令彭博中资投资级债券指数在三季度加宽11bp,表现不及美国投资级。具体来看,优质央企、国企利差变化在+/-5bp之间,高波动央企利差加宽15bp;TMT低波动的主体利差加宽1-4bp,高波动TMT则收窄5-15bp;AMC大致加宽5-10bp左右;银行AT1因降息上涨1-1.5pt;国企永续涨幅相近;未违约的个别中资地产债券利差随大市变化,投资者参与仍旧有限;中资城投美元债明显跑输其他板块,26-27年到期的价格上涨1pt左右。整体而言,三季度彭博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券指数录得5.84%的涨幅,彭博美国高收益债券指数上涨5.28%;彭博中资投资级债券指数上涨4.39%,彭博中资高收益债券指数上涨3.55%。美元在三季度因降息而走弱,人民币转而走强。美元指数在7月跌破了自第二季度以来波动区间的下沿。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路径的重定价、政治事件引发的避险交易和金融市场的波动率上升所触发的套息平仓是美元贬值的重要触发因素。套息交易平仓过程中,日元明显升值。8月,美元指数继续下跌,主要是美国失业率上升触发萨姆规则以及Jackson Hole年会中鲍威尔的鸽派表态进一步带动了美债收益利率的下行。人民币汇率在8月份反弹了近2%。9月美元指数下跌到101以下之后盘整,在美联储意外以50bp开启降息周期之后,美元汇率反而受到了持续的支撑。而9月下旬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则进一步推升了美国以外区域的风险偏好,人民币汇率进而创出年内新高。季度末,美元指数收于100.78,离岸人民币短暂升破7的关口,收于7.01。操作方面,三季度,降息前我们加大了调仓力度。首先,配置层面,我们在合适的价位积极卖出短券,同时在美国、亚太等主要区域寻找有相对价值的长券买入,适度拉长组合久期。第二,投资者在降息前积极买入资产,三季度不少新发在二级市场都有上佳的表现,因此我们积极参与新发交易,以提高组合收益。第三,我们紧密跟踪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于对主要货币走势的研判和对政策的理解把握,抓住市场变化积极运用灵活的外汇对冲策略,给组合带来了一定收益。本报告期内,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63%,C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6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70%。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美国宏观经济方面:回顾今年上半年,美国通胀数据在起伏波动中下行。最新公布的6月CPI数据低于预期,整体同比增长3.0%(预期3.1%,前值3.3%),核心CPI同比增长3.3%(预期3.4%,前值3.4%)。6月非农就业数据也总体小幅弱于预期,前两个月数据累计下修高达11.1万人,且失业率意外上升至4.1%。此外,薪资增速符合预期,仍旧处于回落趋势。美国一季度GDP季环比增速上修至+1.4%,二季度GDP环比增长2.8%。一方面,美国消费从去年下半年高位回落,但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金融条件放松,以地产和制造业为代表的利率敏感型行业出现反弹。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在上半年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5.25%-5.50%不变。6月点阵图显示年内降息1次,较预期鹰派,但仍有不确定性。美联储还小幅上调了对通胀和失业率的预测,但在会议声明中对通胀的相关表述较5月边际上更为乐观。鲍威尔在最新的国会听证会上对9月降息呈开放态度。他称,最近的就业数据确实表明经济正在降温,劳动力市场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下一步举措不太可能是加息。由于通胀数据并非一帆风顺的下降,叠加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偏强且波动剧烈,美联储仍旧处于“数据依赖”模式,美债收益率在2024年上半年大幅震荡,相对去年年底整体上行,主要是矫正了当时过于乐观的在3月即开启降息的预期。10年美债收益率在4月下旬最高上涨至4.70%,而后随着通胀回落,6月末相对年初上行52bp。2年美债收益率走势类似,最高在5%以上,截止6月末下行到4.75%,相对年初仍旧上行50bp。现在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高达90%以上。外汇方面:2024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从2023年底的低点有所反弹,具有韧性的美国就业和通胀等数据延后了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开启降息的时点和总体幅度的预期,但反弹的幅度总体温和。一则重启加息并不是美联储的基准情景,再则今年欧洲等区域的经济有所恢复,美国以外国家的经济企稳和央行加息操作限制了美元的升幅。二季度美元指数大部分时间停留在105-106区间。在高利差和偏低波动率的双重作用下,日元、瑞士法郎等低息货币在套息交易中作为融资货币成为了被做空的对象,在今年上半年表现相对偏弱。另一方面,在美元利率和汇率双双反弹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在上半年承压,震荡走贬,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约2.36%。不过,人民币相对大多数非美货币对美元的跌幅偏少。央行的政策和预期指导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信用债市场方面:2024年上半年,美国投资级指数下跌0.49%,收益率上行42bp至5.48%,信用利差收窄5bp至+93bp。利率风险令指数总回报为负,但绝对收益投资者趁利率的相对高点进场,市场仍旧积极消化超量的一级供给,利差进一步小幅收窄。尽管面临高利率的压制,但企业盈利表现好于预期,美股在AI浪潮的带动下屡创新高,风险情绪上涨和美国“例外”也促成了美国高收益债券更为亮眼的表现。美国高收益级指数上涨2.58%,收益率上升31bp至7.91%,信用利差收窄12bp至311bp。尽管上半年美债收益率大幅攀升,亚洲信用市场录得一系列正回报。中资投资级债利差不断创下历史低点,主要是中美利差倒挂、境外美元收益率吸引以及二级供给缺乏促成中资投资者的强劲需求。上半年,中资投资级指数上涨1.95%,收益率上升8bp至5.49%,信用利差收窄42bp至+84bp,表现超越美国投资级。分评级看,BBB利差向A评级压缩。分行业看,资金追逐利差相对较宽的行业。即使上半年AMC和城投降级较多,但投资者的违约预期较低,加上中资美元债净供给持续为负,AMC和城投的新发行投资需求旺盛。中资高收益债在上半年因地产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和一些非国有地产及工业企业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而表现突出,中资高收益指数上涨9.88%,但也发生了个别违约事件。操作方面,2024年上半年我们没有追随市场过于极端的定价,而是耐心等待回调,择机布局。我们选择利差拉宽的时点、在美国和亚太区域精选有相对价值的信用债进行配置,构建稳健且有估值提升空间的底仓,同时把握住美债阶段性交易的机会。积极参与新发交易也是组合超额回报的重要来源。久期方面,在市场大幅震荡、定价来回摇摆的环境下,我们坚持偏短久期的策略,在避免净值大幅波动的同时也锁定了一定的票息收益。最后,上半年人民币相对承压,基于对宏观环境和政策走向的研判,我们没有进行人民币汇率对冲,避免了对冲成本对组合收益的损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美债收益率震荡走高,市场修正了去年年底关于2024年降息6次的乐观预期,回到预期降息3次的合理水平。但随着降息临近,美债收益率也未能重回去年10月高点,10年美债收益率在3.85%-4.35%之间波动。美国经济总体边际放缓但韧性依然较强,市场预计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风险情绪上扬,美股创新高。由于美国经济相对欧洲偏强,美元指数上行,季末收于104上方。日本央行退出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日元走贬。年初美债收益率从去年12月末低位反弹之后,由于美国公布的CPI和非农数据连续超预期,市场出于对通胀风险的担忧,美债收益率继续大幅上行,曲线熊平。一季度以来,2年期收益率上行37bp至4.62%,5年期上行37bp至4.21%,10年期上行32bp至4.20%。2年期、10年期曲线季度末倒挂42bp,比上季度末变平5bp。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美国经济相对欧洲、中国等大经济体继续维持强势,美国风险资产上涨。尽管资金持续回流美国在岸,但更多流向股市、虚拟资产和货币市场基金,而不是固定收益类基金。从债券市场来看,美国债券一级市场供给超预期,接近2023年同期的40%,并得到市场的顺利消化,发行人提供的新发溢价仅3.6bp,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8.5bp,美国投资级债券指数利差一季度仅收窄9bp。美国高收益债券指数在一季度追随美股,利差收窄20bp,向投资级进一步压缩,整体录得1.47%的不错表现。反之,随着美元维持强势,美元利率维持高位,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持续录得净流出。另一方面,由于一级供给缺乏叠加处于历史高位的绝对收益率,中资投资级债券指数利差得以维持在历史低位,利差单季压缩25bp,跑赢美国投资级。具体看,优质央企、国企利差收窄10-20bp;TMT板块在去年四季度上涨后利差仍继续压缩40-50bp,表现亮眼;AMC上涨,大致收窄50bp左右;银行AT1因利率处于相对高位、投资者持续买入,利差压缩50-70bp,价格上涨0.5-0.75pt;国企永续涨幅相近;地产板块继续分化,部分资质较好的央企地产个券价格平稳,但房屋销售不见起色,其他房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城投板块继续稳定上涨,短期限的新发受到投资者追捧,二级市场价格较发行价上涨1pt左右。整体而言,虽然利差收窄,但利率上行令一季度美国投资级债券指数录得-0.40%的跌幅,高收益债券指数上涨1.47%;中资投资级债券指数上涨0.90%,中资高收益债券指数上涨5.02%。外汇市场在一季度大幅波动。随着市场对美联储2024年可能降息路径的预期调整,美元指数自去年年底已上涨约3%。年初在美国强劲经济数据指引下,美元指数明显走高,大部分非美货币走弱,不过人民币汇率在稳汇率政策支持及季节性结汇因素支撑下,跌幅较其余主要货币相对较小,但随着临近季度末,瑞士央行的意外降息和英国央行转鸽带动欧系货币对美元显著回落,而在日本央行退出宽松的靴子落地之后,日元也开启了新一轮贬值,主要货币均对美元贬值。在横盘了2个多月之后,在岸人民币汇率于月末首次跌穿了7.20的关口,季末收于7.22。操作方面,一季度,配置层面,由于收益率曲线持续短低长高,我们仍旧将短债作为底仓,组合维持偏短久期;长端尚未开启显著下行的趋势,因而作为区间交易的工具。目前看,谨慎的操作实现了低波动、较高回报的投资效果。其次,我们抓住了美国投资级债券利差从去年年底偏窄位置拉宽的机会,配置了部分中长端信用债,实现了在理想的利差点位配置优质信用债。第三,我们抓住一季度美国投资级新发供给旺盛的市场机会,积极参与具有估值优势的新发交易。第四,我们基于对政策走向的研判,积极运用灵活的外汇对冲策略,给组合带来一定收益。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中期市场乐观,但短期市场可能仍旧波动。美国通胀下行的速度仍旧偏慢,经济衰退风险显著下降,倒逼降息的压力不大,降息速度可能偏慢。但拉长看,美联储大概率在今年启动降息,降息周期开启前美债收益率下行趋势相对确定。从未来一年的维度看,预计曲线变陡,短端收益率下行空间更大。信用债方面,由于新发供给依旧缺乏,预计中资信用债利差将仍旧维持在偏窄水平,美元债券整体收益主要跟随美债变化。板块上,我们仍旧看好投资级国企、金融机构以及TMT板块。在预期美国“软着陆”背景下,美资利差可能波动相对不大,关注稳定的消费、公用事业板块。本报告期内,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22%,C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1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70%。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全球经济逐步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危机中走出。为应对高通胀,主要央行继续大幅收紧货币政策,而全球经济凸显韧性,经济增速仅略微放缓,同时地区间增长不均衡,分化趋势日益扩大。欧元区下行风险加大,日本复苏先扬后抑,中国复苏斜率放缓,美国经济维持韧性,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直至年末转向。2023年,美债收益率水平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动。一季度,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先降温后超预期,3月欧美银行危机引发市场避险情绪,美联储缩表近一年后再度扩表,带动美债收益率先下行再上行后骤降,季度看曲线大致下行30bp,10年美债振幅70bp。4月至10月,美债收益率开启了大幅震荡上行,突破前高,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最高至5.22%,10年最高4.99%,30年最高5.11%,10年振幅170bp,主要受几个因素推动:首先,市场对全面银行业危机的担忧持续缓解;其次,美联储6月和9月议息会议的点阵图均超预期鹰派,显示年内继续加息;第三,经济数据支持利率的反弹,劳动力市场总体维持火热,居民消费保持强劲,美国一、二、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别录得2.2%、2.1%和4.9%;最后,美国财政部宣布三季度发行1万亿美元国债,其中长期限的附息国债净新增较多。11月到年底,随着CPI趋势性下行、非农数据下修和美联储的鸽派转向,美债收益率转而下行。12月议息会议上,鲍威尔表示加息基本已经结束,美联储已经开始讨论降息,释放出明确的转向信号。截至2023年底,2年、10年和30年美债收益率收于4.25%、3.88%和4.03%,其中10年美债水平与年初相比几无变化。美国经济数据相对维持强势,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等发达市场,美国资产表现较好。2023年全年,美国投资级指数上涨8.52%,利差收窄31bp。全年一级市场的供应量与2022年相同、达到2021年的80%,并得到市场的顺利消化。高收益指数更是跟随美股大涨13.45%,利差强势收窄146bp。相比之下,中资投资级美元债指数年度上涨6.98%,利差收窄41bp,幅度超过美资。美元债表现受到处于历史高位的绝对收益率的推动,技术面的支持也是一大因素。2023年中资美元债一级市场全年发行量为632亿美元,同比下降36.7%,且以金融债发行为主,由于同期共有1,245亿中资美元债到期或在可赎回日赎回,导致净发行额为负。板块方面,优质央企、国企个券持续受到追捧,全年利差收窄20-40bp;TMT板块的利差比较波动,一度大幅展宽,在11月联储转向、风险情绪上涨催化下收窄,全年收窄10-20bp,但高波动的主体因评级调升等原因收窄幅度更大,约80-120bp;AMC波动最大,全年看利差变化不大,但期间振幅达150bp;地产板块出现分化,部分较好资质央企地产个券价格平稳,但一二线城市调控放松效果仍有待观察;城投稳定上涨,指数涨幅7.55%。外汇方面,在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的不断切换中,美元指数呈现震荡走势。1月至4月末,美元指数在2023年初延续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下行趋势,但“硅谷银行事件”爆发引发避险情绪,美元指数扭转颓势。5月起,美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优势支撑美指,但随着6月美联储暂停加息,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继续加息,美元指数显著回落。7月下旬至年末,美债收益率冲高,带动美元指数触及年内高点,但在联储转向后承压回落。人民币方面,全年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稳中有升,但兑美元汇率有较大波动。11、12月,中国央行通过逆周期调节因子等手段坚决阻止过快贬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全年看,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分别贬值2.92%和2.94%。日元方面,虽然日本通胀一度升至42年以来的高位,但日本央行坚持超宽松政策,仅增加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灵活性,日美利差走阔,施压日元走势,日元一度失守151关口,日元连续两年成为表现最差的G10货币。操作方面,2023年我们采取积极的操作,同时注重控制组合波动。首先,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久期,全年大部分时间美债收益率单边上行,我们积极运用美债期货等工具,极大降低了组合波动。第二,我们坚持对持有个券的信用资质、流动性和市场价格的高要求,并对组合持仓进行动态调整,整体较高的买入收益率为组合贡献稳定的票息收入。第三,我们紧密跟踪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于对政策走向的研判,抓住市场变化,积极运用灵活的外汇对冲策略,给组合带来一定收益。第四,我们也积极在不同区域市场挖掘一二级市场的交易和配置机会。此外,我们积极参与具有估值优势的发行品种,并根据实际市场状况进行交易获利或作为配置品种,为组合创造额外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美国通胀总体缓慢回落,预计年内美联储将启动降息,但金融条件过早放松容易引发通胀的反复,美联储将继续持有谨慎态度,短期内美债收益率难以开启大幅下行行情。我们对未来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从未来一年维度看,预计曲线变陡,短端收益率下行空间更大。信用方面,由于新发供给依旧缺乏,中资信用债利差预计将维持在偏窄水平,进一步收窄的空间有限,但每次基准利率的上行都将为投资者提供逢低买入的机会。板块上,投资级国企、金融机构以及TMT板块是基本盘,板块个券具有较好的信用资质和流动性,其中个别高波动的债券可用于波动操作、增厚收益。地产基本面尚未恢复,不适合作为主要的配置标的。城投则需要精选资质较好的新发个券,以获取票息收入为主。美国投资级债券的一级市场供给过多是对利差的不利因素,但不少发行人已经提前布局再融资,预计下半年供给相对放缓,美资当前偏窄的利差可能小幅展宽、但幅度有限,可以精选稳定的消费、公用事业和TMT板块择优介入。总体而言,目前处于历史高位的收益率为可能的价格波动提供较厚的安全垫,票息相对有吸引力。配置层面,我们将密切留意基本面和政策面边际变化的信号,在预期接近降息前拉长久期。目前拟维持以偏短久期、中资信用债作为主要底仓,获取确定的票息收益。同时,在基准利率偏高的时机择优配置基本面稳健、流动性较好的美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地区债券,获取超额回报。交易层面,在短期内利率区间震荡的行情下考虑通过波段交易增厚组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