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进取收益混合
(001252.jj)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590.00
成立日期2015-05-13
总资产规模
1.13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2370基金经理许定晴何文逸管理费用率0.8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679.78%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2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中海进取收益混合(001252)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许定晴2016-07-29 -- 8年4个月任职表现2.22%--20.21%20.13%
冯小波2016-02-042016-11-180年9个月任职表现2.46%--2.46%--
于航2016-02-042017-07-141年5个月任职表现3.39%--4.93%--
左剑2015-05-132016-06-071年0个月任职表现1.12%--1.20%--
何文逸2024-09-30 -- 0年2个月任职表现1.31%--1.31%--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许定晴公司总经理助理、权益中心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本基金基金经理、中海优质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中海海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114.8许定晴女士: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曾任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2004年3月进入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分析师、高级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研究总监、代理投资总监、投资副总监,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任中海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1年12月至2015年4月任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任中海合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任中海中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任中海医药健康产业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任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任中海魅力长三角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7月至今任中海进取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3月至今任中海优质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5月至今任中海医药健康产业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07-29
何文逸本基金的基金经理、中海消费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中海沪港深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102.8何文逸:女,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曾任东海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开发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7年3月进入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分析师、高级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兼高级分析师,现任基金经理。2022年2月至今任中海消费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9月至今任中海沪港深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9月至今任中海进取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09-30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国内经济修复仍较弱。7月份需求压力仍在,主要经济数据超季节性回落,工业生产环比偏弱,服务业增速小幅回升,投资和出口同比有所回落。8月份经济数据进一步放缓,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受基数影响大幅走弱,生产仍是重要支撑;受商品零售拖累,社零同比增速再度走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微好转,房地产投资未见改善。社融数据增量主要来自政府债券融资,居民和企业的信贷需求依然偏低迷。  货币政策方面,稳增长重要性提升。7月底MLF(中期借贷便利)超预期调降叠加OMO(公开市场操作)降息,央行预期引导力度加强;8月央行披露公开市场买卖债券操作专栏,开始使用国债买卖提供流动性,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9月政治局会议后,货币政策力度加大,降准降息同步落地,央行助力稳增长,市场信心大幅提振。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调节,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货币政策空间打开。  国际方面,三季度美国通胀延续放缓,经济依然保持韧性;欧洲经济景气度复苏较弱,法德和英国有所分化。海外央行货币政策立场分化,美联储9月正式开启降息周期,美国大选在即,多重压力下美联储9月降息50BP超分析师预期,美债波动下行,美元指数走低;日央行上调目标政策利率,并缩减购债;欧洲央行降息预期升温;新兴经济体对货币宽松政策持谨慎态度。  A股市场方面,7月市场继续缩量下跌,市场赚钱效应较弱,申万一级行业中,仅军工、银行、电力板块表现较好,前期市场追捧的红利策略有所分化,煤炭板块受估值和盈利预期影响下跌显著。进入8月,市场延续偏弱行情,基本面数据、中报业绩披露等进一步压制了市场做多情绪,银行板块表现较优,成长股继续受到压制。进入9月,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BP,三季度基本面进一步走弱已成事实。9月24日,央行宣布推出多项重磅货币政策,降息、降准、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全面落地,并首创结构性货币工具对口支持股市。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加码极大改善了市场预期,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场外增量资金进场,市场赚钱效应显现,各行业股票板块指数在9月末迅速大幅反弹。  我们依旧关注央国企类上市公司,希望从中寻找到机制改革带来的基本面提升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继续将资产配置在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中。报告期内,本组合行业配置主要集中在化工、电气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和机械设备等行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总体呈现内部需求不足、结构转型升级的特征。一方面,地产拖累仍较为明显,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基建投资进度偏慢,内生动力乏力。但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老动能加速转换,制造业投资、生产、出口等方向不乏亮点。  具体而言,地产仍然是拖累总需求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地产销售、新开工、竣工等累计同比增速仍然都在-20%左右的低位,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0.1%,行业修复仍需时间。其次,消费有所放缓,也对总需求形成影响。上半年社零同比增速为3.7%, 较去年的7.2%明显下降。此外,基建投资有所降速,财政支出速度放缓。上半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增长5.4%,较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主要是多省化债压力依然高企,叠加财政收入预期疲弱以及专项债发行节奏后置等几方面因素所导致。  当然,总量经济中不乏结构性亮点。首先,出口方面整体较好,一方面受海外需求支撑,另一方面也与国内优势产业竞争力增强有关。其次,制造业投资需求,尤其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于总需求增速,主要与国外库存周期回补以及国内新动能中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等相关。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有力支撑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再者,生产端相对表现较好,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较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  政策层面,今年上半年宏观政策不断发力。2月,央行连续降准降息;3月,两会提出稳经济目标,财政部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均释放出积极信号;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财政支出力度、地产去库存等政策方向;5月,地产政策集中出台,尤其“517”地产新政,出台了包括降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5月中下旬开始,特别国债启动发行,财政支出速度有所加快。  市场方面,A股市场一波三折。1月市场大幅下跌,经济持续低迷,降准、降息等政策预期落空,叠加微盘股持续下跌等交易性风险的冲击,上证指数跌至2800点以下;2月开始市场触底反弹,先是央行在2月初连续超预期降准降息,证监会持续维稳市场,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交易风险;而后经济数据在3月回暖,加上两会后产业政策加码,尤其提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市场延续上涨,上证指数回到3000点上方;4月至5月中旬,地产需求端政策加码,外资快速回流,叠加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超预期,市场震荡上行,上证指数最高触及3174点;但5月中旬至6月底,国内经济数据连续低于预期,前期政策效果不佳,叠加海外美联储鹰派表态,市场快速下挫,上证指数再回3000点以下。上半年,上证指数累计跌幅-0.25%,创业板指累计跌幅-10.99%。行业表现方面,银行、煤炭、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石油石化等板块涨幅领先,计算机、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医药生物等板块跌幅靠前。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本基金的策略方向有所调整。我们关注央国企类上市公司,希望从中寻找到机制改革带来的基本面提升的投资机会。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将资产配置在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中,在考虑估值、分红率等基础上优选护城河优势明显、基本面较好的行业领军者,由此提升整体组合的抗风险能力。截止报告期末,本基金行业配置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化工、银行、电子、纺织服装及家用电器等板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底部回暖。一方面,国内宏观政策加码发力,经济新老动能加快转型升级,内生动力有所恢复,尤其制造业和服务型消费;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韧性仍强,出口需求回升。  具体来看,地产仍然低迷。尽管供需两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一线城市房地产松绑政策陆续推出,但房地产市场仍延续下行。1-2月,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5%,降幅较上年同期大幅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降幅扩大3.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短期有所降速,1-2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增长6.3%,较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是多省化债压力依然高企,叠加财政收入预期疲弱以及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滞后所导致的。未来,随二季度发债提速,以及项目进度加快,有望助力基建提速。消费结构分化,1-2月社零同比增速放缓至5.5%,但服务零售额增速为12.3%,显著高于商品零售。未来以旧换新政策或对商品零售形成一定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同比增速上升至9.4%,其中设备更新及高端制造产业投资加快。出口受益全球贸易回暖,同比增速7.1%,未来或持续受益全球经济的回暖。总体而言,今年一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开局平稳回暖,市场信心和预期有所好转。  政策方面,一季度宏观政策加大发力。货币政策降准0.5个百分点、调降5年期以上LPR25个基点,向市场释放了充裕的流动性。房地产政策持续放松。融资端,持续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白名单”项目融资落地。需求端,一线城市购房需求持续放开,进一步优化地方限购限贷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此外,3月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整体仍然以稳为主、以进促稳。GDP目标和赤字率设置基本符合预期,但从今年起,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中央财政支出。另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主线。  A股市场深度探底后小幅回升,呈现“V”型走势。1月,经济持续低迷,降准降息预期落空,叠加微盘股持续下跌等交易性风险的冲击,A股市场大幅调整。2月,央行超预期降准降息,证监会持续维稳市场,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交易风险,叠加两会政策预期回暖,A股市场触底反弹。3月,两会后产业政策频繁出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场震荡上涨。一季度内,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72%,创业板指累计下跌1.34%。行业表现方面,银行、石油石化、煤炭、家用电器、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领先,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板块跌幅靠前。    我们一直紧密跟踪数字经济战略及新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机会,同时对盈利边际改善、商业模式转变的公用事业、政策环境见底,风险收益比具备吸引力的医药板块以及高端制造等板块保持重点关注。我们亦长期看好央国企机制改革带来的企业效能提升与价值实现重估。    截止报告期末,本基金行业配置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公用事业、计算机、传媒、建筑装饰等板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经济在疫情放开后处于曲折修复状态。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长5.2%,仍低于经济潜在增速,内需不足以及预期转弱的问题突出,其中地产供需格局转变导致投资持续下滑,多年疫情的“疤痕效应”导致企业和居民开支和消费意愿转弱,此外海外流动性持续收紧下外需放缓。  政策方面,上半年,经济在疫情放开后脉冲式上行,政策面保持了平稳的节奏,主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结构性政策而发力。三季度开始,由于经济动能持续转弱,宏观政策发生变化,加大了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一是7月底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政策基调有所变化。二是央行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分别于8月和9月进行了降息降准操作。三是财政政策较上半年积极发力,中央财政在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  市场表现方面,在国内经济修复曲折波动,海外流动性紧平衡,叠加地缘政治扰动等因素,A股先涨后跌,全年表现波折,上证指数累计下跌3.70%,创业板指累计下跌19.41%,与海外主要经济体股票指数表现相异。行业指数跌多涨少,结构分化显著。通信、传媒、计算机、电子和石油石化等行业录得涨幅,美容护理、商贸零售、房地产、电力设备和建筑材料等行业跌幅居前。  年内,本基金主要配置在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房地产等板块。一方面我们一直重点关注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另外我们也一直寻找行业景气加速触底,风险收益比处于合理区间的标的。同时,由于机制变革带来的基本面持续转好预期的央国企以及对政策刺激较为敏感的大金融及房地产等板块也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领域。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我们认为下半年国内经济将维持平稳运行。考虑到现阶段国内经济稳增长和防风险压力仍然存在,国内宏观政策有望积极应对,支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相关重要会议聚焦各行业生态的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有望出台。我们对于国内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抱有信心。国际环境来看,尽管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但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支撑下,全球经济和需求预计总体平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常态,各行业及公司将会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方向和增长区域。在当前点位下,我们认为中国优质资产极具吸引力。  金融市场方面,我们将保持客观审慎的态度。对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它们具备更强的抵御宏观风险的能力。在整体新增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其受行业格局收敛的影响相对较小,长期的累积也有助于此类企业自我更新迭代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我们会重点关注生命周期较长,能够稳定增长且估值水平提供安全边际的行业龙头,与此类优秀企业一起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