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盛世混合A
(002156.jj)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5-12-11
总资产规模
7,324.45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0615基金经理李琪王远鸿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117.91%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73%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长盛盛世混合A(002156)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杨衡2015-12-112017-02-281年2个月任职表现7.03%--8.60%--
李琪2016-09-12 -- 7年10个月任职表现3.87%--34.88%5.83%
付海宁2020-12-222021-08-260年8个月任职表现5.09%--5.09%--
冯雨生2016-09-122019-10-093年0个月任职表现4.03%--12.92%--
王远鸿2021-12-27 -- 2年7个月任职表现-3.40%---8.5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李琪本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盛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盛启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199.2李琪先生:1975年2月出生。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历任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信用分析师、信用评审委员会委员,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信用研究员。2011年3月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信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现任长盛盛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战略新兴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盛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型债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可转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盛康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量化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09-12
王远鸿本基金基金经理,长盛高端装备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创新先锋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生态环境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新兴成长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142.9王远鸿先生:中国国籍,研究生,硕士。曾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员、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员、江西铜业(北京)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交易员与研究员、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等。2021年4月加入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长盛高端装备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长盛生态环境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26日担任长盛创新先锋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27日起担任长盛盛世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8月16日担任长盛新兴成长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长盛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12-2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股市方面,二季度市场震荡偏弱,红利类资产表现相对较好,小市值、成长类压力较大。本基金操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股调整,对于24年上半年经营压力较大,行业需求低迷的个股进行了减持;第二,行业调整,根据行业边际变化,减持了出口压力增大的锂电板块,增持了消费电子板块;第三,适度增加了对市值和流动性的考量,减少了一些流动性偏低,市值偏低的股票配置比例。  债市方面,二季度,债市表现处于偏强态势,但波动有所增加。4月初至4月23日,在政府债供给担忧、人民币汇率承压之下,债券收益率先是横盘震荡,随后在供给不及预期、地产数据偏弱等因素推动下,债市走强,10年国债收益率由2.3%快速下行至2.22%附近。随后至4月底,央行提示长债或有调整风险,叠加一线城市限购或放开等消息扰动,债市回吐前期涨幅,10年国债收益率最高触及2.35%。5月以来,特别国债发行计划落地,供给节奏均衡,地产再出政策“组合拳”,监管多次提示长债风险,多空因素博弈令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30%附近震荡。6月以来,在经济修复动能偏弱、风险偏好回落、央行维稳季末资金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最低2.20%附近。债券投资上,本基金以利率债波段交易为主。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4年一季度,市场跌宕起伏,1月大幅下跌,2-3月反弹,其中指数权重股的表现好于非指数权重股,行业分化明显,资源类表现好于制造业,一季度表现较好的行业是有色、石油石化、家电、煤炭、银行、公用事业,医药、计算机、电子、军工等表现较差,电力设备新能源一季度微幅下跌。  这个季度是最近两年相对业绩不让人满意的季度,仔细检视,对业绩拖累明显的是重仓的汽车零部件和半导体设计个股,轻仓的军工、机械、计算机等个股亦有拖累。一季度,在市场的下跌过程中,本基金逐渐降低了股票仓位,并进行了持仓的集中和部分个股调整。事后看有成功的调整,也有不太成功的,仓位调整的贡献有限,减仓计算机、军工整体减少了损失,半导体的减仓时点不佳,新能源板块加仓锂电、液冷温控贡献了正收益。  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个股在一季度表现差异较大,受美国可能对墨西哥汽车及零部件对美出口采取限制措施的担忧以及特斯拉一季度销量不佳的影响,汽零个股普遍表现一般,而整车因塞力斯销量大增、国家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推出及小米汽车发布等消息刺激表现较好。事实上,零部件和整车是行业的一体两面,长期看不会偏离太远。中国的汽车行业目前是充分竞争行业,行业头部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竞争力都非常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当然在投资全球化中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时,需要慎重评估企业面对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总体上我认为本基金投资的公司在这方面的风险可控。长期看,我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全球份额提升是比较确定的趋势,技术壁垒较高、客户粘性强的零部件企业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目前市场给予汽零企业的估值是偏低的状态。  半导体及元器件板块的投资值得反思,在2020~2021年缺货背景下的行业景气使得不少公司加速发展,很多公司包括我自己对需求的判断偏乐观了,而低估了周期高点过后行业的低谷时长。从2022年至今,可以看到由于前期库存较高,汽车、通信的芯片需求持续下滑,库存去化完成可能要到今年年中。相比2年前,我们重点关注的通用CPU、汽车MCU、FPGA、模拟等公司的产品研发不断推进,新的产品料号不断丰富,客户持续开拓,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高,而财务表现上,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停止,甚至有同比下滑,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使得近期利润表现不佳,当市场关注度降低时,估值水平亦承压,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股价表现不佳。站在当前时点往后看,首先,从企业竞争力来看,这批公司的竞争力相较过去明显提升了,而且还在持续向上的通道中。其次,行业库存逐渐见底,下游行业未来景气展望不一,通信基站建设可能仍未见曙光,汽车、工业控制、消费电子需求有望逐渐增加,且国产化比例不断提高。因此,半导体及元器件的投资上,一季度减少了一部分跟通信基站需求关联度较高的持仓,维持了下游是汽车、工控等行业的持仓。  新能源板块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一季度,小幅增加了锂电、光伏设备板块的配置比例,维持了之前的海上风电板块的配置。我认为在新能源板块的投资要格外关注竞争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在供大于求的阶段。目前来看,锂电板块,竞争格局趋于头部集中的是锂电池、电解液、磷酸铁锂正极。从23年财务表现看,除了锂电龙头公司表现较好,其他环节基本都处于盈利低位。我认为随着24年市场需求继续增加,供给释放显著放缓,供给过剩的情况将会有所缓解,这些头部企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仍会继续提高,今年有望突破50%,海外的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仍较低,大概处于中国2019~2020的状态,不同地区略有不同,渗透率上,美国要落后欧洲,其他地区更低。另一方面,估值都处于较低水平,锂电龙头23年的静态市盈率是19倍左右,而材料类企业普遍要更低一些,利润波动较大的企业市净率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若24年到25年供给继续出清,未来的一年可能会有一轮较好的表现,值得关注。光伏板块,目前我比较关注的新技术的进展,诸如0bb,钙钛矿等,其中优质的设备、材料公司是关注重点。海上风电方面,24年行业催化可能会较多。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5%的目标,这是在2021后再次明确量化目标。各地,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绿色发展,能源转型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发展海上风电是沿海省份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且随着各方面审批流程理顺,行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去年以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迭代速度非常快,一方面总的算力需求不断增长,一方面模型持续优化。当前阶段,我更关注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对于受海外算力拉动影响较大的光模块行业趋于谨慎。现阶段重点布局AI算力建设相关的温控,智算中心运营。应用方面,除了已经与AI紧密结合的自动驾驶,我认为机器人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板块,已经能看到不少头部公司对机器人进行重点投入。由于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本基金重点关注那些在自身领域取得成功,且原有行业能力能够拓展到机器人领域的公司。  资源板块我过去较少研究,坦率的说可能也没什么认知优势,对于资源品的估值衡量、投资时点把握可能更加欠缺,当然需要不断学习。在如火如荼的资源品行情面前,仍需要克制冲动,我认为不应该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投资领域。尽管短期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我相信本基金所布局的行业和板块也会有价值体现的时候,目前的低迷情况仍需要坚守和等待。  债券方面,一季度债市表现强劲。房地产市场依然疲弱施压经济基本面,资金面总体平稳宽松,1月下旬央行超预期降准50bp,春节后银行存款利率调降预期升温,资产荒背景下机构配置积极,降息预期持续推升市场做多情绪,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2.56%下行至最低2.25%附近。债券投资上,本基金择时适度参与利率债波段操作。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权益市场方面,2023年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投资机会,特别是TMT板块,受益于AI产业变化,上半年表现较好,但整体市场仍震荡下行,全年没有获得正收益,比较遗憾。行业分布上,2023年主要聚焦在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及材料、医疗器械、消费电子、军工等领域,在密切跟踪行业变化的基础上,一季度出于对新能源供需形势逆转的担心,对锂电材料、光伏等进行了减持,四季度对锂电、海上风电的优质标的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增持。另外,对于核工业装备、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初步布局。  债市方面,表现强劲。年初至春节前,在疫后经济复苏、信贷投放、地产支持政策“强预期”推动下,债券收益率震荡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bp至1月20日的2.93%。春节后至3月3日,高频数据分化,消费继续回暖而地产表现偏弱,叠加信贷放量,资金面偏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90%附近震荡。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处于市场预期下沿,债市开始下修之前的经济复苏强预期,叠加3月17日央行超预期降准,以及硅谷银行倒闭、瑞信暴雷等海外风险事件,提振债市情绪,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3月底的2.85%附近。4月以来,经济修复动能环比走弱,通胀低位运行,银行相继下调存款利率,市场降息预期逐步升温,推动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由3月底的2.85%降至6月12日的2.67%附近。6月13日央行超预期降息进一步推升债市情绪,至6月14日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盘中下破2.6%最低至2.595%。随后,止盈盘叠加宽信用预期令债券收益率反弹,10年国债收益率回到2.65%至2.7%区间震荡。7月初至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宽信用预期弱化叠加6月经济数据依然偏弱,债市震荡走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65%降至2.59%附近。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活跃资本市场,令债市承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至2.67%,随后维持窄幅震荡。8月15日,央行超预期非对称降息,激发债市做多情绪,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至2.55%。8月21日,5年期LPR报价未下调,“宽信用”预期降温,推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继续下行至2.53%的季度内低点。随后至9月底,认房不认贷、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以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稳地产政策持续推进,尽管9月14日晚间央行年内二次降准释放流动性,但资金面持续偏紧,叠加国债计划外发行、特别国债传闻等因素扰动,债市持续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行突破2.7%。受资金持续偏紧影响,中短端调整幅度超过长端。10月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较快,资金总体偏紧,叠加三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万亿国债增发信息,债市表现偏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突破2.70%。11月上中旬,资金总体平稳宽松,但资金分层明显,MLF超额续作,10月地产和出口数据偏弱,CPI同比转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2.64%-2.66%。下旬以来,月末资金收紧叠加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债市震荡走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行至2.71%附近。12月,央行提前大额净投放流动性,跨年资金平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释放强刺激信号,叠加11月CPI和PPI继续回落、经济和金融数据偏弱,降息预期升温推动债市走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55%附近。信用债方面,在经历了2022年11月以来将近1个半月的大幅调整后,各等级信用债在2023年表现强劲,信用利差和等级间利差大幅收窄。债券投资方面,坚持稳健操作,主要配置中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择时参与利率债波段交易增厚组合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国内经济弱复苏,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三季度发生较大变化,有望托底经济,制造业投资在下行后有所复苏,其中过去增速较快的新能源相关投资放缓明显,传统制造业有所复苏;消费端,新能源汽车销售保持了较高的同比增速,但整体耐用消费品销售仍较弱,出行、观影等过去受到抑制的需求有明显修复。市场整体震荡下行,一定程度体现了投资者目前对未来经济的弱预期,有关部门针对性地出台了降印花税、降佣金、降管理费,限制减持,调整新股发行及再融资节奏等利好政策。板块上出现了明显分化,上半年受AI行业发展刺激表现较好的TMT板块在三季度回落明显,分红派息稳定的板块表现较好。  在这个过程中,本基金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行业和个股调整。新能源相关板块,景气的行业继续聚焦储能,重点是其中的温控子行业,由于竞争格局变化产品对逆变器板块进行了减持,并在其余的光伏、锂电池、海上风电等子行业寻找左侧布局机会。基于竞争格局和行业周期的考虑,我倾向于认为海上风电和锂电池有机会率先走出谷底,三季度末进行了一定的布局。半导体设计板块,组合继续聚焦CPU、FPGA、接口芯片设计公司,对半年度经营表现不及预期的个股进行了减持,其余逐渐的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增持。军工板块,由于订单预期较为不稳定,进行了一定的减持以回避风险。消费电子板块,半年报已经能够明显的观察到,元器件、模组、代工等环节开始出现微弱复苏的情况,同环比都有转好迹象,除了本身行业周期完成触底之外,我认为在AI需求带动下,PC、手机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明年还有可能迎来新的换机周期,因此适度增加了对消费电子相关的芯片、元器件、代工等环节的布局。高端设备方面,增加了自动化装备、核能装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的投资。AI方面,持续保持关注,保持对光模块、PCB等跟算力相关的投资。机器人板块,更加注重估值,对估值较高、业务相对单薄的中小型公司进行了减持,同时,一些经营稳健的大型公司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三季度增加了这类投资。    债券方面,总体呈震荡走势。7月初至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宽信用预期弱化叠加6月经济数据依然偏弱,债市震荡走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65%降至2.59%附近。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活跃资本市场,令债市承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至2.67%,随后维持窄幅震荡。8月15日,央行超预期非对称降息,激发债市做多情绪,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至2.55%。8月21日,5年期LPR报价未下调,“宽信用”预期降温,推动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继续下行至2.53%的季度内低点。随后至9月底,认房不认贷、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以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稳地产政策持续推进,尽管9月14日晚间央行年内二次降准释放流动性,但资金面持续偏紧,叠加国债计划外发行、特别国债传闻等因素扰动,债市持续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行突破2.7%。受资金持续偏紧影响,中短端调整幅度超过长端。债券投资上,本基金主要投资于中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同时参与利率债波段操作增厚组合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4.5.1 对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展望  2024年,国内和国际宏观环境都继续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部分区域仍有冲突,大国博弈持续。在中国经济增速仍在5%左右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在过去一段时间表现差异较大,目前港股的极低估值是典型的体现。尽管存在诸如房地产行业下行、部分供应链外迁的问题,但这种不同市场间的巨大差异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当然,情况总是持续变化,当下应密切关注国内经济紧缩的程度,警惕部分行业收缩的负反馈与扩散。  出于避险考虑,当下资金更加青睐经营稳定,有持续分红的行业,诸如公用事业,银行,石油石化等国央企为主的行业,成长股的投资难度有所提高。但不受关注的时刻往往是投资的良好时机,优质的成长股可能正迎来好的投资时刻。  展望2024年,宽财政和宽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将推动中国经济温和修复。受制于居民收入预期和购房意愿、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房企现金流承压等因素,房地产景气度难有明显好转,房地产市场企稳仍需要增量政策的释放。为应对房地产转型调整、稳定经济增长,财政支出方面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的推进力度。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债券市场仍将获得支撑。  4.5.2 本基金下阶段投资策略  股票投资方面,市场仍存在较多投资机会,一些优质公司通过持续的业绩增长一定程度上消化了两三年前的偏高估值。23年小市值公司普遍更受青睐,大公司关注度逐渐降低,我认为这些大型公司属于偏低估的状态,有一定吸引力。另外,在一些新的方向上也有持续的变化,典型的像AI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持续跟踪。对于顺周期板块,本基金继续维持谨慎。对于系统性风险,我倾向于通过股票仓位来控制风险,而不是增加红利股的配置来对冲风险,如果市场大幅下行,一定的在手现金可以保证在极限价格到来时能买到更便宜的股票。  本基金重点关注的仍然是成长性行业。长期看好的方向包括汽车零部件、锂电及材料、海上风电、体外诊断、核工业装备、信息产业底座型产品、数字基建。选择这类公司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希望公司本身竞争力较强,和同业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并且可以持续。  其次,在可预期的3~5年或更久,所属行业仍有较大成长空间,行业增速高于国内整体经济增速。  第三,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这类公司有一定的抵御能力。比如有能力通过参与国际市场,来拓展企业增长空间。或者有能力解决国内被海外卡脖子问题,产品具有刚性需求。  基于这些考虑,我会在汽车零部件、锂电及材料等上述行业中优选其中的标的进行布局,同时考虑各行业本身的发展阶段和股价位置,对配置比例进行增减。  债券投资方面,以绝对收益策略为主,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基础上配置中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适时参与利率债波段交易增厚组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