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鑫安纯债C
(003330.jj )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017.00
总资产规模
2,095.88万
基金类型债券型成立日期2016-09-18当前净值1.0183 (2025-04-03) 基金经理周潜玮孙佳佳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09%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万家鑫安纯债C(00333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柳发超2016-10-282019-03-012年4个月任职表现2.23%--5.29%--
唐俊杰2016-09-182017-09-301年0个月任职表现0.62%--0.64%--
周潜玮2022-04-27 -- 2年11个月任职表现3.02%--9.12%--
陈奕雯2019-02-212022-04-273年2个月任职表现3.76%--12.45%-15.50%
莫敬敏2022-07-042023-06-020年10个月任职表现2.15%--2.15%--
周慧2023-06-022024-06-241年0个月任职表现3.64%--3.86%--
孙佳佳2023-11-15 -- 1年4个月任职表现3.85%--5.3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周潜玮--187.1周潜玮:男,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2016年9月入职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债券投资部总监、固定收益部总监、基金经理,历任固定收益部专户投资经理、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曾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债券交易员、固定收益部副主管等职。现任万家鑫融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鑫怡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鑫璟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鑫安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鑫悦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民瑞祥和6个月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悦兴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2-04-27
孙佳佳--51.4孙佳佳女士:中国,研究生、硕士。曾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国际业务一部审计员,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公共融资部及评级技术与质量管理部分析师等职。2019年11月入职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历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员。2023年11月15日担任万家鑫安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11-15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基本面方面,2024年全年GDP增速录得5%,达成年度目标,PMI波动中趋稳并于10月份重回荣枯线以上;价格指数方面,CPI自2月高点回落之后进入了低位波动态势,PPI结构性回暖;全年社融增速较2023年回落1.5个百分点,信用扩张边际放缓,但结构有所优化。整体来看,在经济调结构的过程中,基本面缓慢修复,预期偏弱和需求不足的影响贯穿全年。政策在9月末开始明显发力,出台了稳地产、稳股市、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悲观预期有所扭转,推动经济数据在四季度出现了企稳回升迹象。从债券市场走势来看,一季度债市表现强势,年初开始,市场普遍有较强的宽松预期,同时供需结构也是支撑一季度市场走强的重要因素;信用债方面,在化债利好的推动下,彼时仍有较高票息的中低评级城投债表现显著强于产业债、二永债等。二季度整体为震荡行情,针对各类政策和基本面之间的博弈增加;信用债方面,在利率震荡行情中,信用显著强于利率,信用利差显著压缩,其中高票息的中低评级品种及长久期信用债表现更优。三季度表现为震荡下行后大幅上行,季末在超预期的刺激政策和风险偏好修复下债市快速一波回调;信用债方面,9~10月两次面临赎回反馈冲击,在后续的修复中明显滞后于利率。四季度债市先震荡后下行,十年国债于年底创年内新低位置。全年来看,十年国债收益率下行88bp,三年中债市场隐含AAA中短票收益率下行97bp、信用利差压缩6bp,3年中债市场隐含评级AA+城投债收益率下行97bp、信用利差压缩5bp。  组合运作方面,投资策略始终为信用底仓+利率波段,信用债配置中高等级中短期限城投债、二级资本债为主,辅以适当的利率债波段交易增厚组合收益,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杠杆和久期。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市场回顾方面,2024年三季度,基本面处于弱修复中,社会预期待改善,政府出台了较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数据方面,PMI于8月份有所反弹,但处于荣枯线下方,CPI温和低位运行,基建投资偏弱,地产销售在刺激政策落地前较为低迷。政策方面,9月份罕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对货币政策、地产行业和股市都有明确的非常积极表述,宣布降准、降息且力度超预期,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落地更多政策和新工具。  债市表现方面,信用弱于利率。二季度整体为震荡行情,波动幅度显著大于上半年,其中,7-8月的波动影响因素主要有降息及市场对监管关于债市管控的预期博弈等,9月初开始重点交易货币宽松预期,直到9月末,降准降息落地之后,债市大幅回调,主要反映了市场对政策刺激预期和风险偏好的修复。信用债方面自8月份开始整体表现较弱,并两次面临赎回负反馈的冲击,第一次为9月初“固收+”产品赎回影响,随后高等级、中短久期有所修复,第二次为刺激政策落地后风险偏好快速抬升导致理财资金赎回。季度维度来看,各期限、品种信用利差均大幅走阔。具体来看,期间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5bp,区间震荡区间最大15bp。  投资策略及组合运作方面,本组合为中长期纯债产品,策略整体以信用债配置为主、利率债适度波段增厚,在做好流动性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久期。报告期内,底仓仍以中等期限城投债为主要配置方向,并灵活择机参与了利率债波段交易。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基本面处于温和偏弱修复之中,CPI自2月份高点回落后于低位震荡,PMI自3月高点回落后二季度重回荣枯线下方,传统基建受化债限制贡献有限,地产仍为拖累,出口和消费亦有所走弱,二季度GDP低于预期,政策对稳增长诉求有所加强,但宽信用过程中仍然面临企业和居民杠杆难以扩张的难题,叠加挤水分,社会融资需求修复较慢。政策方面,整体以托为主,5月密集出台的地产政策脉冲影响较为短暂;货币政策虽为“支持性”的,但内外部掣肘因素较多,降息于7月落地;财政政策受债务率管控和项目审批严格等因素影响发力靠后。  债市表现方面,一季度下行更为流畅,二季度为震荡行情,7月降息后再次迎来一波行情。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上半年整体下行35bp,其中一季度下行27bp。信用债方面,在宽货币、缩供给背景下,票息资产荒延续整个上半年,一季度各板块、各品种利差轮动压缩,二季度压降高息存款加剧非银配置需求,随后化债延期利好加持,信用债表现强于利率、且中长久期中低评级品种利差进一步大幅压缩。  运作方面,组合投资策略以信用债投资配置为主、利率债适度波段增厚为辅,在做好流动性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久期和杠杆。信用债投资中,目前收益率和利差均已降至历史极低水平,同时大部分主流板块的国企发行人之间风险溢价大幅缩窄,传统短券下沉策略性价比不高,因此组合灵活运用板块轮动、个券比价、曲线交易等策略寻求收益增厚,一季度票息仍然较高,信用债以中短期限配置为主,二季度小仓位操作了长久期信用债波段、适度增配了化债利好的城投中长期限品种。利率债则持续保持灵活适度操作,参与波段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经济基本面方面,数据显示1月-2月工业及消费表现较好、通胀环比有所回升,3月PMI超预期,且二手房市场局部出现“小阳春”行情,但考虑到部分为季节性因素,其持续性有待观察。社融方面,2月数据明显不及预期,宽信用进程仍然偏弱。货币政策方面,1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行长超预期提出于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引发了市场更强的预期,但后续在防空转和外部因素的制约下,政策实际上维持了相对平稳的基调,并未有进一步的大幅宽松政策。  债市表现方面,由于年初市场普遍有较强的宽松预期,叠加年初配置旺盛,1月-2月债市表现强势,收益率下行趋势明显,进入3月后,在多重因素扰动下转入调整震荡态势。信用债方面,中高评级、中短久期信用债在一季度整体表现尚可,整体短端信用利差略有走阔、中等期限利差压缩,体现了短债票息价值偏低的背景下,市场转而向久期要收益。整体来看,一季度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季度末下行27bp,其中3月位于2.27%~2.35%区间震荡;三年中债隐含AA+城投债收益率较上季度末下行24bp,但3月利差明显有所走阔。  报告期内,本组合仍以中高评级、中短期限城投债打底,以比价思路优选个券,并于2023年末及2024年初配置了部分中等期限城投债品种以获取资本利得,杠杆部分则继续以二级资本债或利率债择机进行波段交易。  展望二季度,需密切关注基本面的修复进程、债市的供给节奏以及流动性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判断市场波动较一季度可能加大的背景下,本组合将更为注重流动性,维持中短久期,提升防御稳健属性。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后续,经济复苏出现一些边际好转的迹象,持续性需进一步观察,近期主要是科技及文化领域的成果显著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但是,短期内在基本面稳定、货币政策未明显转向、财政政策不超预期的的前提下,债市方向尚未改变。因此,尽管开年以来干扰因素增多导致市场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如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供给增多、汇率约束及防风险导向下货币政策偏谨慎等),但随着短端调整后票息价值逐步修复,组合未来仍可通过配置底仓中短端品种获取票息收益,同时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参与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