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添盈纯债债券A
(003384.jj)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96万
成立日期2017-01-11
总资产规模
4.40亿 (2024-09-30)
基金类型债券型当前净值1.0091基金经理邹卫陈双双管理费用率0.3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2.18%异常提示: 该基金于2023-05-25基金净值和阶段涨幅出现异常波动,可能是由于巨额赎回等原因所导致。
备注 (1):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金鹰添盈纯债债券A(003384)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黄艳芳2017-01-112018-07-111年6个月任职表现5.13%--7.80%--
黄倩倩2018-07-072022-01-273年6个月任职表现-1.31%---4.58%-16.34%
杨刚2022-01-272023-03-171年1个月任职表现0.39%--0.45%--
邹卫2024-06-15 -- 0年6个月任职表现0.10%--0.10%--
陈双双2022-07-27 -- 2年4个月任职表现44.64%--143.47%--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邹卫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公司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132.4邹卫:男,经济学硕士。曾任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广州广证恒生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研究员,广州金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17年12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风险管理部副总监、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特定资产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投资经理,现任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基金经理。2024-06-15
陈双双本基金的基金经理82.4陈双双:女,经济学硕士。2016年7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交易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2022-07-2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回顾2024年三季度,债券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波动。7月初央行公告货币市场临时操作工具,以及借券卖出等相关公告,抬高7月中上旬长端利率;7月下旬OMO预期外调降,利率中枢下行;8月以来政府债发行加速,资金扰动因素较多,同时大行卖券、强监管信号持续释放,长短端利率均向上调整;而信用债在理财基金赎回浪潮和需求大幅偏弱背景下持续回调,信用利差明显走阔。随着跨月央行公开市场投放流动性转松,债市悲观情绪逐渐缓解,高流动性信用债边际修复。9月上旬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国内降准降息预期增强,10年国债利率向下突破2.05%。而后国新办发布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创新工具支持权益市场等一些列重磅举措,以及政治局会议召开信心提振,政策合力支持经济力度较强,市场风险偏好大幅转向,权益市场快速升温,理财和基金均面临大幅赎回,债券利率快速上行;而经历了8月末回调后9月弱资质和长久期信用债修复一直不畅,信用利差持续走阔。三季度流动性延续整体宽松格局,DR007日均利率约1.81%附近,较二季度下行约6BP;R007日均利率约1.9%附近,较二季度下行约4BP,与DR007利差小幅走阔。三季度政府债缴款量大,税期和月末资金面波动较二季度有所扩大,流动性分层有所增加。本基金在报告期内根据组合负债端以及债券市场情况,减少中高等级信用债占比,适当增加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债配置比例,并调整组合久期和杠杆水平,保持组合流动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回顾2024年上半年,新质生产力下国内经济修复缓慢,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较弱,财政政策不及预期,货币政策稳健宽松。在城投债务管控和禁止手工补息影响下资产荒逻辑不断演绎,债券市场总体在震荡中维持上行状态,各类品种轮动创造收益,久期策略持续占优,信用利差和等级利差不断压缩。具体来看,年初在CPI环比转正、社融同比多增、降息预期落空以及权益市场大跌等因素综合扰动下,30年国债受到全市场各类机构追捧,收益率明显下行;1月24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春节后多家大型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叠加地产销售同比延续下降趋势,债市情绪继续高涨,推动10年国债向下突破2.3%,30年国债向下突破2.45%。进入3月,债券资产和机构负债成本出现倒挂,央行也开始对超长国债进行关注,债市开启一轮较大幅度的快速调整。二季度,伴随中小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以及禁止手工补息,大量存款从银行表内向非银机构转移,在欠配压力下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至较低水平;4月底央行提示关于长端利率波动风险,叠加表内存款大量流失,短期银行缺负债,大力提价吸收同业存单和存款,债券收益率迅速大幅回调。5月制造业PMI环比重回荣枯线下,经济数据延续外需强内需弱格局;但随着新一轮地产组合政策密集出台,财政也开始提速,央行连续发声提示长端利率风险,长端利率整体处于震荡格局。进入6月,政府债供给节奏再次放缓,资产荒逻辑继续演绎,叠加市场担忧的理财回表和赎回负反馈低于预期,在央行呵护下跨季资金面整体平稳,机构继续向久期要收益,短端和长端下行比较顺畅,长久期信用利差大幅压缩。本基金在报告期内根据对债市的判断以及组合负债端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一季度以利率债和金融债为主,二季度减少利率债增配信用债,在增厚组合票息同时合理安排久期和杠杆,在严控风险和保持较好流动性前提下,竭力为投资者获得稳定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回顾2024年一季度,在经济内生动能依然不足、权益市场大幅波动、货币政策宽松和资产荒延续背景下,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收益率曲线两端表现最佳。具体来看,1月初,在12月CPI环比转正、社融同比多增以及1月15日MLF降息预期落空等因素扰动下,债券收益小幅回调震荡;随着年度经济数据披露和权益市场大跌,30年期国债备受各类机构和产品青睐,收益率明显下行,曲线牛平;同时1月24日央行超预期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并表态“为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政策环境”,10年期国债向下突破2.5%,短端收益率也迎来一波下行。进入2月,随着公布的1月CPI数据环比上涨、社融数据创新高以及权益市场走势偏强,10年期国债小幅上行至2.45%附近;春节后多家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叠加地产销售同比延续下降趋势,推动10年期国债向下突破2.4%。3月初在资金面宽松和央行表态“后续依然有降准空间”,债市情绪继续高涨,10年期国债向下突破2.3%,30年期国债向下突破2.45%。随着债券资产和银行保险等机构负债成本倒挂、农商行信息和超长期国债供给扰动等,债市开启一轮较大幅度快速调整;在汇率压力、地产信息扰动以及债券供给放量担忧下,长端进入震荡;短端在季末流动性宽松背景下继续下行,利率曲线陡峭化。本基金在报告期内根据对债市判断以及负债端情况进行配置,合理安排组合的久期和杠杆,在严控风险和保持较好流动性前提下,以相对较低波动和回撤为投资者获得稳定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回顾2023年,海外经济韧性持续超预期,国内经济在“强预期”和“弱现实”碰撞切换下,避险成为市场主线,债券市场走出牛市格局。一季度,经济高频数据尤其是地产销售边际走强,信贷规模创历史新高,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较强,债市承压,带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上突破2.9%;而后两会报告公布全年GDP目标低于市场预期,叠加出口数据低迷、通胀显著走低以及3月份货币政策宽松超预期等因素,债市情绪明显转好。进入二季度,PMI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信贷数据明显回落,而政治局会议关于总量刺激政策也落空,市场下修国内经济增长预期;在存款利率调降、结构性资产荒不断深化以及央行6月降息等背景下债市持续走强,带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6%附近。三季度初,在资金面平稳、理财规模回流等配置力量加持下,债市维持震荡格局;8月中旬央行超预期非对称降息而5年LPR报价维持不变,市场对宽信用预期降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下行至2.54%附近;随着8月末地产优化政策加码,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以及稳汇率压力和地方债加速发行,债市持续下跌,金融机构出于谨慎和止盈诉求大量赎回广义基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上跌破2.7%。进入四季度,在经济内生动能依然不足、特殊再融资债和政府债集中大量供给下,资金面成为主导债市的核心因素,短端上行幅度远大于长端;而12月初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释放强力刺激经济信号,债市演绎利空出尽,保险、基金等机构开始抢跑大幅加仓,在存款利率下调和跨年资金面缓和推动下10年期国债利率一路下行至2.55%附近。本基金在报告期内由于规模变化带来净值较大波动,以利率债投资为主,根据对市场判断合理安排杠杆和久期,力争有效控制并防范风险,竭力为持有人服务。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2024年下半年,在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下国内经济基本面或将继续承压,基建、高端制造业和消费等是稳增长重要抓手,居民和企业在收入下滑和杠杆约束下融资需求或将继续回落,通胀在低基数下逐步抬升,但在内需偏弱情况下或难有持续上行的趋势。新质生产力下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内外均衡和预期管理,实体信贷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驱动,降低融资成本的诉求在不断提升。我们看到7月下旬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下调7天逆回购10BP,下调LPR10BP,并“加场”开展2000亿MLF且利率下调20BP,节奏超预期,在稳增长进程中发挥货币先行的作用。当前利率走廊下限1.5%对回购利率进一步走低的制约效果很明显,在降息已然兑现情况下,下半年更关注财政发力的节奏和央行配合,债券市场可能从震荡上行转为关注波动变化,应对可能比预测更加重要,建议继续紧跟金融脱媒进程和资产荒的程度,以更加合理区间和静态票息来参与债市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