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成长优选混合A
(005299.jj)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18-02-01
总资产规模
10.28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2.3799基金经理耿嘉洲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333.10%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4.31%
备注 (1):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万家成长优选混合A(005299)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李文宾2018-02-012024-02-086年0个月任职表现12.82%--106.69%24.54%
耿嘉洲2024-02-08 -- 0年5个月任职表现15.14%--15.1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耿嘉洲万家人工智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成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汽车新趋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万家远见先锋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124.2耿嘉洲:男,2012年7月入职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历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投资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2024-02-0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A股市场震荡上涨后回调,银行、电力、硬科技表现相对较好,传媒、计算机、新能源、食品饮料等回调较多。市场分水岭为5.17地产新政,此次新政力度较大,但市场预期短期内再难有更强政策出台,且年初以来的反弹已经持续三个月、主流方向均已有轮动,市场自此开始调整。  二季度后半段时间的调整中市场表现与去年下半年以来规律一致,即哑铃策略依然是一个有效策略,挂钩内需的顺周期品种如消费等依然比较艰难;此外,出海板块阶段性表现亮眼、但随后同样大幅调整,整体上二季度外需产业链强于内需产业链。这可能与市场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阻碍国内经济快速复苏的关键难题未见有效解决有关。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会延续,依然要关注总量政策何时发生更大力度的调整,在此之前哑铃策略依然是最有效的应对方案。  回顾本基金二季度操作,正如我们在一季报中的预判,我们在二季度延续了哑铃策略配置并向成长一端倾斜、同时我们维持了中低仓位;至6月中旬,我们认为市场可能迎来一段中场休息,同时我们开始提升权益仓位,主要加仓方向为半导体中的代工、基本面边际好转的大宗IC设计和消费电子以及近端产品涨价的一些化工品;该部分仓位我们目前定位为持仓周期偏短的交易性仓位,后续若市场beta向下我们会考虑减持。  展望三季度,我们认为国内经济持续稳健复苏且韧性较强,但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难免阵痛,旧动能目前对政策敏感度有限、仍然拖累较重;二季度对经济整体实现正向拉动的出口链依然是长期值得关注的方向,且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弱也有利于出口企业提高海外竞争力,但短期随着海外大选的临近,三季度可能会反复面临国际关系扰动和出口订单回落的影响,三季度对于出海链而言国际关系的快变量影响可能会大于汇率的慢变量影响;新技术方面,AI的产业趋势依然明朗且强势,但三季度北美链催化相对平淡,我们认为三季度整体预期不宜过高、相对更适合回调买入的波段策略。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认为三季度前段可能会表现为调整的中场休息、中段可能依然有一定压力,在市场关切的核心问题解决之前,配置上依然应保持哑铃策略,且要避免追涨杀跌。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年初市场延续了2023年四季度以来的跌势,随着下跌出现了一系列资金解杠杆,市场在一月后段一度出现了流动性危机。2月6日,市场见底并开始快速反弹,而以万得微盘股为代表的小微市值风格则继续下跌了两天,直到流动性提升后得以止跌,也侧面印证了1月下旬以来的加速下跌并非A股基本面本身的问题,更多是市场流动性枯竭导致的流动性危机。  行业分化方面,一季度仍然维持去年哑铃型构造特征,表现较好的行业多为采掘、金融、公用事业等稳定型红利资产,此外成长方向中业绩可见度高的AI算力等表现也比较突出,而顺周期的地产链、消费和TMT中非AI部分(多为ToG类公司或消费电子)则表现不佳。  本基金在今年2月份更换了基金经理,现任基金经理接手后首先对原有持仓进行了重新梳理,整体沿着现任基金经理在去年底的判断展开——我们减持了原有持仓中所有的地产持仓、减持了原有持仓中大量的小微盘个股持仓、减持了原有持仓中减肥药等主题投资品种,相应增持了AI算力和一些以交运采掘为代表的稳定型红利资产,将整体持仓风格调整为哑铃策略、并向成长一侧略微倾斜。  同样,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曾经判断2024年市场整体震荡上行,而不是类似2014-2015年那样的单边快速上行,今年并不需要焦虑对整体市场的踏空,配置结构是相对来说更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同时,既然是震荡上行,今年市场的阶段性回调整固仍然是值得择时回避的,这也将是今年大类资产配置方面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本轮行情行至3月,基本面良好的行业基本都得到了修复,市场开始从AI等强产业趋势品种向一些主题题材扩散,我们认为这是市场阶段性进入顶部的重要标志,本基金从3月中旬开始降低权益仓位,主要减仓方向为业绩可见度偏低、估值锚不清晰的偏投机品种、以及一些交易性的中小市值标的。  展望二季度,在低基数效应下预计二季度经济数据表现会比较亮眼,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阶段性的“过热幻觉”,这将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在今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回升的背景下,一些顺周期资产如消费、中游制造可能会有所表现,而红利资产可能不会有特别显著的超额收益;二是总量政策预计会继续保持定力,如地产链和流动性敏感的小市值题材会受到一定约束。  沿着此类判断,我们认为二季度有必要在保持哑铃策略底色的情况下适度参与顺周期资产的“繁荣幻觉行情”,但同时要保持清醒认知、此类资产仍只能作为交易性仓位进行阶段性配置,正如我们在2023年年报中预判的那样,今年总量政策的进一步转向预计不会早于三季度。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战胜疫情之后中国经济稳步复苏,还是中国高端制造业(例如: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走出中国走向全球,亦或是以OpenAI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全球落地开花,都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小的触动。  2023年一季度最为重大的事件是,中国胜利平稳度过了三年的新冠疫情,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落地开花。资本市场给予了这些积极因素非常正面的回报。尤其是以一大批中国优秀企业紧紧跟上英伟达和微软两大科技巨头前进的步伐,国产芯片、大模型、光模块以及其他一大批科技企业展现出了非常深厚的技术底蕴。同时在经历了大规模扩产后,光伏产业迎来了发展的瓶颈期。针对这些变化,本基金快速调整了仓位,大幅降低了碳酸锂和光伏主产业链的标的持仓,大规模加仓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以及以地方房企为代表的稳增长标的。  2023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整个资本市场逐步清醒的认识到经济的复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推动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有序恢复,一个踏实的复苏进程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将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国家全力支持高科技产业(亦可称之为新质生产力)的号召下,我们看到了国产自主可控为半导体芯片、服务器、交换机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期间,在原有持仓基础之上,本基金降低了地产的持仓,提升了创新药、人工智能、智能驾驶和新材料的公司占比。  2023年四季度,整个资本市场开始深度调整,这主要源自于美联储加息低于预期,市场开始重新担心由于长期维持高利率,美国经济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这势必会对国内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深度复盘和回顾的持仓标的的成长性后,我们认为重仓的人工智能,智能驾驶,创新药,油运等板块估值合理,业绩爆发力较强,所以本基金并没有降低这些板块的仓位,相反利用市场的调整逐步优化个股和个股持仓。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7月24日政治局会议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全国范围内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政策全面放松(包括但不限于限购限售以及房贷利率)。此外地方债务问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中央到地方采取了多种化债措施,都已开始逐步落地。我们认为地产走软,以及地方债务问题是影响国内经济的主要因素,这两大领域政策拐点已经出现,未来基本面拐点预计可能在未来的2-3个季度出现。所以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国内经济拐点向上的趋势将会逐步增强资本市场的信心。  其次,从资本市场本身的政策来看,包括IPO、再融资的收紧,已经减持新规的落地,将会有效降低资本市场的资金压力。  我们认为目前股市已经进入到了具备中长期战略投资价值的阶段,我们现阶段对资本市场的观点较为乐观。  我们在三季度开始,主要加大了在以下两大领域的布局和持仓:  1、以政策为线索,在政策推动下基本面有望出现拐点的行业:这主要包括以旧改和城中村为核心的地产企业,供给端没有大幅扩张的顺周期行业(比如部分化工品等)  2、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相关的行业:人工智能算力、新材料、创新药、智能驾驶、新能源等相关标的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我们维持对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趋势向好的判断不变,并认为目前我们已经在经济基本面底部右侧,只是市场仍处于过度悲观中、无限放大了长期担忧却无视眼前基本面改善的客观变化。我们对于2024年市场整体较2023年更加乐观,全年市场预计震荡向上为主,如果找一个对标时段,可能2024年前半段的市场风格会比较类似于2016-2017年,如果总量政策更加友好则可能风格进一步转向2019-2020年,类似当年宁组合的价值成长会重新成为主导。  投资风格方面,我们认为目前哑铃型配置依然是相对最优选择,主因总量政策尚未看到显著转向、基本面复苏力度仍然较为平稳,如果总量政策有显著转向,则GARP策略有望取代红利策略成为主导,目前哑铃策略中的成长一端由于去年过快的下跌,目前相当一部分也在GARP策略的选股标准范畴内。总体来说,有梦想的真成长(以AI为代表)和红利价值仍是当下首选,低速成长(以消费为代表)则仍不占优,但如果基本面进一步弱于政策制定层的预期则可能倒逼大的政策转向,届时消费等总量强相关低速增长标的可能迎来修复,但我们预计这一时点最早不会早于三季度。  市值风格方面,我们仍然相对看好大中市值、对小微市值保持谨慎——基本面角度,在经济恢复期大型公司较小公司更容易获得订单和利用行业底部进行逆势扩张,小公司在需求扩张不足时更容易被挤出;估值角度,目前以50、300为代表的大型指数和以1000、2000为代表的中小指数估值裂口虽然有所修复,但仅回落至2022年初水平,中小市值风格的超额仍然较高、均值回归压力仍然存在;监管角度,2023年11月以来监管对于市场过度投机已经多次警告,近期监管对过度炒作和量化不合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而小微市值风格则是过度投机和量化投资下沉的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