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柏瑞中证科技100ETF联接C
(008400.jj)科技100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0-02-26
总资产规模
3,489.45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联接型)当前净值1.1255基金经理谭弘翔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8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华泰柏瑞中证科技100ETF联接C(00840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科技1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科技100总投资收益率
柳军2020-02-262021-04-291年2个月任职表现35.37%--42.73%--
谭弘翔2021-04-29 -- 3年2个月任职表现-5.65%---17.19%6.2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谭弘翔--93.4谭弘翔,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金融工程专业硕士。曾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产品创新中心基金业务部经理。2020年7月加入华泰柏瑞基金,现任指数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2021年3月10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智能汽车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10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稀土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4月29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科技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4月29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科技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6月17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企业核心竞争力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9月23日起任华泰柏瑞创业板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1月17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品牌消费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14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稀土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01月25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07月26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中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08月11日起任华泰柏瑞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8月25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1月8日起任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1月30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2月6日起任华泰柏瑞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2月2日起任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1-04-2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其中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的表现相对较好,涨跌幅分别为7.59%、5.31%、2.74%和2.33%。整体来看,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的涨跌幅分别为-2.14%、-6.50%、-10.02%和-7.41%。从市场风格来看,期间沪深300价值指数(2.85%)显著跑赢沪深300成长指数(-5.92%),中证500价值(-4.05%)亦跑赢中证500成长(-6.84%)。  二季度,A股科技板块总体震荡走低,科技100指数累计下跌1.64%,其中电子板块涨幅居前,传媒、计算机等跌幅居前。复盘来看,海内外因素共同造成了Q2科技板块的整体调整:  海外方面,一方面,5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美联储持续进行鹰派管理,市场对9月和全年降息预期大幅回调,宽松预期下修不利于科技股行情的演绎;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发布AI投资禁令、进一步收紧对华为出口限制、提议制裁重要企业等地缘因素频繁干扰,市场对于科技、电新这类地缘敏感方向的风险偏好承压。  国内方面,除较为疲弱的基本面对市场带来的压力外,严监管和量化新规等政策因素亦对市场情绪造成较大冲击,小微盘风格为主的科技行业一度恐慌下探,而后场内资金存量博弈、热点快速轮动的极致化导致操作难度提升,资金集体抱团偏防御的高股息板块、从而对泛科技方向形成资金虹吸效应,科技板块总体以回调为主,仅基本面、政策面现积极边际变化且具备成长性的半导体表现相对强势。  展望后市,一方面美国消费疲弱迹象显现,通胀韧性回落,美国名义经济增速走弱或将趋势性显现,另一方面受益于全球制造业周期的上行,外需修复叠加政策发力或将助推国内经济向好,因此名义经济的“东升西落”有望带动中美利差收窄,从而对A股盈利和估值的上行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海外流动性的逐步宽松,内部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继续发力,已颇具估值性价比的科技成长有望占优。科技100指数精选科技龙头,涉及优势制造业、“卡脖子”环节、前沿新兴产业广泛,资产分布上亦符合市场偏好,修复空间较大。  我们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跟踪偏离最小化的投资策略进行被动投资。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的日均绝对跟踪偏离度为0.039%,期间日跟踪误差为0.049%,较好地实现了本基金的投资目标。  本基金将继续严格遵守跟踪偏离最小化的被动投资策略,从而为基金投资人谋求与业绩基准基本一致的投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其中石油石化、家电、银行、煤炭的表现相对较好,涨跌幅分别为12.05%、10.79%、10.78%和10.23%。整体来看,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的涨跌幅分别为3.10%、-2.64%、-7.58%和-3.87%。从市场风格来看,期间沪深300价值指数(9.42%)显著跑赢沪深300成长指数(-1.15%),中证500价值(4.60%)亦跑赢中证500成长(-3.15%)。  以春节为界,一季度A股科技板块先抑后扬,科技100指数累计下跌1.15%,其中通信成份涨幅居前,电子、计算机等跌幅居前。具体来看:春节前,雪球、DMA、两融等流动性风险集中释放,造成科技成长恐慌下探。期间内,市场对苹果AVP预售、斯坦福机器人发布、《幻兽帕鲁》游戏爆火等诸多利好的反应钝化,并放大利空事件的影响,如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造成CXO板块整体下行。好在科技100指数成份股偏大中盘风格,相对于小微盘科技股缓冲垫更厚,节前跌幅基本与创业板指相当,强于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等成长风格宽基指数。  春节后,随着流动性风险出清以及监管完善交易规则,市场信心逐步修复,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的科技板块成为超跌反弹行情中的领衔方向。Sora爆火、GB200发布、Kimi成为现象级应用等事件反复催化,支撑了节后AI板块的主线地位;而两会的产业政策加持,也孕育了低空经济、量子计算、合成生物等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主题性机会。到3月末,科技100指数基本收复前期跌幅。  展望后市,“春季躁动”从普涨向结构性行情切换,大盘区间震荡,题材轮动较快,分母端压力减小的同时,盈利可能仍缺乏弹性。从日历效应来看,年报、一季报窗口期内,市场表现与业绩相关度有望上升,科技板块中业绩底部反转或内生动能改善方向或得到更多关注。同时,海外映射逻辑向国内产业趋势催化切换,成长题材仍有望保持热度,从结构上看,落地确定性强、业绩压力小的赛道跑赢概率更大。科技100指数精选科技龙头,基本面优势更加突出,在业绩兑现期有望占优,修复空间更大。  结合经济复苏提速、二季度财政政策发力、降准预期提升以及新质生产力相关结构性政策持续落地,科技板块后市有望迎来更多上行动力。在基本面释放和资本催熟的双重作用下,A股科技板块有望扭转过去两年的颓势,争取超越大盘基准的表现。  我们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跟踪偏离最小化的投资策略进行被动投资。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的日均绝对跟踪偏离度为0.039%,期间日跟踪误差为0.054%,较好地实现了本基金的投资目标。  本基金将继续严格遵守跟踪偏离最小化的被动投资策略,从而为基金投资人谋求与业绩基准基本一致的投资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其中通信、传媒、煤炭、家电、石油石化的表现相对较好,涨跌幅分别为24.78%、19.84%、13.39%、9.13%和9.03%。整体来看,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的涨跌幅分别为-11.38%、-7.42%、-6.28%和-19.41%。从市场风格来看,期间沪深300价值指数和沪深300成长指数的涨跌幅分别为-4.10%和-21.85%,中证500成长(-15.12%)亦显著跑输中证500价值(-2.81%)。  2023年,A股市场经历了国内外经济预期的分化与波动,主要宽基指数普遍调整,“杠铃”式配置成为主流,小盘与红利策略表现相对占优。行业方面,受益于多重产业催化,TMT板块与汽车行业全年领涨,AIGC、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产业链表现亮眼,相较而言,新能源、线下消费、房地产表现较弱。中证科技100指数中,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占比较高,2023年累计下跌3.40%。  复盘2023年影响A股科技投资的重要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月8日新冠正式实施“乙类乙管”,1月23日微软追加投资OpenAI,2月17日全面注册制落地实施,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向轻总量重结构调整,3月8日硅谷银行暴雷,3月17日央行降准25BP,4月29日政治局会议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5月17日人民币汇率破“7”,5月末美债上行风险扰动加大,6月20日一年期与五年期LPR利率下调10BP,7月24日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大逆周期调节、“活跃资本市场”,8月15日一年期MLF利率下调15BP,8月27日证监会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举措落地,8月29日华为发售新机Mate60,9月14日央行降准25BP,10月19日十年期美债利率升破5%,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11月15日中美元首会晤,12月14日美联储议息会议表示降息讨论“逐步进入视野”,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2024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  与整体偏向积极的产业和政策层面不同,二季度以来资金层面偏向消极,带来较大抛压,背后主要是国内经济复苏斜率放缓与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两重不确定性的演绎。尤其在房地产长期形成的结构性问题和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拖累内需增长的情况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收缩,存量博弈下资金由成长板块向高股息价值板块流动。  我们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跟踪偏离最小化的投资策略进行被动投资。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的日均绝对跟踪偏离度为0.043%,期间日跟踪误差为0.088%,较好地实现了本基金的投资目标。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三季度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其中非银金融、煤炭、石油石化、钢铁的表现相对较好,涨跌幅分别为5.62%、5.26%、4.37%和2.14%。整体来看,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的涨跌幅分别为-3.98%、-5.13%、-7.92%和-9.53%。从市场风格来看,期间沪深300价值指数和沪深300成长指数的涨跌幅分别为0.45%和-7.81%,中证500价值相对中证500成长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三季度,科技板块延续回调态势,中证科技100指数下跌11.96%,指数市盈率水平从23.65下降至20.12,已达到指数基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在科技板块中,TMT主要继续回吐前期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想象力拉估值收益,随着今年四季度相关部门设置和规则框架搭建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开始数字经济将开始进入实质性应用推广阶段,产业链各环节的商业模式也将逐步建立,消费空间和量产能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我国TMT板块上市公司有望在该阶段迎来基本面增长和估值回升的共同驱动。此外,新能源板块则受制于2021、2022两年产能爆发之后的供需失衡和主动去库存状态,但随着“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海外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缓解产能过剩的担忧,同时价格战的绵延也会导致部分落后产能的出清和供给侧集中度的提高,从而使产业链利益分配回归合理,改善市场对行业后续供需水平的悲观预期。  我们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跟踪偏离最小化的投资策略进行被动投资。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的日均绝对跟踪偏离度为0.041%,期间日跟踪误差为0.049%,较好地实现了本基金的投资目标。  本基金将继续严格遵守跟踪偏离最小化的被动投资策略,从而为基金投资人谋求与业绩基准基本一致的投资回报。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2024年,外部环境来看:1)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库存触底对冲财政红利减退和高利率,2)新兴市场外需情况在海外去库存周期结束的背景下逐步走向正常化,意味着海外高利率缓和的背景下,汇率和投资环境有望走向正常化;内部环境来看:1)海外库存周期回升对应中国出口中枢修复,2)因城施策、城中村、保障房等各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地产对经济拖累减小,3)财政呈现出更为积极的特征,从新一轮化债及增发万亿国债来看,2024年狭广义财政空间可能会适度扩张,出口、地产、化债有望成为带动实际增长逐步正常化、名义增长逐步回升的“三驾马车”。  在2024年宏观经济整体延续结构性修复的背景下,企业盈利有望持续复苏,结构或延续分化,当前景气持续改善的包括汽车、交运等行业,出现回暖迹象的包括电子、传媒、计算机等行业。  伴随基本面释放与资本催熟,2024年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有望增加,一方面是以TMT与汽车为代表、受到AI技术迭代与华为创新链催化的科技成长板块,另一方面是存在反转逻辑、受创新药与医药出海双重驱动的医药板块。此外,新能源板块的供需拐点亦逐渐明确,一方面全球需求大概率在GDA的顶层引导下进一步加速,光伏、锂电池等具备相对成本优势的领域有望成为我国潜在出口敞口,另一方面供给侧出清现象亦有增多,当前行业集中度已经开始提升,格局提前进入优化阶段,产能增长有望大幅放缓;当下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极低水平,若后续产能出清推动产业链利润分配回归合理,板块反转动力或进一步夯实。  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显著回落至历史低位,股债收益差显示中长期配置价值已充分凸显。科技100指数截至2023年底处于上市以来25%左右的历史分位,修复空间较为充足,在整体环境边际向好的情况下,有望扭转过去两年的颓势,去向上争取超越大盘基准的表现。  本基金将继续严格遵守跟踪偏离最小化的被动投资策略,从而为基金投资人谋求与业绩基准基本一致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