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紫金泰盈混合C
(008405.jj)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0-01-21
总资产规模
3.01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1.1101基金经理查晓磊管理费用率1.0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3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华泰紫金泰盈混合C(00840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俞天甲2020-01-212021-08-171年6个月任职表现31.40%--53.64%--
查晓磊2023-06-19 -- 1年1个月任职表现-12.74%---13.95%--
魏昊2021-07-292023-06-191年10个月任职表现-11.95%---21.38%20.6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查晓磊--137.5查晓磊:男,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博士,博时基金-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博士后,深圳市后备级领军人才,CFA。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先后任职于博时基金、浙商基金。在浙商基金时,主管权益与AI量化投研团队,建立并持续完善AI+HI的投研体系,形成了AI驱动及+HI、+Beta和+绝对收益四条成品线。2022年1月加入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权益投资总监。2023-06-1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对于未来经济的走向,核心变量仍然是房地产与产品价格。5月经济在边际上有一定的趋弱,PMI回到50以下。6月公布的PMI持平,经济未有明显起色,但也没有进一步下滑。前期价格方面的微观积极信号较多,到6月份向上的动能也略有减弱。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好消息确实还需等待,在当下较为脆弱的市场预期面前,很多投资者容易形成“经济数据不向上就有快速滑落的风险”的非此即彼的“断层”判断。宏观的混沌期让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对于权益类的风险资产要求更多的风险补偿。我们的理解,虽然当前权益类资产普遍预期不高,但较高的风险的补偿本身就已经体现在市场交易的价格。况且宏观经济虽处混沌期,但逐步向上的方向基本维系,且若不考虑其他不可控因素,经济也大概率运行在潜在增速水平之下,内生动力本身也有向上的周期性力量。如果信任并遵循经济内在的运行规律,很多问题可能也并不那么复杂。对权益类资产整体,我们的基本策略没有太大变化。战略上是乐观的。但一些中长期问题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需在组合构建时,不得不充分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组合波动。围绕着“对内”和“对外”两条主线选行业择股。实际上,近几年来,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持续围绕着“票息”与“动量”两个因子演绎。“票息”表明市场对当下的关注,对未来定价的不确定性,“动量”则表明市场对变化的无预期,结构性因素成为市场的重要驱动力量。因此,权益类资产的收益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积淀,投资难度也大幅上升。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仍将更加关注“守正”的策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A股市场在一季度跌宕起伏,2月极限波折,3月的震荡巩固。市场整体仍然围绕着“高股息”的主线,叠加一众主题的此起彼伏,成交整体也有所回暖。市场对于地产收缩下的经济走向及强弱仍然是十分关注的,同时也十分敏感。但3月底发布的各类数据看,偏好的占比相对较多。3月底公布的PMI数据再次回到50的荣枯线以上,无疑对市场形成了有力的信心推动,相关的板块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超额收益。一些微观的数据也有所印证,比如不少商品价格表现强劲,甚至一些地产链上的企业产品出厂价格也有所企稳回升。虽然很多投资者依然担心短期数据的可持续性,但边际变好的一些数据至少是开一个好头的必要条件。稍看远一些,我们认为,市场形成正向循环的充分条件,就是能否稳住经济增长的应有水平。短期可能各类宏观及微观数据之间仍不乏矛盾之处,但我们会将重要的关注点聚焦于价格指标。在一个市场经济体中,价格就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信号,它既是人们交易的结果,也是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提前反应。我们的全年策略围绕着“对内”和“对外”两条主线选行业择股。对内注重确定性与短久期。盈利端重视业绩的确定性与“实”的部分,资源属性的“硬资产”,估值端重视向下空间的保护与对“低估值”的更加侧重。对外注重“外需”研究的确定性。一批出海的企业的基本面可研究性更强,干扰因素相对可控,也将是组合重点关注的方向。上述两条主线在一季度有所体现,并可能依然延续。对于风险,我们也要有所提防。重点仍在于传统行业出清过程中的一些不可控风险事件的阶段性发生。同时,在经济数据逐步修复的过程中,政策预期的减弱可能会阶段性吓退那些对经济的长期悲观主义者。但这些可能都不影响权益类资产整体的配置性价比。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本产品以股票配置为主,其他资产配置为辅,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在投资逻辑驱动下基本面量化赋能,选择性价比占优的行业构建组合,力争获取权益类资产的长期超额收益。我们内部的资产配置模型显示权益类资产性价比持续占优,从中长期配置的角度,产品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处于较高水平。在结构上,组合构建围绕三大方面的主线持续寻找定价占优的具体标的。一是资本开支新周期下的资源品与制造业,尤其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中游制造行业。二是偏向内需的行业以及经济从衰退后期过渡到复苏前期的行业。三是逐步接近下行周期尾声且估值位置低的行业,其中主要以泛科技行业为主。虽然过去的一年市场跌宕起伏,但我们组合的操作整体变化并不大,拉长视野,降低换手,应对市场的流动性及交易性波动。组合的较大一部分结构偏向在估值偏低,且当前基本面可能偏弱但有企稳迹象和前景的行业和公司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5月底以来的南华工业品指数走出了一轮较强的上涨行情,且接近了此前的高点。微观上,不少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这其中固然有原油价格的带动效应,但国内经济的改善以及供给端未有明显扩张,导致了短期供需偏紧的情况。PMI景气指标已经连续4个月改善,且在9月底公布的最新数据已经超过了50的荣枯水平。因此,总结来讲,股票市场目前定价的特点是,分子端在缓慢改善,而分母端的风险偏好较弱,且分子端改善节奏比较缓慢,从而导致:一方面,市场只要稍稍有所乐观的反应,就很容易发生低预期的情况;另一方面,很难在短期实质性扭转投资者的中长期预期较为确定的向上,而传导至分母端的乐观。综合下来的结果就是市场呈现出了在低位的疲弱震荡。 上季度末至本季度初,我们对组合的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之后操作整体变化并不大。虽然市场反映出绝大多数投资者较为低迷的情绪,但我们观察的数据反映出的却是经济继续在以较低的斜率逐步企稳回升。实际上,我们并不倾向于将组合放于过于宏大叙事中去考虑问题,而更愿意紧盯看得见的数据与印证;我们也无法把握短期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也避免被他们的节奏所带动,而更愿意从独立的角度,让组合反映我们自己的判断。具体策略层面,一方面,未来一段时间都需要尤其关注相对高估值高拥挤的结构风险,另一方面,多左侧逆向布局,挖掘市场阶段性忽视但估值有保护且基本面有变化的领域,切忌追涨杀跌。胜率方面,今年超预期的重要宏观结构在于出口链,但目前需要更加关注海外的基本面边际变化情况。赔率方面,内需方向与周期板块估值最低,但整体仍处于政策博弈与预期改善的磨底阶段,适合左侧埋伏并密切跟踪基本面变化;消费板块中重点在家电、轻工、零售行业挖掘基本面边际改善的个股机会,并密切关注政策风险全面释放之后医药底部反转的可能性。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2023年是在不长的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中,将“定价”两字的重要性极其凸显的一年。股价的回报,不等同于当期盈利的高速增长,不等同于远期的宏大叙事,不等同于当下的市场热点。当然,盈利的增长、远期的空间、市场的热点都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但当他们要实质性影响甚至决定我们投资回报率的时候,“定价”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中间变量因素。人们讨论基本面的投资策略时,往往仅仅指的是狭义的“基本面”,关注未来一个季度的是否增长,关注行业当下是否景气,却往往忽视基本面投资策略中最为重要的“估值”因素,以及对于“估值”不确定性是否留有足够的冗余空间。二级市场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如何给各种不确定性定价,并且是一个可以带来合理回报的定价。2023年也是宏观因素影响程度十分显著的一年。自2022年底延续到2023年一季度中的经济修复强预期,在3月下旬逐渐减弱。自5月份开始的一轮工业生产补库存的小周期,在商品市场明显演绎,在股票市场则是表现出弱势beta下的超额收益。最后一个季度,经济的弱预期再度发酵,风险资产再度成为市场规避的方向。站在2023年的年末展望2024年的经济与市场。以股票为代表的风险类资产同时面临着不利与有利的方面,但总体上,我们倾向于认为新的一年仍可能要优于过去一年。相对不利因素在于在经济换挡并转型至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传统领域的出清时间可能拉的比较长,且也鲜有历史可比经验参考。对于资本市场本身,过去几年的市场配置结构与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修复。但相对有利的因素也十分显著。股票资产定价的重要变量在于对未来预期现金流的折现。无论是股票资产整体的估值水平,还是股票相对于其他主要资产的风险定价性价比,抑或是资产本身的调整时间,都处于历史上非常极端的水平。可以说,极端的预期留在了2023,艰难的表现留在了2023,留给2024年的现实可能仍有诸多困难,但同时留给2024年进一步向下的空间也已十分有限。此外,海外流动性环境相比今年有所宽松也将是大概率的事件。也许2024年还将发生很多不确定性的事情,但资产的表现大概率将迎来一个回归,哪怕是很正常的回归,可能就已经可以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风险,最终可能在大家认为最没有风险的地方(应该也是最为拥挤的交易)爆发一些风险波动,形成最终出清,但彼时,权益资产的波动可能是由此的“次生灾害”,而非风险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