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稳健增长混合C
(011778.jj)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1-04-27
总资产规模
2,611.72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7939基金经理孙松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6.86%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易方达稳健增长混合C(011778)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孙松2021-04-27 -- 3年3个月任职表现-6.86%---20.61%49.31%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孙松--225.6孙松先生:经济学硕士。曾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员、集中交易室主管、集中交易室经理、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兼任行业研究员、机构理财部总经理助理、机构理财部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部副总经理、专户投资部总经理、养老金与专户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现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户投资部总经理、投资经理、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易方达新常态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12月25日起任职)、易方达稳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4月27日起任职)、易方达稳健回报一年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5月31日起任职)、易方达稳健增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7月20日起任职)。2021-04-2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二季度,A股波动幅度收敛的同时指数震荡走弱,中小成长板块跌幅相对较大,其中上证指数下跌2.43%,深证成指下跌5.87%,沪深300指数下跌2.14%,创业板指数下跌7.41%。中信30个一级行业多数下跌,且不同风格与行业之间明显分化,其中红利高股息方向表现较好,二季度仅有银行、电力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和电子5个行业获得正收益,银行以7.59%的涨幅位居两市首位;宽基指数普跌背景下,过半数行业出现5%以上的跌幅,消费相关表现最差,除消费者服务和传媒下跌20%之外,商贸零售、计算机、轻工制造、食品饮料均跌超12%。在南下资金持续流入以及海外低配资金回流的支撑下,港股显著强于A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7.12%、2.21%,但港股市场内部也存在明显分化,红利方向的能源和电讯业分别录得16.81%、13.47%涨幅,相较之下消费与医疗保健行业则调整较多。二季度以来经济基本面继续底部震荡,整体上维持了内需弱、外需强的局面。地产链条对于内需的影响依然较大,受地产下行和基建高开低走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一季度的4.5%回落至1-5月的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则从一季度的4.7%回落至1-5月的4.1%,并且以各类周度高频指标来看,6月消费、投资也未见明显起色;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出口端保持了较强的韧性,在低基数以及外需高景气的支撑下,未来外需对经济的支撑有望继续走强。政策端,货币保持流动性宽裕的同时,稳增长措施进一步发力,5月中旬强政策预期驱动指数向上突破并带动市场实现“红利和出海到地产链”的高切低交易,但5月底以来市场缩量普跌、地产链大幅回落,上证指数最终下破3000点。风格结构层面的跷跷板效应再度显现,稳定高股息方向的银行、公用事业大幅领涨,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等消费行业则普遍表现不佳。组合二季度权益仓位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权益配置比例运作。报告期内组合小幅减仓短期涨幅较大的家电,但仍维持超配,并同时保持中长期需求相对稳健的食品饮料和医药的重点配置,在港股市场持续超配互联网平台和交易所龙头。组合行业分布相对均衡,配置低估值的银行以及供给格局稳定具备增量空间的化工和建材等,同时配置光伏和汽车零部件等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总体来说,二季度组合的投资运作基本延续中长期的操作思路,保持了投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初,在国内经济与政策预期走弱、海外联储紧缩以及微观流动性负反馈的影响下,上证指数一度向下跌破2020年以来的低点,直至2月上旬后A股才迎来修复窗口,3月末上证指数最终站稳3000点之上。整体来看,一季度各大宽基指数走出“V”型反转走势,其中万得全A指数下跌2.85%、上证指数上涨2.23%、沪深300指数上涨3.10%、中证500指数下跌2.64%、创业板指数下跌3.87%。港股市场表现弱于A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2.97%、7.62%。在风险偏好显著回落、经济预期持续疲弱的影响下,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低估值高股息方向显著领涨,石油石化、家电、银行、煤炭、有色金属分别上涨12.05%、10.79%、10.78%、10.23%、9.46%;成长板块表现相对较差,其中综合、医药、电子三个行业均跌超10%,计算机、国防军工也显著跑输大盘。一季度A股先抑后扬,波动幅度显著放大,结构性分化特征凸显。具体来看,1月上旬国内期限利差趋于扁平化,对长期经济增长信心不足,市场震荡走弱;从2024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核心矛盾则转化成了资金面,雪球敲出、两融余额降低、量化止损盘扩大、股权质押风险上升及外资配置盘持续流出,导致1月中旬至2月初流动性风险发酵,指数出现脱离基本面的踩踏式调整;直至2月上旬,宏微观矛盾出现缓和,宏观层面1月社融信贷数据大超预期,叠加降准、降息相继落地,经济复苏预期有所回暖,微观层面监管层回应市场关切、限制融券业务、“零容忍”强监管等事件,明显提振市场信心,3月下旬上证指数回升至3000点之上。宏观弱预期交易及流动风险的背景下,大市值低估值以及“高股息”特征的资产显著占优,驱动价值与大盘风格跑赢,整体来看,一季度大盘相对小盘的累计超额收益接近10%,国证价值相对国证成长指数的超额收益达11%。行业上煤炭、石油石化、银行、公用事业等低估值价值类板块显著跑赢医药、电子、军工等成长性行业,成长板块内也分化明显,通信表现明显偏强,主要驱动力来自红利高股息方向的三大运营商以及业绩高增长的光模块。立足于组合中长期的稳健增长,报告期内根据市场的收益风险比的变化小幅增加权益配置比例,增配商业模式稳定且具备较高壁垒的食品饮料,同时加仓低估值高分红的银行和家用电器,光伏需求继续增长且供给端有改善的迹象,小幅增配光伏相关标的。报告期内根据市场的变化减仓钢铁以及运动服饰等。港股虽然短期较弱,但稀缺的互联网平台龙头以及商业模式独特的港交所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总体来说,一季度的投资运作基本延续中长期的操作思路,保持了投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初各地经济活动快速恢复,关于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得到强化,加之美联储紧缩预期降温,市场在春节前迎来普涨;而当疫情压制的需求集中释放后,二季度随着积压需求释放完毕,国内外宏观压力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市场中枢震荡下移,此阶段TMT与中特估的主题行情交替上演。到下半年,经济修复力度偏弱,关于国内经济修复路径的担忧进一步加深,加之受美债利率持续走高的影响,北向资金大幅流出,显著拖累A股表现;虽然11月中央加杠杆+海外流动性预期转向带来A股和港股的阶段性反弹行情,然而需求端数据连续低于预期,分子端弱预期压制权益市场再度探底。整体看,2023年全年GDP同比增长5.2%,经济有所修复,但受制于海外经济走弱、地产调整等,宏观基本面复苏过程颇为波折,整体压力凸显。在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以及海外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的双重压力下,权益资产延续了2022年的惯性下行趋势,沪深300指数首现年线三连阴,而港股相较于A股权重板块出现更大跌幅。2023全年来看,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上证指数下跌3.70%,深证成指下跌13.54%,中小100指数下跌17.98%,创业板指数下跌19.41%;此外,恒生指数下跌13.8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8.83%。受市场整体走弱影响,本基金年度再度出现回撤。在运作中坚持投资理念,投资有持续竞争优势或阶段性低估的个股,获取中长期稳健收益,保持投资策略的稳定。报告期内,本基金根据宏观经济、内外部市场环境和相关行业的诸多变化,对整体仓位以及相关行业和个股进行优化调整。本基金权益仓位在报告期内整体保持平稳,行业配置相对均衡,重点配置消费、医药、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等行业,报告期内增持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生物等长期需求稳定的行业,减持电力设备新能源等。港股市场,本基金重点投资商业模式清晰且具备较高壁垒的互联网平台和非银龙头。伴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内生性动能逐步修复,国内经济有望在2024年企稳上行,但受地产销售端持续走弱、地方政府去杠杆等问题压制,基本面复苏的弹性可能整体偏弱;另一方面,中美经济周期大幅分化的情况大概率也会有所平衡,且当前A股、港股在估值端已极具性价比,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本基金的投资管理在2024年将继续应对可能的风险并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三季度,国内经济预期持续疲弱加之美债利率上行冲击,A股震荡下行,各宽基指数全面回落,其中上证指数下跌2.86%,深证成指下跌8.32%,沪深300指数下跌3.98%,创业板指数下跌9.53%。市场在三季度发生风格切换,不同行业表现明显分化,中信30个一级行业指数中,低估值红利以及上游周期相关行业表现相对较好,偏科技成长相关行业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中信煤炭行业指数三季度以10.37%的涨幅领跑两市,此外非银行金融、石油石化、银行行业指数均涨超5%;传媒、计算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3个行业指数跌幅超过10%,通信、机械、国防军工行业指数跌幅超过9%。三季度国内宏观基本面修复力度偏弱,年中以来稳增长政策再度发力但落地效果未能快速显现,加之受到全国多地高温多雨天气影响,7月经济数据延续回落趋势且下滑速度超出市场预期,直到8月多数经济指标才有所改善,包括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消费数据均有小幅上扬,然而房地产市场仍未见好转。7月以来,海外原油供应再起波澜导致能源价格震荡上行,叠加国内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影响,传导至市场端,传统能源相关行业走势较强;同时,内需疲弱、出口回落加之上游成本端上行,中下游企业盈利承压,制造业普遍表现不佳。经济修复力度较弱的背景下,市场对于国内经济修复路径的担忧进一步加深,而受到美联储持续鹰派、美债利率震荡新高的压力,人民币资产显著承压,北向资金大幅流出,内外利空因素发酵之际,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低估值红利资产受到资金广泛关注,而拥挤度较高的科技成长板块,则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在连续调整后,整体市场的估值回到历史偏低水平,权益资产收益风险比提升,组合报告期内仓位相对稳定,增配需求持续增长的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以及供给侧出清、盈利能力相对稳定的偏周期资产,包括化工和钢铁等。立足稳健增长目标,组合行业配置主要沿三条主线:一是中长期稳健增长的偏消费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家电等;二是具备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包括汽车零部件、钢铁和化工等;三是低估值的银行和非银金融等。受美债利率维持高位影响,港股市场表现较弱,组合的港股配置对组合表现产生一定的拖累,但从独特商业模式以及估值看,仍具备配置价值。总体来说,三季度的投资运作基本延续中长期的操作思路,保持了投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国内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国内实际增长向潜在增长回归面临一定压力,广义流动性传导的实际效果尚有待观察,而美国去通胀的后半程,要以去需求为代价,这增加了美元宽松过程中的脆弱性。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现阶段国内市场的核心症结点可以归结为“货币-信用”传导不畅,因此风险资产趋势的逆转,需要宏观惯性的打破,破局点就是“宽货币-宽信用”的打通,而这包括了两种可能的路径;一是中央加杠杆或地产相关的传统扩信用手段是否会超预期;二是稳汇率的约束下,美元出现实际意义的宽松。因此,除了观察国内的宏观政策力度之外,美元流动性转向是2024年可以期待的另一大机会,如果美联储出现实质性宽松,有助于港股市场的估值修复,同时有望打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整体而言,尽管短期宏观层面的惯性压力仍可能延续,但中长期维度下,受政策托底、经济企稳、海外流动性转向的共同推动,A股与港股均有望呈现震荡修复态势,细分方向的基本面挖掘将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权益投资方面,本基金将继续沿着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方向,加强对消费、医药、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等行业的研究,跟踪行业景气度的变化,积极寻找能实现中长期稳健增长的行业,同时挖掘商业模式清晰、中长期具备较大成长空间且壁垒比较高的公司。债券投资方面,预计经济内生动力偏弱,当前货币政策下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将继续保持。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工作,力争回报大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