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稳健添利混合A
(012075.jj)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户数1,298.00
成立日期2021-12-31
总资产规模
8,694.62万 (2024-09-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9895基金经理孙松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9.98%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0.37%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易方达稳健添利混合A(01207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孙松2021-12-31 -- 2年10个月任职表现-0.37%---1.05%20.3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孙松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易方达新常态混合(自2018年12月25日至2024年08月16日)、易方达稳健增长混合、易方达稳健回报混合、易方达稳健增利混合的基金经理,投资二部总经理225.9孙松先生:经济学硕士。曾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员、集中交易室主管、集中交易室经理、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兼任行业研究员、机构理财部总经理助理、机构理财部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部副总经理、专户投资部总经理、养老金与专户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现任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户投资部总经理、投资经理、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易方达新常态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12月25日起任职)、易方达稳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4月27日起任职)、易方达稳健回报一年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5月31日起任职)、易方达稳健增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7月20日起任职)。2021-12-3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宏观政策调整带动经济预期及资金面改善,A股探底回升,各宽基指数实现普涨,其中上证指数上涨12.44%,深证成指上涨19.00%,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创业板指数上涨29.21%。市场在三季度末发生了风格的快速切换,不同行业表现明显分化,中信30个一级行业指数中,顺周期的强贝塔板块以及高弹性的科技成长相关行业表现较好,在前期市场调整过程中韧性较强的红利高股息则相对落后。其中,非银行金融以43.80%的涨幅领跑两市,此外房地产、消费者服务、计算机、传媒、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行业均涨超20%;石油石化、煤炭、电力及公用事业、农林牧渔、纺织服装表现相对靠后,涨幅均不足10%。港股市场也有明显分化,高弹性且对美元流动性更加敏感的科技成长板块涨幅靠前,三季度恒生指数上涨19.27%、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3.69%,其中医疗保健、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分别录得31.59%、29.58%、22.65%的涨幅,相较之下前期表现稳健的能源业、电讯业则有不同幅度下跌。三季度国内宏观基本面整体偏弱,虽然5月下旬地产新政发布,但实际落地规模尚小,楼市量、价未能展现出修复态势,房地产低迷和地方政府化债导致企业资金流紧张,M1增速持续探底,7-8月的工业、投资、消费增速均呈现走弱态势,三驾马车中仅有出口增速保持较快增长。经济修复力度偏弱的背景下,市场热点稀少、成交额维持低位,上证指数一度逼近年内新低,A股大部分时间里的风格倾向于防御性的大盘价值板块。至三季度末,宏观政策出现较大变化,指数迅速回升:9月24日央行等多部门多条政策综合性直接支持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强度大超预期;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稳增长政策再度全面强化,继续推升市场情绪,指数快速修复,沪指迅速回到3000点之上,量能创历史新高。随着政策不断调整以及宏观预期快速修复,低估值修复主线贯穿于三季度末的反弹行情,其中政策驱动的地产非银板块、强贝塔的顺周期核心资产以及高弹性的科技成长涨幅明显领先,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防御属性较强的红利高股息板块显著落后于市场。受益于流动性的边际宽松,权益资产尤其是港股在三季度出现较大的反弹,为降低整体波动性,组合略降低权益的配置比例,主要减仓港股的互联网龙头,同时降低制造方向的机械、建材、化工和电力设备等配置。组合行业配置整体保持稳定,坚持重仓三个方向,一是估值合理且仍有成长空间的港股互联网和非银金融龙头;二是具备成长空间、中长期需求稳健增长的偏消费类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家电等;三是供给格局稳定且具备较强盈利能力的周期龙头,包括化工、建材和钢铁等。总体来说,三季度的投资运作基本延续中长期的操作思路,保持了投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上半年A股先后经历流动性负反馈、监管发力托底、宏观预期折返等过程,指数从超跌反弹过渡到低位震荡,波动幅度逐渐收敛,经济基本面走弱压制市场风险偏好。整体来看,各大宽基指数多数下跌,大盘蓝筹板块相对占优,其中上证指数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7.10%,沪深300指数上涨0.89%,创业板指数下跌10.99%。上半年中信30个一级行业指数涨跌明显分化,稳定红利和上游资源相关行业表现较好,其中银行、煤炭、石油石化、家电分别上涨19.19%、12.79%、11.36%、10.77%,此外电力及公用事业、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均涨超5%;而消费和科技行业大幅下挫,除综合外,消费者服务指数以-23.82%位居两市跌幅之首,此外计算机、商贸零售、传媒、医药均跌逾20%。港股市场同样有明显分化,上半年恒生指数上涨3.9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5.57%,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红利资源方向的能源业和原材料业分别录得43.29%、28.80%的涨幅,相较之下医疗保健业与地产建筑业则有较大的跌幅。上半年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低位震荡,地产链条对于内需的负面影响依然较大,受地产下行和基建高开低走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在5%以下运行,显著低于2020年之前的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则从2023年1-12月累计同比的7.2%回落至今年1-6月累计同比的3.7%;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出口端保持了较强的韧性,在低基数以及外需高景气的支撑下,二季度出口增速已经回升至5%以上;政策端的重要发力点在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地产供给端收储及需求端放宽措施,但从最终落地效果看并没有带来房价和一、二手房销售的实质性改善。整体看,上半年宏观形势呈现出“内需弱、外需强”特征,对股票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情绪偏弱的环境下,红利价值跑赢成长、大盘跑赢小盘,领涨行业主要集中于稳定红利、全球定价资源品、出海三条主线,而受内需下行、美债利率高企以及中美地缘博弈影响较为严重的消费与科技板块则明显跑输市场。组合报告期内继续小幅增配权益,主要加仓供给格局稳定且单位盈利仍有提升空间的基础化工和建材。组合在港股市场重点配置具备平台价值的互联网龙头和业务模式稀缺的交易所,其中互联网龙头在报告期内超额收益较高。组合重点配置的中长期需求稳健食品饮料和医药短期表现较弱,但中长期看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持仓比例虽小幅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消费方向同时减仓短期涨幅较大的家电。高端制造方向的汽车零部件和电力设备等配置比例相对稳定。总体来说,上半年的投资运作基本延续中长期的操作思路,保持了投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初,在国内经济与政策预期走弱、海外联储紧缩以及微观流动性负反馈的影响下,上证指数一度向下跌破2020年以来的低点,直至2月上旬后A股才迎来修复窗口,3月末上证指数最终站稳3000点之上。整体来看,一季度各大宽基指数走出“V”型反转走势,其中万得全A指数下跌2.85%、上证指数上涨2.23%、沪深300指数上涨3.10%、中证500指数下跌2.64%、创业板指数下跌3.87%。港股市场表现弱于A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2.97%、7.62%。在风险偏好显著回落、经济预期持续疲弱的影响下,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低估值高股息方向显著领涨,石油石化、家电、银行、煤炭、有色金属分别上涨12.05%、10.79%、10.78%、10.23%、9.46%;成长板块表现相对较差,其中综合、医药、电子三个行业均跌超10%,计算机、国防军工也显著跑输大盘。一季度A股先抑后扬,波动幅度显著放大,结构性分化特征凸显。具体来看,1月上旬国内期限利差趋于扁平化,对长期经济增长信心不足,市场震荡走弱;从2024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核心矛盾则转化成了资金面,雪球敲出、两融余额降低、量化止损盘扩大、股权质押风险上升及外资配置盘持续流出,导致1月中旬-2月初流动性风险发酵,指数出现脱离基本面的踩踏式调整;直至2月上旬,宏微观矛盾出现缓和,宏观层面1月社融信贷数据大超预期,叠加降准、降息相继落地,经济复苏预期有所回暖,微观层面监管层回应市场关切、限制融券业务、“零容忍”强监管等事件,明显提振市场信心,3月下旬上证指数回升至3000点之上。宏观弱预期交易及流动风险的背景下,大市值低估值以及“高股息”特征的资产显著占优,驱动价值与大盘风格跑赢,整体来看,一季度大盘相对小盘的累计超额收益接近10%,国证价值相对国证成长指数的超额收益达11%。行业上煤炭、石油石化、银行、公用事业等低估值价值类板块显著跑赢医药、电子、军工等成长性行业,成长板块内也分化明显,通信表现明显偏强,主要驱动力来自红利高股息方向的三大运营商以及业绩高增长的光模块。权益资产收益风险比在市场调整后显著提升,组合继续增加权益仓位,并通过精选行业和个股获取超额收益。组合增配具备中长期成长空间且业绩稳定增长的食品饮料,加仓估值处在低位且受益于经济恢复的建材和化工等偏周期方向,光伏需求继续增长且供给端有改善的迹象,组合增加光伏辅材龙头的配置,同时减仓短期涨幅较大的家用电器。港股市场短期表现较弱,但海外流动性的改善有助于估值修复,组合坚持配置商业模式独特的港交所以及具备平台优势和成长空间的互联网龙头。总体来说,一季度的投资运作基本延续中长期的操作思路,保持了投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初各地经济活动快速恢复,关于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得到强化,加之美联储紧缩预期降温,市场在春节前迎来普涨;而当疫情压制的需求集中释放后,二季度随着积压需求释放完毕,国内外宏观压力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市场中枢震荡下移,此阶段TMT与中特估的主题行情交替上演。到下半年,经济修复力度偏弱,关于国内经济修复路径的担忧进一步加深,加之受美债利率持续走高的影响,北向资金大幅流出,显著拖累A股表现;虽然11月中央加杠杆+海外流动性预期转向带来A股和港股的阶段性反弹行情,然而需求端数据连续低于预期,分子端弱预期压制权益市场再度探底。整体看,2023年全年GDP同比增长5.2%,经济有所修复,但受制于海外经济走弱、地产调整等,宏观基本面复苏过程颇为波折,整体压力凸显。在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以及海外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的双重压力下,权益资产延续了2022年的惯性下行趋势,沪深300指数首现年线三连阴,而港股相较于A股权重板块出现更大跌幅。2023全年来看,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上证指数下跌3.70%,深证成指下跌13.54%,中小100指数下跌17.98%,创业板指数下跌19.41%;此外,恒生指数下跌13.8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8.83%。本基金以中长期稳健收益为目标,主要投资有持续竞争优势或阶段性低估的个股。报告期内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权益资产收益风险比提升,本基金权益仓位年底较年初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本基金行业配置相对均衡,重点配置消费、医药、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等行业,报告期内增持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生物等中长期需求稳定增长的行业,加仓建材和化工等供给格局稳定的行业,减仓电子和电力设备等。港股市场,本基金重点投资商业模式清晰且具备较高壁垒的互联网平台和非银龙头。伴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内生性动能逐步修复,国内经济有望在2024年企稳上行,但受地产销售端持续走弱、地方政府去杠杆等问题压制,基本面复苏的弹性可能整体偏弱;另一方面,中美经济周期大幅分化的情况大概率也会有所平衡,且当前A股、港股在估值端已极具性价比,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本基金的投资管理在2024年将继续应对可能的风险并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当前市场再次进入价值区间下沿,估值从横向和纵向比较看,均具备较高收益风险比,后期指数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机会大于风险;但就上涨空间而言,国内面临地方政府去杠杆、地产下行等长周期问题难以快速解决,内生性经济增长的拐点尚需一定时间等待,意味着短周期经济复苏的弹性相对有限,基本面现实情况仍将继续压制指数的向上空间,趋势性贝塔机会需要等待新催化的形成,如宏观政策超预期发力带来基本面回升超预期,或者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带来的流动性改善等。展望下半年,权益资产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就宏观驱动因素来看,随着美国失业率走高、通胀降温,下半年全球预期交易的主线有望进入降息周期,而由于港股对美债利率以及中美利差的敏感度更高,接下来港股有望体现出相对于A股的弹性优势。结构层面,红利资产连续跑赢两年半后,性价比已经下降,仅具备配置价值,并且过去高股息显著占优的要素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实际上也意味着科技、白马核心资产乃至恒生科技所处的宏观环境将明显好于过去两年。从产业发展看,智能化在行业中的应用将会成为比较长期的发展方向,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是重点关注的方向;出口表现持续亮眼,中国制造在全球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逐步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即使短期存在上调关税等可能的风险,但中长期维度依旧存在投资机会;供给格局稳定的偏周期行业在单位盈利风险已经充分释放后,如果景气度有修复,或迎来较大的利润和估值修复弹性;基于“估值-业绩”双维度的驱动来看,消费行业已经进入长期的配置价值区间;人口老龄化带来需求增量,主要公司推进国际化出海战略,医药生物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在后续的投资运作中勤勉尽责,争取为大家创造更好的投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