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成长精选混合A
(013895.jj)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1-12-01
总资产规模
5.90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6453基金经理朱建明李巍宇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268.98%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5.22%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宝盈成长精选混合A(013895)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朱建明2023-03-15 -- 1年4个月任职表现-15.53%---20.59%42.08%
陈金伟2021-12-012023-04-011年4个月任职表现-12.61%---16.42%--
李巍宇2024-06-25 -- 0年1个月任职表现-3.46%---3.4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朱建明本基金、宝盈策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泛沿海区域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睿丰创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科技30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147.6朱建明先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硕士。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任职于瀚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自2011年5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部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现任宝盈策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睿丰创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宝盈泛沿海区域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宝盈成长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4月15日担任宝盈科技30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03-15
李巍宇本基金的基金经理100.1李巍宇,英国斯特灵大学投资分析专业硕士,具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华创证券担任汽车行业助理分析师,在大成基金担任汽车、家电行业研究员,2021年11月入职宝盈基金,在研究部担任行业研究员,2023年12月起担任基金经理助理兼行业研究员。现任宝盈成长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06-25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经历了一季度的大幅波动后,二季度A股市场波动幅度下降,年初至今全部A股录得超过4%的下跌,但沪深300等权重股录得近5%上涨,整体权益市场相比一季度继续扩大跌幅,市场成交额在二季度快速走弱,其中中小市值股票领跌,科技行业中仅有海外需求相关的通信、电子中龙头个股获得涨幅,相对强势的行业集中在红利资产,如公用事业、银行、煤炭等,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具备高现金流属性或留存收益较高,显示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悲观。从宏观经济数据表现来看,二季度高频数据持续低于预期,PMI指数连续收缩,需求端虽然有房地产托底政策出台,对于地产销售的拉动仍然偏弱,地产公司的信用风险继续压制地产投资,竣工及地产产业链走弱,加之财政并未发力带来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从投资的角度难有起色,而社零数据显示消费持续疲弱。需求端唯一的亮点在于出口,如5月份同比增速抬升至7.6%,显示发达国家需求仍然强劲,由此二季度出海产业链表现优异。工业生产端保持相对稳定,继续托底宏观经济数据,但从前瞻的流动性数据和通胀指标来看,经济复苏任重道远,由此带来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持续走低。  我们的投资理念认为投资本质是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动态增长的过程,坚持研究中长期确定性成长获取长期超额收益。风格上专注于研究中长期空间较大的成长产业方向,投资策略上分散布局,同时根据细分产业景气度变化、产业格局的演绎,结合上市公司业绩与估值,阶段性重点超配两三个细分方向。基于以上理念,我们的持股周期较长,较少进行波段交易。因此,我们把长期方向仍然聚焦在与全球产业浪潮共振的高景气方向,如AI、机器人、电动车、新材料与新制造上。操作上,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哑铃策略”:一端是具备全球产业竞争力的科技制造,另一端是供给出清后构筑了独特壁垒的“格局资产”。具体来说,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与产业革命下,虽有各种贸易壁垒和供应链扰动,但中国产业链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政府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高地,二季度我们继续坚持了北美算力供应链公司,如光模块、PCB与服务器代工龙头,其他成长行业如机器人、电动车和新制造等细分龙头也保持了一定的持仓。哑铃的另一端是经过几年激烈竞争后供给相对出清的低估值行业龙头,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新能源和资源上。  二季度以来市场对经济的预期仍在悲观的方向上前进,虽然现实的环境确实纷繁复杂,但我们认为随着七月份几个重要会议的召开,政策重心已明确转向稳地产、稳需求、促改革上,虽然A股在基础制度和长期资金方面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A股在经历了较长期的基本面压力后,如果后续经济刺激政策加码,将有助于缓解A股对弱基本面的预期,在普遍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低估值的A股的吸引力将显著上升,我们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仍抱有信心。  目前中国正处于去杠杆去金融化的转型期,我们对这个转型期的时代特征抱有深刻认识,资本市场可能承受的压力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相信中国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突破重围,凤凰涅槃后一定能诞生具备全球竞争的龙头公司。我们将继续坚守产业价值投资的理念,聚焦于技术迭代与产业驱动下的大级别长周期机会,继续深入产业一线研究,优选技术领先、团队卓越、战略前瞻、商业模式持续的产业龙头优秀公司,给投资者创造稳健的长期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一季度市场大幅度波动,在量化策略的扰动下,小市值股票一度出现流动性问题,随着政策呵护力度不断增强,央行持续释放流动性,加之北上资金持续流入,A股日均成交额逐步放量,市场流动性问题逐步得到修复。风格策略方面,由于市场对于经济增速放缓和低通胀的预期不断强化,“哑铃策略”成为市场主流风格,哑铃的一端代表稳定现金流的类债红利股,另一端代表与国内经济脱敏的高景气成长。  我们的投资理念是认为投资本质是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动态增长的过程,坚持研究中长期确定性成长获取长期超额收益。风格上专注于研究中长期空间较大的成长产业方向,投资策略上分散布局,同时根据细分产业景气度变化、产业格局的演绎,结合上市公司业绩与估值,阶段性重点超配两三个细分方向。基于以上理念,我们的持股周期较长,较少进行波段交易。因此,我们仍然聚焦在与全球产业浪潮共振的高景气方向,如AI、机器人、电动车、新材料与新制造上,对于红利资产,我们认为高壁垒的行业龙头确实是值得重估的优秀资产,但片面且盲目追捧高股息代表着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过度悲观,况且大部分资产的回报仍然无法脱离经济基本面,我们相信投资的本质仍然是我们前述的目标资产未来长期价值增长,而非一种市场风格。具体操作上,我们基于AI产业的进展,加仓了相关北美算力供应链公司,如光模块与PCB,保持了电子、电动车、机器人及新材料和卫星互联网的持仓,同时基于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善和估值的回归,时隔两年我们又重新买入了新能源电池龙头。  站在目前时点,市场对经济的预期仍偏悲观,虽然现实面临较大挑战,但我们认为经过两年房地产去杠杆和地方债务化解,目前经济增长已经低于潜在增速,我们相信进一步稳增长促信心的政策将陆续出台,2024年很可能是在较低预期基础上不断上修的过程,相应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撑。监管部门也着力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增加分红,堵塞制度漏洞,防患化解风险,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我们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仍抱有信心。  目前中国正处于去杠杆去金融化的转型期,我们对这个转型期的时代特征抱有深刻认识,资本市场可能承受的压力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相信中国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突破重围,凤凰涅槃后一定能诞生具备全球竞争的龙头公司。我们将继续坚守产业价值投资的理念,聚焦于技术迭代与产业驱动下的大级别长周期机会,继续深入产业一线研究,优选技术领先、团队卓越、战略前瞻、商业模式持续的产业龙头优秀公司,给投资者创造稳健的长期回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开局顺利,市场对于经济复苏与股市回暖给予较高期望,我们提出贯穿全年的基本特征将是“复苏搭台,成长唱戏”,一季度市场也通过全面上涨带来正反馈。随着3月份Open AI的大语言模型产品引爆全球,市场广泛认知到人工智能技术经过长期积累和技术迭代后取得重大突破,生成式AI对于大量业务场景的“颠覆式改造”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整个TMT行业由此带来重估行情,与此同时,特斯拉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迅速,国内汽车销售数据也持续超预期,与之相关的高端制造与科技公司涨幅可观。反观指数,上证指数在5月份阶段性见顶后持续走低,进入下半年,市场加速调整,究其原因,消费脉冲后受收入端拖累显露疲态,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地方政府化债工作矛盾突出,企业库存压力缓解及投资信心修复也需时日,市场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不断下调,“强预期弱现实”带来资本市场压力重重。  我们的投资理念坚定认为投资本质是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动态增长的过程,坚持研究中长期确定性成长获取长期超额收益。风格上专注于研究中长期空间较大的成长产业方向,投资策略上分散布局,同时根据细分产业景气度变化、产业格局的演绎,结合上市公司业绩与估值,阶段性重点超配两三个细分方向。基于以上理念,我们的持股周期较长,较少进行波段交易。因此,根据上半年宏观基本面与产业变化,一季度我们采取了分散策略,在各个成长方向全面布局成长股,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二季度我们增加了AI与机器人的持仓,包括北美大厂算力供应链、特斯拉汽车与机器人零部件,优选了AI应用中的传媒与计算机个股,三季度随着中美技术脱钩带来科技产业逻辑改变,我们优化了科技行业的配置,继续聚焦电动车、机器人、华为回归等长期看好方向,同时基于卫星互联网从零到一的产业演进,增持了较多卫星互联网标的。从结果来看,北美大厂AI算力供应链、特斯拉汽车与机器人零部件贡献了较大的正收益,AI应用离产业落地较早,个股分化及波动较为剧烈,新能源基本面略有压力,贡献了较大的负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三季度市场主要权益指数震荡下行,个股普遍调整。回顾整个三季度,投资是一个较为煎熬的过程。7月金融与经济数据偏弱,权益市场情绪低落普遍低迷,在市场压力下8月各大官媒发声呵护股市,但增量政策有限,市场继续下跌,随后调降印花税、暂缓发行、规范减持等政策组合拳落地,短期内对于市场提振效果明显,但动能持续时间不长,9月初权益市场重新开始震荡下行。从产业景气与行业分化层面,我们观察到三季度经济仍然呈现底部偏弱特征,与此同时,以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电动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以及华为代表的国产替代产业链呈现较高景气度。因此,我们将持仓进一步聚焦在北美大厂算力供应链、特斯拉汽车与机器人零部件上,同时增加了华为国产替代产业链的持仓。  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坚定认为投资本质是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动态增长的过程,坚持研究中长期确定性成长获取长期超额收益。风格上专注于研究中长期空间较大的成长产业方向,投资策略上分散布局,同时根据细分产业景气度变化、产业格局的演绎,结合上市公司业绩与估值,阶段性重点超配两三个细分方向,这种框架既能保证中长期方向的正确和持仓的不断迭代,又能避免赛道带来的大幅波动,努力为投资者获取中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在上述景气方向聚焦成长个股,部分行业与个股超额收益明显,但在市场总体下行趋势下,整体基金业绩回调明显。  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在各类密集的经济刺激政策下,政策底已经较为明显,最新的CPI及PPI数据有望触底回升、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信贷明显反弹、化债也进展迅速,随着政策传导效应逐渐显现,经济有望筑底回升复苏。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在四大举措下失血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微观结构显著改善,加之A股本身估值水平相对较低,投资者信心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判断A股四季度有望触底回暖。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心,科技兴国制造立国是未来几年毫无疑问的投资主线,这种信念源于长期对科技与制造这些新兴产业的深入理解与研究布局,从长期来看,AI会重构各行各业的基础模型和产品应用,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变,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我们持续看好高端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细分龙头”。恳请持有人与我们共同拉长视野,坚守产业价值投资的理念,聚焦于技术迭代与产业驱动下的大级别长周期机会,深入产业一线研究,真正投资在应用场景、商业模式和业绩兑现的长周期好公司,耐心等待AI真正重构整个科技行业生产方式之巨变来临,同时坚信中国制造业的高端跨越,成就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龙头。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展望2024年,市场对经济的预期与去年末相比更偏悲观,虽然现实面临较大挑战,但我们认为经过两年房地产去杠杆和地方债务化解,目前经济增长已经低于潜在增速,我们相信进一步稳增长促信心的政策将陆续出台,2024年很可能是在较低预期基础上不断上修的过程,相应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一方面通过增加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可以改善居民收入预期,进而提振消费;另一方面,实体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并转化为投资,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引导资金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企业聚集,活跃的资本市场意味着信心提升和预期改善。  证券市场方面,监管部门以维护投资者权益、推动上市公司价值回归为代表的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组合拳”陆续推开,通过收紧IPO与融资节奏、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堵塞资本市场套利漏洞、防范化解市场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强力改革,市场微观机制与投资生态有望逐步修复。  行业层面,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去杠杆去债务周期进入中后期,随着房地产相关行业逐步筑底,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将逐步减少,只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中国经济底部已现,随着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长期潜在增速的预期也将回升;二是高技术产业驱动下的动能转换,毋庸置疑,中国高技术产业一直都在不断发展,对于经济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来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从2017年14%左右不断扩大到目前的23%,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四成左右,随着政策鼓励的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不断突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心,科技兴国制造立国仍是未来几年毫无疑问的投资主线,这种信心源于长期对科技与制造这些新兴产业的深入理解与研究布局。  目前中国正处于去杠杆去金融化的转型期,我们对这个转型期的时代特征抱有深刻认识,资本市场可能承受的压力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相信中国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突破重围,凤凰涅槃后一定能诞生具备全球竞争的龙头公司。我们将继续坚守产业价值投资的理念,聚焦于技术迭代与产业驱动下的大级别长周期机会,继续深入产业一线研究,优选技术领先、团队卓越、战略前瞻、商业模式持续的产业龙头优秀公司,给投资者创造稳健的长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