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
(015787.jj)数字经济 (半年) 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2-09-26
总资产规模
3,273.42万 (2024-06-30)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联接型)当前净值0.7579基金经理施红俊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持仓换手率14.62% (2024-06-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3.29%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数字经济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数字经济总投资收益率
施红俊2022-09-26 -- 1年11个月任职表现-13.29%---24.21%33.22%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施红俊本基金基金经理,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兼指数投资总监195施红俊:男,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兼指数投资总监,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小企业评级部部门经理,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员、固定收益主管、研究开发部副总监。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8月29日至2022年11月8日期间)、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7月16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鹏扬中债3-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4月27日至2023年8月17日期间)、鹏扬元合量化大盘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6月9日起任职)、鹏扬沪深300质量成长低波动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5月25日起任职)、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8月4日起任职)、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22日起任职)、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9月26日起任职)、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0月26日起任职)、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1月9日起任职)、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1日起任职)、鹏扬北证50成份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4月25日起任职)、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5月19日起任职)、鹏扬国证财富管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29日起任职)、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8月17日起任职)、鹏扬中证国有企业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8月25日起任职)、鹏扬消费量化选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12月19日起任职)。2022-09-2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2024年上半年,美国财政政策继续保持扩张状态,大型科技公司对AI的大规模投资维持了美国经济的韧性。但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和利率高企意味着美国宽松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AI的巨额资本投入在应用端暂时没有看到杀手级应用,意味着该资本投入短期可能收效甚微。美联储维持偏高利率水平的时间可能太长,需要通过快速降低利率来避免经济陷入衰退的自我循环。2024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动能先回升后放缓。政策方面,总量政策强调“固本培元”;房地产政策从“三大工程”转为“放开限购+贷款收储”;货币政策受制于汇率稳定,宽松力度低于预期;财政政策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地方化债等因素影响下,强度低于预期。经济增长方面,出口与制造业投资在外需和产业政策的带动下保持较高增速,消费和基建投资的动能走弱,房地产销售与投资依然较弱。通货膨胀方面,上游资源品价格维持强势,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品价格延续低迷,核心原因是内需偏弱、外需偏强、上游产能受限以及中下游资本开支较大。流动性方面,受到汇率贬值压力的影响,降息预期落空,但资金利率基本保持平稳。信用扩张方面,央行在高质量信贷的目标下挤掉信贷水分,信贷和存款增速下滑;结构上,私人部门融资偏弱,政府部门融资回升。2024年上半年,海外股票市场整体保持强势。美国股市受益于人工智能提升大型科技股的盈利预期;印度股市受益于当期盈利高速增长;日本股市受益于汇率贬值以及公司股东回报提升。A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市场呈现结构高度分化的特征,期间受政策发力和经济预期修复的驱动出现了超跌反弹的行情。从风格来看,红利和价值风格表现较好。2024年上半年,中证数字经济指数下跌14.52%。数字经济指数的权重行业里,计算机下跌24.88%,电子(申万一级)下跌9.07%。计算机板块除了在2月至3月份随市场有过阶段性反弹外,其余时间走势均较弱。计算机板块跌幅较深的原因如下:受累于需求疲软、政企采购减少等原因,计算机行业去年年报和今年1季报的业绩未见改善,同时计算机板块本身贝塔较强,在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时估值收缩更为明显。而电子板块1季度调整后,2季度有相对市场的明显超额收益。电子行业有企稳反弹的原因主要有:从业绩上看,上市公司去年年报和今年1季报验证了电子行业的经营周期有回升势头;以存储芯片为代表的电子产品价格有回升;电子板块受益于市场对AI的关注。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要求跟踪指数,并做好日常申购、赎回资金安排。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2024年1季度,全球经济动能延续较强的韧性,随着发达国家央行逐渐引导降息的预期,市场对宏观风险的定价延续回落趋势。美国经济“软着陆”仍是主流叙事,通胀回落速度偏慢,但是供给端的进一步正常化降低了市场以及美联储对于二次通胀的担忧。2024年1季度,国内财政政策发力平稳,两会确定了今年以及未来几年均会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政策,中央财政明显发力抵消了地方土地收入下滑的影响,居民与企业信心延续修复。内需方面,在春节假期带动下出行消费旺盛;基建继续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保持高增;制造业投资在产业政策以及出口带动下增速上行;房地产市场整体承压。外需方面,海外需求韧性较强,出口价格拖累有所缓解,出口动能延续回升。通货膨胀方面,1季度国内CPI同比中枢小幅上行、PPI同比保持低位。其中,服务价格在春节假期带动下明显上行;上游资源品价格在原油价格上行、国内地产投资保持低迷的影响下整体震荡;下游商品价格依然承压;总体而言目前通胀压力极小。在制造业供给能力较强、劳动力市场供求不紧张、房租平稳的情况下,核心CPI总体中枢依然会保持较低水平。流动性方面,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偏慢以及降准的影响下,资金面整体宽松,资金利率波动不大。信用扩张方面,在高基数以及高质量扩信用的影响下,社融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企业融资较强,中长期融资同比多增。居民短期贷款回落,中长期贷款跟随地产销售保持低位。此外,M1增速保持低位,当前资金活化程度较低。2024年1季度,海外股市延续走强,纳斯达克指数上涨9.11%,标普500指数上涨10.16%,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5.62%,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表现优异。A股市场整体表现弱于海外市场,呈现超跌反弹的走势。从风格来看,1季度价值风格跑赢,代表大盘价值风格的上证50指数上涨3.82%,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下跌3.87%。从行业板块来看,表现较好的行业主要是家电、银行与煤炭。主要宽基指数里,沪深300指数上涨3.10%,中证500指数下跌2.64%,中证1000指数下跌7.58%。中证数字经济指数下跌7.55%。2024年1季度,数字经济指数的权重行业里电子(申万一级)下跌10.45%,计算机(申万一级)下跌10.51%,在一级行业中表现靠后。结构上,AI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半导体设备等表现相对靠前,芯片设计、行业应用软件、网络安全软件等跌幅较深。总结来看,短期有望催化(AI)或实现自主可控突破的数字经济环节表现更好,但与经济相关度高的环节则表现较弱(受累需求疲软、政企采购减少等)。TMT板块中目前非数字经济成分的细分行业里,光模块、出版、影视、运营商等表现较好,在以Sora为代表的文字生成AI视频应用推出后,1季度市场对AI的热情再度被点燃:光模板受益于海内外算力建设预期和短期业绩预期;影视则受益于“短剧”的大火;出版和运营商则有低估值和高分红的特点。审视数字经济目前的成分股,它们多数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但能直接受益到海外需求的少,受累于国内目前总需求较弱的多,这一点也可以从指数PE和PB分位数的差异看到。目前数字经济指数加权PE分位数约35%,但加权PB分位数仅约20%,能反映总体业绩是承压的。以芯片设计行业举例,两年前市场能认同它们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且国内企业已具备较好竞争力,愿意以远期业绩给估值,但目前市场在意短期业绩更多了,股价较多反映着经营周期的起伏,而非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市场的审美难以琢磨,我们认为国内需求会改善,且估值往往会在经营数据改善前修复,数字经济指数目前确实处于估值低位,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要求跟踪指数,并做好日常申购、赎回资金安排。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美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尽管年初市场对美国经济在美联储持续货币紧缩压力下有着较强的衰退预期,但从全年看,美国经济由于宽松的财政政策支持整体沿着“软着陆”的方向演绎。期间,3月的硅谷银行破产引发市场对信贷紧缩的担忧,但该事件并未对经济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美国就业和消费保持较强的韧性。2023年,美联储共加息100BP,从9月份的FOMC会议开始暂缓加息。10月以后伴随着通胀水平的逐步回落,美联储的态度出现明显转向,市场对于2024年预防式降息的预期也逐步升温,美债利率在10月短暂冲高到5%以上后逐步回落,美国纳斯达克股票指数大幅回升创出历史新高。2023年,中国经济在疫后修复、政策保持定力、地产延续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波三折。2023年年初,中国经济迎来了近几年最强的“开门红”,1季度GDP环比增长2.2%。进入2季度,地产销售明显走弱,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锐减,经济有所承压。7月政治局定调之下,政策重新发力。3季度政策效果显著,叠加居民出行旺季,经济企稳回升。进入4季度,房地产市场再次下滑,资金利率上行,经济动能有所走弱。通货膨胀方面,2023年物价整体承压。全年来看,CPI同比持续回落,猪肉价格低迷带动了食品价格走弱,油价回落带来能源价格走弱,需求不足带来耐用品价格低迷,服务价格温和上涨,PPI与核心CPI低位震荡。流动性方面,1季度信贷投放强劲,资金面总体偏紧。2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所回落,央行引导资金利率持续下行。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在6月下调了LPR利率,在6月和8月两次下调了OMO、MLF利率。8月中旬之后,海外利率上行带来汇率承压,央行收紧资金面以维护汇率稳定,流动性持续偏紧。12月之后,汇率压力有所缓解,叠加财政资金逐步投放,资金利率逐步回落。信用扩张方面,2023年社融先上后下。1季度信贷数据实现“开门红”,广义社融同比增速回升。但随后企业端融资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叠加房地产销售回落,企业与居民中长期贷款走弱。8月之后,在地方政府债发行加速的背景下,社融增速逐步温和回升。总体来看,私人部门融资需求依然偏弱,需要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3年,国内股市在年初冲高后呈现震荡下行走势。1月,市场在经济改善预期加强和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呈现开门红。2月,伴随着美国金融条件重新收紧,A股转为震荡。3月至6月,经济复苏呈现放缓的势头,股市整体走弱。经济复苏放缓带来政策托底预期升温,股市也在7月出现一定的回暖。但从8月中旬开始至年底,美债利率持续大幅上行,国内经济动能回落,股市整体表现持续低迷。从风格来看,代表大盘价值的上证50指数全年下跌了11.73%,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全年下跌了19.41%,价值风格占优。从行业板块来看,表现较好的主要是受益于人工智能趋势的传媒、通信等板块,以及受益于高分红的煤炭、石油石化等上游资源板块和国有大型银行板块。中证数字经济指数下跌9.47%。截至2023年年底,数字经济指数的历史加权PE分位数约为40%,加权PB分位数则介于20%-25%之间,它的权重行业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从PE与PB的估值分位数差异上可以看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相关产业仍然处于经营周期上偏低的位置。过去一年,数字经济成分股中与AI相关的标的有较好的表现,但概念上数字经济是比人工智能更大的一个主题,我国目前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规模占GDP的比例已到达30%-40%之间的水平,这无疑远高于AI产业的规模。我们也看到电子、计算机行业中与AI相关性较小的细分行业仍然有较深的跌幅,譬如模拟芯片设计及网络安全软件等等。从成分股特征看,数字经济指数的权重股多为基金重仓股,市值偏高,风格偏成长,且多为细分行业龙头。过去一年里,受累于资金流出的基金重仓股表现弱于市场。向后看,成长风格或许会在海外流动性转向后迎来喘息,更多的数字经济细分产业会迎来机会而非仅集中在AI相关的产业。基金重仓股有受市场追捧的昨天,有受市场冷落的今天,也可能会有重新获得资金流入后估值修复的明天。最后,我们认为估值和成长性是长期投资最需要关注的两点,在政策呵护下我们并不担心数字经济产业的成长性,也看到目前相关产业已处于经营周期的偏低点,且估值上具有吸引力。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要求跟踪指数,并做好日常申购、赎回资金安排。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2023年3季度,全球经济动能延续较强的韧性,伴随着通胀的逐步下行,全球宏观风险进一步回落。强劲的数据增强了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叙事,市场也因此重估中性利率,驱动长端美债利率显著提升。在沙特和俄罗斯共同减产的催化下,原油供需缺口开始浮现,油价在3季度出现了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对二次通胀风险的担忧。美联储3季度加息25bp,最新议息会议进一步淡化明年的降息指引。2023年3季度,在7月份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国内货币政策加码、财政政策重新发力、产业政策保持积极,并且围绕着“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化债”以及“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内经济动能企稳。在上述政策与经济背景下,内需方面,消费、投资均有所企稳,基建继续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制造业投资在重大项目推动下保持韧性,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则支撑消费企稳好转,服务消费保持高增长、耐用品消费保持正增长,房地产依然对经济形成拖累;外需方面,海外需求阶段性触底、价格拖累缓解叠加去年低基数,出口同比增速出现触底回升的迹象。通货膨胀方面,3季度国内CPI同比整体有所回升、PPI同比触底回升,服务价格在出行旺季有所上行,上游资源品价格在供给扰动、海外需求上升、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下明显上涨,下游商品价格逐步企稳,总体而言目前通胀压力较小。随着居民收入改善以及资产负债表修复,核心CPI有望低位震荡回升,但耐用品价格低迷将部分对冲服务类价格上行幅度。流动性方面,7月资金面偏松;进入8月,在稳外汇和政府债券发行加速的影响下,资金面转紧,资金利率波动加大。信用扩张方面,政府融资重新发力支撑社融同比增速企稳回升。企业端,整体融资不弱,在政策推动下,中长期贷款持续投放。居民端,与消费相关的短期贷款回升,中长期贷款跟随地产销售低位企稳。不过当前资金活化程度依然较低,随着经济进一步回暖以及库存去化,后续可能会出现改善。2023年3季度,海外股市整体震荡回调。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12%,标普500指数下跌3.65%,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2.62%。随着美债利率水平走高,大型科技股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消费和地产股表现低迷。3季度,国内股市整体呈现震荡回调,在7月政治局会议之后整体有所反弹,但进入8月之后,在原油价格上行及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的推动下,美债以及美元指数持续上行,国内股市持续承压回落。主要宽基指数里,3季度上证50指数上涨0.60%,沪深300指数下跌3.98%,中证500指数下跌5.13%,偏成长的创业板指数下跌了9.53%、科创50指数下跌了11.67%、数字经济指数下跌9.78%。从行业板块来看,3季度表现较好的主要是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的煤炭、石油石化等板块,以及受益活跃资本市场的非银金融板块;表现较弱的则是受美债利率上行压制的传媒、通信设备等板块。数字经济指数的权重行业包括电子(半导体为主)、计算机等。目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底部,估值分位数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华为等优秀企业在新产品上的突破,国内消费电子及半导体产业链有较强烈的景气恢复预期;另外,计算机板块也随市场调整较多,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总体看,数字经济指数的成分股加权估值分位数仅在历史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分位数附近,具备较好的长期配置价值。操作方面,本基金本报告期内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要求跟踪指数,并做好日常申购、赎回资金安排。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06-30)

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们预计美国消费支出放缓、就业市场降温,美债利率中枢进一步回落。美国经济动能将放缓,但经济硬着陆的条件暂不具备,核心原因是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健康、利率操作空间较大以及美股泡沫化程度不够极致。展望2024年下半年,国内政策方面,三中全会明确了政策主线是安全发展和培育经济新动能,财政和信贷资源向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倾斜,需求侧政策保持“固本培元”的思路。若下半年出现风险事件,货币、财政和房地产政策均有调整空间。中期最重要的是观察政策范式的转变何时到来,包括大幅度降息、财政资金参与收储商品房以及控制部分行业的产能扩张。经济增长方面,在政策范式转变前,国内经济动能总体承压,但也有局部亮点。2024年以来工业生产与出口旺盛,预计出口将保持较高水平,但贸易摩擦风险将加大。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低迷的新房需求对房企流动性形成压力,商品房收储在实践中仍有阻力,居民消费下滑压力有所加大。企业部门实际投资回报率较低,叠加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企业逆周期增加资本开支的意愿将减弱。政策部门的税收和土地收入下滑,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受到严格监管,因此政府支出压力较大,但政府发行专项债和国债的空间较大。在高质量信贷政策倾向之下,金融部门总体处于紧信用状态。通货膨胀方面,考虑到制造业产能和劳动力供给充足、私人部门需求承压以及需求侧政策力度有限,通胀中枢大概率将保持偏低位置。展望2024年下半年权益市场,预计市场结构表现继续分化。审视数字经济指数目前成分股,它们多数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但能直接受益到海外需求的少,受累于国内目前总需求较弱的多,这一点也可以从指数PE和PB分位数的差异中体现,目前指数加权PE分位数约34%,但加权PB分位数仅约18%,能反映总体业绩是承压的。以芯片设计行业举例,两年前市场能认同它们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且国内企业已具备较好竞争力,愿意以远期业绩给估值,但目前市场在意短期业绩更多了,股价较多反映了经营周期的起伏,而非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市场的审美难以琢磨,我们认为国内需求会改善,且估值往往会在经营数据改善前修复,数字经济指数目前确实处于估值低位,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数字经济指数属于大盘成长风格,参考历史经验,我们认为大盘成长风格会在经济数据转好前、海外实际降息前触底。2018年底至2020年中,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由3%左右高位趋势性下行至0.55%左右低位,期间大盘成长风格有明显相对收益,我们期待在海外进入降息周期且A股流动性修复后数字经济指数能得到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