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瑞银行业睿选混合A
(015887.jj)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2022-09-07
总资产规模
2.92亿 (2024-06-30)
基金类型混合型当前净值0.9018基金经理綦缚鹏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持仓换手率159.22% (2023-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5.34%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国投瑞银行业睿选混合A(015887)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綦缚鹏2022-09-07 -- 1年10个月任职表现-5.34%---9.82%18.9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綦缚鹏本基金基金经理,基金投资部副总监2114.3綦缚鹏:男,基金经理,基金投资部副总监,中国国籍,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1年证券从业经历。2003年5月至2006年3月任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2006年4月至2008年2月任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任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09年4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策略分析师。2016年7月26日起担任国投瑞银瑞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20年7月10日起兼任国投瑞银瑞源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12月23日起兼任国投瑞银远见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9月7日起兼任国投瑞银行业睿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3月22日起兼任国投瑞银比较优势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6月2日起兼任国投瑞银优化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3月19日起兼任国投瑞银弘信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曾于2010年4月23日至2013年5月10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核心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原国投瑞银核心企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15年4月10日至2017年6月9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新丝路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于2010年6月29日至2018年1月5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成长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原国投瑞银成长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23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景气行业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16年9月29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瑞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16年1月19日起至2018年8月3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招财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18年3月24日至2019年10月9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瑞宁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18年6月20日至2020年4月3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行业先锋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于2020年7月10日至2022年9月20日期间担任国投瑞银招财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09-0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二季度,市场冲高回落。二季度投资者情绪先扬后抑,4月份A股市场投资者情绪有所恢复,对经济和市场虽谨慎但不悲观。“出海”概念,包括“10+4”(“4”是当前股息率或者接下来的股息率,“10”是未来几年的增长中枢,下文简称“10+4”)在内的公司走出超额。但6月以后,投资者情绪再度转向悲观,导致情绪转向的因素包括5月份经济数据走弱、税收负面情绪等因素,资金继续转向确定性。我们组合一直以“10+4”为主,但在情绪悲观的情景下,股价容易受到扰动。之前我们对市场乐观的原因在于资产荒,而我们对生息资产的定义不仅仅是红利,尤其是在红利逐步趋势化之后。所以在组合上,我们聚焦了“10+4”,但回头看,我们选择了比较难的配置方向,“10+4”的“10”是否能够兑现,在当前弱市场环境下很容易受到挑战和质疑,进而在股价上带来较大波动,增大组合的波动性,我们应对的策略是保持分散和相对较低的仓位。拉长周期看,我们相信当前组合是具有性价比的组合。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3-31)

一季度权益市场震荡加剧,春节是一个分水岭。春节前,在流动性冲击下,市场出现了快速下跌,春节后市场又快速修复。结构上,部分资金持续流入低估值且有股息支撑的蓝筹股,活跃资金则在各种主题上轮动。一季度,本产品在仓位上有所提升,结构上依旧是两端配置。一端配置低估值的传统行业,一端自下而上地寻找成长和估值匹配的细分行业和个股,同时在两端中分别做动态调整,调整依据是性价比和基本面是否符合之前预期。行业上增加了医药、轮胎权重,降低了煤炭权重。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回落,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市场估值处于中长期低位,胜率和潜在回报都具有吸引力。只是A股投资者过去比较注重边际变化,而现在市场较为缺少边际变化,尤其是能够在产业层面兑现的持续变化,所以资金在各种主题之间来回切换。边际变化的缺乏也给我们在一季度选择投资标的时带来了较大困惑,直到我们换了个角度来看权益市场。当我们从大类资产配置尤其是债券角度来重新审视权益后,我们发现,如果从类生息资产,或者从交易成长切换到交易内在价值的角度出发,权益的性价比非常好,可投资的标的也很多,只是可能要适当放低预期。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12-31)

2023年初,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市场情绪转向乐观。但一季度之后,投资者开始意识到疫情并非全部,进而市场情绪持续走低。结构上,部分资金流入高股息品种,活跃资金则在各种主题中切换,但由于缺乏产业层面的兑现,大部分主题的投资也没有明显的回报。2023年本产品在仓位上变化不大,组合结构上依旧是两端配置。一端配置低估值传统行业,一端自下而上寻找成长和估值匹配的细分行业和个股。在两端中分别做动态调整,调整依据是性价比和基本面是否符合预期,行业上增加了医药权重,个股也做了集中。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09-30)

三季度,政策和实体经济层面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但市场表现依然不佳,核心原因在于投资者信心不足。报告期内,高股息和顺周期的股票表现较好,我们认为前者反应的是投资者的风险厌恶上升,后者反应的是实体经济季度性改善。报告期内本基金在配置结构上变化不大,依旧是两端配置,即一端配置低估值的传统行业,另一端自下而上寻找成长和估值匹配的细分行业和个股。并且我们在两端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依据为股票的性价比和公司基本面是否符合预期。展望未来,我们维持之前的看法不变:当前的经济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部分中长期问题需要时间来化解。A股市场一直以来对成长股较为关注,但换到长周期视角下看,我们认为成长股的投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面临较大的挑战。成长股的成长路径为低基数、低渗透率下的高行业增速,低集中度下的龙头份额提升以及公司的产品创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我们很容易在低基数、低渗透率、低集中度的路径上找到成长型的投资机会,但未来这类机会变得越来越稀少。而未来成长路径的投资机会将主要来自创新,所以成长股的寻找难度加大。这种状态下,我们关注的重点将从“成长优先”转向成长、质量和股东回报并重。回到当下,随着市场下跌,越来越多的资产开始变得便宜,但投资者信心改善依然需要时间,而我们也在等待市场底部的确认。在我们的投资决策体系中,市场环境是一个重要变量因素,但绝不是我们投资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一定是底层资产的性价比。当下,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12-31)

A股市场过去三年表现不佳,我们认为有实体经济层面和估值层面的原因。实体经济层面是过去二十几年高增长中积累的问题集中释放,目前看还在释放过程中。估值层面则是2019-2020年银行存款向理财“搬家”,催生了A股核心资产估值泡沫。高估值对应的高增长预期遇到了经济降速,结果为盈利下降和预期估值降低。回到当下,虽然实体经济目前还在调整过程中,但是上市公司的估值回归到了历史较低的状态。受制于短期经济下行压力,上涨需要低估值加边际的积极变化。2023年初市场过于乐观,忽视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部分问题。但当前很多投资者又对未来经济低预期,是不是过于悲观我们无法评价, 低预期叠加低估值对权益市场不算坏事。我们在实体经济中也观察到了一些韧性和亮点,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这些韧性和亮点能否转化为投资机会。当前众多优质公司的估值回到历史的较低水平,后面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在这些低估值的标的中找到向上的驱动力。股价的上涨只有低估值是不够的,要么需要流动性加持,要么需要边际的积极变化。好在当前预期不高,即使是微弱的边际变化也会带来股价的正向表现。在行业上配置上,今年我们会下沉去找细分和阿尔法,事实上去年很多公司在经营层面也是有阿尔法的,但是因为行业整体贝塔是向下,估值也不便宜,所以阿尔法被估值和行业贝塔对冲。今年整个行业贝塔下行压力会有所减弱,阿尔法应该会在股价上得到体现。仓位方面,我们倾向于提高仓位重心,并且认为结构比仓位更重要。今年会重点关注市场流动性和公司盈利确定。在市场新增流动性进来之前,很难获取估值提升带来的收益,所以确定性就很重要。在企业盈利弹性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判断股价是否与业绩匹配,价格不合适时我们会保持观望。从盈利增长的角度看,我们倾向于成长和价值的界限会区域模糊。未来红利不是全部,但红利和现金流很重要,分红能力将是一个重要的选股标准,这是宏观到微观层面转向的必然结果。宏观层面,中国是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行业增速很快。回头看过去10-20年,绝大多数行业都是高增长行业。但如今许多行业由高速成长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增长的降速成为必然。以前行业20%-30%的增长可能不觉得是高增长,但未来10%-20%的增长可能定义为高增长。微观层面,在行业高速增长阶段, 企业也倾向于保留利润做资本开支,但当行业增长放缓之后,企业的资本开支未必会带来远期增长。这种情况下,股东可能更倾向于将盈利分给投资者。成长和价值其实是一体两面,一个是要远期的盈利,一个是要当前的红利,但当远期的机会越来越稀少时,转向红利和现金流回报可能才是最佳选择,这将改变之前唯成长优先的选股逻辑。基于上述逻辑,行业层面我们把行业是否出清放在首位,所以判断传统行业占优。选股逻辑则是在传统行业中寻找比较确定的细分优质公司,判读估值和利润是否匹配,现金流和盈利是否匹配以及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